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284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1、高锰酸钾()与浓盐酸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反应产生。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尾气处理装置略),其中有错误的装置是( )A. B. C. D.2、实验室利用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B.可把一张由纸放到集气瓶口,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C.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老师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3、已知只有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产生Cl2,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12molL-1的浓盐酸100mL与足量的

2、Mn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3molB.小于0.6molC.在0.15mol到0.3mol之间D.0.3mol4、下列有关的实验操作和装置中,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除去中的HCl C.干燥 D.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快速制取5、实验室制备时有如下操作:连好装置,检查气密性;缓缓加热;加入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B.C. D.6、某实验小组要进行Cl2的制取并回收MnCl2的实验.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2B.用装置乙出去Cl2中

3、的少量HCl气体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MnCl2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MnCl2溶液制MnCl24H2O7、检验所用的试剂为溶液和稀硝酸,稀硝酸的作用是( )A.防止等离子的干扰 B.防止的干扰C.生成沉淀 D.防止的干扰8、下列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在某溶液中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B.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在某溶液中先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D.在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9、广州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4、A.石蕊溶液B.四氯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D.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10、下述实验现象能确定试样中一定有Cl-的是()A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B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有白色沉淀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滴加硫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11、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A.焰色反应是黄色B.溶液有咸味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2、化学反应的利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康康同学欲在实验室模拟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

5、下图: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E接_,_接_,_接_,_接F。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当0.5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_。3.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的现象是_,写出离子方程式_。4.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并收集2瓶干燥、纯净的氯气。为防止换集气瓶时生成的氯气污染空气,设计了如下装置:(1)写出装置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应盛放_

6、。(3)实验开始后,先_a_b(填“关闭”或“打开”,下同);当集满一瓶氯气时,为减少换集气瓶时氯气的外溢,再_a_b,换好集气瓶后,继续收集氯气。(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有(填序号)_。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C水14、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1.A、B、C、D的分子式分别为:A_B_C_D_。2.写出下列各

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_B与水_C与澄清石灰水_15、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初步确定其成分可能是NaCl与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小军、小红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1.小明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写化学式),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2.小军将白色粉末溶解于水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Cl,你认为小军的这个方案是否严密?_(填写“严密”或“不严密”)。3.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Cl,小红也设计了实验方案,操作如下: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小军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_;小军认为只要将其中一

8、种试剂改为_(填化学式)稀溶液,就可以证明有NaCl存在。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不需要加热,正确;反应产生的中混有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若用NaOH溶液,则会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气体应该长管进短管出,错误;的密气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BC解析:A项,若用长颈漏斗,氯气、HCl会通过长颈漏斗逸出,且不能控制浓盐酸的加入量,A项不正确。B项,若氯气收集满,则在白纸的衬托下可清晰观察到黄绿色气体充满集气瓶,B项正确。C项,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氯气),C项正确。D项,氯气属于有

9、毒气体,不能在讲台上进行制备实验,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氯气的制备实验,D项不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闻气体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仅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A项错误。与NaOH会发生反应,B项错误。干燥气体时,应长管进短管出,C项错误。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能快速制取,D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步骤: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在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再缓缓滴入烧瓶中缓缓加热,使气体均匀逸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尾气导入吸收剂中,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即选D项。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用

10、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时必须加热.A错误;装置乙中进气管与出气管反了.并且混合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会引入新的杂质.达不到除杂的目的.B错误;MnO2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MnO2和MnCl2溶液.C正确:MnCl2 4H2O中含有结晶水,在加热时易失去结晶水.应米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制取该晶体.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取.D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也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加入稀的目的是防止等离子的干扰。 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检验,特别注意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解题流程: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11、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证明含有N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有Cl- ,D项正确。 12答案及解析:答案:1.C; D; A; B; H; G; 2.4HCl(浓)+MnO2MnCl2+Cl2+2H2O;36.5g;3.试纸变蓝;Cl2+2I-=I2+2Cl-;4.Cl2+2OH-=Cl-+ClO-+H2O解析: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MnO2+4H+2Cl- Mn2+Cl2+2H2O;(2)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浓硫酸;(3)关闭、打开、打开、关闭;(4)BC解析: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A:H2; B:Cl2; C:CO2; D:HCl2.H2 + Cl22HCl Cl2 + H2O HCl + HClO CO2 + Ca(OH)2CaCO3 + H2O解析: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Na2CO32.不严密; 3.理由是加入的HCl含有Cl-;能与Ag+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NaCl的存在;HNO3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