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945510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篇一】2019年,农业局面对中心任务重、牵头工作多的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党徽耀乡村”党建主题为引领,全局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增长6%,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万元,增长8%。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区”、“全省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等先进,脱贫攻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培育、农药溯源系统建设等多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一、2019年工作小结1.围绕激发活力促乡村振兴,实现顺利开局。牵头制定了乡村振兴实施

2、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建立了“10+3+3+3”工作机制,以“三会”平台“聚智、聚力、聚心”。目前已有市级研究会专家团队或科研院所与我市34家企业、合作社和村(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水稻+工厂育秧”、“双新展示”等一批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全市31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推进会,所有涉农村(社区)均成立了议事会,吸纳了一大批村民代表、新型经营主体和回乡创业人士参与,共同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初步探索了张坊田溪“农民众筹”、沙市东门“村企合作”、社港淮州“回乡创业”等乡村振兴模式。农民日报等国家媒体以以实干促乡村振兴的xx行动为题,对我市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2.围绕市场导向促农业生产,产业

3、效益持续提升。在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农产品供应环境下,今年我们着重从产销对接上着手,引导生产由“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全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促成4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地开展原材料供需对接,发展订单生产和产品直供,为鼎誉检测争取农产品省级认证,全链今年共引进企业22家,绿色食品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力推xx农产品“进商超、进社区、进电商”活动,与家边购实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xx生态优质农产品推送到全国500余家社区门店;打造全省县级首个农业品牌运营中心,推出“十大特色小吃”并启动市场开发,连续举办19期“农产品周末集市”。生态产品、品牌农业巨大的市场“红利”,强力催生了农户自

4、觉参与的意愿,全市高档优质稻种植比例达到30%,无公害水果、蔬菜认证面积达到19万亩,“鸭稻、鱼稻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不断推广。3.围绕精准施策促脱贫攻坚,帮扶成效不断显现。实现脱贫3513户1156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产业扶贫覆盖全市74.9%的贫困户,实现所有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全覆盖。全市共有贫困劳动力18965人,目前已转移就业14136人,打造了15公里就业圈。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一站式结算”,贫困户住院实现10分钟就医报销。完成407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和305户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配套,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市就业扶贫工作案例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

5、型案例40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社会扶贫、携手奔小康、扶贫小额信贷等多项工作在全省进行推介。4.围绕激活要素促农村改革,发展动能增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进度和质量居全省前列。出台xx市关于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四型”模式,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到账收入达到1675.3万元,同比增长26%,全年累计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152个,打造了一批以官渡镇竹联村、永安镇芦塘村、社港镇淮洲村等为代表的“土地合作型”,以沙市镇东门村等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型”,以大瑶镇杨花村、洞阳镇西园村等为代表的“物业经营

6、型”,以沿溪镇沙龙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服务型”典型示范村。二、2020年工作思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总抓手,坚持“乡村振兴示范区、精准扶贫攻坚战、绿色产品供应源、农村改革试验田”的目标定位,突出“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融合促农、科技优农、改革活农”五大举措,努力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现代化xx贡献力量。(一)以农村需求为导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1.抓好“五治”树立标杆。围绕农村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和治风等“五治”,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以“乡村振兴十大示范片区”和“乡村治理十大创新项目”为抓手,推出“五治创五星”活动,结合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发

7、展状况,重点打造5个以上示范镇和60个示范村。2.培育人才共建乡村。按照培育本土人才和引进院校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稳定优化市、乡两级农技专业队伍,推进“一乡镇一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使农技推广人才成为产业兴旺的中坚力量。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主和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努力实现每个特色产业有一支专家服务团队,每个大型基地配备一名农业技术骨干,每30005000亩耕地至少配备一名新型职业农民。3.用好“三会”聚集资源。充分发挥“三会”平台作用,把在外创业人士、本村经济能人、新型经营主体等组织起来,立足乡村实际,谋

8、划、铺排和引进更多项目,聚力发展。围绕乡村产业、绿色食品产业链、农产品物流和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举办系列有针对性的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一批促推乡村发展的好项目。敏锐把握上级政策走向,精心做好项目策划与包装,加强衔接协调,力争我市更多农业农村项目纳入中央、省、市投资项目盘子。(二)以农业品牌为引领,打造绿色产品供应源4.以质量兴农。稳定和巩固6.57万亩的种植结构调整任务,打造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特色种植片区。推广绿色生态化生产方式,深入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全年推广测土配肥技术面积165万亩,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40万亩,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等有机循环农业。深入推行农药经营“实名购买、流向

9、追踪”制度,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全年市、乡两级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10万批次以上。5.以品牌强农。做优市农业品牌运营中心,形成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品牌的“展示窗口”。用好用活“大围山梨”、“葛家鸡肠子辣椒”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力争每年争创1个“xx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做精做特“xx市十大特色小吃”,着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营销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小吃品牌。引导和支持基地、企业和经营主体创建自主品牌,鼓励基地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力争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占全市农产品总量的30%以上。6.以融合促农。一是加快农超融合。深入开展优质农产品“进商超、进

10、社区、进电商”活动,引进扶持农产品直销(电商)平台,力争2020年全市农产品进入商超、社区和酒店等高端市场达到总销量的40%以上。二是加快农旅融合。注重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型、休闲观光型、乡村体验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三是加快农工融合。全力加快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力促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本地原材料种养基地对接,力争2020年绿色食品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四是加快农网融合。以省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试点县(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市、乡、村三级智慧产业体系。7.以科技优农。一是科技合作常态化。与xx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化合作,积极开展产业互动和项目对接,加快新品种引进、

11、新技术运用、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产业的生机与活力。二是生产服务社会化。大力推广适地适业的农业新机具,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年发展10家以上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全年创建1个以上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3个以上“平安农机”示范村。(三)以脱贫质量为重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8.围绕成果巩固,发展核心带动产业项目。面向社会征集产业扶贫项目,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合作社和企业参与,积极探索产业到户帮扶模式,着力建立贫困户增收机制。深入实施“一乡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拓宽产业发展规模,带动连片抱团发展。9.突出精神扶贫,增强自主脱贫内生动力。通过政策

12、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和村规民约等方式,充分调动贫困户依靠自身能力脱贫致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力开展劳务技能、经济林果技能、电子商务技能等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人掌握发展产业的实用技术。10.着眼实际困难,提升驻村帮扶工作质量。坚持因村因人因户施策,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房、医疗、教育等实际困难。精准选派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加强政策业务指导和培训,不断提升扶贫干部工作水平。健全驻村帮扶考核机制,加强对驻村干部的关心支持,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11.聚焦社会扶贫,吸纳更多爱心力量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扶贫,争取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各类组织的支持,继续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大力开展

13、帮扶活动。充分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和xx市社会扶贫公益平台作用,精准对接贫困户需求,吸纳更多爱心力量参与精准扶贫。12.强化资金监管,严肃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规范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扶贫项目实施、检查、验收,保障贫困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扶贫项目资金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资金安全。(四)以激发动能为目标,深耕农村改革试验田13.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十企百社千户”工程,培育10家与农业种养联结度高的农业龙头企业;扶持100家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培养1000家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家庭农场

14、或职业农户,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库,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14.着力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严格按照改革任务和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2020年全面成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完成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确权登记,开展成员股份量化,并为成员发放股权证书,探索实施股份合作经营。15.着力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注重抓两头促中间,一手抓空白村、薄弱村的消除,力争2020年消除9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一手抓先进村、典型村的打造,鼓励乡镇(街道)积极开展示范村建设,引导各乡镇(街道)结合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四型”模式,每年打造1个

15、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典型示范村。(五)以党建引领为保障,提升三农工作执行力16.提升党建引领能力。深入开展“党徽耀乡村”、“三联两述”党建主题活动,以领导联点抓“五化”、支部联村促振兴、专家联社优服务、“四季五佳”树标杆、“乡村讲堂”树标兵为载体,建设一支担当奉献、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7.提升一线服务能力。专家联到基地。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心放在解决农户实实在在的问题上,深入开展“新春问计走基层”、“农技专家联基地”等系列活动,提高服务指导的精准性、实效性。培训办到村组。把农民需求和实用性作为技术培训的主要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全年开展农业实用

16、技术培训2600人次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人以上,加快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的转化落地。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到田间。继续办好全国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新品种,实现农民从“看广告买种”到“看禾订种”。【篇二】一、2019年工作总结(一)立足特色精品,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我县产业实际,制定出台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政策26条,明确“一果两茶一菌一蜂一鱼”为特色,蔬菜、花卉、中药材等协同发展的新思路。一是稳保粮食生产。我县粮食播种面积6.6万亩,年产量2.2万吨,持续保持稳产态势。二是振兴xx雪梨。新增改造xx雪梨基地1000多亩,实施xx雪梨原生境

17、保护、种质资源圃、老梨拯救、苏坑梨园、xx雪梨深加工等项目,稳步推进xx雪梨产业带建设,2019年xx雪梨产量4000吨,产值4000多万元。三是做大茶产业。新建茶园面积1204.8亩,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4.2万亩,2019年产量1140吨,同比增长11.4%,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9.4%。四是推动食用菌转型升级。积极做好食用菌转产、转移、转形、转型等“四转”工作,新增代料黑木耳500万袋。五是做强蜜蜂产业。我县目前共有养蜂户700多户,蜜蜂存栏1.2万箱,建成蜂旅融合观光点5个,年产值超1200万元。成功举办“童话蜜缘蜂富多彩”振兴中蜂产业暨蜜蜂认领精准扶贫活动,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中蜂

18、养殖52户。(二)立足功能拓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一是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工作。培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生产主体19个,旅游地商品21个,“丽水山耕”母子品牌合作商标19个,实现“丽水山耕”合作产品销售额5.82亿元。编制完成世界梯田博物馆(活态)规划设计方案,谋划建设安溪山水田园综合体,建成大田农庄、森泉山庄等一批小微型田园综合体。成功举办农旅融合杯摄影大赛、梨王争霸赛暨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包装设计大赛、xx雪梨采摘节暨首届农民丰收节等,联合乡镇街道先后举办梨花节、油菜花节、番茄节、西瓜节、梯田开犁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带动消费收入160多万元。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

19、营主体。着力实施新型农业主体培育计划,培育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个。三是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加大“xx师傅”“xx雪梨”“xx黑木耳”三大品牌建设力度,推广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营销模式,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拍摄雪梨微电影不“梨”不弃,雪梨广告进入杭州高铁站,“大有来头”的xx雪梨辨识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xx雪梨先后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国家农产品交易会金奖,xx省农博会优质产品金奖,“xx黑木耳”被评为全省食用菌行业十强优秀品牌。(三)立足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一是开展“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行动。积极开

20、展秸秆露天禁烧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实现化肥减量51吨、农药减量0.31吨,设置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点28个,回收率达100%。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60%以上,推广绿肥紫云英种植0.55万亩。二是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按照“稳生猪、增家禽、拓牛羊、优特色”的发展思路,建成省级美丽生态牧场5家。目前我县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已建全封闭堆粪棚,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四)立足绿色安全,农业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力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新增追溯主体33家,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类主体可追溯率达90%以上,县级以上14

21、5家规模主体全部实现可追溯,主要农产品监测实现全覆盖。二是强化农业行政执法。持续开展“绿剑”系列执法活动,提升规范农资经营店17家,淘汰12家,全县38种禁限用农药全面自律退市。三是强化农机生产安全。切实抓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变形拖拉机专项整治等活动,创成农机安全村29个,安全乡镇3个。四是强化动植物检疫工作。开展了重大农业植物疫情春、秋防控工作,建立梨树疫病、柑桔黄龙病等监测点9个,实行分片负责。紧抓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共排摸规模养殖场17户,存栏生猪11386头,散养户356户,存栏生猪1854头。(五)立足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是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推

22、广。开展“十站联乡、百人联社”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完成省市级农业科技项目6个,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00户,益农信息社覆盖率达80%,重点攻克羊肚菌引种及栽培技术和xx竹荪栽培技术两项试验。二是聚焦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农技人员培训班7期,培训116人次,完成农业职业技能鉴定146人,新建农民田间学校1所,新招农民学历教育学员40人。三是聚焦农业“机器换人”。安装山地果园单轨运输车8条,切实解决我县山地果园运输难题,今年我县农业机械增加800多台套、增加动力2400多千瓦,大机耕作业面积5.3万多亩,机收1.25万亩,机插1100亩,机械化率达35%。(六)立足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发展

23、活力进一步提高。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高分通过省市土地确权综合验收,完成58个行政村进行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审计金额2.86亿元。开展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担检查等,共计清退款项45.15万元。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38个,省级财政资金补助1100万元。二是“最多跑一次”取得新突破。农业行政许可事项主项22项,子项54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9项事项达到“五星级”网上办事标准,占总办事事项36%,农药经营许可换证实现“零上门”。截至目前,共办理农业许可事项4824件,办理社员证2429本。三是消薄攻坚战取得新成果。成立xx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共筹集落实消

24、除薄弱村扶持资金9895万元,确定实施项目91个(其中县级统筹4个、乡级联建23个、村级单建64个),现已建设完成64个,完成率为70.33%。全县年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万元以上的村有164个,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有62个(其中省定薄弱村17个)。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农业规模化发展受制约。我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区与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5.7%,山地资源不利于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二)农业产业呈低小散。我县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二产加工短板突出,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三)农业主体带动力不强。我县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

25、不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缺乏领军龙头企业,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三、2020年工作思路2020年,我局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四带”建设,发展高质高效生态精品农业,大力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为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和乡村振兴样板县贡献“农业力量”。全年农业增加值增幅3%以上,60%的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实现高质量消薄。xx雪梨全产业链建设有新突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新亮点,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增强。(一)高水平打造绿色农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xx雪梨山地水果产业带,仙宫雪毫生态绿茶产业

26、带,瓯江风情休闲农业产业带,最美梯田循环农业产业带等“四带”建设。全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县建设,创成元和街道雪梨绿色发展先行区等9个绿色发展先行区。(二)高水平培育绿色农业产业。坚持发展“一果两茶一菌一蜂一鱼”主导产业,通过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政策26条的引导撬动作用,打造一批生态茶园、放心菜园、精品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结合我县行政村撤并整合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绿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突显的绿色农业产业格局。加快xx雪梨一带六区建设,继续实施种质资源圃、xx雪梨深加工、雪梨特色村等项目,重点推进xx雪梨特色强镇建设,建成

27、雪梨特色村10个,逐步形成“一带一镇一园”的xx雪梨产业布局,推动xx雪梨全产业链发展。以省级石塘茶叶示范区创建成果为依托,采用黄板诱杀等物理防控技术、引进茶叶加工项目提升改造万亩茶园,推动我县茶产叶提质增效。加快推进xx梯田创5A农业产业转型提升,积极做好转产后新型产业培育工作。探索开发黑木耳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打造1-2个黑木耳特色菌园,引领我县黑木耳创新发展。统筹发展以高山牛、羊、蛋鸡等林下养殖为重点的生态精品畜牧业,新增全省一流的规模养殖场2家。建成蜜蜂小村10个、蜂旅融合观光点10个,“十箱万元”增收示范点5个,全县蜜蜂养殖达2万余箱,年产值超2000万元,打响“童话蜜缘”优势

28、资源品牌,为全域建成蜜蜂小镇奠定基础。(三)高水平推动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小微田园综合体“115”工程。以高质高效生态精品农业为基础,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为着力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载体,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手段,特色农场农庄为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创建100个小微田园综合体(特色农场农庄),10个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在此基础上通过以小促大,建成5个核心面积10000亩以上的xx梯田、xx茶园、xx梨园、xx山水、xx休闲康养田园综合体,达到全域创建的目的,形成农文旅融合的xx经验和xx模式,2020年计划创建小微型田园综合体10个。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行动。深化农产品转化为

29、旅游地商品工作,继续推广使用“丽水山耕+地方特色”的母子品牌运作模式,坚持名品、名企、名牌相结合,提高品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积极开发绿色生态农产品,使农业三品比率达56%以上,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65%以上。完成xx雪梨地理商标注册工作,通过鼓励支持异地椴木黑木耳回云集散,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xx黑木耳栽培系统等方式,重新激发“xx黑木耳”品牌活力和发展动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智慧监管平台,推行农产品合格证标识,推动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确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5%以上。(四)高水平提升绿色农业经营

30、主体。围绕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和“十百千万”项目为载体,培育十名以上农创客,提升百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千户农民,发展万亩绿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培育具有一定经营规模、集约化程度较高、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生产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振兴乡村夯实基础。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业化联合体,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让家庭农场从事生产,农民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专注于农产品加工流通,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五)高水平构筑绿色农业发展环境。实施畜禽排泄物

31、资源利用工程。以农牧对接、综合利用、减排控污为主要方向,建设规模场封闭式集粪棚、有机肥加工、沼液就地或异地配送消纳等节点工程,实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探索建立化肥最高使用限量制度,建立化肥农药减量试验示范方10个,化肥减量48吨,推广紫云英等绿肥0.8万亩,商品有机肥0.55万吨。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加快高效生态环保农药替代,完成农药减量0.2吨。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坚持疏堵结合、用禁互促,大力推进秸秆、尾菜和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严格依法落实

32、秸秆禁烧制度。实施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程。探索建立田长制,建立健全日常保洁和属地管理的长效机制,健全农药废弃包装物、病死动物回收处置体系,确保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达100%。(六)高水平深化绿色农业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和土地制度改革。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和农村审计结果运用,谋划村集体资产交易进平台建设,探索网上公开交易流程。持续推进防范侵害农村基层群众利益机制不健全问题的整改落实,完成“三年一轮审”任务,强化审计结果整改和涉案线索移交,坚决查

33、处农村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推进高质量消薄。紧盯全省“消薄”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51个省定薄弱村,做好村企结对工作。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平台作用,加快屋顶光伏、水电站入股等村级单建项目建设,增强消薄“造血”功能,切实提升我县消薄“硬实力”。大力实施“飞地”抱团发展,确保北仑150亩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项目落地,破解经营性收入增收难问题,实现60%的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其中51个省定薄弱村年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篇三】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素材的通知,现将我局2019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重要荣誉(一)促成“xx县2019-2020年实施机插稻水肥一体

34、场地无盘集中育秧技术项目”落地,到位省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计划2020年实施。项目建成后,将示范引领全县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大幅降低育秧成本。(二)我县被列为xx省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到位资金75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务250名。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三)我县被列入xx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县,争取项目资金24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四)争取中央资金65万元,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完成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示范片创建3000余亩。(五)“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大幅增长。今年我县已有9家企业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7个,5个正在申报当中。(六)促成莲塘镇

35、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药材示范镇)。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7万亩,与去年持平,预计总产42.31万吨,比去年增加0.39万吨。完成蔬菜播种面积21.2万亩,预计蔬菜总产量46.2万吨,总产值6.9亿元。以玉竹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面积0.6万亩。年内新增规模上千亩水果种植基地4个,新增面积0.6万亩,形成了以方元、黄沙坪脆蜜桃为主的落叶水果产业示范带;浩塘、雷坪以脐橙、冰糖橙为主的柑桔产业示范带,辐射带动效应明显。二是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年内共流转土地2.95万亩,流转总量达

36、到133.66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3家,占全年任务的102.5%,新增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社各3家、3家、3家、18家。到目为止,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工商注册登记成立798家,共有社员8.576万人,带动18.335万农户,发展数量和规范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家庭农场126家,占全年总任务的126%,创建省级家庭农场1家。目前全县共发展家庭农场689家,引导家庭农场工商注册登记356家,引领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面积5.68万余亩。三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年内实施现代农业重点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11.38亿元,年度总投资3.52亿元,完成率100%。固定资产投资入统项目12个,预计完成

37、投资总额10.09亿元。包装西溪田园综合体暨辣椒特色小镇、xx县西河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8个,储备产业项目总数达到20个以上,预计完成全年向上争资总额8000余万元。四是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全县休闲农庄及农家乐发展到189家,其中星级休闲农庄30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全国五星级农庄3家)。全县休闲农庄共流转土地6.2万亩,安排就业2.62万人,带动农户2.61万户,全年预计接待游客249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6.82亿元。五是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增强。加强对芙蓉食品药品产业园区指导,积极做好企业对接帮扶工作,为景湘源公司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00万元。引导和支持

38、景湘源公司发展大豆种植面积2.3万亩,带动农户4852户;委托利诺生物制药和天能生态两家企业,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帮扶贫困人口645人;引导湘嘉佳药业公司通过股份合作帮扶,带动桥市乡231户贫困户种植玉竹810亩,年均增收1300元。完成5家省级龙头企业运行监测,推荐欧阳海米业申报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二)农业品牌效应突显。一是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年内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面积6500亩。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17个,涉及企业9家,其中6个品种获批农业部绿色食品证书,涉及企业4家。有2个品种“xx生姜”“xx辣椒”,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xx坛子肉”区域公共品牌也正在积极

39、组织材料创建中。二是会展农业成新业态。年内已组织3个绿色食品企业参加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组织6家企业参加中国中部(xx)农业博览会;组织6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拟组织40家企业和协会准备参加xx(郴州)第四届农业博览会。三是创汇农业初见成效。积极创建郴州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促成xx太和辣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色食品辣椒出口欧盟捷克,出口产品18.9吨,创汇2.5704万美元。四是订单农业方兴未艾。目前全县扶持种养专业大户211家,发展特色外向订单型等农产品生产基地42个,实现农作物订单面积32万亩,其中,蔬菜订单农业生产基地21个,外销蔬菜16万余吨。(三)综合生产能力

40、提升。一是提升耕地土壤质量。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布置大田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16个;开展土壤墒情监测,设立土壤墒情监测点10个,发布土壤墒情简报10期、墒情信息1.6万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实施水肥一体化7000余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145万亩,秸秆还田面积120余万亩,化肥深施面积60余万亩,绿肥种植技术7万余亩,促进全县耕地质量提升。二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设置农业环境定位监测点3个,提取径流水样92个,降雨水样19个,农产品样12个,土样12个;加强全县秸秆禁烧督查、宣传工作,印发相关禁烧宣传资料1万余份,张贴、悬挂标语横幅200余幅,发放秸秆禁烧通告600份;常态化检查化肥农

41、资经营市场,查处重金属超标化肥,严禁未经处置的有害畜禽粪便、生活垃圾下田;开展农田土壤污染源普查,采集土壤、稻谷363个点726个样品;参与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全县160个典型地块入户调查和县级统计调查,为全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三是提升防病治虫能力。健全植保网络,加强技术培训,办理水稻产地检疫22批次,产检面积9800亩,生产合格种子147.5万公斤;建立基层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41家,配置担架式喷雾机220台,高效植保机械(加浓炮)12台,植保无人机16台,实现机防面积26万亩次;加强柑橘黄龙病防治,对全县柑橘全面普查和预防,普查率和防治率均达100%。(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2、。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全县22个乡镇(街道)均制定了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明确建设内容,改善办公条件,加强业务装备,配置农残速测仪、电子天平、冰箱、电脑、打印机等6项基本仪器设备,整体提升了基层的监管效率和工作水平。二是提升农业执法能力。组织开展农药、肥料经营市场执法监管,全面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严格检查销售台账,切实掌握高毒农药销售流向。今年,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66家,出动执法人员380余人次,抽取肥料样品和农药样品30余个,立案查处3起。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全年出动技术人员共抽检样品2771个,合格数2755个

43、,合格率为99.42%,其中蔬菜2206个,合格率为99.27%;水果404个,合格率为100%;稻谷161个,合格数161个,合格率100%,有效地对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五)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级项目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全年共审计村组财务信访案件41起,查处41起,结案30起;完善“互联网+监督”平台,共公开村级财务信息9861条;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的村248个,占全县347个行政村的71.47%;举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培训班2期,培训村干部1100余人次。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预计到12月底全面完

44、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第一阶段清产核资工作。目前完成清产核资集体4297个,完成清产核资资产71350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7107.3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440万亩(其中农用地98.5万亩)。三是深化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全县已全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实测面积为91.93万亩,确权合同面积86.9918万亩,发放土地经营权证17.2万本,发证率达99.5%。县级数据平台建成运行,并已完成农业部数据汇交。四是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卓有成效。今年,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项目73项,发放补贴金额2.6亿元。通过其它部门发放项目21项,发放金额1.13亿元。中央、省、

45、市明文规定51项惠农补贴资金已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今年共审批一事一议项目183个,财政奖补1520万元。(六)民生工程成效显著。一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我县顶住经济下行和财政支出增大的压力,投入900余万元对西河风光带大溪村美丽乡村示范村进行旅游品味提质建设,新建了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设1个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樟市镇东郊村);投入资金3810万元,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4个(樟市镇东郊村、龙潭街道山背村、黄沙坪街道柏树村、桥市乡辉山村)和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5个。目前,4个省级美丽乡村各项建设指标均达到省级美丽乡村的标准,正等待省市验收

46、,其他各项建设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预计12月底前完工。二是严格规范农村村民建房。今年以来,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强化组织协调,规范审批程序,强化巡查监管等措施,全县共查处违规建房122起,组织全县806名能工巧匠进行质量安全和建筑安全知识培训,审批村民建房1579户,同比下降了11%。被列为2019年全市规范农村建房集中示范点的仁义镇田湾村“空心村”改造项目均已完成目标任务。三是积极开展洁净乡村行动。目前,全县共投入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改造)农村卫生户厕6000余户,启动建设农村户改厕示范村庄22个,新建农村村级卫生公厕100座;实施西河河道及风光带沿线村庄整治和“两库一河”周边村

47、庄环境整治两个重点项目。目前,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347个行政村实现了卫生保洁、环卫设施、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四是深入开展“三大”行动。今年以来,通过消除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存在安全隐患危房,清扫清除垃圾和卫生死角等措施,全县实施“大整治、大拆违、大清扫”示范村庄110个,拆除废弃杂房31.78万平方米,整治拆违176.06万平方米;腾出建房面积31.78万平方米,复垦面积3.11万平方米,建立垃圾收集点1196个;改造空心村68个,规范建房2042套,节约农村村民建房用地4.86万平方米,可复垦面积达到9.72万平方米。四是扎实推进新能源综合利用。

48、今年全县累计建设户用沼气86户、小型沼气工程112处、大型找工程1处、联户沼气工程3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78台1700平米和高效生物质炉灶236户,建设小型沼气发电示范点2个,建成清洁能源入户率超过80%的示范村5个。三、特色亮点工作(一)加大村级财务审计,有效化解信访案件。县农经站工作力量薄弱,村级财务监管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涉及村组财务问题的信访案件层出不穷,仅今年一年反映村组财务问题的信访案件就达41起。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改变以往逢事躬亲的做法,采取委托第三方进行专项审计,有效解决了人员不足、业务不精的问题。如:今年委托郴州骏新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反映比较强烈、问题比较大

49、的舂陵江陶源村新窑组、荷叶镇干塘村、新塘村、新塘村11组、太和镇车田村何家组、莲塘镇甘水村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形成专项审计报告,有效化解了信访案件。(二)启动“两区”划定工作,巩固提升核心产能。根据中央和省里的统一部署,xx县拟从产粮大县奖补资金中拿出400万元,选择资源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农作物生产区域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其中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4.25万亩,油菜籽生产保护区7.66万亩。该项工作现已全面启动,预计在2020年6月前将全部完成。“两区”划定后,将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提高“两区”物质装备水平,巩固提升核心产能。(三)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自2014年来,我县一直被省里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xx三农网、新华网、郴州电视台、xx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推介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