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921392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0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细则1 总则本细则规定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和要求。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供电局各部门、单位(含各县级供电公司)。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细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然而,鼓励根据本细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2号)第二条。2.2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3条。2.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4条。2.4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

2、限值全文。2.5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条。2.6 高温作业分级2条。2.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5条。2.8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4条。2.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4.2、5.2、6.2、7.2、8.2、9.2、10.2、11.2、12.2条。2.1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2.11 供电局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危害:可能导致供电中断、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等损失的条件或行为。3.2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

3、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3 风险管理:通过降低发生的频率以及遭受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保护组织及其资源和收益不受所遭受风险的负面影响。3.4 危害辨识:辨识系统中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5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3.6 风险控制:为消除或降低风险而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的行为。3.7 基准风险评估: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危害和风险进行基本的、全面的辨识和评估。3.8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高风险对象或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3.9 持续

4、的风险评估:对企业风险进行动态的辨识和评估。3.10 风险概述:依据基准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程度高低优化风险控制的秩序。3.11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工作过程中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条件(行为)。3.12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s):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企业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3.13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

5、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3.14 作业环境:主要是作业场所的环境,如室外不良气象条件、室内由于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与通风不畅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3.15 各部门:局属各部门及县供电公司所属各部门。4 管理职责4.1 分管局领导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的控制措施批准实施与资金的保障。4.2 局工会归口管理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组织全局各部门开展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辨识、危害核定、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管理回顾。4.3 各县供电公司工会负责组织本公司各部门开展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辨识、危害核定、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管理回顾。4.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管辖区域范围内的环境与职业

6、健康危害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的实施。5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内容与方法5.1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范围包括区域和工种两个方面,主要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风险评估等,具体流程见“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控制流程”(附录A)。5.2 危害辨识每年2月份局工会和各县公司工会(以下简称各单位工会),组织本单位各部门开展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辨识。5.2.1 用辨识方式对区域和工种涉及的环境与职业健康潜在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填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表”(附录B),“环境危害辨识表”(附录C)。5.2.2 危害类别和危害因素可参考“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参照表”(附录D)进行填写。5.2.3 区域潜在危害

7、因素辨别:通过辨识不同区域的潜在危害因素,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在相应“区域”与“危害因素”相交栏用“”标出。(各单位基本区域可参考附录E“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区域参考表”,不足区域可自行增加)。5.2.4 工种潜在危害因素的辨别:对于按区域未辨别出的涉及工种作业的危害因素,按照工种进行辨别。通过辨识各工种在工作中涉及的危害因素,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在相应“工种”与“危害因素”相交栏用“”标出。(各单位基本工种按局资源部所定岗位名称填写)。5.2.5 危害来源和特性:“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表”(附录B)危害来源和特性指产生危害的设备设施、地点位置、受影响人员等;“环境危害因素辨识表”(附录C)危害来源

8、和特性指产生危害的设备设施、相关地点位置和影响范围等;5.2.6 辨识危害因素的方法:5.2.6.1 使用直观经验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系统安全分析法对区域和工种职业健康危害、职业造成环境危害进行全面辨识。5.2.6.1.1 直观经验法:该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中。5.2.6.1.2 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辨识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5.2.6.1.3 类比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各类统计资料,借助相关信息来类推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

9、素。5.2.6.1.4 系统性的安全分析法:是指运用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安全操作研究(OS)等一种或多种分析方法对环境与职业健康的危害进行辨识。5.3 危害核定各部门完成危害辨识后,报各单位工会,工会在收到辨识表15个工作日内组织专业人员对各部门危害辨识的结果进行核定,核定危害是否存在。5.4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类别包括基准风险评估、基于问题风险评估、持续风险评估三类。5.4.1 基准风险评估基准风险评估作为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持续改进的基准,工会组织各部门在辨识表核定完成的15个工作日内,对核定出的危害因素开展基准风险评估,填写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

10、评估表(见附录F)建立基准风险数据库。风险数据库首先建立班组级风险数据库,各部门审核后形成部门级风险数据库,最后报单位工会审核形成本单位风险数据库。5.4.2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各部门实时开展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纳入班组风险数据库中。5.4.2.1 发生事故/事件、意外或未遂事件。5.4.2.2 生产过程、工作环境中所暴露的高风险问题。5.4.2.3 新的或更改的设计、规划、设备或工艺等。5.4.2.4 员工或相关方的要求。5.4.2.5 新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5.4.3 持续风险评估在生产活动中,员工应运用以下方法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开展持续风险评估,

11、并将评估结果及时纳入班组风险数据库中。5.4.3.1 计划任务观察。5.4.3.2 安全区代表检查。5.4.3.3 日常巡查。5.4.3.4 内、外部审核。5.4.3.5 劳动保护监督检查。5.4.4 评估具体做法各类风险评估时参考“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参照表”中所列的评估方法开展,涉及到需检测定量进行分析评估的危害时,评估者可使用类比法参照上年度检测分析报告结果开展风险评估。5.4.4.1 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际形势趋势进行定量的检测或定性评估的方法来判断危害因素对职业健康或环境的影响。5.4.4.2 人机工效风险评估,可参照局近期发布的人机功效调查结果开展评估。5

12、.4.4.3 社会心理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可参照局近期发布的体检分析报告和压力测评报告结果开展评估。5.4.4.4 风险评估分析运用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表(见附录F)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暴露、频率、后果三方面因素,得出风险值,进而划分风险等级。5.4.4.5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表由“部门/单位”、“区域”、“工种”、 “危害因素”、“危害类别”、“危害描述”、“风险细分种类”、 “现有控制措施”、“风险等级分析”、“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纠正程度)”、“控制措施的成本因素”、“控制措施判断结果”、“建议措施的采纳”等栏组成。5.4.4.5.1 部门/单位:危害因素存在的部

13、门/单位名称。5.4.4.5.2 区域:危害因素存在的区域名称,5.4.4.5.3 工种:危害因素影响的工种名称。5.4.4.5.4 危害因素:各区域内的生产活动可能影响环境及人员健康的因素。5.4.4.5.5 风险范畴:包含职业健康与环境两大范畴,选择风险所属范畴进行填写。5.4.4.5.6 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等5大类。选择危害所属的种类进行填写。5.4.4.5.7 危害描述:描述危害的相关信息,如产生危害的设备、地点、存在的检测值、发生的频次、影响人员、暴露时间、后果或对环境的影响等。5.4.4.5.8 风险细分种类:将环境与职业健康风

14、险评估结果按下表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职业病、职业性疾病和公共卫生5类。风险范畴风险细分种类说明环境环境污染电力生产活动所引起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电磁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风险。生态破坏电力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地质灾害、植被破坏等风险。职业健康职业病在生产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疾病的风险(具体参见职业病目录)。职业性疾病冻伤、电磁辐射和人机功效不良等所致疾病的风险。公共卫生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风险。5.4.4.5.9 现有的控制措施:填写现有的工程技术、规章制度、规程规定、安全标识、人员教育培训、个人防护、应急措施、应急预案等控制措施。5.4

15、.4.5.10 风险等级分析风险等级分析需从三个因素考虑,即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次,形成完整的事故序列、产生后果的可能性。风险评估公式:风险值 =后果(S)暴露(E )可能性(P)(1)后果:由于危害造成事故的最可能的结果。序号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值1健康 可能造成3-9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100 可能造成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环境 可能造成大范围环境破坏;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环境恢复困难; 可能严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健康 可能造成1-2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50 可能造成3-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环境 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环境破坏。 可能影响后果可导致

16、急性疾病或重大伤残,居民需要撤离; 可能政府要求整顿。3健康 可能造成1-2例难治愈的职业病或造成3-9例可治愈的职业病;25 可能造成9例以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环境 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及生态环境,引起居民抗争。4健康 可能造成1-2例可治愈的职业病;15 可能造成3-9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环境 可能对周边居民及环境有些影响,引起居民抱怨、投诉。5健康 可能造成1-2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5 可能造成3-9例有影响健康的事件。环境 可能轻度影响到周边居民及小范围(现场)生态环境。6健康 可能造成1-2例有健康影响的事件。1环境 可能对现场景观有轻度影响。(2)暴露:是危害引发最可能后果的事故序列

17、中第一个意外事件发生的频率。序号引发事故序列的第一个意外事件发生的频率分值安全、环境、社会责任职业健康1持续(每天许多次)暴露期大于2倍的职业接触极限值102经常(大概每天一次)暴露期介于1-2倍职业接触极限值之间63有时(从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暴露期在职业接触极限值内34偶尔(从每月一次到每年一次)暴露期在正常允许水平和职业接触极限值之间25很少(据说曾经发生过)暴露期在正常允许水平内16特别少(没有发生过,但有发生的可能性)暴露期低于正常允许水平0.5(3)可能性:即一旦意外事件发生,随时间形成完整事故顺序并导致结果的可能性。序号事故序列发生的可能性分值环境职业健康1如果危害事件发生,即产

18、生最可能和预期的结果(100%)频繁:平均每6个月发生一次102十分可能(50%)持续:平均每1年发生一次63可能(25%)经常:平均每1-2年发生一次34很少的可能性,据说曾经发生过偶然:3-9年发生一次15相当少但确有可能,多年没有发生过很难:10-20年发生一次0.56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尽管暴露了许多年,但从来没有发生过罕见:几乎从未发生过0.1(4)风险等级,根据计算得出的风险值,可以按下面关系式确认其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风险等级可分为“特高”、“高”、“中”、“低”、“可接受”。a) 特高的风险:400风险值,考虑放弃、停止;b) 高风险: 200风险值400,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19、;c) 中风险: 70风险值200,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d) 低风险: 20风险值70,需要进行关注;e) 可接受的风险:风险值20,容忍。(5)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对评估结果中风险值大于70的,应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建议,控制措施建议可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两方面提出,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6)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是估计提议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轻危险的程度,按照下表进行选择相应等级。序号纠正程度等级1肯定消除危害,100%12风险至少降低75%,但不是完全23风险降低50%至75%34风险降低25%至50%45对风险的影响小(低于25%)6(7)措施成本因素:根据所提出的建议措施,估计可能需

20、要花费的成本并对应下表选择相应等级。序号成本因素等级1超过 500万元102100万元-500万元6350万元-100万元4410万元-50万元355万元-10万元261万元-5万元171万元以下0.55.4.4.6 措施判断结果:计算出具体的判断数值,计算公式如下:5.4.4.6.1 判断(J)10,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合理。5.4.4.6.2 判断(J)10,预期的控制措施的费用支出不合理。5.4.4.7 建议的措施是否采纳:在“是”或“否”栏根据判断结果以及现场的可操作性、适宜性、资源情况等综合进行判别后确定。5.5 风险数据应用5.5.1 风险评估结果中的高风险及以上风险由工会提交

21、安委会审议。5.5.2 基于问题和持续风险评估的结果,各班组自行及时完善本班组风险评估数据,各部门每月最后一天审核收集班组变化后的风险数据更新部门风险数据库,于3个工作日内报各单位工会审核更新单位风险数据库。5.5.3 各单位工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供电局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标准编制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概述报告。风险概述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危害名称及信息描述、风险值及排序、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现有及建议控制措施、措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判断、执行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限。5.5.4 各生产部门应将职业健康防护措施(如接触时间的控制、防护用品的使用等)融入作业相关文件中,结合作业规范实施控

22、制。5.5.5 各部门应根据作业生产活动中所面临的职业健康危害,针对不同专业、区域提出个人防护用品配置需求。5.5.6 各单位工会应根据员工面临的职业健康危害,并按专业、区域确定体检、监控计划和对象。5.5.7 各部门采取多种沟通方式将员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5.6 记录保存5.6.1 全局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计划安排及汇总资料保存5年。5.6.2 各部门所有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资料保存5年。5.6.3 全局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数据库永久保存。6 检查与回顾6.1 各部门6.1.1 生产活动中实时开展持续风险评估,根据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启

23、动条件开展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并及时更新风险数据库。6.1.2 每年开展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辨识、风险评估控制措施执行工作回顾。6.2 各县供电公司工会6.2.1 结合各类检查对各部门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情况进行监控。6.2.2 每年对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应用与风险控制效果进行回顾,改进管理工作方式。6.3 局工会6.3.1 结合各类检查对各部门(单位)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情况进行监控。6.3.2 每年对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流程、结果、应用与风险控制效果进行回顾,改进管理工作方式。7 附录7.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控制流

24、程7.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表7.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环境危害因素辨识表7.4 附录D (资料性附录)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参照表7.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区域参考表7.6 附录F (资料性附录)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表附录A (规范性附录)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控制流程(Q/CSG-YNPG120266-2013/L1)32附录B (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表(Q/CSG-YNPG120266-2013/B1)单位:日期:危害类别危害因素区域工种危害来源和特性接触时间(h/d)备注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N工种1工种2工种3工种N

25、物理危害噪音振动高温低温照明及能见度辐射高原反应化学危害粉尘乙炔煤气天然气氧气氮气SF6气体及其分解物甲醛气体无水乙醇(酒精)油漆汞、铅、镉和铬化物润滑油绝缘油、机油六氟丙烷、七氟丙烷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汽油、柴油杀虫水实验室化学品生物危害细菌、有毒的植物、昆虫(蜜蜂等)、狗、蛇、霉菌、病毒人机工效危害设计差、不方便使用的工具、狭小的作业空间、重复运动、人工运输或处理、繁琐的设计或技术、过于发力、差的接触面、不符合习惯的信息、不方便搬运物品的通道、不方便操作的设备、光线不合理、空气质量不合格、作业环境有噪声、作业环境有振动社会心理危害监视的压力、失意、胁迫、工作压力、社会福利问题、危险的工作、

26、与同事关系不好、家庭不和睦其它附录C (规范性附录)环境危害因素辨识表(Q/CSG-YNPG120266-2013/B2)单位:日期:危害类别危害因素区域工种危害来源和特性备注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N工种1工种2工种3工种N物理危害噪音振动辐射化学危害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生产和生活废水生产和生活废气生物危害细菌、霉菌、病毒其它附录D (规范性附录)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参照表危害类别危害因素对环境/职业健康的危害 国家有关规定国际趋势评估方法物理危害物理危害噪声电力设备、拉线牵引车、牵引绞磨机和混凝土开挖风炮机操控等作业现场存在噪音。噪音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会形成噪音病,头昏、失眠、易疲劳、记忆力

27、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伴有耳鸣。长期暴露于严重噪音环境,可产生听觉疲劳、听力敏锐性下降,听觉器官发生病变,听力损失将成为永久性耳聋。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接触限值:日接触时间(h) 接触限值dB(A) 8 854 882 91 1 94 0.5 97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要求:地点名称 卫生限值 工效限值噪声车间观察(值班)室75dB(A)55dB(A)非噪声车间办公室、会议室60dB(A)55dB(A)主控室、精密加工室70dB(A) 55dB(A)参考标准: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别 昼

28、间 夜间 0类 50dB(A) 40dB(A)1类 55dB(A) 45dB(A) 2类 60dB(A) 50dB(A) 3类 65dB(A) 55dB(A)4类 70dB(A) 55dB(A)适用区域: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

29、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参考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检测物理危害振动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致手麻、手胀、手痛、手胀多汗、手臂物理和关节疼痛等,甚至导致手臂振动病(职业病)。 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能患有振动病:一是手部冷水复温试验,复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低,二是指端振动感觉和手指痛觉减退。全身振动强度卫生限值工作日接触时间(t,h) 卫生限值(m/s2)4t8 0.622.5t4 1.101.0t2.5 1.400.5t1.0 2.40 t0.5 3.60辅助用室(如办公室、会议室、计算机房、电话室、精密仪器室等)垂直或水平振动强度卫生限

30、值接触时间(t,h)、卫生限值(m/s2)、工效限值(m/s2)4t8 0.31 0.0982.5t4 0.53 0.171.0t2.5 0.71 0.230.5t1.0 1.12 0.37 t0.5 1.8 0.57参考标准: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适用地带范围 昼间 夜间特殊住宅区 65dB 65dB居民、文教区 70dB 67dB混合区、商业中心区 75dB 72dB工业集中区 75dB 72dB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5dB 72dB铁路干线两侧 80dB 80dB参考标准:GB 10070-19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检测物理危害高温高温作

31、业,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高温作业,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汗腺排汗多,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高温下,肌肉工作能力、大脑反应能力下降。过量热积聚体内会产生中暑(职业病)。高温对设备有影响,可能导致电力中断或影响电网稳定。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工作点温度 轻劳动 中等劳动 重劳动30-32 80分钟 70分钟 60分钟32-34 70分钟 60分钟 50分钟34-36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36-38 50分钟 40分钟 30分钟38-40 40分钟 30分钟 20分钟40-42

32、3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42-44 2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参考标准:GB/T4200-2008高温作业分级检测物理危害低温冷暴露,即使未致体温过低,对脑功能也有一定影响,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甚至产生幻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影响。低温环境会引起冻伤、体温降低,甚至造成死亡。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干球温度)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采暖温度() 18 16 14 12参考标准: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检测物理危害照明及能见度照明度高或低,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视觉疲劳、视力下降。见附录E参考标准: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

33、准检测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条件下,大气透明度较低,能见度较差,对司机开车安全会产生影响。能见度区分分为三级:不好,指能见度为2公里以下;普通,指能见度为2-8公里;好,指能见度8公里以上。参考文件:四川气象2004国际上对烟雾的能见度定义为不足1km,薄雾的能见度为1km2km,霾的能见度为2km5km。评估物理危害辐射极低频电磁场可能不诱发癌症,但可能促进癌症生长,但无法证实造成什么健康危害。高强度电磁辐射可造成白内障,高强度微波辐射可导致头昏、头痛、失眠、乏力、烦躁、记忆力减退、对心血管造成伤害,消化系统产生溃疡,骨组织充血;并影响生育。高频电磁场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频率

34、电场强度 磁场强度0.1f3.0MHz 50v/m 5A/m3.080% 0.5 0.2参考标准: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检测化学危害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严重者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空气中的浓度不得超过10%爆炸极限2.1%-80%参考文件:MSDS检测煤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血液碳氧血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