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48735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0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 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B只要真空环境的温度合适,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C人耳也能听到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2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 于下列方法中的()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无法判断 3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 段放出了热

2、量 C海波在温度为48时一定是液态D6min 时海波开始熔化 4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 主要特性是: 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 会适度变小, 但不会熔化, 温度到 3000时开始升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生升华时要吸收热量B熔点是 2000 C沸点是 3000 D凝固点是 3000 5夏日炎炎 , 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 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小孔成像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

3、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光照在透明物体上时,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 之比是 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B31C34D43 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并以12.5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 小明的百米赛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 一定用了 6.25 sB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C小明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小明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8 m/S 10小

4、青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 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换成 “ F”( 如图丙 ) ,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10 小题,每空1 分,共 33 分) 11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龙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教室里的 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传播;正在座位上静心思考的小娟没向外看就断 定是小龙在唱歌,小娟判断的依据是:不同同学声音的不同 1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不一样 , 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 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

5、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不一样 , 主要是由声源振 动的 _决定的 13在防范甲型H1N1 流感 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 重要作用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的正 立、 _的 _像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 C,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 的注意事项:_ 14水是生命之源, 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 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 空调房间里, 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来提高房间里的空 气湿度; 清晨禾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

6、; 寒冬的霜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 15看电影时, 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反射, 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物体在视网 膜上所成的像是(填“正立”或“倒立”)的缩小的(填“实像”或“虚像”) 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A 和 B 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其中 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_ 厘米;用B 刻度尺测物体时长度为_毫米 17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在 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 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_作用,可用于矫正_( 选填“近”或“远” ) 视眼 18如图所示,一

7、束光以60的入射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反射角等于度,折射 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19郑州快速公交(BRT) 已在今年5 月 底开通运行某时刻( t=0)有一辆 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 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 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 示,则运行4min 后,乙车相对于 甲车向方向行驶,两车相距m 第3题图 第 16 题图 第 6 题图 第 18 题图第 19 题图 甲 乙 丙 第 10 题图 A B C D 第 2 页 共 2 页 20金秋十月,小林同学郊游时,用25min走完 1.8km,休息 15min后,再用 20min 走完 1.8km , 那么他在前

8、 25min 内的平均速度是_km/h,后 2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_km/h,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m/s 三、解答题(本题共6 小题,共47 分) 21 ( 6 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 1)如图甲所示,两面 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 镜上,请在图甲中完成光路图; ( 2)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 3)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 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2 ( 7分)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 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时 间/mim 0 2 4 6 8 10 1

9、2 14 16 18 20 22 温 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 1)错误的数据是_ ; ( 2)该物质凝固后是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原因是 _ _ _; ( 3)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态; ( 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 _ 23 ( 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 1)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 b是读数过程, c是读取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10、2)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图( d) 、( e) 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_图是水沸 腾时的情景; (3)实验中你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至少写出两条); ; (4)小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 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 24 (11 分)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由图 a 可知, 凸透镜的焦距是 _ 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 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如图 b 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

11、于透 镜左边 a、b、c、d 四点中的 _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上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c 所示,按( 1)的要求调整好三 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 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 _ (4) 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 填“大”或“小”) 当 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凸透镜(填“靠近”或“远 离”) ,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的(填“倒立”或“正立”) (5)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 的近视眼镜

12、,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填“靠近”或“远离”)透 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像(填“实”或“虚”) 25 (7分)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 他们选择了鼓 ( 含鼓槌 ) 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 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 和_;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 D补充完整 A、量出 2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 _ ;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abc d e 第 23题图 a 第 24 题图 b 第 21 题图 甲 丙 A B 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