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904403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1)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匀称(chn)归省(xng)寻思(xn)忍俊不禁(jn)B.嗔怒(chn)妖娆(ro)愧怍(zu)随声附和(h)C.琐屑(xi)哂笑(x)聒噪(gu)忧心忡忡(chng)D.怂恿(sng)凛冽(ln)阡陌(qin)惟妙惟肖(xio)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B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C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

2、听众阵阵掌声。D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4请模拟下面设问的形式,并以“生命”为比喻的本体,写一段对生命认识与感悟的文字。(要求:简明、有文采)(2分)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最终东流人海;生命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长大后叶落归根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3、是永恒的。5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书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例如: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人一个奇异的幻境。 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3分) 水浒: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默写。(8分)(1) ,关山度若飞。 (2)天街小雨润如酥, 。 (3) ,我言秋日胜春朝。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5) ,只有香如故。(6)山

4、回路转不见君, 。(7) 直挂云帆济沧海 (8)写出表达送别之情的两句古诗。 ,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苏轼的赤壁,完成第7题。(2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

5、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13分)(一) 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812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6、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

7、此诗。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不见曦月( ) 虽乘奔御风( )往来翕忽(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0.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2分)11、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12、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三、现代文阅读(共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5分)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冯云)面对环

8、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

9、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

10、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13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

11、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答: 14“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3分)答: 15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 16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8分)冬天的芭蕾(韩静霆)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

12、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

13、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遗憾吗?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

14、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选自花魂,有改动)17.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8.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15、 19.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20.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4分) 四、写作(共50分)21题目:路过 提示:有人说,路过是一种缘分;有人说,路过是一种心情,有人说,路过是一种态度,有人说,路过是一种美德;有人说,路过是一种美丽请你以“路过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600字700字参考答案一、1、

16、 B(2分)2、C 3、D 4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长长的画卷,等待我们去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需要我们去用心演奏生命是美好的,是多姿多彩的。5示例:(1)水浒: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2)骆驼祥子:旧社会最底层平民辛酸故事的真实写照。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茫,激励过无数中国人积极进取的文学作品。6、 (1)万里赴戎机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人比黄花瘦 (5) 零落成泥碾作尘。 (6)雪上空留马行处 (7)长风破浪会有时 (8)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二、7、C8、太阳

17、与月亮 即使 轻快敏捷的样子(4)参差不齐(2分。每小题0.5分)9.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共4分。每小题2分)10.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共2分。每点1分)11.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共3分 每要点1分)12 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共4分 每要点2分)

18、三、(一)13、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是低碳生活,二是如何做到低碳生活14、突出生产化纤衣服比生产棉布衣服消费的石油和能源多,从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也相应增加。15、举例子,作比较。突出强调用微波炉做土豆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16、形成对比,强调低碳生活与高碳生活的区别。(二)17.温暖心灵;姿态优美;光彩迷人。(6分,每点2分)18.冰灯虽然生命短暂,但它的美丽留在人们心里。 生命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4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19.采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灯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震撼,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3分。修辞1分,分析3分)20.内容:冰灯的美丽令作者难忘,冰灯带来的启示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写法:首尾呼应。 (共4分。内容3分,写法1分)21、作文略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