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49161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 特征码 TsrimjqubHTaikbjjCTN 品德与社会学科第六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 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 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 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 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 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 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 1、丝品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小学语文、数学、思品、 自然等学科既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又是

2、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它们虽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承担着对 学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寓思想教育于 愉快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思品课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如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日益 第 2 页 提高,小学生口袋里的人民币也日益增多,吃零食、比穿戴、 讲享受成风。所有这些决定了思品课只靠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 和教师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 法,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道 德行为习惯。 3、思品课教学与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和安全教育活动等德 育工作相结合,思品课教学要从课堂内容出发,与学校德育紧

3、密结合,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整 体育人的目的。 4、思品课教学与课前、课后活动相结合,我们将根据教材特点 开展课前活动。如: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有 关资料等,为明理充实感性材料,做好铺垫。培养他们良好的 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和安全教育活动来进行各方面 的教育。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 要性,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能 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3、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经济互动,为中 国经济实力

4、的快速提升而自豪,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 有无的重要性。 第 3 页 4、使学生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是当代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最重 要的工具之一,学会在利用互联网的同时又能保持高度的警惕。 5、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6、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 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以此激发学生学 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7、培养学生一定的国际意识和世界公民的责任感。逐步增 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责任感,为建设一个平等、 富足、民主

5、、进步的世界而努力。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 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 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 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 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 的能力。 4. 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第 4 页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 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表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