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9114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ppt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概述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2.从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结合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3.通过探究实验概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目标导读,重难点击,1.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2.人体血浆pH的调节。,课堂导入,方式一: 家住广州白云区的小阿豪才5个月大。据阿豪妈妈说,5个月大的小阿豪因为长期服食蛋白、脂肪含量不达标准的奶粉,而变得头部和四肢肿大。 为什么缺少蛋白质会导致水肿呢?内环境理化成分的稳定有什么意义呢?,方式二: 在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中,坚强的“可

2、乐男孩”薛枭的一句话,让多少人感动!依靠对冰冻可乐的渴望,他坚持到了被营救时刻,但由于被压时间过长,血流不畅、循环受阻等原因,他的右腿和右手肌肉坏死而被截肢。所以,内环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是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的呢?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怎样的呢?,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稳态的重要意义,三、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内容索引,对点训练 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知识梳理,答案,1.外界 的变化和体内 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各种 和 不断变化。 2.体温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 、 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

3、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会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 (3)尽管周围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环境因素,细胞代谢,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年龄,性别,1 ,37 ,答案,3.内环境稳态 (1)内容: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 、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状态。 (2)实质:内环境的 和 的动态平衡,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器官,系统,相对稳定,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外界环境因素,合作探究,1.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请分析:,答案,(1)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什么特点? 答案 内环境的理化

4、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从表格看,该人的哪些成分物质的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什么病? 答案 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可见,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这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答案,2.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pH、渗透压会不会变化? 答案 会。但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3.内环境稳定时,人是不是一定不生病? 答案 不一定。,活学活用,1.判断正误 (1)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3)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

5、不存在的( ) (4)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 (5)稳态的动态变化与机体的正常代谢有关( ),答案,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 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 在适宜的范围内 解析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在机体的不断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中。,C,返回,解析答案,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稳态的重要意义,知识梳理

6、,答案,1.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维持稳态的基础:人体各 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调节网络。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 剧烈或人体自身的 ,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器官、系统,神经体液免疫,有一定限度,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答案,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的必要条件。 (2)实例,渗透压,催化,血糖,正常生命活动,答案,合作探究,1.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系统除了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外, 还有哪些系统参与? 答案 除上述系统外,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还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

7、你是否注意到医生给病人静脉滴注时,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选用这个浓度? 答案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这样可以保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保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答案,3.人在炎热条件下容易中暑,极度寒冷条件下又容易冻伤,这说明什么? 答案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活学活用,3.判断正误 (1)稳态是由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 ) (2)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明显下降。( ) (3)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4)内环境维持较高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

8、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 (5)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温度过高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答案,解析答案,4.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解析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的总和,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发生疾病不一定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比如遗传病。,D,返回,易错警

9、示,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一定会发生疾病;若发生疾病,内环境稳态不一定遭到破坏,比如植物人的稳态是正常的。,三、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知识梳理,答案,1.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 、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 与 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方法步骤,pH计或pH试纸,一滴,pH,滴数,缓冲液,液体环境,缓冲液,答案,3.结果分析与结论,减小,增大,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缓冲液,自来水,缓冲物质,pH的相对稳定,答案,答案,合作探究,1.在维持血浆pH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系统参与? 答案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10、泌尿系统等。 2.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但休息一段时间后,酸痛感会消失,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 人在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痛。乳酸与NaHCO3反应转化为乳酸钠和CO2等物质排出体外,酸痛感消失。,3.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答案 C3H6O3NaHCO3C3H5O3NaH2CO3 乳酸 碳酸氢钠 乳酸钠 碳酸 H2CO3H2OCO2 不稳定 经呼吸系统排出,答案,活学活用,5.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乳酸、pH试剂。 (二)实

11、验流程,(1)步骤中向1号试管中加入 。 (2)步骤中向B组3支试管中加入 。 (3)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A组: 。 B组: 。 (4)从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答案,解析 (1)由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pH的变化机制,设置的实验组应加入血浆,则对照组试管中应分别加入蒸馏水和缓冲液。 (2)由步骤中A组所加物质的特点可知,A组实验目的是探讨碱性物质对血浆pH变化的影响。进而可知步骤中向B组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乳酸。 (3)依据pH调节机制可推知A、B组的实验结果应该分别为A组:1号试管pH明显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B组:1号试管pH明显降低,2、

1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据上述结果,蒸馏水不具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解析答案,答案 (1)蒸馏水 (2)等量乳酸 (3)1号试管pH明显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明显降低,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返回,答案,课堂小结,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动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必要条件,对点训练 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解析答案,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13、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各器官系统保持机能正常 解析 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稳态有利于各器官、系统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故选B。,1,2,3,4,5,B,解析答案,1,2,3,4,5,2.下图是一幅生物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

14、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 也有关 D.内环境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2,3,4,5,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答案 B,解析答案,1,2,3,4,5,3.外界环境会影响内环境稳态,下列事实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

15、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 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加强是由于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所造成的,并非外界因素的变化。,C,解析答案,1,2,3,4,5,4.2014年9月,亚运会在韩国仁川举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在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生成的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解析 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含有缓冲物质,过多的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H2CO3分解生成的CO

16、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D,1,2,3,4,5,5.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解析答案,(1)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 解析 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呼吸,消化,泌尿,循环,1,2,3,4,5,(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解析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CO2浓度,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3)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解析 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和磷酸二氢钠),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解析答案,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 组织液中的CO2浓度,降低,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钠和磷酸,氢二钠),1,2,3,4,5,(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进行。 解析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返回,解析答案,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