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专项、现场处置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93356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9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专项、现场处置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专项、现场处置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专项、现场处置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专项、现场处置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专项、现场处置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专项、现场处置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预案规定了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要求。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建筑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突然发生且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有重大社会影响或涉及公共安全与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第二章目的和编制依据第三条目的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等规范组织对安全

2、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绿建西宜发(2020)56号)修订,特制定本预案。第四条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88号;(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019年修订版);(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五)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六)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八)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九)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3、十)宜宾市XX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一)XX有限公司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第三章职责第五条职责(一)应急办职责1 .负责公司应急日常管理、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应急演练。2 .负责事故期间的应急管理、信息汇总和上传下达工作。3 .事故发生时,负责事故风险评估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4 .负责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估工作。5 .其他(二)XX职责1.负责本XX应急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审核本XX所属项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指导本XX应急救援演练。2 .所属项目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响应、处置、调查、善后等工作

4、3 .指导和督促所属项目每半年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收集事故应急演练预案、记录、效果评价资料,报应急办存档。4 .负责本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估工作。5 .其他。(三)项目部职责1.在工程开工之前,制定本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报公司审批通过后执行。2 .负责本项目部应急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应急物资、培训等工作,并与项目属地大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3 .发生事故后,立即上报并组织应急救援、响应、处置、调查、善后等工作。4 .负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预案,每半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要有记录。5 .负责本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编

5、制、修订、评估工作;6 .其他。第四章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六条总则(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所有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作场所和区域内发生的火灾、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淹溺、容器爆炸、车辆伤害、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火灾、其他爆炸、中毒窒息、淹溺、车辆伤害等事故在满足分级标准时,需按照相应响应级别启动响应。(二)响应分级1.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安监总局令第77号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

6、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安监总局令第77号修改)中一般事故进行再划分为:公司特大事故、公司重大事故、公司较大事故、

7、公司一般事故四个等级:一级为公司特大事故,是指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级为公司重大事故,是指造成5人以下2人以上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级为公司较大事故,是指造成1人重伤,或者5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级为公司一般事故,是指有人员受轻伤,或10万元以下1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2.响应分级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对事故的可控性,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即三级(部门级)响应、二级(公司级)响应、一级(扩大级)响应,具体分级标准如下:三级(部门级)

8、响应,其中满足一样即可启动:(1)公司一般事故。有人员受轻伤,或10万元以下1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利用部门的应急力量即可控制的事故;未影响到项目部施工现场以外的情况。二级(公司级)响应,其中满足一样即可启动:(1)公司较大事故。造成1人重伤,或者5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需要调动公司两个以上部门应急力量进行控制的事故,且未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一级(扩大级)响应,其中满足一样即可启动:(1)公司特大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公司重大事故。造成5人以下2人以上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50

9、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并有扩大的情况时;(4)当生产现场或作业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时;(5)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紧急转移人员的情况。第七条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办公室设在公司XX安全管理部。应急日常工作由应急办负责。应急办下设应急职能小组,包括:应急处置技术组、抢险救援组、伤员救护组、物资保障与环境监测组、安全疏散与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通讯联络组。公司应急机构框图如下:应急处置技术组抢险救援组伤员救护组全散善处组 安疏与后理资障环监组物保与境测通讯联络组事 故

10、调 查 组(二)应急机构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总指挥:XX副总指挥:XX指挥部成员:由公司级其他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组成。(I)总指挥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公司的紧急事态处理和救援工作,决定应急工作重大事项;保障应急资金投入;有权启动、调动、指挥公司各部门和人员实施应急预案;及时准确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及时请求119、120事故应急支援。(2)副总指挥职责:具体负责指挥、协调现场紧急事态处理和救援工作,以及紧急事态平息后迅速恢复生产的工作。有权调动一切相关人员和相关设施设备;有权作出放弃相关设施设备的救援;有权作出停工停产进行疏散的决定;及时准确向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在总指挥未达

11、到现场前履行总指挥职权。(3)指挥部成员职责:1)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按照公司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的指令安排部署落实应急工作。2)指挥部成员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工作,按照各自分管的业务范围负责相应部门应急组织、协调工作。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4)部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部门负责人担任现场应急指挥,及时准确向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负责事故先期处置工作,尽全力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有序组织人员进行疏散。保持和公司应急办的联络。决定是否向应急指挥部请求公司全体应急或外部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到达现场,移交指挥权。5)

12、对事故的危害进行预测,为救援行动提供方案。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2 .应急办负责人:XX成员:XX职责:(1)应急办设在XX,负责公司应急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收集公司应急物资需求,提出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的计划。(2)组织建立、调整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及成员,负责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估工作;制定公司级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计划并落实;监督检查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监督检查公司应急物资和装备的有效性。(3)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核实事故现场情况,做好记录,同时向公司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根据事故情况通知应急职能小组集结。协调公司、部门之间的联

13、系,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报应急总指挥批准后,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命令。负责事故期间的应急管理、信息汇总和上传下达工作。(4)事故发生时,负责事故风险评估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5)在现场指挥到达前,担任现场的临时指挥,负责现场全面的抢险救援工作。(6)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评估总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将公司事故调查报告按照相关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3 .应急处置技术组组长:XX成员:XX职责:分析事故现场有无产生次生事故可能,防止事态扩大及二次事故发生;提供相关图纸、技术资料及调配公司技术人员等,为应急救援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为事故部门设备设施修复提供技术支持。4 .抢险救援组组长

14、XX成员:XX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危险源进行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并根据事故的性质实施救援措施。和事故发生单位的应急人员一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抢险、救人工作,搜救受伤人员交伤员救护组。5 .伤员救护组组长:XX成员:XX职责:负责抢救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拔打急救电话,对伤员进行紧急的简单包扎,止血或人工呼吸,以最快速度将伤员送到就近医院抢救。负责对伤亡人员情况进行登记,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属联系电话等,交善后处理组。6 .物资保障与环境监测组组长:XX成员:XX职责:负责督促公司、部门应急救援物资准备,掌握公司和部门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清单并和各部门应急物资

15、管理人员保持联系,定期检查救援物资并保证其使用的有效性。事故发生时按照应急办的指示,对内可调动全公司应急物资进行事故救援,对外和相关单位、部门、镇安办协调应急物资,满足事故救援需要。负责应急人员后勤服务。及时联系环境保护部门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进行环境监测,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进行环境修复。7 .安全疏散警戒与善后处理组组长:XX成员:XX职责:负责组织事故现场安全警戒,隔离事故区域,及时疏散受到事故威胁人员;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治安巡逻,防止破坏事故现场。引导外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安抚受伤人员及其家属,消除事故给员工带来

16、的阴影和不利影响。8 .通讯联络组组长:XX成员:XX职责:负责应急抢险的通讯联络报道工作。和公司应急办保持联系,收集事故相关信息。负责联系、接待新闻媒体。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做好事故信息公开的准备。9 .事故调查组组长:XX成员:XX职责:做好事故现场勘察、取证;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并报公司应急办;保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起因物、致害物并提出切实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第八条应急响应(一)信息报告1 .信息接报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XX(1)公司内部信息接收和通报突发事故发生,事故现场第一

17、发现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拨打公司24小时应急电话或应急办电话,应急办负责人或应急值班人员报告公司副总指挥,公司副总指挥向应急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危急时,现场人员可越级报告公司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局、119、120等。事故内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及事故类型、现场情况;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已采取的措施等。(2)信息上报公司总经理接到2人以上重伤、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项目属地应急值班室、应急管理局、住建局等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负责人可以直接向项目属地应急值班室、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外部上报

18、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类型和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措施;联系人电话等。事故报告后,事故伤亡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补报。(3)信息传递发生事故如果涉及到周边企业、单位、社区等,由应急指挥部指定人员将事故信息通过电话或者书面报告方式及时通报属地政府相关部门、附近单位或社区,便于做好协助处置事故或疏散的准备。人入贝煲人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2 .信息处置与研判(1)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的程序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应急响应图如下:公司安全事故应急响

19、应程序(2)部门先期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要迅速开展自救互救和人员疏散,抢救受伤、被困人员,控制危险源,并向公司应急办报告。3 .公司应急指挥部处置公司应急办接到报告后,立即核实。(1)发生公司级较大事故,达到本预案启动条件时,应急办报请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确认事故灾难现场情况后,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宣布启动本预案,召集相关部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2)发生公司重大事故或事故升级为公司特大事故,或启动二级响应不足以应对的其他生产安全事故时,救援任务超出公司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报请政府应急力、应急管理局等实施救援,并向政

20、府应急指挥机构移交应急指挥权限,积极配合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二)预警1.预警启动(1)信息发布方式信息发布可采用无线系统,即手机、对讲机、微信、QQ等。(2)预警信息的内容发布预警信息时应说明清楚:事故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发生地点、介质、发展变化趋势、有无人员伤亡、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3)预警信息发布的流程接到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各部门,在对事故信息确认后,立即报应急办。应急办统一汇总,发布事故预警信息。根据事态发展,确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严重危及周边群众安全、高温、暴雨、可能发生人员伤亡、火灾爆炸、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时,及时向周边居民及单位发布预警信息,并通过

21、手机信息、微信、QQ、张贴预警等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发布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专兼职应急救援队根据预警通知,及时做出部署,迅速通知相关人员采取行动,预测事故风险和发展趋势,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应急办及时将信息向应急指挥部报告。4 .响应准备(1)进入三级应急响应后,事发部门其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立即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进入二级及以上应急响应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应急资源,积极配合各级相关应急小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有关应急工作组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3

22、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的,事故发生部门应当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4)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事发部门和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和切断事故灾害链。(5)进入应急响应后,要求队伍执行24小时执勤、领导带班,在岗在位人数不少于50%,主要负责人、备勤人员不得离开所在县市区。同时,需要检查救援车辆,确保油料充足,车况完好;清点救援装备,确保装备完好;加强教育管理,落实安全防事故有关措施。(6)进入应急

23、响应后,再次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清点,并确保装备完好,并将物资库房金额通道保持畅通。(7)进入应急响应后,后勤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组织人员的吃饭、喝水、会议室的准备,确保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吃饭喝水以及会议安排等事项。5 .预警解除当突发事件风险已经解除,由发布机构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预警期,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三)响应启动1 .响应启动条件(1)三级(部门级)响应,其中满足一样即可启动。1)公司一般事故。有人员受轻伤,或10万元以下1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利用部门的应急力量即可控制的事故;未影响到部门、车间、项目部施工现场以外的情况。(2)二级(公司级)响应,其中满足一样即可启动。1)

24、公司较大事故。造成1人重伤,或者5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需要调动公司两个以上部门应急力量进行控制的事故,且未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3.一级(扩大级)响应,其中满足一样即可启动。1)公司特大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公司重大事故。造成5人以下2人以上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并有扩大的情况时;4)当生产现场或作业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时;5)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紧急转移人员的情况。2.响应启动(1)三级响应(部门

25、级应急响应)启动1)应急会议: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往现场,在现场召开应急会议,初步查明事故部位、原因、影响范围及受损情况。2)信息上报:在赶往现场的同时用最快速度报告应急办相关人员,并说明事故部位、原因、影响范围及受损情况。当事故事态扩大本部门不能处理时,立即请求二级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3)资源协调:组织现场人员利用现场应急设施或者生产设施控制危险源,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及时进行施救并续报救治结果。在公司总指挥到达现场前担任起现场临时指挥,负责事故初起阶段的抢险指挥工作。紧急情况下,部门负责人可直接报告公司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请求指示。事故危急,部门负责人立即拨打“119”、“

26、120”或“110”报警求援电话,请求专业队伍的支持。当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无条件撤离现场人员。4)信息公开:经公司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授权审核后,按照授权意见进行信息公开。5)后勤及财力保障:由部门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向应急指挥部请求后勤补给和财力支撑,在应急状况下先处理事故,再进行财务核算和后勤核算。(2)二级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启动应急指挥机构启动:D应急会议:应急办接到事故报告后,接警人员迅速做好记录。核实事故现场情况,通知公司应急总指挥、指挥部成员、应急职能小组成员到现场,立即组织召开现场应急会议,召集会议由应急办组织,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2)信息上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到

27、达事故现场,全面负责指挥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公司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会同现场临时应急人员进行救援。在事故达到2人以上重伤、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的事故标准时,于1小时内向项目属地应急值班室、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并说明事故部位、原因、影响范围及受损情况。当事故事态扩大公司不能处理时,立即请求一级响应(扩大级应急响应)。3)资源协调:由应急指挥部按照各应急小组职责分工进行协调,协调传达由应急办进行转达和监督实施。4)信息公开:经公司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授权审核后,按照授权意见进行信息公开。5)后勤及财力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应急职能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到达事故现场,穿戴好防护用品,在保证

28、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险救援工作。6)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立即到达事故现场,全面负责指挥抢险救援工作。部门负责人立即向公司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影响范围、伤亡情况及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移交指挥权。7)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在听取汇报后,和应急处置技术组、抢险救援组、部门负责人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确定应急处置方案。由抢险组会同事故部门应急人员,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发展,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搜救受伤、受困人员交伤员救护组救护。8)物资保障组按照指挥部要求将需要的救援设备设施、器材、药品等运送的抢险现场。9)通讯联络组收集事故现场资料,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单位或居民时,会同事故部门应急人员通知附近人员疏散。

29、10)环境监测组人员对事故现场环境进行监测检查,防止泄漏废水流出场外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11)事故不能得到控制,可能会发生二次事故,或有坍塌、燃烧爆炸的危险,所有人员撤出事故现场,等待专业应急队伍的救援。12)伤员救护行动:伤员救护组人员会同事故部门临时应急人员在“120”急救人员到达前采取措施救治受伤或中毒人员。护送受伤人员到有救助条件的医院进行医治。13)警戒与疏散行动:警戒疏散组会同事故部门临时应急人员,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设隔离区,拉警戒带标识,维持现场秩序,疏散现场人员,控制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护好事故现场。14)财力保障由财务部门提供,在事发时,第一时间筹集资金,用于各项应急支出,待

30、应急结束后进行相关结算和使用手续。(3)一级响应(扩大应急响应)启动D当事故发展趋势公司不能控制时,有扩大的情况,必须向119,120、事故发生地政府应急办、应急管理局等请求支援。情况危急时所有人员撤出事故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安排专人到路口引导外部救援队伍进入。2)外部救援队伍到达后,公司应急指挥立即向其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并服从指挥,配合事故救援。3)发生的事故社会影响较大,通讯联络报道组按照政府应急总指挥的指示联络相关新闻媒体,并做好接待工作。3.响应级别调整一旦生产安全事故扩展,且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逐级上报,及时提升响应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危害已经减缓和消除,不会进一步

31、扩散,应逐级报告上级政府,相应降低或解除响应级别。(四)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事故岗位人员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岗位人员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针对事故类别、特点和危险性,迅速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开展紧急处置与报告;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紧急处置、实施救援、组织疏散等工作,同时按程序逐级上报。公司应急办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通知公司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急职能小组,启动公司综合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应急职能小组和事故单位应急队伍在总指挥(副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救援措施:(1)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2)根据事故危害程度,

32、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或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3)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4)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5)根据需要请求外部救援,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和处置方法。(6)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1 .人员受伤、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I)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进行伤口包扎或人工呼吸,拨打“120”求救或送往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察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防止次生灾害事故发生。(2)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迅速将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33、吸。为送医院进行救治赢得时间,送医时要说明是何种物质中毒。(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部门或公司领导报告事故现场情况。2 .火灾、其它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查明火源、及时扑救、及时报警。当火势不大时,迅速利用现场灭火器进行灭火;当火势不能控制或要发生爆炸时应立即撤离所有人员到安全地带,并拉好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撤离时应进行人员清点,同时拨打“119”求救。(2)发生其它爆炸事故,立即拉好警戒线,确认不会发生二次爆炸时再派人员搜救受伤人员并送医治疗。派出人员须保护事故现场。3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搜救应急处置措施(1)如果发

34、生火灾、爆炸、中毒与窒息事故等未影响到公司外部但对公司内部有关部门有影响时,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组织部门人员疏散到公司应急集结点。事故现场设隔离区和警戒标志。(2)发生对周边单位产生影响的事故时,设事故隔离区,设置警戒标志。内部疏散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部门人员疏散;外部疏散由应急办通知周边单位或农户疏散,应急总指挥上报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局、公安部门、交警部门等请求支援。(3)疏散时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疏散路线进行撤离。疏散时组织有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动作迅速,不得妨碍救援车辆的进出。(4)如事故扩大无法控制,全体人员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5)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在受

35、灾区域内部署人工搜索人员,直接对空穴和狭小区域进行搜索,寻找幸存者。人工搜索人员可使用视觉对受灾区域进行搜索。另外,可以排成队列倾听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也可以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向被困的幸存者喊话并给予指示。然后保持受灾区域安静,人工搜索人员仔细倾听并标示出有声音的区域。4 .现场工作要求(1)现场各工作人员、专业救援队伍之间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2)救援车辆应服从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的调度,并按现场交通管理人员的要求行驶和停放。(3)事故现场要建立警戒区域,警戒边界设置警示内容及注意事项;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人员应做好统一标识。(4)参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

36、等有关规定及时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工作,严格执行应急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5)在应急抢险过程中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的,有关企业和个人应当予以积极支持和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5.应急人员安全防护(1)所有到达事故现场的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到。(2)应急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进入人员的登记工作,随时掌握进入事故区域实施救援的队伍和人员情况。需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须报请应急指挥部批准。(3)各应急救援力量负责对进入事故救援区域的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人员的个体防护和相关能力予以确认。(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

37、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防酸碱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5)应急指挥部明确现场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现场监控的人员,监视现场随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情况。6.医疗卫生救助应急办、XX、事发部门负责组织和协助项目属地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通讯联络组及时协调有关专业医疗救护机构和专科医院派出有关专家、提供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7.职工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职工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38、1)公司应当与当地镇、社区、村(居)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职工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职工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2)决定应急状态下确需向外部进行疏散的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3)确需向外部进行疏散时,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疏散、转移,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4)启用应急避难场所,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5)开展医疗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6)负责治安管理。(五)应急支援发生公司级重大及以上事故,或升级为公司级重大及

39、以上事故时,救援任务超出公司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报请区县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相应层级的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在组织机构到来后,自动移交指挥权,并按照指挥指令参与救援;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视情组织协调本区域内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向区生态环境局、气象局、水利局、卫生健康局、应急管理局、镇政府寻求支援,确定污染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六)响应终止当被困人员、受伤人员全部救出,受灾人员得到妥善安置,险情消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状态符合相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因素已经消除,事故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应急处置结束,经应急指挥部分析会商,现场监

40、测评估确无危害和风险后,由启动响应的机构决定终止响应,三级应急响应(部门级)由部门负责人宣布应急结束。二级应急响(公司级)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一级应急级响应(扩大级)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批准和宣布应急结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人员撤离现场,与事故调查组交接,上报现场处置情况总结。第九条后期处置(1)现场应急结束后,由事故单位组织人员保护好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2)污染物处理:由应急办联系环境保护监测单位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进行环境监测,制定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和环境修复方案。(3)生产秩序的恢复:总经理或分管安全副总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

41、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4)物资保障组会同各部门相关人员核对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等,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物资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5)善后处理组和财务部门负责做好受伤、遇难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工作和赔偿工作,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相关赔付。(6)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的规定,公司权限内事故由公司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如果事故超出公司的处理权限,则配合上级单位进行调查,提供事故调查处理所需的有关资料,外部调查组形成事故处理报告。公司应急办按规定进行事故调查报告上报工作和存档。(7)由总经理主持召开公司内部事故分析会,根据事故

42、调查报告,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制定相应安全防范整改措施。(8)由应急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负责对应急救援情况进行评估,对应急预案的有效、适用性进行评估和总结,认真总结应急处置经验,修改完善公司应急预案有关内容。(9)应急办汇总伤亡人员资料,将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评估报告报送政府应急办、应急管理局等。第十条应急保障(一)通信与信息保障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通信方式为手机。本预案建立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通讯录,见附件。由应急办定期(每年)更新应急通讯录,并通报相关部门、人员。应急办负责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建立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渠道,保证应急信息传输需要。做好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做好应急

43、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等工作。(二)应急队伍保障公司内部:公司成立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办公室设在XX安全管理部办公室,应急日常工作由应急办负责。下设应急处置技术组、抢险救援组、伤员救护组、物资保障与环境监测组、安全疏散与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通讯联络组。详见附件。公司外部:119消防应急中心、120医疗急救中心、项目属地区县级政府应急办、应急管理局等是公司扩大应急时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详见附件。(三)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公司配置的应急物资有运输车辆、各类照明灯具、各类防护用品、医疗急救包、对讲机、移动电话、灭火器等。详见附件。(四)其他保障经费保障:公司财务管理部负责救援所需的

44、资金保障。安全保卫保障:事故区域在公司内部,由事故单位负责警戒和安保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重要物资的保护,维护现场秩序,及时疏散事故现场人群,实施安全保卫工作。必要时报请项目属地公安机关给予支持。医疗保障:项目属地人民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保障的依托,充分利用各类医疗资源,专项储备应急抢险担架、急救药品、急救车等设备器材,实施医疗救护保障。运输保障: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应急车辆的管理和调用,以保证伤员救治、应急物资调运、应急人员输送等需要。技术储备和保障:加大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升,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科技水平。根据实际需要联络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急管理专家,为生产安全事

45、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五)宣传、培训和演习1 .培训I公司应急办门按照应急管理要求每年初制定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由安全管理部负责;各部门负责对部门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培训和应急器材的使用等,每年培训至少一次。根据需要,公司应急办负责向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社区宣传告知公司相关应急知识和技能。2 .演练公司应急办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要求至少两个部门以上人员参加或全体参加应急演练。各XX、项目部每半年组织一次本单位预案

46、或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演练要事先编制演练计划和演练方案,确定组织人员、参演人员、记录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等,明确演练的内容、场地、规模、范围和方式。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演练的准备、内容、培训、过程、效果等多个环节进行评估。演练结束后,由演练组织部门对演练情况、效果进行评估,完成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3 .修订本预案按照规定每三年定期进行评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3)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

47、化的;(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5)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6)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预案有关人员。4 .备案本预案经公司讨论通过后经专家进行评审,修改完善后,报项目属地应急管理局备案。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第十一条坍塌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风险分析1.事故类型本坍塌事故是指施工项目在建时,基坑(槽)、边坡、隧道、桥梁、模板支撑系统、基础桩壁、塔机等大型设备失稳坍塌、倒塌的突发事故。2.事故原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1)塔机、施工电梯等大型机械设备由于长期使用过程中检查、维修和保养不及时;司机、操作工人违章操作;塔机指挥、项目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等极易造成该类倒塌事故的发生,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该事故主要影响范围在施工现场内,对于塔身较高或塔臂较长的塔机发生倒塌事故则会影响到邻近建筑物和街道。(2)建筑外脚手架由于连墙件偏少,外来荷载及自重的作用下使脚手架重心偏移,整体失稳造成坍塌事故,这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主要影响范围在施工现场内,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