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3394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在普罗泰格拉看来,道德是以欲望和追求为培养目标的,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作为智者学派的代表,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故B项正确;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神学观念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2“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

2、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解析:选B材料中“他”强调“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由此推断“他”是苏格拉底。A项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B项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C项是康德的主张;D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3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

3、国人。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这反映了他()A提倡有教无类 B推崇“美德即知识”C崇尚意志自由 D反对狭隘民主解析:选C材料的主旨是,苏格拉底讲学中反对索取金钱报酬,这说明苏格拉底不愿充当金钱的奴隶,即崇尚人格和精神的自由,故C项正确。4如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解析:选B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指的是雅典自然哲学的产生,发生在约公元前7世纪,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强调个性解放,突出人的

4、价值,将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从神转移到世俗的人身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B项正确;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故C项错误;否定了罗马教会的宗教权威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的重要成效,故D项错误。5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C以“人性”反对“神性”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解析:选C“他们歌颂人的

5、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反对“神性”,故C项正确。6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认为: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据此,以下对文艺复兴影响的理解错误的是()A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B最大贡献是推动人文主义达到顶峰C开启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D冲击了宗教神权对个性发展的束缚解析:选B推动人文主义达到顶峰的是启蒙运动,

6、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7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B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C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D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解析:选A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批判封建神学,“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服从你的意欲而行”,表明此时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得到传播,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故A项正确。8马丁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

7、神职观念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解析:选A材料“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强调了个人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强调个人精神上的自由,故A项正确。9“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B阐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C阐述了宗教改革的原因D阐述了启蒙运动的原因解析:选D经济上的新大陆的发现和思想上的“日心说”引发了人们的信仰危机,从而引发了17、1

8、8世纪的启蒙运动,故D项正确。10(2018泰州中学期中)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与“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相符,C项正确;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

9、力的制约与平衡,但材料没有涉及“分权思想”,排除A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B项;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11“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材料中“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圣经至上,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人民主权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王权至上解析:选C“圣经至上”体现的仅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新教的思想,无法体现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体现的只是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无法体现

10、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教权,启蒙运动反对教权、王权,二者都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故C项正确;“反抗权威,王权至上”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与启蒙运动无关,故D项错误。12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在西方哲学史中提道:“(这)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赖以奠立的根本原则,这条原则有助于克服绝对放任自流所导致的无法无天的状态,因为人们将自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他人合法的自由权利相和谐这意味着,他将被强迫而成为自由的。”文中这个“根本原则”是()A人人平等 B社会契约C自由民主 D理性法制解析:选B材料中强调的是“政治联合体”,“人人平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契约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1、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自由民主强调的是个人权利,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理性法制突出的是人的理性,是人在主观上对自我的控制,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3卢梭说:“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可见,卢梭主张()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C人非工具 D社会契约解析:选A材料“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表明卢梭主张天赋人权,故A项正确;主权在民是人民行使国家的主权,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

12、人非工具是康德的主张,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社会契约是指每个人以契约的方式把自己的全部权力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1419171918年,毛泽东读新康德主义者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时作出批语:“吾国宋儒之学与康德同。”这里,他认为二者的相同点是()A深化启蒙思想内涵,构建时代理论体系B强调深入的独立思考,运用理性进行判断C描绘未来社会蓝图,提出民主政治框架D突出伦理重要地位,强调遵守道德法则解析:选D宋明理学强调封建的伦理道德,通过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康德在道德哲学中提出了伦理道德和道德法则,故D项正确。15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

13、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由此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解析:选D材料中三人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且逐步递进,即体现了人们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8海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摘编自吴于

14、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诵“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三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

15、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4分)(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结合材料一,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4分)(3)据材料三,谈谈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意义。(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本主义萌芽、

16、资产阶级的需求、天主教会的压制等方面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对于赎罪券的抨击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的方面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少数英才”、材料二中“农民和平民市民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和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传播的对象范围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唯信称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承认个性自由、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摆脱罗马教会、西欧民族国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基础等方面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意义。答案:(1)形式: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资产阶级的需求;天主教会的压制。(2)诉求: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3)理解:“唯信称义”主张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意义:逐渐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推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