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质量分析教学实施报告一、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钢质量分析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冶金工业出版社刘天佑等编著的钢材质量检验,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冶金工厂常用钢的检验技术,包括检验设备、检验原理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基础知识。其主要内容有:钢及钢材的分类和编号、钢的化学成分分析、宏观检验、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工艺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和无损检验等。考虑到教材涵盖范围较广、内容较多,接合本专业特点,本课程主要讲解钢材的化学成分检验、宏观检验措施、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物理化学性能检验和无损检验等相关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钢材质量
2、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钢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检测方法,能够根据钢种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钢及钢材进行宏观检验、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等方面的检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团结协作、友好沟通的社会能力。2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大二学生。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等冶炼知识,对钢铁冶炼的工艺流程及产品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基础不够扎实。能力水平:具备一定的知识获取能力,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不足。行为特征:喜欢玩手机,缺乏耐心和探究精神,容易分神,主动学习意识不强。3 .教学目标依据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结合学情分析,立足检验工的岗位能力,从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方面确定本任务的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扬劳动精神,树立安全意识。知识目标:(1)掌握钢材的分类及编号;(2)熟知钢材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3)掌握钢材的宏观检验措施;(4)掌握钢材的金相检验;(5)掌握钢材的力学性能检验;(6)熟知钢材的物理性能检验;(7)熟知钢材的无损检验。技能目标:(1)能完成钢材的化学成分检验并制作检验报告;(2)能进行钢材的宏观检验措施并制作检验报告;(3)能钢材的金相检验并制作检验报告;(4)能完成钢材的力学性能检验并给出检验报告;(5)能钢材的
4、工艺性能检验并制作检验报告。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的意识;(2)培养学生养成负责地执行技术规程的业务素质;(3)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4)培养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5)培养学生初步妥善处理与工作相关的员工个性问题的业务素质;(6)培养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7)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二)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根据不同任务单元规定的内容,采用分组讨论、独立学习、仿真实训、角色扮演、问题探究、模拟教学、课堂实训等方法。(3)评价阶段采用小组讨论,教师
5、讲解等方法。4 .教学手段:(1)智慧职教教学平台。(2)多媒体课件、现场视频、动画资源和图片等教学资源。(3)以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小组共同评价,教师点评,最终给出综合成绩。5 .课程思政设计充分挖掘产业与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双主线教学。二、课堂实施成效(一)教学效果1 .依托智慧职教教学平台,多样化的资源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幅度提升。2 .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由启发学生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 .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劳动精神、
6、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合理的融入,润物细无声的培养了检验员良好的职业素养。(二)特色创新依托智慧职教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时记录、统计和分析,打通课堂最后一公里,形成“实施一监测一预警一改进”质量保证闭环。随堂自测结果表明较好达成教学目标,部分对成绩不满意的同学积极申请重做,有利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三、反思与整改学生学习过程检测发现:部分学生能动手操作,却不善于总结,只求会做,不求精进,缺乏耐心和探索精神,需要更好的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投入度。钢质量分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钢质量分析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课
7、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钢材质量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钢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检测方法,能够根据钢种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钢及钢材进行宏观检验、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等方面的检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团结协作、友好沟通的社会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钢材的化学成分检验、宏观检验措施、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物理化学性能检验和无损检验相关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检验工岗位组织生产的能力。(一)知识教学目标:(I)掌握钢材的分类及编号;(2)熟知
8、钢材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3)掌握钢材的宏观检验措施;(4)掌握钢材的金相检验;(5)掌握钢材的力学性能检验;(6)熟知钢材的物理性能检验;(7)熟知钢材的无损检验。(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完成钢材的化学成分检验并制作检验报告;(2)能进行钢材的宏观检验措施并制作检验报告;(3)能钢材的金相检验并制作检验报告;(4)能完成钢材的力学性能检验并给出检验报告;(5)能钢材的工艺性能检验并制作检验报告。(三)素质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的意识;(2)培养学生养成负责地执行技术规程的业务素质;(3)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4)培养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5)培养学
9、生初步妥善处理与工作相关的员工个性问题的业务素质;(6)培养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7)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三、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根据不同任务单元规定的内容,采用分组讨论、独立学习、仿真实训、角色扮演、问题探究、模拟教学、课堂实训等方法。(3)评价阶段采用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教学手段:(1)智慧职教教学平台。(2)多媒体课件、现场视频、动画资源和图片等教学资源。(3)以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小组共同评价,教师点评,最终给出综合成绩。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序号项目或模块名称学习
10、内容学习要求学时1概论1钢的分类及编号;2、常用钢材;3、钢材的检验。1、熟悉钢的分类及编号;2、掌握常用钢材;3、掌握钢材的检验方法。42钢的化学成分检验1、化学分析法;2、仪器分析;3、钢铁材料的火花鉴别。1、掌握化学分析法原理、特点与主要应用;2、了解仪器分析的原理;3、掌握钢铁材料的火花鉴别技术及目测方法。63钢的宏观检测1、钢锭(钢坯)的组织及其宏观缺陷;2、酸浸试验;3、断口试验;4、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5、硫印试验。1、掌握钢锭(钢坯)的组织及其宏观缺陷进行判定;2、掌握酸浸试验;3、熟知断口试验;4、掌握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5、掌握硫印试验方法。44金相检验1、金相
11、试样的制备;2、金相显微镜;3、脱碳层深度测定;4、晶粒度检验;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检验;6、钢中化学成分偏析的检验。1、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的方法;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掌握脱碳层深度测定技术;4、掌握晶粒度检验原理;5、了解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检验;6、掌握钢中化学成分偏析的检验方法、原理。45力学性能检验1、硬度试验;2、拉伸试验;3、金属高温拉伸试验;4、冲击试验。1、掌握硬度试验;2、熟知拉伸试验的操作分析;3、了解金属高温拉伸试验原理;4、熟知冲击试验操作分析。66物理性能检验1、密度测定;2、膨胀系数测定;3、电阻率测定;4、热分析法;5、热电势测定;6、磁性能测定。1、掌
12、握密度测定2、了解膨胀系数测定;3、了解电阻率测定;4、熟知热分析法检测;5、掌握热电势测定;6、掌握磁性能测定;47无损检验1、超声波探伤;2、磁力探伤;3、射线探伤。1、了解超声波探伤;2、了解磁力探伤;3、了解射线探伤。2五、考核方式I、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模式,突出过程与最终评价,采用平时考核、综合实训与最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占20%30%,综合实践训练占30%40%,期末占30%50%。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平时考核中,根据学生实验参与完成的情况,并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师评分给出成绩,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测评;综合实践训练中,根据学生把理论用于企业实践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其岗位工作能力和技能进行测评和考核;期末考试中采用上机考试来考察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进行测评。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六、教学参考资料1 .教材钢材质量检验(第二版)刘天佑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 .参考书目:钢材质量检验李登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