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6554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0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版历史选修三岳麓通用版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学习总结 .ppt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学习总结,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索引,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重要精讲,德国是怎样利用复杂的国际矛盾东山再起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1.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公开抵制赔款,通过道威斯计划得到巨额贷款和投资,经济很快恢复。通过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其政治地位,加快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 2.利用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疯狂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与日、意结成法西斯同盟,成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3.利用英、法、美与苏联的矛盾,打着反对共产主义的旗号,取得了英、法、美对其侵略扩张的纵容

2、和让步,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 一步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4.利用苏联与英、法、美的矛盾,于1939年8月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得以放心大胆地在西线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比较,1.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3.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1)相同点 从原因上看,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从战争过程看,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 从战争结果看,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都给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并引起世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从战后状

3、况看,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不同点 具体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新社会主义国家。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都与苏联有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尖锐矛盾,德、意、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旗号,英、法、美企图“祸水东引”而实行绥靖政策,苏联希望“祸水西指”中立自保。,战争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故第

4、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改变,但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世界殖民体系随之崩溃。,参战国成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有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实现了不同制度国家的联合作战。,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例题 (201

5、8全国卷) 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

6、(1941年12月),答案,(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答案 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解析 根据材料一信息“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得出: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根据材料二信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得出: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解析,答案,解析,(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答案 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

7、、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解析 材料一认识产生的背景,根据材料一信息“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得出: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然后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法对德国法西斯的政策以及苏德间的条约回答;材料二认识产生的背景,根据时间“1941年”,联系当时的重大事件,从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即将形成等角度回答。,题型特征 设问类型基本上有三种: 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比较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上的相似之处(或相同点)”“比较和的共

8、同点”等。 2.不同点(或相异处)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上的不同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 3.异同类比较: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比较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解题思路 该类设问的解答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 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 第二步,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 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立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第三步,组织答案。 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然后行文上为“都”。对于共同点的回答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也要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1);(2);(3)”,对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逐项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