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9315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60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是其指导思想。政治近代化没有提上日程,教育近代化开始。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初步发展阶段(18951927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从政治上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导保路运动、革命派发动革命、中国共产党制定

2、民主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3.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中国近代化严重受阻。专题二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原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与康有

3、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不足之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专题三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1)“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1)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

4、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2)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2)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2)社会主

5、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考向1关注热点: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民主(2017湛江二模,29)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虽然以年轻士绅、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国民党和进步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实力最强的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这一现象表明()A.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无关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C.选民素质制约了选举结果D.文治传统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势力最强的北洋军阀和地方实力派掌握着中国的政治格局,他们几乎没有参加国会选举,说明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无关,故A项正确;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并没有去参加选举,不能说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选民素质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

6、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靠的是武治而不是文治,故D项错误。考向2时空逻辑: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2017德州二模,31)“去年上海发生罢工至七百余次之多,人民确寄予不少的同情。可是在民主政治下的广州、汉口,罢工次数不及上海五分之一,然而人们却表示憎恶的心理,奇怪!”该短评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前期答案A解析国民革命之前的上海,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工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罢工至七百余次之多,人民确寄予不少的同情,国民革命时期,广州、汉口作为国民政府的所在地,实行民主政治,保障工人的利益,罢工虽然次数少,但人们却十分憎恶,故A项正确。

7、考向3主流意识:民主平等的教育近代化(2018湖南十校高三联考,29)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应把培养“人上人”的目标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并说“新教育是人民公共的,个个有相当的机会,发展他们各个的道德、技能、学识,所以新教育的真精神是德谟克拉西(即民主)主义”,可见,陶行知提倡的新教育的实质是()A.以民主平等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B.发展公平公正的国民教育C.要求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D.要重视教育科学的实用性答案A解析“新教育是人民公共的,个个有相当的机会”说明陶行知提倡教育的平等,“新教育的真精神是德谟克拉西(即民主)主义”说明陶行知提倡教育的民主,由此可知陶行知提倡新教育的实质

8、是以民主平等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故A项正确;B项未体现陶行知教育的民主性,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教育科学的内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考向4学术前沿: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2017湖南十三校二模,29)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片面地夸大了人性之美B.批判指陈传统文化之弊C.全面颠覆国人道德观念D.全盘肯定西洋人文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作者认为“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显然所指的并不是新文化运动对人性之美

9、的片面夸大,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全面颠覆国人道德观念,这属于程度失当,故C项错误;“全盘肯定西洋人文主义”,这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但题干材料中并没有相关的提及,故D项错误。考向5社会史观:政治局势的变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图中,画家描绘的是男人们开始剪掉自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也逐步解除,缠足和束胸已经逐渐被摒弃,改穿起了以长裤和大衿衫为主的服装。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1840年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剧,与材料中“开始剪掉自己长长的

10、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现象不符,故A项错误;与材料中“最根本原因”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与材料中“开始剪掉自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现象不符,故D项错误。考向6历史趋势:从历法的变化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2017南平一模,29)1929年7月,国民政府规定“以后历书,自不应再附旧历,致碍国历之推行”,各地编制的新历书必须完全采用国历年月日,不准有任何“阴阳合历”的痕迹。1930年3月,内政部又决定仍旧保留旧历元宵、端阳、中秋、重阳等岁时节令。这表明()A.顺应潮流需兼顾民众记忆B.国历与民俗文化相辅相成C.民国纪年要以公历为参照D.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各地编制的新历书必须完全采用国历年月日,不准有任何阴阳合历的痕迹”,此举符合时代的潮流,“1930年3月,内政部又决定仍旧保留旧历元宵、端阳、中秋、重阳等岁时节令”,此举符合兼顾民众记忆,故A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