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50784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4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意义徐建顺打印综述.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强吟诵资料 1 声 音 的 意 义 徐健顺著 (徐建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 目录: 一、汉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 二、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三、关于任意性原则的讨论 四、汉语语音是有意义的 五、汉诗文的读法 六、汉诗文的意义是音义与字义之和 七、汉诗文的声音意义押韵 七、汉诗文的声音意义声调 八、汉诗文的声音意义平仄 九、汉诗文的声音意义虚字 十、汉诗文的声音意义文体 十一、汉诗文声音的功能诗教 十二、汉诗文声音的功能乐教 红强吟诵资料 2 声音的意义 徐健顺 百年以来,中国学界引进西方理论,研究、阐释、传承汉诗文,取得了很多新见解新成果, 但是,也形成了一些不太正确的研究

2、定势,比如,不重视声音的意义。因为西方理论是在印欧语系 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印欧语系基本上是重音语言,有重音没声调,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声调 没重音。语言的巨大反差,造成了西方理论在解释汉诗文的声音意义方面苍白无力,所以中国学界 近百年来形成了忽略、回避、放弃声音研究的习惯。实际上,汉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离开了声 音的阐释,对汉诗文的理解是很难准确、深入的。本文即在作者多年采录研究吟诵的基础上,希望 对汉诗文的声音的意义,做一次初步的研究探索。 一、汉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 1931 年 2 月 20 日,鲁迅悲愤于“左联”五青年被害,在上海租界逃避追捕的夜里,写下了 名文为了忘却的记念,其

3、中有这样一段: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 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 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即是鲁迅的名作七律无题。第三联“觅小诗”,就是要作诗的意思。如果是寻觅一 首前人的诗,那又何必“写”呢?所以,鲁迅是说,他因朋辈之死而愤怒,要作诗了。那么鲁迅是 怎么作诗的呢?“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他是先“吟”后“

4、录”的!先在院 子里徘徊、吟咏,创作、修改,等到感觉满意了,才去找纸笔记录下来。这就是“积习”!这不是 鲁迅一个人的“积习”,而是自先秦以来,所有文人们的“积习”。 红楼梦 里有一回写黛玉教香菱作诗,那一回的回目是: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为什么呢? 因为诗是吟成的。 黛玉道: “ 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 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第十八回) 宝玉笑道: “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 写出。(第三十八回) 谁知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人都已吟成,各自写了出来。(第四十

5、回) 很明显,“吟”就是“作”,“作”就是“吟”。诗吟成以后,才“提笔写出”。 写毕,向诸姊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 景而已。 ”(第十八回) 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因一时之偶兴,每成千古之佳谈。(第三十七回) 还记得咱们初结“海棠社 ” 的时候,大家吟诗做东道,那时候何等热闹?(第八十一回) “吟诗”, 是整个诗歌创作过程的代称。“海棠社”是创作诗歌的社团,不是诵读诗歌的社团, 所以“吟诗”就是指创作诗歌,“吟社”就是创作诗歌的社团。这个涵义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还 有引申义,比如诗人也叫“吟家”,称呼别的诗人为“吟友”等等。 类似的记载,在古代文

6、献中俯拾即是。汉诗,基本上都是先吟后录的。以前有所谓“口占”, 指随口吟出,不加修改。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诗都是“口占”而不是“笔占”的。只不过很多诗还 要修改,而修改也是吟的,所谓“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诗句)啊。 红强吟诵资料 3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本来就是一种声音。“登高而赋”、“赋诗言志”,诗歌本来 就是声音的创作。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 夫五色相宣,八音谐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 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永明体诗歌追求的就是声音之美。这种美并不是在纸面上看字和字应该怎么组合,而是用吟咏 的

7、声音尝试出来的,所以魏晋以降,吟咏之风大盛。 唐诗是吟出来的!李白: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吟”与“作”互文。杜甫: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是指自己作诗;“病减诗仍拙, 吟多意有馀”,则说的更 清楚。白居易:“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 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此处明确说长恨歌是“歌咏” ,又说张籍作诗“日夜秉笔吟, 心苦力亦勤。”。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崔涂: “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杜荀鹤: “四海无寸土,一生惟苦吟。” “生应无辍日,死 是不吟时。”许棠 : “万事

8、不关心,终朝但苦吟。”徐铉:“年少支离奈命何?悲秋怀旧苦吟多。” 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觉成白头。”这些都是说用吟诵来创作。 至于诗既作成之后,又复吟咏,或吟咏前人诗作,在文献中更是俯拾即是。此处不多赘述了。 总之诗是吟出来的,是声音的创作。 汉文的创作,似乎“吟”的比重要小一些,但是也是声音优先的。文心雕龙神思: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 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创作之前,先要构思。这个构思的过程,就是思动而形于吟咏的过程。又说: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 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

9、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 大端。 谋篇要“寻声律而定墨”,声律在先。声律之寻也要靠吟咏。其“情采篇”又说: 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 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这里也很明确地说“文”是“吟咏”出来的。 汉诗文,基本上是先吟后录的!所以古代基本上见不到“写诗”这个词,古人一直说“作诗”。 文也一样,不说“写文”,而说“作文”,直至今日。 如果还不相信,可以看看更早的文献: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尚书 帝典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

10、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礼记 乐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大序 这里都说的是诗歌的创作过程,诗就是心之声,从头到尾,就是从心志到吟咏的过程,都是声 音的创作,哪里有文字的参与? 所以说, 汉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在大多数情况下, 创作完成的时候,还完全停留在口头上。 文字只是用来记录下来而已。少数的时候, 声音和文字是共同参与创作的,这就是边写边作的情况。 这种情况,古代有些专门的词:援笔立成、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等等

11、,都是形容天才啊。只有天才 才能做到上来就写,凡人岂能如此?凡人都是先吟咏,反复修改,满意之后,才付之笔墨的。还有 个词叫“出口成章”,形容吟咏创作时速度很快。这么快的速度就可以“援笔立成”了,可见当声 音和文字同时参与创作时,还是声音在前、文字在后的。 所以自古以来, 我们只有“作诗”、“作文”、 “作歌”之称, 并无“写诗”、 “写文”、 “写 歌”的说法,因为诗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声音“作”出来的。 汉诗文的这种创作方式,决定了汉诗文的意义产生机制。今天, 我们的创作已经变成了上来就 写,涂涂改改,或者上来就敲键盘,删除回车。汉诗文创作不再是声音的创作,而纯粹是文字的创 红强吟诵资

12、料 4 作,这恐怕是白话诗文在形式上最大的软肋。对于古代文学研究来说,把古诗文仅仅当成是文字的 作品,恐怕也是在形式研究上最大的误区。 那么, 先吟后录这种创作方式,或者说声音的创作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要从汉语汉 字本身说起。 二、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首先关注形声字的研究。 占了汉字80% 以上的形声字,以前常被解释为“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种解释就意味着, 声旁与语义没有关系,汉语的语音和语义没有关系。而“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正是索绪尔 的语言学第一大原则,汉语这不是正好符合了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这种看法的背后,还隐藏着 一个更严重的理念:全世界的文字都是由象形文字发展到

13、拼音文字的,汉字已经表音了,但还没有 放弃表义,所以是处于中间阶段,已经落后了,早晚有一天要发展成拼音文字。“五四”以来的很 多汉语汉字事件就与这个理念有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许慎对形声字的定义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声旁“以事为名”怎 么理解,后世有不同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说文解字收录的9352 个汉字中,有222 个字 亦声字,如“姓,从女从生,生亦声”,说明“生”旁既是声旁,又表义。后世学者在对亦声字的 研究中,不断扩大亦声字的范围, 最早系统整理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是北宋初年的徐铉、徐锴兄弟,徐锴所作的说文解字 系传影响尤大。他除保留原书的亦声字外, 又增加了很

14、多亦声字,说明了声旁与字义的关系。徐 铉评之为“形声相从”。相从,就不是相合,这里已经蕴含了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之理。稍后王子 韶字解提出了“右文说”: 王圣美治字学, 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 皆从左文。 凡字, 其类在左, 其义在右。 如木类, 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 ,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 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 为义也。 形声字多左形右声,“右文说”实际上就是声旁兼义说。南宋郑樵六书略提出了“六书相 兼”说,其中“形兼声”、“事兼声”等类,也有同义。至元初戴侗主张“六书推类”之说,因声 求义,对同源词的声旁之义做了探讨。至清代, 段玉裁

15、更提出了“声义同源”说,黄承吉直接说“字 义起于右旁之声”,很多学者补充了大量的字例。综合来看,古代文字学的研究结果,基本上是倾 向于声旁兼义的,但是还有些细节问题没有梳理清楚。“五四”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就属于非主流 了。近些年来,随着学界对西方语言学局限性的认识的提高,对亦声字和形声字声旁的研究又复升 温,很多学者都对许慎的“亦声说”给予了积极评价, 对亦声字和形声字进行了深层探讨,对于汉 字声旁兼义(声符表义)的特性有了普遍的认同,只是在很多细节上还没有完全搞清,理论还没有 完全建构起来。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声旁只表音的形声字应该是后起的,最早的形声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基本上也是会意字

16、。台湾的字典已经把绝大部分的形声字也兼注为会意字了,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既然同声则近义,声旁怎能与语义毫无关系呢?象形、指事、会意、假借等字按照传统的西方语言 学的说法,大都不能算是表音,因为没有声符,但是实际上其字音与字义常是相关的,这已经不是 西方语言学能涵盖的问题了。说汉字是象形文字、表音兼表义的文字都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原初 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既表音,又表形,又表义。形与义不同,形者,“取譬”也。表音 与声符不同,表音不一定形成符号。把语言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式的独立封闭、由结构决定意义的 系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优势,也是缺陷。对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来说,关心的是语言的结构是怎

17、 样的,我们关心的是在生活中语言的意义是怎样的。就算结构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之外的各种元素 也是有意义的,有规律的。如果跳出结构主义的窠臼,就能还汉字以本来面目:音形义的统一体。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为什么后来他们都变成了拼音文字?公元1444 年,朝鲜朝世宗大王李祹命学者郑麟趾等创制本国文字,当时朝鲜已经使用汉文超过了一千年,按 说应该深受这种音形义统一的文字的影响,可是新创制出来的朝鲜文字却是典型的拼音文字。为什 么呢?世宗在训民正音诏中说的很清楚: 国之语音, 异乎 中国 ,与文字 不相流通。 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 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

18、,便于日用耳。 红强吟诵资料 5 “人人易习, 便于日用”, 这就是原因。 拼音文字因为包含的信息少,会说话就基本可以拼写, 所以容易学习、容易应用。日文假名的创制在朝鲜之前,可以看出把汉字简化为表音符号的趋势。 朝鲜定是吸收了日文的经验教训,索性把文字变成了彻底的拼音文字。 “五四”以来的“汉字革命”、“汉字拉丁化”、“国语罗马字母”、“汉字拼音化”、“简 化字”等等活动,查其根源,也都与学用相关。钱玄同是最早最激烈的人之一,1923 年 1 月,国 语月刊发表其汉字改革!一文,其中说: 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于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这是有新思想的人们都知道 的。 我敢大胆宣言:汉

19、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国语的文学决不能充 分的发展,全世界的人们公有的新道理、新学问、新知识决不能很便利、很自由地用国语写出。 虽然钱氏主张之谬已经无需再论,但是拼音文字在学、用上的简单也是毋容置疑的。这显然是 世界其他民族放弃象形文字改用拼音文字的主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祖先没有那么做?难道他们不知道拼音文字的便利吗?以前就是这么判定 的:古人太笨、太保守、太封建、太不讲人道。实际上,怎么可能呢?古人也爱孩子的,这种看法 无论从逻辑上还是生活上都说不通啊。 如果意识到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就会发现, 汉字比之其他民族的象形文字,还是有所不同 的。象形文字,一般表形

20、的成分比较多,音、义两者比较欠缺。汉字是一种非常发达的、相对完备 的、体系比较严密的符号系统,不仅相对于拼音文字,而且相对于象形文字也是信息量更大的。信 息量大, 对于传承文化来说非常重要。这里不仅有量的问题,还有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有文化符号、 文化理念的传承问题。所以汉字传承文化的功能比较强。 另一方面,信息量大,也是日用的一大好处。利用汉字的形、义所做的事情,渗透到了生活的 方方面面。书法自不必说,就如现在的各种广告、商标,也在利用汉字的字形做文章。 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汉字功能强大,所以我们的祖先不愿意放弃,宁愿加倍努力学习。 汉字碰到的问题,主要就是难学难记难用。在这方面,象形、形

21、声等造书法,为学习者提供了 大量的方便,兹不赘言。还剩下的难关,主要是声符的丰富复杂、造字法的多种多样的问题。同样 的语音,在拼音文字那里一般只有一个声符,在汉字这里却可能有多个声符,这给记忆造成了一定 的困难。但是,多个声符,对应着不同的涵义,因为是有规则的、有分类的,所以也不是非常难记 的。另外, 我们的祖先还在漫长的历史中,发明了很多学习的捷径窍门。这些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就是吟诵。后文将会论及,更详细的阐述可见他文。 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汉字这种音形义统一的文字,这种信息最综合最大量的文字,在世界改用拼 音文字的大潮中,始终坚持,没有放弃,还不断改革字体,创造各种学习、应用捷径,这才是历

22、史 的真相。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上古文明中唯一传下来的?中国为什么一直是世界大国、文化强国?这 里面是不是有文字的功劳?发达的文字才有可能承载发达的文明,传承发达的文化,造就高质量的 人才。我们应该感谢祖先,为我们保住了这么好的文字。 然而,对这么好的文字没有正确的认识,乃至以西学割裂音、形、义,把汉字说成仅仅是符号, 那么我们也将丢失祖先留下的这一文化优势。 上面所说的事情,主要是想证明, 汉字的声旁也兼表义,那么绝大部分的原初汉字的字音都是 与字义相关的。流传到现在,大部分汉字的字音仍与字义有关。 然而,字音与字义有关, 还没有把汉字最深处的价值说出来。因为字音与字义究竟是什么关系, 还没有揭

23、示出来。这需要依靠语音学和文字学的合力才能完成。 三、关于任意性原则的讨论 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 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我们 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 和音响形象。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 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这就是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大原则任意性原则。这个原则认为,能指(概念)和所指(音响 形象)之间的联系是任意性的,所以又经常听到“约定俗成”这个说法。 红强吟诵资料 6 在索绪尔的理论中,任意性又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是语

24、言的根本属性,但 不排除相对任意性,即能指和所指在某些时候有可以论证的联系。这些联系要么是外围的、表层的, 要么是后起的,即在原初的任意性联系建立之后,联系变成固定的了,就可以推展和论证了。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汉字的字音和字义就算是有联系的,也是任意性的联系,当初是随意用某 个音表示某个义的,后来就固定下来, 凡此音皆有此义, 于是出现了同声旁的字。事实果真如此吗? 任意性原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质疑,只是声音比较微弱。雅格布逊、洪堡特、本维尼斯 特(Benveniste )都曾指出过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联系,或者明确反对任意性原则。最近几十年来, 随着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于任意性

25、原则的争议越来越激烈了。反对者提出了语言符 号的众多理据性证据,以及语言结构与概念结构的众多象似性证据,而捍卫者则认为这些证据不足。 在理据性研究方面,Langacker曾指出语言符号的理据是可以被分析的。Sapir (1929)、 Jespersen (1933)、 Jakobson & Waugh (1979)、Ohala (1982, 1983, 1984) 都做过实验验证。根 据理据性音义联系规则,选取多组反义词,让不懂这种语言的人仅根据语音判断意义,成功率则在 95% 以上。再根据理据性音义联系规则,设计多组实际上不存在的“反义词”,让受试者区别意义, 正确率也在90% 以上。 在象

26、似性方面的研究更多。比如,香港的朱晓农教授提出了音高与语义的关系: 我们从读语言学一开始就知道一条原则:语音跟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有个例外 ,那就 是在有对立的场合,总是用高调表示要求合作拉近关系,表现在语调上就是所有的语言都毫无例外 地用高调或升调来表示疑问,用低调或降调来表示陈述。这是音高和语义之间的一种生物学上的关 系。小称变调也可以以此来解释。 他从各个角度论证了高调与亲密、柔弱,低调与稳定、强大的关系,这不仅涉及到了元音,也 涉及到了声调,甚至语调和句调。他研究的范围也不限于汉语。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英语、西班牙语等的辅音与语义的关系,汉语语音与语义的象似性, 包括圆唇、开

27、闭、爆破、口型和舌位的变化等等,都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即语音在模拟语义。 捍卫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认为所谓理据性、象似性都属于相对任意性的范畴。的确,质 疑者们提出的证据中,有一些可以被划分到相对任意性一边,但是大量的证据都是用相对任意性难 以涵盖的。而且就算是属于相对任意性,那么相对任意性过多的时候,是否也意味着绝对任意性的 存在值得怀疑呢? 另一种观点认为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是初始的,质疑者们谈的都是后起的语言发展现象。当然 质疑者们并不这么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上古音研究,而这正是语言学还未能凿实的领 域,所以争论只能继续下去。 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有意思,认为大家争论的不是一个层面

28、的问题。“索绪尔是结构主义大师, 结构主义关心的是如何发现并建立语言符号的结构系统,对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不感兴趣,而承认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建立语言结构系统的首要前提”。虽然以此观点回避不了争议,但是一语道破 了天机。 西方近代科学所确立的研究方法,是数学式的方法,首先需要一个实验室式的封闭环境,把研 究对象与外界孤立出来。所以索绪尔不希望语言与外界有联系,这样才能将语言看作一个独立自足 的系统,从而揭示语言系统自己的结构规则。其次,还需要以统一的、简单的、固定的方式解释研 究对象的结构。科学哲学所谓“证伪”、“可重复性”,就是要求科学研究能够在不同的对象、实 验者之间互换。任意性原则就是做这

29、个的。这个方法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原理,就是:世界是有统一 的规律的,这就与基督教的世界由上帝决定观一致了。想一想为什么霍金会获得罗马教皇的嘉奖, 说他的宇宙大爆炸学说证明了上帝的存在?统一的世界规律一定指向唯一的神意。然而,世界真的 有统一的规律吗?那个规律真的那么简单吗? 中国的传统智慧,认为世界没有统一的规律,只有“道”。“道”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本 身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中国古代没有发展以逻辑为基础的“科学”,却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 技”。 语言怎能与外界毫无联系呢?又为何能肯定语言自身的一定是“根本”的,与外界的联系一定 是“次生”的呢?如果语言自身就是从外界产生的呢? 世界真的有任

30、意的事情吗?“任意性”这件事实际上就来自于对统一规律的认识。事物有本 质,有外在,本质是统一规律,外在也可以通过统一规律来推导,只不过复杂一些。现今我们的世 界就是这样被解释、被建设的。 红强吟诵资料 7 这一切理论的反面,就是“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把本质与外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混融 起来。这不是一层层的关系,而是千变万化的网络关系。 西方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的基础是1+1=2。没有这个公式,一切都是虚幻。然而,就是这 个公式出了问题。因为,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第一个1,就找不到第二个1。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 叶。如果认为第二片树叶是第一片的1点几倍, 那么衡量的标准又在哪里?世界上根本就

31、没有1+1, 哪里有 1+1=2?所以问题还是出在统一的规律这一点上。 要言之,所谓统一的规律,就是简单化地看世界。这是科学的基础,也证明着科学的低能。人 类认识世界的路,其实还很漫长。汲取中国智慧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回归整体性、联系性、个 性、差异性、变化性地看世界,才是科学的出路。 回到语言学这里,可以看到,任意性原则并不是真理,索绪尔所举的例子也远非完善,这只是 一个方法论上的必要条件,不然难以得出数学模型。现在,在语言学结构模型建立起来之后,再回 头研究甚至消融这个前提条件,并不一定对语言学构成多大的威胁,反而会深化语言学的研究。 争论任意性原则的意义,在于把语言从实验室拉回到生活中

32、。所有语言“科学”回避的东西, 重又出现。必须重新审视和解释外界与语言的关系,因为这也关系到了语言的产生和语言“内部” 的结构。 这项研究和争议很可能旷日持久,但是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任意性原则消失之后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重新看索绪尔的这段话: 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我们 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 和音响形象。 “概念”不是“事物”,“音响形象”也不是“名称”!“概念”和“事物”有什么区别呢? “事物”是现实的,更复杂,同样,“名称”也是现实的,更复杂。换句话说,语言学所谓的“语 义”,并不是生活中语言的全部涵义,而只是他们认为的“核心涵义”。我们现在已经明白,事物

33、恐怕不见得能分清哪是核心哪是外围,况且“外围”也直接影响着全局。 所以,要讨论任意性原则问题,或者讨论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我们需要新的概念。应该尊重索 绪尔的概念:能指和所指,但要明确:“能指”并不是表达出的全部,“所指”也不是人们要表达 的全部。 “能指”,主要为音质,而且是普通音质。语音四要素的其他三个要素:音长、音强、音高, 只有在能进入语言学系统(即所谓“区别意义”)时,才被纳入“能指”。音质中的个人音质是从 来不被考虑的。现在,我们要把音长、音强、音高、个人音质都考虑进来了。近些年比较热潮的语 音情感因素研究,就属于这方面的进展,只是情感因素被赋予的地位仍然比较低,没有指出非普通 音质

34、同样可以起到主导作用。这里还有更多的非语言因素需要考虑,比如文字,比如表情和动作, 这样才是生活中的语言的全貌。对此必须有个概念指称,才能与传统语言学对话。我建议把“能指” 之外的表达称为“形指”,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形象的。“能指”和“形指”合称为“表指”。 “所指”, 主要为概念, 然而说话人通常想表达的不仅仅是那个概念,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感 情,甚至与那个概念差异极大。我建议把“所指”之外的意图表达称为“情指”,因为主要与文化、 情感有关。“所指”和“情指”合称为“达指”。 能指所指 表指达指 形指情指 当然, 这些提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有一天能出现大家共同接受的概念指称。实际上这个概念 图

35、还是在承认“核心”与“外围”、“本质”与“现象”的对立,还是有问题的。我说这些,只是 为了说明“能指”与“所指”之外,还有语言的意义存在,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哪些意义存在呢?最重要的就是语音的意义。“语音的产生是随意指定的”这一点,无论如 何也是不能成立的,这有点太小瞧人类的祖先了。各民族的所指相同而能指不同的情况,恰恰说明 了语音的产生与各民族的不同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共同的文化心理,某人硬造的字音怎么能通行 呢? 语音的意义来自于声音的意义。后来,语音所指称的语义固定下来,但是,在简单的语义之外, 这个语音仍然表达着一些声音的涵义。说话者说出来的,并不仅仅是概念,而是关联着一些情感和 经验的

36、涵义。承认这一点非常重要。语音的其他变化所承载的涵义,都是建立在这一点上,都是语 音和语义最初关联的发展和变化。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红强吟诵资料 8 文字是无法完全记录语言的。每一个母亲都知道孩子叫“妈妈”有多少种叫法,至少也有一百 种,每一种叫法的意思都不同,但是写出来都是“妈妈”两字,加上标点符号也远远不足。这似乎 是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关键是,西方语言学把“妈妈”表示的母亲的涵义作为第一性的,把语 音的曲折变化作为第二性的,这种西方固有的思维方式,妨碍了对事实真相的理解。事实是,在很 多情况下,语音的曲折变化所带来的涵义,超过了母亲的涵义,比如有的时候是表示埋怨,有的时 候是

37、表示疑问等等,并不是在呼唤母亲,或者确认母亲的身份。不要把事物总是分为核心和外围、 本质和现象、基础和上层、第一性和第二性,而是把事物看成是浑然一体的永远变化互动的活体, 这样才能突破思维惯性,触碰到事实真相。 语言无法完整准确地表达心意。在这个时候,语音、表情、动作、体态等等,就会充分发挥作 用。其中语音的手段有音长、音强、音高,还有音质上的一些变化等,语音学常把这些叫做情感因 素,这样的定义潜含的意思,就是毕竟是情感因素,起不了决定性作用。而实际上,情感因素往往 正是说话者要着重表达的东西,那所谓的音质的语义,却是障眼法而已。就算是强调音质语义是情 感因素的基础,那也不能把音质看成是决定性

38、的,而要把两者的关系看成是互动和平等的,如此才 能解释生活中真实的语言现象。 语言学一向对文学语言敬而远之,为什么呢?因为文学语言不符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文 学语言的常以“陌生化”来判断诗歌涵义。然而,文学语言又是来自生活。于是语言学又把生活中 比较文学化的语言排斥出基本研究的范围。那么剩下的语言还有什么呢?那不就是文字本身了吗? 不就是字典语言吗?或称语言教材式的对话:你几点起床?我六点起床。你买书了吗?我打算明天 买。这是机器语言,不是活生生的人的语言。在生活中,即使是这样的一段对话,其中的涵义也远 非表面文字。语言学要想探究真实的语言,必须要打破“能指所指”的理论模式,建立起更全 面

39、更灵活的理论。 破除任意性原则,就凸显出了语音在所指之外的意义功能,这对于汉语汉文意义重大。 四、汉语语音是有意义的 在我搜集的资料中,中国学界、 汉语学界对任意性原则的质疑似乎是最积极的,提出的语音和 语义关系的研究成果也是最多的,这也许是因为汉语和现代语言学产生的背景印欧语系有着巨 大反差的缘故吧。汉字如此独特,缘于汉语也颇为独特。 在继承前辈文字学与语音学研究的基础上,清代邹伯奇提出了“声象乎义者,以唇舌口气象 之”的观点。随后陈澧也说: 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 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 如大字之声大,小字之声小,长字之声长,短字之

40、声短。又如说酸字, 口如食酸之形;说苦字,口如食苦之形;说辛字,口如食辛之形;说甘字,口如食甘之形;说咸字, 口如食咸之形。故日:以唇舌口气象之也。 刘师培也认为: 人声之精者为言,既为斯意,即象斯意制斯音,而人意所宣之音即为字音之所本。 推之食 字之音像啜羹之声,吐字之音像吐哺之声;咳字之音验以喉,呕字之音验以口,兮字之音验以鼻; 斥驱之音像挥物使退之声,止至之音像招物使止之声;奚字之音像有所否之声,思字之音像斂齿度 物之声,均其证也。 这些见解后来受到批驳,逐渐淹没在任意性原则的洪流中。近些年来,西学桎梏松动,很多学 者又开始了这项研究。 朱晓农教授的亲密与高调一文,从各个角度证明了高调与

41、亲密、低调与稳定的关系,是汉 语音高与语义关系研究的重要成果: 本文实地调查并用实验手段考察了伴有多种“紧喉 ”发声状态的小称变调的表现形式高升 调伴有喉塞尾,高调继续升 為超高调 甚至使用假声,高调伴有音节紧张降升调伴有嘎裂声等。 发现尽管这些“喉化 ”的发声状态各异于此相关的声调也有高低之别,但它们作用却是共同的: 让高调更显豁,从而更明确地表达出这是个特殊的表小示爱的变调。更重要的是这些“紧喉 ”发声 红强吟诵资料 9 态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语言中用来伴随高调,或者说用来突显高调。所以只有高调是必要的,各 种紧喉发声特征并不代表发展阶段,而都是用来强化高调的。说话人只是想利用一切可能的发

42、声方 式来帮助发出一种高调,一种不同于一般高升调的具有表小功能的高调。这说明这些发声态本身是 什麼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显示出高调来。这种高调形式与跨物种使用高调的方式是一致的,它首 先是与 “小”,然后与弱势要求照顾合作亲近拉近关系相关。而这种相关是植根于任何物种都有爱 护保护幼儿的天性。小称调还有一个性质,那就是 “ 音感轻柔 ” ,表现在声学上主要是音强变小, 还可能音长变短,升调变缓。 这个 “亲密高调 ”的观点还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看似毫不相关的眾 所週知但又难以解释的语 言现像 ,例如台湾 “ 美眉 ”, 北京 “ 女国音 ”, 香港女孩名等等。“亲密高调 ”还可以扩展 為高频 理论

43、 ,用以解释躯体语言。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汉语语音与语义的象似性,包括圆唇、开闭、爆破、口型和舌位的 变化等等,都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即语音在模拟语义。 比如,开口度大有大、强之意,开口度小有小、弱之意;圆唇音有圆、转之意;闭唇音有闭、 暗之意;长音有过程、变化之意;爆破音有分开、否定之意;送气音有呼气之意;高音有吸引注意、 亲密之意;低音有强大、稳定之意;塞擦音有紧张之意等等。 落实到具体的语音上,比如应学凤认为:u、o、ao、ong 表示“圆形”,引申表示大的事物; a、ai 、an、ang 倾向于表示大及与大相关的概念;e、i 、ing 表示大的范围和体积”但是和“细小、 薄”有关系

44、; j 、q、 x、y、z、c、s、zh、ch、sh 表示“细小、很薄”等特征和事物;m 、p、y、w、 r 常表示消极及与消极有关的概念等等。 以上主要是元音和辅音问题,在声调方面, 郑张尚芳和朱晓农都论述过上声的紧喉特征与意义 的关系。入声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把握特征的声调,入声字的意义,基本上都与短促、紧喉有关,比 如否定、快速、紧张、痛苦等涵义。去声比较坚决,平声比较稳定,这些也都与涵义有关。 如此一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声旁可以兼义了。在华夏民族的生活中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中, 语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变化过程都有某种相对固定的涵义倾向,那么同音字的涵义相通 点就更多了。声旁通常是声

45、母、韵母甚至声调都相同的字所共有的,所以声旁就有比较固定的涵义 了。 声旁兼义,就不仅仅说明汉字原本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还说明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是有道理的, 音形义本身也是统一的。 我们说“汉语的语音是有意义的”,并不是说汉语的语音在表达语义,因为语义是要表达的概 念,是所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语的语音,除了表达所指之外,还承载着其他的意义,是语义 之外的意义,此意义并不是次要的、附属的、无所谓的,而是完全属于说话者想表达的意义之中。 而且汉语语音的此项功能还是有理据的、有规则的,属于全民族通用的,是被传承和发展的。 比如王力先生说过,古代以m为声母的字,例如“暮墓幕昧霾雾灭幔晚茂密盲冥蒙梦茫渺

46、”, 都和黑暗的意思相关。那么, 当人们说“日暮”的时候,就不仅仅在表达太阳的一个状态落山, 而且还在表达“昏暗”的意思。大家可以试比较一下“日暮苍山远”和“日落江湖白”。“日落” 是两个入声字,有“突然”的涵义,不仅仅是太阳落山的意思。前句显然是一个持续的画面,后者 则是一个突然的转折,所以前句用舒缓的上声“远”结束,而后句用短促的入声“白”结束。击 壤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中“日、出、作、入、息”全是入声字,如此顿挫的 声音,在表达什么呢?这么多个突然,显然是决绝的意思,是干脆的意思,是该怎样就怎样,毫不 犹豫的意思。既然毫不犹豫,当然就与别人的意志无关,所以最后反问道:“帝

47、力于我何有哉?” 这样才能理解击壤歌的全部涵义。 文字的产生远在语言之后,文字的音形义统一,完全是在保留语音本身的完整涵义。只是此后 音也在变,字也在变,很多事情不那么分明了。历来反对汉语音义关系理论的人,提出的证据主要 有两点,一是任意性原则,这是拿理论证理论,不足为据;二是举出很多表面上看来音义没有关系 的汉字。这里面最大的奥妙,在于语音的古今变异。汉语的音义关系,应当存于最初的汉语之中, 后来语音变化,尤其受到外部语言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慢慢会遮盖和改变音义关系。中古音的音 义关系就要弱一些了,近古音又弱一些,现代汉语更弱一些。但是,保存下来的音义关系,也是始 红强吟诵资料 10 终存在

48、的,这一点在汉诗文的创作上尤为重要。因为古今音的变化,就否定汉语的音义关系,从而 彻底抹杀汉诗文中声音的意义,是后果严重的错误。 尽管目前对于汉语的音义研究的规模还不够大,也还没有连成一片,尤其是用现代汉语不能彻 底说明问题, 必须解释汉语语音的产生机制和变化过程,这涉及上古音问题,使研究变得十分复杂。 但是,汉语的音义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我们再不也能说汉语的语音是没有意义的了,这给汉 诗文恢复原貌、发扬光大,以及恢复民族文化自信心是非常有价值的。 现在可以说说汉字学习的问题了。语言学家严学宭说: 汉字是一个整体,形、音、义三要素相互联系、制约、协调,处在合乎规律不可分割的关系之 中。造字

49、是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识字是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一字必兼三者,三者相互 依存,相互证明,必须交错互求,才能揭示汉字的全部内容。因此,只有把汉字的形、音、义三者 贯通起来,了解其初形、本义和原音,才能掌握其变易、孳乳的迹象。 严教授是在1982 年为陈独秀遗著小学识字教本作序时说这番话的。陈著拟将三千余汉字 一一解读,惜未完成,但所本者也是这个原则。反思今日之识字教学,既弃音解又弃形解,仅剩下 的义解就完全变成了死背,难怪学语文跟学英语也差不多,正如陈独秀所说: 昔之塾师课童,授读而不释义,盲诵如习符咒,学童苦之。今之学校诵书释义矣,而识字仍如 习符咒,且盲记漫无统纪之符咒至二三千字,其戕贼学童之脑力为何如耶! 汉语音义之说不明,语文教育就永远难明。 汉字真的难学难记吗?如果明白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音、形都表义, 那么汉字学习就本 是一件又轻松又好玩的事情。今天我们的汉字学习,都是硬学硬记,写五十遍,写一百遍,这样来 记的。 其实汉字应该按照声符系统来教,先讲一个声符, 讲它的形是怎么表义的,音是怎么表义的, 把它的义讲清楚,然后,配上不同的形符,就出现了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