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35003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共 12页第 1 页 1 2012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共32 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 间 120 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50 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 (chu)贮 蓄( zh)玷 污( zh n )浑身解 数( xi ) B迸 溅( b ng ) 枯涸 (h ) 挑衅 ( x n )锲 而不舍( q ) C倔强 (ji ng ) 拮据 (j ) 污秽 ( hu )锐不可当 (d ng) D荒谬 (mi )愧怍 (zu) 真谛 ( d)吹毛求疵 (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A岌取赎罪济济一堂重蹈覆澈 B晨曦惆怅根深蒂固按部就班 C忏悔跻身骁勇善战相形见拙 D伫立恬静见意思迁恪尽职守 3. 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十年春,齐师伐 我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 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既加 冠,益慕圣贤之道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 能辨我是雄雌 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 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 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

3、规划发展。 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 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 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 年起,每年5 月 12 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共 12页第 2 页 2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 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

4、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是海。(设问) B.大约只有二十几米高, 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夸张) C.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比喻) D.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穂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拟人)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威尼斯商人是英

5、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与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 叶奥赛罗一起号称“四大悲剧”。 B.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写 人为主,陈涉世家就选自其中。 C.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 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俄广阔的历史 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二、( 10 分,每小题2 分)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9-13 题。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尚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 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

6、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 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 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 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 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 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

7、就 , 就是我的弟弟呀。 , 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 共 12页第 3 页 3 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 八道?” 9. 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全面的一项。() A.表现男主人公的阔气、文雅。 B.表现男主人公充阔气的虚荣心。 C.一方面反映男主公爱慕虚荣,追求风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 为下文吃牡蛎、 遇于勒,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伏笔。 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0. 第二段文字母亲不让若瑟夫吃牡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A

8、. 怕把男孩子惯坏了。关心、爱护孩子。 B.自怕他吃了要生病。自私、庸俗。 C. 怕多花钱。吝啬、虚荣。 D怕多花钱。自私、庸俗 11. 阅读五、六、七段回答:父亲说:“就, 就是我的弟弟呀 , ”这一句中的省略号 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理?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有些话不能说。 B.不知说什么好。 C.发现于勒后的恐慌害怕。 D本文通过“我”和于勒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12. 这几段文字塑造菲普夫妇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对孩子不溺爱。 B.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虚荣、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风气。 C.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 D 反映了社会冷

9、漠的亲情关系。 13课文中写吃牡蛎一节的主要作用是() 、让菲利普夫妇有登场亮相的机会。 、让故事的内容更有波澜。 、让故事情节得以向前发展。 、让“我”看得清父母虚伪的真面目。 三、( 10 分,每小题2 分)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 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a清醒 b苏醒; c醒悟; d复苏)过来。 共 12页第 4 页 4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a次第; b连续; c陆续; 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 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a纷纷; b刷

10、刷; c簌簌 ;d. 慢慢)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 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 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播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4、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A、b a c B 、b a a C 、d a d D、dca 15、解释词语正确的一项:()

11、据以安排农事销声匿迹翩然 A、凭借依据安排农事。声音消失,行踪消失。像蝙蝠一样。 B、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动作轻快的样子。 C 、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动作轻快的样子。 D、凭借依据安排农事。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动作轻盈的样子。 16、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17、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18 “立春过后, 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过来。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 -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

12、明拟人比喻 B叙述拟人比喻 C描写对偶拟人 D抒情比喻拟人 四、( 6 分,每小题2 分)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片段,完成 19-21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 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 ,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 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 共 12页第 5 页 5 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

13、道罢了。说中国人失 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 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9. 下面关于选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B. “筋骨和脊梁”指人的意志、精神、品质等内在的东西 C. “状元宰相”指国民党反动统治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D. “地底下”指广大“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长眠于地下的革命烈士。 20. 下面关于选文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

14、罩了一切罢了。”这句 话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 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B.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句话表 明前面列举的四种人在“正史”中根本没有他们的记录,我们只能通过搜寻“野史”了解 他们的光辉业绩。 C. “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 家所知道罢了。”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另一方面间接讴歌了“中国 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D.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这句话直斥对

15、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21. 下面关于选文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段承上启下,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从正面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 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 B. 选文第段采用事实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上文提出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 人在”的观点。 C. 选文第段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上文提出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 人在”的观点。 D. 选文第段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五、( 8 分,每小题2 分) 阅读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完成22-25 题 小石潭记 ( 柳宗元 )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

16、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共 12页第 6 页 6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观第五泄记( 节选 )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 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 态愈伟,

17、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 而犹不忍去。 注 第五泄:第五级瀑布。罅(xi ) :裂缝。掉:摇动。 2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属引凄 异 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 趋,度石罅必为有窃 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 23.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 钱币乞之 C.扶苏以 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 美于徐公 2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

18、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25. 小石潭记中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共 12页第 7 页 7 2012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 语 文 试 题 答案卷 第卷(选择题共50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题 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

19、3 24 25 答 案 第卷(表述题共70 分) 题号一至五六七八九总分 得分 六、( 5 分) 26.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透过望岳中 , 两句我 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 使至塞上中、两句充 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 岑 参 ) 中 , 以 春 花 喻 冬 雪 的 诗 句 是: ,。 诸葛亮在 出师表 中告诫后主刘禅要“深追先帝遗诏”, “遗诏”中有两句话表明了先 主 刘 备 对 “ 善 ” 恶 ” 的 态 度 , 之

20、 后 逐 渐 成 为 警 世 格 言 , 这 两 句 话 是:,。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的下阕有过渡句,请写出, 共 12页第 8 页 8 。 七、根据语境,仿照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 分)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 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 ,。 八、( 12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8-32 题。 杜甫草堂记 金陶 走近你,应该说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你,飘落着千年的文墨之魂。可 当我来到成都的西郊,真正走近你,我的脚步忽然变得沉重起来。这种沉重倒 不是千年历史风云的聚合、弥散,而是一种我无法理喻

21、的来自心里的茫然:这 就是杜甫草堂?这就是一代诗圣客居过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满嘴流芳的一些诗 句的源头? 我行走在绿色的竹阴里, 盛夏里也感受到那蜂拥而至的凉意。风吹竹响, 那阵阵清音,就是当年滋养你澎湃诗意的天籁之响?我不敢想像当年贫困潦倒、 寄人篱下的你,却能营造出偌大的竹林。也许这竹林只在你心中有过,在你的 诗歌中有过。你那草屋,就该隐在丛林修篁深处,哦,对,还应该有一层漠漠 的轻烟笼罩才是。 我到了什么地方?柴门?我记起你笔下那属于你的柴门,那该是极为简 单的茅草覆顶的,还略带一些歪斜的柴门呀,可我眼前分明是极堂而皇之端端 正正的黑瓦釉木的建筑。这哪是什么“柴门”,分明是豪华的大宅门呀。

22、穿过 柴门,有碧水一泓,石桥一座;有榕树流绿,楠木吐秀。在那浓阴簇拥中,又 是一座敞厅式的建筑赫然而立,这是大廨。 大厅中央是你的一尊铜像, 那铜像造型极为夸张, 整个身躯弯得像残月。 你低首捋须,深思苦吟,仿佛那些华章就这样一首一首地吟出,也就是你这一 苦吟,吟出了半个盛唐。 跨过一座小木桥,但见竹子一丛。摇曳的竹阴中,闪现出茅草的屋顶。 这时我猛然意识到,我这才真正走近你。这是三间低矮的草屋,屋内幽暗,泥 墙的缝隙透出了丝丝微光。中间为堂屋,左边是卧室,一张床榻,早已蒙上了 厚厚的尘埃。 堂屋中靠门之处, 置放着一张简易的木桌, 木桌说不清它的颜色, 只是桌上端放着笔墨纸砚。 共 12页第

23、 9 页 9 这才是你的草堂。 我伫立在草屋前,这里竹篱围护,当年你就栖身于此,有过“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无奈,但也是在这里,你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 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超然高洁的心性,怎能 不让后来者由衷地折服! 依依惜别你的草屋,徜徉在你那无数次走过的花径上,这里早已没有了 花香,更没有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情趣,而变成两堵极 为气派的赭红色的墙夹起的小道。 我突然明了,我先前所看到的一切,还有那富丽的工部祠,那恢弘的大 雅堂,完完全全是后人的 “杰作”,是后人对你生前种种际遇的一种心境的“补 偿”。然而我又担心,也正是这些“杰作

24、”,这些“补偿”,或多或少掩盖了 事实的真相,也就或多或少丢失了它原先的魅力和震撼力。因为有的时候,我 们的眼力很难透过历史的变易,还原生活的最初状态。 杜甫先生,后生说错了吗? 28走近杜甫草堂, 是作者多年的愿望。 而真正走近杜甫草堂时, 他的脚步“忽 然变得沉重起来”。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到脚步沉重。(2 分) 29 “因为有的时候, 我们的眼力很难透过历史的变易, 还原生活的最初状态。 ” 文中 “生活的最初状态”指的是什么?(2 分) 30 阅读第段中划线句子,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认为此时才真正走近了杜甫? (2 分 ) 31第段中,杜甫“超然高洁的心性”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

25、语言加以概 括。(2 分) 32联系本文内容,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谈谈你对保护文物古迹的看法,并简 述理由。( 4 分)链接材料: 共 12 页第 10 页 10 (1) 为开发旅游资源,有关部门准备为具有600 年历史的南京明城墙安装电梯。 (2) 被誉为“江浙第一寺” 的泰州南山寺大雄宝殿, 去年进行了翻修, 据负责此 项工程的同志介绍,此次翻修保持了大殿原有的结构和外观。 九、写作( 50 分) 33微笑是夏日的清风,微笑是冬日的暖阳。父母的微笑包容了你的任性,老 师的微笑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学的微笑化解了彼此的矛盾,陌生人的微笑让 你感受到了真诚 , 请以“微笑”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共 12 页第 11 页 11 共 12 页第 12 页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