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50863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2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套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套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套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套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套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题.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综合学习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世上本无沙漠。我反复这样对自己说。我知道,我的旅途依然遥迢 ,苍凉的风景依然会冰痛我热切的 眼眸 。如果黄昏再度借给我天光,我或许还会在手机上傻傻地拼写“世上本无”但是,我仅是写写而 已,我仅是想用这几行率 性的汉字,暖我的屏 。 A遥迢 (ti o) B眼眸 (m ) C 率 性( shu i ) D暖我的屏 (p n)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旁鹜不言而喻 B.浩瀚味同嚼辣 C.斟酌面面相觑 D.诘难无与纶比 3.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现在常常比喻最好的或者独一无二的方法。() 比

2、喻达到最高的水平。() 形容不停的工作或学习。() 恼恨羞愧到了极点而大发脾气。() 轻慢,不尊敬。() 对正业不专心而追求其他的事。() 4. 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 通过参加这次为玉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让我领会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涵。 我们既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又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5. 仿写。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 生;, _,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 涛,推动着人生。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

3、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 就滋 润一方土地;,。 6. 填空: 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的两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虫声新头绿窗纱。 致女儿的一封信作者是(国)的。他是世界著名 的家,其代表作有。 7. 右图是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请仔细观察, 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解说内容包含构成要素、 造型特点、含义等;语言简练,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8. 综合性学习。 怎样面对失败?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你肯定会说“微笑着面对失败”。“说起来容易,做起 来难呀!”这是一个体验了失败的同学的无限感慨。你能用一段话激他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吗?( 50 个 字左右) 二、自主阅读 (一)

4、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3 题。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九月二十二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 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 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 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 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 相当

5、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 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 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 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 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 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 ,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 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

6、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 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 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9. 请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 10. 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11. 文中画线句中, “对着古战场” 的那种“存着凭吊的心怀”是一种怎样的情绪?说说你的理解。 12. 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3. 相关联想,延伸生活。 生活中,你遇到挫折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心情沮丧时,怎样排解内心的烦恼?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 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

7、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 “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 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 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 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 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 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

8、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 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 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 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 中领略出趣

9、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4 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15.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 处? 16. 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 17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822 题。 淡 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 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

10、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 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 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 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 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 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 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

11、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 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 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 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一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 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 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 上的

12、宽容与谦逊, 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 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 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 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 竹桌竹椅竹蓝。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 隽永。当然,这并

13、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 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 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 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 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

14、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 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 处,仰天长笑。 18. 第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 19. 文中竹“直”“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0. 第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 21. 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 22. 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四、写作 ( 如时间允许 , 可附加作文 ) 23. 同学们,当你领悟

15、了梁启超那异常诚恳的敬业与乐业的谆谆教诲后;当你聆听了雨果那充满 激情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后,你的内心难道没有涌起一种冲动?你难道不想把自己心中 的话大声地说出来吗?来吧,拿起你手中的笔,尽情地倾诉吧! 要求: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演讲稿。题目自拟,内容自定。 参考答案 一、综合性学习(40 分) 1. (4 分) C 2. (3 分) C 3. (6 分)不二法门登峰造极夜以继日恼羞成怒亵渎旁 骛 4. (4 分) (1) 将“排徊”改为“徘徊”。(2)将“才能成为书的奴仆| ”改为“才能不为书的奴 仆”。 5. (4 分)仿写:略。(从内容、句式、修辞三方面着手。)如果你是一棵小

16、草,就增添一分 绿意。 6. (9 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便知春气暖。苏联苏霍姆林斯 基 教育 给教师的建议、育人三部曲7. (5 分)答案示例:会徽由“世”、EXPO 、年份、举办地 四部分组成,汉字造型与英文、数字、拼音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会徽表明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主 体“世”字演化为一家三口合臂相拥的造型,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 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可谓别出心裁,令人拍手称绝。 8. (5 分) 略(言之成理即可) 二、自主阅读 (38 分) 9. (4 分)安慰精神消沉的儿子,教育儿子要

17、正确面对失败 10. (4 分)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 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很有说服力11. (4 分)虽然也不免感伤,但因事已过去,所以不会再有身 不由己、撕心裂肺、痛楚万分的那种感受了 12. (4 分)举事例 13. (4 分)略 14 ( 4 分)针对“做工 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15( 4 分)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 生共鸣。 16. (4 分)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引证法 ) 、对比论证第二问示例:举例论证:举 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

18、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 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 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17. (6 分)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 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三、拓展迁移(22 分) 18. (4 分)答案:特点:有无穷的欲望,难以抵挡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作用:为下文写竹作铺垫,反 衬淡竹品质的高洁。 19. (4 分)答案:“空”是本质,“直”是表象,“淡”是升华;“空”“直”是 基础前提, “淡”是发展提高。 20. (4

19、 分)答案:不能。因为这一段由写竹到写人,拓宽了文章思路(或: 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丰富了“竹”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1. (5 分)答案:运用 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淡竹品质的崇敬和赞美。 22. (5 分)答案示例:“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 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 草园里的其它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2004-2011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愚公移山 2004年中考愚 公移山汇编 2004 年青海省西宁市 阅读愚公移山 (节选),完成 913 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

20、山而居。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21、。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2)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固: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 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 事的题目,不少于2 个。 (1) (2) 5、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

22、愚,而智叟 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 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1、 ( 1)苦于(2)顽固 2、略。意思表达符合原意,能准确表达言者的语气即可。 3、嘲讽、怀疑语言、动作 4、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5、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007 年中考愚公移山汇编 2007 年恩施自治州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 高万仞 ,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 年且九十 ,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 “吾与汝毕力 平险 , 指通豫南 , 达于汉阴 , 可乎 ?”杂然相

23、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 :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返 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 , 固不可彻 ,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 子又生孙 ,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 子又有孙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 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 告之

24、于帝。 帝感其诚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 一厝 雍南。自此 , 冀之南 , 汉之阴 , 无陇断焉。 (选自语文鄂教版八年级 上 人教版九年级 下 )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惩 ()山北之塞甚矣 , 汝之不惠 () 25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 描绘出来。 (愚公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6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请用文中语句写出二、三层大意。 第一层:面山而居第二层:第三层: 27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 24、 (2 分)苦于;同“慧” ,聪明。说明:答对一个给1 分。第 2 小题答聪

25、明或同 “慧”均给1 分。 25、 (2 分)参考: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 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 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 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加入描绘语句的给2 分,只翻译的给1 分。 26、 (2 分)聚室而谋;叩石垦壤。说明:答对一层给1 分。 27、 (2 分)参考: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 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赞成 : 因为遇到困 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不赞成 : 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 能解决的困难时,

26、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说明:每一问 1 分,意思相近均可给分。 2007 年柳州市、北海市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对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

27、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亡:灭亡 B、何苦而不平。苦:愁,担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使 , 痛苦 C、帝感其诚。诚:诚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实在 D、其如土石

28、何。其:语气词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其,代词,他们的 9 、下列句子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愚公移山决心的一组是() (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吾与汝毕力平险。( 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北。 (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帝感其诚。 A、 (1) (3) ( 4) (5) B、 ( 1) (2) (4) (6) C、 (2) (3) ( 5) (6) D、 ( 2) (4) (5) (6) 10、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B、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

29、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C、文中写“太行” 、 “王屋”二山“高万仞” ,始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 愚公形象的高大。 D、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 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11、请把第I 卷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中的两个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每小题 3 分)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参考答案: 8、C(帝感其诚的诚是“诚心”的意思) 9、D(第 1 句交代移山的原因,第3 句交代放置的地点) 10、B (河曲智叟

30、用静止的眼光而不是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1、 (1)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翻译对“且” 、 “面”各1 分, 语意通顺给1 分) (2)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害怕他不停的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翻译 对“告之”的“之” 、 “已”各给1 分,语意通顺1 分) 2007 年兰州市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 一 15 题.(12 分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 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1、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河曲智叟亡 以应亡: 惧其不已 也已: 无陇断 焉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甚矣,汝之不惠! 何苦而不平 ? 14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 “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 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 的位置。(2 分) 江 ( 长江 ) 阴_;洛 ( 洛河 ) 阳 _ ; 衡

32、(衡山)阳 _; 华(华山)阴_; 15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 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 分) 参考答案: 12 (2 分) (1)草木 (2)亡,通“无” (3)停止 (4)隔绝 13 (4 分) (1)你太不聪明了。 (2 分) (2)愁什么挖不平?(还愁挖不平吗?)(2 分) 14 (2 分) (1)在长江南岸; (2)在洛河北岸; (3)在衡山南面; (4)在华山北面 15 (4 分)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

33、可。只要世 界观积极,言之成理,表达流畅就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 2007 年福建龙岩市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

34、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3 分) 惩 山北之塞()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河曲智叟亡以应()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8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 分) 参考答案 : 6 (3 分)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险,险峻的大山。亡,通“无”。 7 (4 分)你太不聪明了。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8 (3 分) (答

35、对 1 个要点 2 分,答对2 个要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要点: 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有志者事竟成。, 2008 年中考愚公移山汇编 2008 年达州市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 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

36、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且:将近) B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苦于) C冀之南、汉

37、之阴 (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每假借于 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而 山不加增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虽我之 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D以 残年余力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 分) 译文: (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 分) 译文: 1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

38、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 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 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 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参考答案: 16. C (“阴”指江河的南岸) 17. B (两个“而”均表转折关系) 18. (1)

39、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 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只要译准“荷担者三夫”、 “箕畚”,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 分)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 样呢?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只要译准“以”、 “且” 、 “焉” 、 “如, 何” ,其 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19D 2008 年广州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ll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0、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 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41、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 ) 9.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惩 山北之塞 B.聚室而谋 曰 惩 前毖后不谋 而合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河曲智叟亡 以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亡 羊补牢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译文: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译文: 11. 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3 分) 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参考答案 : 9 (3 分) B(商

42、量。 A、苦于 / 惩罚; C、啊 / 怎么; D、无 / 丢失) 10 (4 分)首先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如果只是单独解词,则不给分。答对得分点,语 句通顺则可满分。 10(1) (2 分) “且” ,可以翻译为“将近” , “接近”, “快要”, “快到”, “快” , “差不多”(1 分) ; “面”可以翻译为“面对”, “面对着”, “面向”, “向着”, “对着”, “朝 着” (1 分) 。 11共 3 分,分三个得分点。 (1)意思上的相同点,1 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 产生疑问、 不相信、 置疑) 。 ( 2)情感上的不同点,2 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 分。

43、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1 分) ,但是写出“关怀” , “爱护”不给 分。智叟是轻蔑(挖苦,蔑视,轻视,讽刺,嘲讽,嘲笑,看不起,笑话)(1 分) 。 2009 年中考愚公移山汇编 2009 年广西贵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 题。 甲 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

4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 曰: “子何恃而往

45、?”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 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 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 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 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 分)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汝之不惠惠: 帝感其诚感:越明年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惧其 不已也其 真无马邪 B而 山不加增水落而 石出者 C以 告富者先帝不以 臣卑鄙 D吾

46、欲之 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12对 甲 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愚公之妻“献疑” ,智叟“笑而止之” ,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 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 分) 参考答案: 9用箕畚通“慧”,聪明被, 感动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 连词

47、,表转折连词,表承 接 C 把因为 D 都是“去、往”的意思。) 11从此,冀州的南部, 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 “汉” “阴” “陇” “断” 译错一处扣1 分,扣完3 分为止。) 12A (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3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 分)甲文以神话结尾,( 1 分)乙文以议论结尾。 (1 分) 2009 山东淄博 (二)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810 题。 (8 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 无疾。 ”扁鹊出, 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 扁鹊复见, 曰:

48、 “君之病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 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 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 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 8 立有间 臣是以无请 也 达于汉阴 箕畚 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