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50677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2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荒漠化测试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 题。 1. 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华南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 A.B. C.D. 2. 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读漫画“如此汲水”,回答34 题。 3. 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A.井越深,水质越好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 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 4. 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

2、表性的乔木 是() A.白杨B.胡杨 C.红树林D.栎 6811 读某区域1970 年和 2000 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 57 题。 5. 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6. 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 7. 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读我国新疆 ( 土地面积166.48 万 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89 题。 表 1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 km2) 表 2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

3、因素( 万 km2) 8. 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9. 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所造成的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011 题。 10. 图中 A 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 原

4、因是()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B.C.D. 11. 图中 B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 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新华网呼和浩特2011 年 9 月 4 日电内蒙古自治区从今年起至2020 年,拟在科尔沁沙地种植数百万亩樟子松。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数据,科尔沁沙地的土

5、地沙漠化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良性逆转。下表反映了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1213 题。 荒漠化土地总量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水蚀风蚀冻融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12.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 13. 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地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水资源利用不

6、当,浪费严重 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完成1415 题。 14. 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 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加剧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农垦 A.B.C.D. 15. 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表及图,完成1617 题。 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 8 m3 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 8 m3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7、 16. 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 导致近 50 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荒漠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右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完成1819 题。 18. 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 ) A. B. C. D. 19. 两大陆类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 读我国南方某

8、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 左图 ) 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右图 ) ,回答 2021 题。 20. 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21.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开发小水电封山育林禁止采伐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 秆等生物能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B.C.D. 我国发布的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 2020 年) 明确指出, 规划期内要确保我国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22 23 题。 22. 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 B.荒漠化华北

9、平原 C.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 D.石漠化长江中下游平原 23. 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 土壤肥力得以恢复耕地面积减小粮食产量持续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年份 ( 年) 东经北纬 1949 121.9743.57 1955 121.9343.51 1960 121.9443.54 1970 121.8843.59 1978 121.8643.63 1985 121.7543.80 1990 121.8043.68 1995 121.7143.84 A. B.C.D.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 2425 题。 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

10、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大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25. 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 还林还草政策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 B. C. D. 右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完成2627 题。 26. 图中,甲表示 ( )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27. 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

11、剧的人类活动有( ) 燃料短缺砍伐森林不合理灌溉盲目扩大耕地 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 A.B. C. D.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89 题。 28. 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29. 乙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3032 题。 30. 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 ) A.西部高于

12、东部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D.南部高于北部 31. 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 年降水量海拔高度荒漠化程度人口密度 A. B. C. D. 32. 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为物理及化学作用;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完成 3334 题。 33.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

13、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34.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 ) 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植被破坏土层疏松、直立性强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地表水缺乏 A.B. C. D.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 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 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回答3537 题。 35. 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C.柴达木盆地

14、D.新疆 36. 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37. 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阴山北麓为农牧交错地带,自南向北地势逐渐低平,地貌依次从中山、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到波状高原,具有降 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风日数多等特点,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回答3839 题。 38.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风力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

15、.冬季 39.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防御风蚀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丘陵地带深翻土地,保水保墒B.在波状高原发展季节放牧业,淘汰部分过冬牲畜 C.在丘陵顶部清除原有灌草,改种防风效果好的松树 D. 在波状高原建设基本农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4042 题。 40. 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 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 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B.C.D. 41.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 ) D地森林

16、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 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B.C.D. 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A.B.C.D.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4344 题。 43. 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A.为石漠化面积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生物多样性 B.为生物多样性为环境人口容量为石漠化面积 C.为环境

17、人口容量为石漠化面积为生物多样性 D.为石漠化面积为生物多样性为环境人口容量 44. 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D.人类不合理活动 右图为我国植被覆盖率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4546 题。 45. 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 3 月B.3 5 月 C.79 月 D.10 12 月 46.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 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 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 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8、。15 年,科研 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据此完成4748 题。 47. 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土地问题是草场退化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C.土地利用不当的后果是草原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48. 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通过划分草原保护 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 B.C. D. 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

19、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4950 题。 49.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B.过度开垦 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50.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B.实施人工降雨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 读“ 2011 年我国部分省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回答5152 题。 51. 贵州省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植被破坏严重人口多、耕地少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 地表侵蚀作用强 A. B.C. D. 52. 防治土地石漠化的关键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 C.实施农业工程D. 生态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