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为深度挖掘教育科研的引领效能,全面提升小学办学品质与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学研究,以求教师专业素养迈向更高层次,参照国家和地方关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教学研究课题的一系列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需求,特制定2024年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一、课题立项阶段(一)本校对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校级课题立项为起点,层层选拔,逐级推送,最终形成涵盖校级、中心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课题的立体化研究网络。(二)在课题选取方面,坚持立足教育教学实际,主张从实际教学情境中提炼有价值的研究议题,突出课题的针对性与应用价值。校级课题以小型
2、微观的研究项目为主导,聚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实际问题和细微问题,研究周期通常不超过一年,以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三)本校鼓励一线教师、班主任独立或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打破壁垒,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合作。二、课题研究阶段(一)课题组在获取立项批准后,应迅疾启动开题工作,严格按照研究方案启动研究进程,加强课题组内部的自我管理。按照学校课题管理手册的要求,定期举办研讨会,实时分享研究进展和相关信息,做到阶段性的分析和总结,严谨把控研究计划的执行与反馈调整,妥善保管研究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资料。(二)课题组需在每学期期末进行自我评估与总结,撰写详细的阶段性小结报告,内容涵盖研究
3、计划与进度执行情况、具体实施措施、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未来的工作计划等,这将成为对课题组学期或年度考核的关键参考资料。(三)学校将对所有立项课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检查,详细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课题组自我管理工作,针对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提供具体指导和支持。三、课题结题阶段(一)课题负责人需按预定计划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并及时进入结题阶段。结题时,负责人应提前一个月整理完备结题所需的各种材料,如立项通知书、立项申请书、结题申请书、阶段总结报告、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报告以及相关附件资料,具体清单参照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办法执行。(二)对于县级以上的课题结题,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
4、进行鉴定审核。课题成果鉴定合格后,将由相关部门颁发正式的结题证书。(三)对于未能通过鉴定的课题,视为研究终止。确因课题研究需要延期结题的,延期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并需提前两个月办理延期申请手续。四、经费支持机制(一)学校每年在预算中专门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全力保障立项课题的顺利推进。(二)课题研究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参会差旅费、培训费,购置必要的图书资料,印制调研问卷、试验教材及研究成果材料等。五、成果奖励与推广应用(一)已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将被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成绩,作为课题组成员职称晋升及参加优秀成果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二)高度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与成果转化,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课题成果,通过开设典型课例或示范课的形式,引领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三)大力倡导和推动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与推广,通过组织成果交流会等活动,分享研究心得,展示研究成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借助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等多元媒体,广泛宣传学校的教科研成果,让科研智慧照亮更多人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