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4608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人民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9专制下的启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通常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下列最能体现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倾向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精神牧师”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可以通过排除法解题。A项是智者运动中的主张;B项属于文艺复兴中的主张;C项属于宗教改革中的主张;D项表述符合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特点。答案:D2“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

2、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解析:“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可知是指法国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进一步说明启蒙思想家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故D项正确;A项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主张,排除;B项指文艺复兴,排除;C项是指宗教改革,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排除。答案:D318世纪一位法国思想

3、家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思考问题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提倡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 D反对君主专制解析:从18世纪可以判断出这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中的枷锁应该是封建专制制度;“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意思是君主如果不好好统治人民,人民有权把他推翻。所以这一时期人们思考问题突出表现在反对君主专制。故选D项。答案:D4启蒙运动中一位思想家曾谈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

4、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权力“制约与平衡”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解析:由“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可以判断这主要体现的是天赋人权。故选A项。答案:A5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A文化背景的差异 B民族精神的差异C时代背景的差异 D民主和

5、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解析: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封建专制加强,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启蒙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等人权思想。而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以及封建主义残余严重,反侵略、求民主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捍卫主权和反封建。故选C项。答案:C6博马舍(17321799)是法国著名剧作家,在其著名作品费加罗的婚礼中,剧中出身低微的主人公费加罗为追求爱情质问荒淫的伯爵:“就因为你是个大贵族,你便自以为是个大天才啦!只凭着门第、钱财、高官、爵位,你便这般得意忘形!其实你何德何能,配有这么多的享受至于我嘛,本是一个小小的老百姓,混在芸芸众生之中,然而,我为谋生自立施展的手段

6、和显露的见识,比起统治西班牙一百年的还要多。”作品的思想意义在于()A弘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生价值B呼吁自由平等,宣传理性思想C挑战教皇权威,倡导宗教改革D树立公平正义,反对贫富分化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博马舍(17321799)”,可判断此时为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材料“只凭着门第、钱财、高官、爵位”,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所宣传的自由平等、理性等思想。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反映,故排除。答案:B7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同为启蒙思想,后者却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

7、言书”主要是因为 ()A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准备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C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武器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解析:注意欧洲在17、18世纪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近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欧洲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矛头指向封建主义,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和思想基础,故选C项。答案:C8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于()A霍布斯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解析: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故选B项。答案:B9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

8、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卢梭强调的是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在人民的意志下,什么都可以废除,这显然反映的是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的意思是人民在公共意志的基础上订立社会契约,大家都应遵守。故选B项。答案:B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C自由平等 D社会契约解析:卢梭的社会

9、契约论认为,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与材料中“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异曲同工,故D项正确。答案:D11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宗教神学体系C倡导现世生活幸福 D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解析:启蒙运动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把反封建和反封建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更加推崇资产阶级的思想自由和权利平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A项正确。B项是宗教改革;C项是文艺复兴;D项是三者的共同点。答案:A12启蒙时代的哲学

10、家伏尔泰说:“天狼星的光始终如一,对我们来说,道德哲学亦始终如一。”“一切关于显灵或奇迹的说法,一切认为上帝干预自然秩序的信仰,都是假的人类要了解上帝,只需要有理性就够了。”对以上两句话解读正确的是()A伏尔泰是无神论者,主张以道德取代宗教B伏尔泰认为如果上帝无法显灵,无法干预自然秩序,上帝的存在就很可疑C伏尔泰相信自然神论,认为宗教的精粹在于尊敬宇宙的合理性和完美性D伏尔泰认为研究天文学有助于了解上帝的存在解析:伏尔泰仍相信上帝的存在,故他不是无神论者,他认为凭借理性即可了解宇宙自然运行的原理,故排除A、B两项;D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由材料可知,伏尔泰认为只需要理性就可以了解上帝,其实要求尊

11、重宇宙的合理性和完美性,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任何人想要从几乎已经成为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中自己走出来,就很困难了。他不仅已经喜欢这种不成熟,而且暂时真的不能运用他自己理性规则和公式,这些对其天赋进行合理的机械工具,就是一种持久不变的不成熟的脚镣。无论是谁抛开这些脚镣,他也不过就是在最狭小的沟渠上做了一次不确定的跳跃,因为他不习惯于这种自由的运动。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材料二:启蒙使人认识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

12、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需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只要人们认为他们的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适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直到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们歪曲真理,胆怯的和卑贱的为真理服务。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 伏尔泰哲学通信(1)材料一说明启蒙运动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背景?(8分)(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哪些主张?

13、(8分)(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问,材料“任何人想要从几乎已经成为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中自己走出来,就很困难了”反映了当时欧洲统治者长期强加于民众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第(2)问,材料共三句话,每一句话一层,概括其层意即为答案所在。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统治者长期强加于民众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企图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反抗。(2)主张: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3)影响: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了人们的思

14、想;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引起革命,改造旧社会。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材料三: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

15、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 以上材料均摘自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的看法及其各自的理由。(8分)(2)结合清朝17、18世纪的有关史实,简要说明你同意伏尔泰或孟德斯鸠看法的理由。(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看法不同的原因。(8分)答案:(1)伏尔泰:开明君主制。理由:皇帝仁慈、贤能、讲道德;法律与伦理道德相融,褒奖善行。孟德斯鸠:君主专制。理由:皇帝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法律与习俗相混、法律取决于皇帝意志。(2)同意伏尔泰的观点。理由:康熙崇尚儒家文化,恢复科举取士;康熙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阶级、民族矛盾缓和。或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理由: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的强化使地方的能动性逐渐丧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原因:信息来源有限:二者都主要通过出版物间接获取传教士提供的信息研究中国,并非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的第一手材料;政治主张有别: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