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95510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需求说明第一节采购总体需求描述一、建设背景XX市人大常委会“xx智慧人大”系统国产化改造后,系统按照五域(立法工作域、监督工作域、代表工作域、机关工作域、会议服务域)、一门户(统一门户)、一平台(一体化支撑平台)、一中心(大数据中心)的统一架构,建成了14大系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经济联网监督系统、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联网监督系统、农村农业联网监督系统、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华侨外事民族宗教联网监督系统、社会建设联网监督系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一体化支撑平台、数据中心),共27个子系统,用

2、户覆盖市、区人大机关,镇、街人大机构,XX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司法机关。系统基本覆盖了人大工作的主要业务范围,于2022年7月上线运行。二、建设目标2025年4月前,完成X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通过X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实用、管理更安全、使用更便捷,更贴切用户实际工作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市、区人大常委会及镇街人大机构对信息化认识,促进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信息化工作形成合力,助力XX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将来衔接省“数字人大”建设项目奠定坚

3、实的基础。本项目建设目标是在前期已完成“XX智慧人大”系统国产化改造的基础上,对X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升级改造、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含司法监察联网监督、预算联网监督、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等系统升级改造)、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升级改造、会议服务系统升级改造、机关综合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新建固定资产辅助管理系统,以及人大信访管理、人事工作管理、信息化运维管理、OA公文处理、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等系统升级改造)、数据中心升级改造、一体化支撑平台升级改造、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重构等,以及配合完成安全等保测评服务。三、建设原则和总体技术要求1

4、建设原则(1)符合标准,遵循规范。根据XX市“数字政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充分利用XX市现有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类应用和政务信息资源。系统设计必须参照国家、XX省、XX市相关政务信息化标准及“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同时参照国家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标准。(2)统筹规划,集约复用。要按照“XX智慧人大”的平台化设计思路加强本期项目的设计,统筹“XX智慧人大”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与“XX智慧人大”系统的整合。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基于“XX智慧人大”系统统一的底层大数据支撑平台和底层业务架构基础平台、统一的服务渠道入口,区分PC端和移动端接入开发政务服务门户,区分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并分别设置

5、安全准入机制和开展软件部署方式。新建系统或模块需延续已建成的工作成果及符合规划业主方向,不能采取推倒重来的建设模式,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增加系统后期运维成本。(3)软件平台扩展性。遵循现有系统的“平台+应用”的理念,确保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扩展性,满足现有及未来的政务需求。延用“XX智慧人大”系统的开发架构,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并在项目验收前提供完备的接口接入文档(含样例库)。(4)安全可靠,信息分级。系统建设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求,建立起严格的系统运行和数据安全方案。系统建设应支持信息分级,能按照信息公开和信息保密原则,对“XX智慧人大”系统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级和管控,规范

6、数据交换和数据利用过程中敏感数据的管理,数据采集、使用、开放等环节有迹可查,形成记录并归档。2、系统框架应用系统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联网监督机关综合业务其他应用支撑层通用型应用系蛟(电子却件供统)aM)(公( 人-改制 )()通用工JuO产品(蛟一身份验证)(企业展务总线)(统一报表引蒙) 搜索弓I中 ;统一门户引擎(.一日志计)(疑一遗程弓I日)(统-移动门户)、其他)Q统一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与全市统一政府资源共*系嬴Q2)信息资源层运 行 维 护 管 理 体 系基础设施层标准和规范体系总体架构图(注:红色虚框和黄色标记为升级改造部分,绿色标记为新建和重构部分,橙色为国产化改造部分,红色标

7、记为全市公用平台。)3、技术路线要求(1)本次项目按照“技术先进、自主可控”的原则,使用国产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开发系统延用原XX智慧人大系统的国产化技术路线和产品。(2)系统需采用前后端全分离模式推进开发,前端采用主流的vue/angular的主流前端框架,后端采用SPring技术体系,优先使用springboot2/SpringMVCo所开发的系统同时支持可在主流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架构和传统X86架构平台上运行,兼容各种版本的国产主流浏览器,至少包括统信浏览器、FireFOX、360浏览器等。且所开发的系统中间件采用主流国产中间件,数据库采用主流国产数据库。(3)本项目按照“XX

8、智慧人大”的平台标准规范进行建设,“XX智慧人大”的平台标准规范目前包括总体规范、数据规范、建设规范、接入规范、安全规范、运营规范等。四、本期信息安全要求1、本系统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进行建设,各子系统应通过网络安全等保测评,安全等保定级以“三、项目需求(十)安全等保测评”章节为准。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项目软件在正式上线前,委托第三方信息安全专业测评进行安全性测试,保证本项目上线后安全、稳定运行。本项目安全性测试以渗透测试及源代码审计作

9、为手段,审查系统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及后门,由第三方测试并提出修复建议。2、系统安全需求如下:(1)数据安全信息资源是核心,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是关键要求之一。数据安全性设计应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的保密性应确保数据仅被已授权的人员访问;数据的完整性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应确保已授权用户在需要时能及时访问数据。数据安全设计应参考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6部分: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制定。数据安全设计的关键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等级的安全性设计。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数据,应制定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和实施相应的安全保护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2

10、应用安全在应用层提供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安全策略。由于应用层访问控制的复杂性,不能只对某一类资源或协议进行单独保护,必须对整个应用层提供一个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提供一个对系统资源进行完全控制的安全平台,所有用户访问该系统的任何资源必须且只能通过这个安全平台进行控制。(3)系统安全基于本期业务应用需求提出系统安全要求。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应用服务器系统安全和Web服务器系统安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是系统应用的支撑系统级平台,数据和软件的丢失、篡改、窃取、非法复制、滥用等对系统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4)网

11、络安全基于本期业务应用需求提出网络安全要求。需充分利用原部署安全防御系统,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病毒防治等网络安全技术,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通过统一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各种不同的安全防御设备的统一管理、配置、监控、分析等,提供全面的、基于统一安全策略的网络安全防御,避免来自各个不同目的攻击、干扰和非法访问等问题。(5)物理安全本项目业务应用的物理安全要求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数据存储安全三个部分,分别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环境、所用设备、所载数据存储的安全保护。确保物理完好,设备间、主机等物理安全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五、性能需求在完成系统功能的同时,系统在运

12、行性能上需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3s以内,并发访问量应不小于100o2、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IoOo个用户并发访问时,系统仍能稳定运行。3、具有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跟踪用户的操作进行安全审计。4、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服务器组采用集群模式。5、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小于3s,采用领先的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6、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应日常业务变更的需求,实现“零代码”方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7、用户查询时,系统能够保证用户查询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8、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合法性

13、检查,确保流程的通畅性,能够对错误数据进行自动纠错处理。9、对于超出了时间的操作,系统有良好提示信息,利用活动条或明确提示处理尚需多少时间。10、系统查询信息服务指标序号操作类型响应时间要求1按索引条件查询单条记录1秒2按组合条件查询W2秒3插入单条记录1秒4插入多条记录2秒5更新单条记录2秒6更新多条记录W5秒7模糊查询W5秒第二节项目详细需求一、项目现状XX市人大常委会“XX智慧人大”系统国产化改造后,系统按照五域(立法工作域、监督工作域、代表工作域、机关工作域、会议服务域)、一门户(统一门户)、一平台(一体化支撑平台)、一中心(大数据中心)的统一架构,建成了14大系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

14、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经济联网监督系统、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联网监督系统、农村农业联网监督系统、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华侨外事民族宗教联网监督系统、社会建设联网监督系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一体化支撑平台、数据中心),共27个子系统,用户覆盖市、区人大机关,镇、街人大机构,XX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司法机关。系统基本覆盖了人大工作的主要业务范围,于2022年7月上线运行。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数据中心、一体化支撑平台等在智能化应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公文处理系统、联网监督系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等需进一步优化

15、升级系统功能,覆盖部分未有信息化系统支撑的业务范围,解决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系统仍在X86环境运行,未完成系统国产化改造工作;固定资产辅助管理只有信息化类资产管理实现了信息化和系统管理,其他机关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尚未建设信息系统进行辅助管理;代表履职服务系统未能全面覆盖五级人大代表履职管理,没有实现本级代表工作部门自主服务管理的业务,且五级人大代表履职数据不互通,业务无法协同办理。二、项目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系统名称建设内容1XX市人大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基础上,新增工作报告和政策文件的立法意见征集、智能一键清样、立法智慧审查等功能。2联网监督系统(升

16、级改造)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在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智能审查、专项资金审查监督等功能。3常委会办公厅2024年“XX智慧人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在原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拓展市公安局的电动自行车执法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监督。4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升级改造)基于原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与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对接,实现专业小组、代表建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相关数据信息和材料的同步。5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升级改造)在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区、镇街的履职活动登记管理、履职活动组织、联系人民群众、代表履

17、职支撑平台、代表画像等功能,覆盖市、区人大常委会、镇街人大机构为五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的业务,实现数据全面按需共享。6会议服务系统(升级改造)在原会议服务系统的基础上,新增常委会党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及其他会议等PC端和移动端的模块功能。7机关综合业务系统(升级改造)人大信访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人大信访管理系统的登录、注册、未办结信件和相似办结信件提醒等功能。8人事工作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人事管理首页展示。9信息化运维管理系统在原机关综合业务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信息化运维的资产管理功能。10公文处理系统(升级改造

18、在原公文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新增领导批示情况抄清管理子系统。11固定资产辅助管理系统(新建)主要包括预算申报、资产购置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编码、资产档案、资产入库、资产出库、资产维修、资产检查、资产转移和处置、资产对账和盘点、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基础平台等功能,并完成与省财厅资产管理系统衔接,与“XX智慧人大”其他系统对接。12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系统(国产化改造)基于“XX智慧人大”系统的国产化技术路线,对智能公文交换管理系统进行国产化改造及数据迁移服务等。13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在原数据中心(BP:联网监督数据支撑平台)的基础上,梳理已有系统的数据资源,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

19、各相关业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建设“数看人大”,为领导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14一体化支撑平台(升级改造)在原一体化支撑平台的基础上,新增智能问答助手、功能点的权限管理等功能,提升在线智能客服的智能化,加强系统功能点的权限控制颗粒度,更好把控系统安全使用。15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重构)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已使用时间较长,经常出现卡顿、卡死无法使用的现象,本期重新采购一套市场成熟的国产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产品工具。三、项目需求(一)智慧立法管理系统需求1、系统概述智慧立法管理系统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辅助立法,围绕XX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职能,以意见征集、法规立项、立法流程业务为主线,

20、创新模式,依托移动端、PC端实现XX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与相关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立法顾问、专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社会公众之间交流互动。实现从立项、法规起草、审议、报批、公告、备案等全过程管理,贯穿立法全流程生命周期,为立法工作开展提供动态、智能的信息化支撑,达到立法过程规范性、法规规章审查高效性、意见征集广泛性,实现立法工作科学化与民主化。2、本期在现有智慧立法管理系统基础上,新增工作报告和政策文件的立法意见征集功能、智能一键清样、立法智慧审查等功能,同时优化升级其他功能。具体需求如下:序号工作内容开发需求说明1立法意见征集优化升级1、基于智慧立法管理系统的立法意见征集功能,增加工作报

21、告、政策文件等多维模板(不同版本)的导入功能,并结合各区人大常委会的需求进行分级分权,优化升级立法意见征集的人员范围和权限,满足市、区两级使用的立法意见征集功。2、当短信发送内容为空时,增加默认显示发送短信模板内容,可根据需要对发送短信模块进行调整短信内容。2新增智能一键清样实现对花脸稿草案修改内容的智能识别。工作人员只需要上传法规的花脸稿草案,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标注的增、册U、改情况,一键生成修改后的法规纯净版草案,生成清稿应包括条目不加黑体和加黑体两个版本的草案文稿。3立法计划和立法流程优化升级1、年度立法工作管理通过年度立法工作分工表的模板实现年度立法计划导入,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立法项目进

22、度表,表格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2、年度立法流程监督根据立法计划及立法项目进度表,自动生成提案、一审、二审、三审流程监督节点。同时,系统提供流程监督节点的自定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新增、删除节点及监督阀值。4新增立法智能审查功能1、以海量法律法规数据为基础,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根据审查对象快速定位到相关上位法和同位法,进行智能比对分析。系统实现审查依据智能匹配、重点条款敏感词审查、审查意见批注、审查报告生成等功能,系统自动生成综合稿,并支持条文同步导出。2、优化升级大数据搜索功能,搜索结果增加二级搜索功能,通过法规标题名称关键字进行搜索,显示相关法律法规列表,并增加列表排序规则,规则如

23、XX省、北京、上海、杭州、其他等。10其他功能优化升级1、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库优化升级智能搜索功能,搜索结果内容标黄,点击文件标题或内容跳转至相关法律法规文章对应区域。2、根据各子系统操作日志信息进行埋点打标签,记录移动端的登录、PC端和移动端(登出、菜单点击操作)等日志信息、,并将日志信息同步更新到一体化支撑平台的统一日志进行管理。3、优化征求意见的问卷调查管理功能(1)对生成的问卷,目前无法选择是否发布至i履职,本期在发布前需增加是否发布到i履职的选项功能,实现多种渠道选择发布。区分发至i履职和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并提供社会公众填写的功能。(2)在问卷调查管理的统计功能,增加关键字搜索功能;新

24、增分类统计功能,通过选择以某个问题为条件,统计该分类的有效答卷数量和问题占比。(3)新增分类统计功能,通过选择以某个问题为条件,统计该分类的有效答卷。4、优化立法流程功能针对法规流程中的提案环节增加三级联系人提醒功能,设置预警阀值,逐步发送提醒短信至经办人-处级-副局级。(二)联网监督系统需求1.1. 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1、系统概述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是针对XX市中级人民法院、XX市人民检察院、XX海事法院、XX知识产权法院、XX互联网法院、XX市公安局、XX市司法局、XX仲裁委员会、XX铁路运输中级法院9个单位的业务数据、司法数据、案件程序性信息、执行案件信息、法律文书信息、司法公开数据、

25、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信息、法官履职信息进行审查监督。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统的建成应用,为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安装了信息化引擎,首次实现了对司法数据监督的全覆盖,实现了对司法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分析运用,有效提升了监督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2、本期拓展对XX市公安局的电动自行车执法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监督,增加采集电动自行车执法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监督数据,系统自动根据用户制定的报表模板生成统计报表,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动自行车执法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监督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利用数据中心的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可视化展示。具体需求如下:1、数据采集需求序号数据提供单位数据主题名称数据项来源频率共享方式1市公安

26、局电动自行乍执法情况上牌量、交通违法查处量、一般交通事故量、违法投诉举报警情量等信息。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每月定期2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全市受理刑事警情数、立案数;受理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立案数;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涉案总金额、破案后追回的总金额、原路返回的总金额、成功劝阻拦截被骗资金;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年龄段;全市共破电诈案件;刑拘嫌疑人数、;全市推送处置预警数据;见面劝阻情况等信息导入2、开发需求序号工作内容开发需求说明1监察司法联网监督系电动自行车执法情1、电动自行车执法情况统计表实现按月、年度进行统计自动生成电动自行车执法情况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上牌量、交通违法查处量、一般交通事故量、

27、违法投诉举报警情量等信息,并提供表格导出功能。统升级改造况监督2、电动自行车执法情况可视化分析结合利用数据中心可视化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构建电动自行车执法情况数据模型,按年度、月度、区域等方面进行曲线图或柱状图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2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监督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统计表实现按月、年度进行统计自动生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全市受理刑事警情数、立案数;受理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立案数;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涉案总金额、破案后追回的总金额、原路返回的总金额、成功劝阻拦截被骗资金;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年龄段;全市共破电诈案件;刑拘嫌疑人数;全市推送处置预警数据;见

28、面劝阻情况等信息;并提供表格导出功能。2、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可视化分析结合利用数据中心可视化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数据模型,按年度、月度、区域等方面进行曲线图或柱状图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1.2.预算联网监督系统1、系统概述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是完整构建人大预算监督联网监督数据支撑平台和文档资料、政策法规等信息库,采集财政、发改、国资、人社、税务、审计、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为全口径审查奠定基础;精心设计预算监督、政府债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和审计监督等4个主要功能板块,引入大数据技术,强化智能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自动预警等功能,为全过程监管提供手段。面向市

29、人大代表提高系统使用便利性,开发了基于市电子政务外网的电脑版和手机移动版。面向区、镇(街)推进延伸建设,全市11个区人大常委会和34个镇人大全部完成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包括PC端和移动端。2、本期基于现有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其中,新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智能审查,系统可以根据预算联网监督使用指引和预算相关的法律法规预设“审查要点”,并将预设的分析结果底稿、图形分析、预警规则、审查指引、政策法规、历史意见、历年审计报告等内容嵌入要点场景中。同时系统还支持将要点可能产生的问题汇总形成问题库,供审查人员参考。针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预算、执行、决算等情况的审查要点审查,通过构建税收收入和非

30、税收入的数据审查模型,系统会根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预算、执行、决算数据自动生成分析结果。同时在智能审查界面设置预警指标,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对分析结果中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此外,还设置了问题库、历史意见、历年审计报告等,总结该要点在审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收集用户提出的历史意见和历年的审计报告。具体需求如下:序号工作内容开发需求说明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智能审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分析从全市、市本级,对不同年份(如上一年、半年、前三年、前五年等)、季度、月份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收入增减幅度、变化趋势、收入结构、税收占比等情况,以及与同期全国、全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对

31、比。根据预算、执行、决算报告内容及草案数据,对照预算审查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的规定,进行要点审查,逐条提出审查意见。税收收入审查监督1、税收收入审查监督从全市、市本级,对不同年份(如上一年、半年、前三年、前五年等)、季度、月份的不同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资源税、其他税收收入等)进行分类、分级不同维度的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税收收入以及不同税种的增减幅度、变化趋势、收入结构情况分析比对。同时针对关键数据需与全国、全省的税收收入数据进行对比。22、税收收入智能预警分析对税收收入以及增值税、企业

32、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资源税、其他税收收入等不同税种增减变动异常、各项税收收入占比变动异常、各项税收收入增减变动异常等情况进行预警,提醒相关部门重点关注,预警规则来自于审查模型。3非税收入审查监督1、非税收入监督从全市、市本级,对不同年份(如上一年、半年、前三年、前五年等)、季度、月份、的不同分类(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比对,包括但不限于非税收入变动值、变动幅度、趋势、非税收入结构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收

33、入、罚没收入等各项占比情况)等指标。同时针对关键数据需与全国、全省的非税收入数据进行对比。42、非税收入智能预警分析对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等7项不同非税收入增减变动异常、各项非税收入占比变动异常、各项非税收入增减变动异常等情况进行预警,提醒相关部门重点关注,预警规则来自于审查模型。5构建数据审查模型1、税收收入模型(1)增值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2)企业所得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

34、数据信息模型。(3)个人所得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4)城市维护建设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5)房产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6)耕地占用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7)契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8)土地增值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

35、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9)城镇土地使用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10)印花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三)车船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细项(12)资源税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13)其他税收收入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62、非税税收模型(1)专项收入模型,构建全

36、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3)罚没收入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6)政府住房基金收入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

37、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7)其他收入模型,构建全市、市本级的年初预算、累计实绩、完成年初预算、同期实绩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7生成审查监督报告将多个同类型要点卡片,展示在同一个系统界面中,直观展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各审查要点预警情况及分析结果,支持穿透查看具体要点详情。系统实现自动汇总不同要点形成的分析结果,生成审查监督报告。8专项资金审查监督本期选取不少于2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跟踪分析监督,专项资金监督功能包括总体情况分析、专项资金画像分析、专项资金智能预警分析等。1、总体情况分析对全市不同年份安排专项资金规模、专项资金结构、专项资金分配情况、专项资金实际执行情况以及不同年度专项

38、资金结构对比等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全市专项资金总体情况可视化看板。92、专项资金画像分析采集专项资金预算、决算、执行、绩效目标及资金下达文件等数据,系统自动识别资金文件中的内容,将资金文号、资金分配及使用情况,与预算执行数据相结合,创建专项资金的基本概况、政策文件、资金使用等画像,按照资金分项目、支出功能科目、支出经济科目结构情况,资金按使用地区或部门安排情况,资金月度下达及支出情况形成可视化看板,重点从相关资金投入情况、指标下达及时情况、资金使用规范、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开展跟踪监督。同时系统支持将专项资金历年绩效目标、考核指标、绩效评价在同一界面进行对比,直观展示专项资金多年来是否达到预期的产

39、出和效果,为下一年专项资金安排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1()2、专项资金智能预警分析利用专项资金预算和绩效目标的设定,通过智能预警功能,对专项资金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结合以往年度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情况,对绩效目标与执行结果差距较大的项目进行预警,实现对资金流向、资金执行进度、资金使用绩效情况的全面监督。1.3. 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1、系统概述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是实现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四大领域工作监督全覆盖。系统构建教科文卫基础数据库,采集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数据,并通过智能分析、可视化展示、GIS地图辅助等技术手段,实现在线监督,增强人大

40、监督教科文卫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系统还结合教科文卫工委日常办公和做好代表服务的需要,开发工作台、政策法规、活动组织、手机移动端等功能模块,实现与日常工作业务的深度绑定,提高工作效率。2、本期在现有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与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会议服务系统对接,实现专业小组、代表建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相关数据信息和材料的同步。具体需求如下:序号工作内容开发需求说明1教科文卫与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对获取专业小组代表履职活动、专业小组代表信息、代表建议等相关数据信息和履职文档,实现数据同联网监督接步,可在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直接查看。2系统升级改造与会议服务系统对接获取常委会、主任会议相关

41、数据信息和会议材料,实现数据同步,可在教科文卫联网监督系统直接查看。1.4.联网监督系统公共模块序号工作内容开发需求说明1联网监督系统优化公共模块功能1、问卷调查可分享给微信;选项前后关联:可以设置在第二题选择了B选项后,自动跳转到后面哪一道题,或者在第二题选择了B选项后,后面就只能做哪几道题;如果选择了其他选项,需要有文本框可手动编辑内容。22、根据联网监督系统8个子系统的操作日志信息进行埋点打标签,记录登录、登出、菜单点击操作等日志信息,并将日志信息同步更新到一体化支撑平台的统一日志进行管理。(三)代表履职服务系统需求1、系统概述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包括代表换届选举系统、代表信息管理系统、履职

42、活动登记系统、代表联系管理系统、代表议窠建议系统、履职活动管理系统等系统。系统涵盖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日常工作各个方面,对代表工作部门更加科学地统计分析运用各项数据,有针对性地提高代表履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设的各个模块之间各种数据的共享互用和相互融合,实现了代表工作各项内容全覆盖、代表履职活动信息化、智能化,逐步打造人大代表“智慧履职”体系。作为基础应用系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实现了大量基础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对于更加全面掌握代表信息、各类履职活动情况提供可供积累的数据库,同时兼具精准搜索、分类统计等功能,对今后更加科学有效的应用相关数据奠定基础。(1)代表换届选举系统代表换届选举系统产

43、生代表的基础信息,全流程记录展示代表当选的每一步骤,完整记录各项相关变动信息,对代表任期内资格变动等各项工作提供统计对比等相关功能。主要功能:包括登记、代表事项、经办事项、表单查询、综合查询、统计报表、操作手册及i履职小程序配套应用等功能。(2)代表信息管理系统代表信息管理系统:代表当选后,代表所有的相关信息将通过代表换届选举系统对接至代表信息系统中进行管理,具有查看代表个人信息、各类报表查询统计、分类导出等功能,并将全国人大代表XX小组,以及XX选出的省人大代表信息一并纳入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首页、代表信息、代表新增、代表调整、代表信息修改、统计分析报表、代表信息查询及i履职小程序配套应用

44、等功能。(3)履职活动登记和管理系统履职活动登记和管理系统:记录代表各项履职活动,通过移动终端、网站登记等形式实现代表活动全纪录,可以进行各种横、纵向分类对比统计,也可以以代表联组、代表专业小组等为单位,对指定代表群体的履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代表履职评价体系提供最直接可靠的基础信息。(4)代表联系管理系统代表联系管理系统包括联系人民群众、联系代表等。联系人民群众:统筹组织全市代表进社区活动开展提供信息化支持,同时方便代表联络站安排、警记、统计和上报代表进社区信息数据,并将相关数据纳入代表履职考核系统。与XX人大i履职小程序“代表随手拍”功能进行融合,方便代表及时反映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45、联系代表:XX人大i履职小程序的信息发布、代表联系移动端的后台管理,方便代表查阅通知、信息。联系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实现工作事项办理和信息资源共享。代表直通车功能,实现代表建议意见在我直接反映功能,方便及时编印人大代表情况反映。主要功能:包括首页、网上联络站、代表进社区、代表随手拍、民呼我应、信息查阅、意见征集、履职周报、代表资讯库、主任会议组成成员、代表直通车、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及i履职小程序配套应用等功能。(5)代表议案建议系统代表议案建议系统确保每件代表建议的提交、登记、审核、交办、回执、接办、办理、督办、催办、答复、评价、查询、公开等全生命周期清晰明确、线下办理线上留痕,对承办单位办

46、理建议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开发对应功能的移动端(i履职、i会议小程序),更方便代表使用。主要功能:包括我的代表建议、代表建议处理、代表建议办理、办理绩效考核、代表建议资源库、办理网上公开、综合查询及i履职小程序配套应用等功能。(6)代表履职支撑平台代表履职支撑平台提供代表履职门户、资讯库、人脸识别等支撑功能。主要是列出当前用户需要办理的事项、列出当前用户已经办理的事项、对代表履职活动进行管理、对代表履职活动信息进行查询、以报表形式列出各种统计信息、对系统参数的管理、提供系统操作手册给用户查看、提供各种代表履职活动进行登记;对人脸识别、人脸库对接、签到情况记录、签到情况统计。主要功能:包括待办

47、事项、经办事项、活动报名、活动查询、统计报表、系统管理、操作手册、登记活动及i履职小程序配套应用等功能。2、本期代表履职服务系统升级优化的功能包括新增代表画像,履职活动登记管理系统(区、镇街端)、履职活动组织系统(区、镇街端)、代表综合查询统计、代表履职支撑平台(区、镇街)升级改造,XX人大“i履职”(区、镇街端)升级改造,以及其他功能优化改造及接口对接等。通过增加区、镇人大代表工作部门管理自主管理本级代表功能,开通区、镇人大代表登录系统权限,实现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实现业务联动和数据互连互通业务应用要求。具体需求如下:序号工作内容开发需求说明1履职活动登页面表单优化扩展1、页面表单优化扩展记管理系统(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说明文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