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71090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4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1 页 2019 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 小题,共 40.0 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甘蔗榨汁B. 自行车胎爆裂C. 炭包吸附异味D. 鲜奶制成酸奶 2.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 浓硫酸的稀释B. 测溶液的pH C. 倾倒液体D. 取用固体药品 3.2019 年 3月 23 是第 59 个世界气象日,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旨是呼吁大家关注气候 变化,合理利用资源,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美团、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 B. 用 LED 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调,温控适度 C. 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 D.

2、 过期食品因为含碳,一律焚烧处理 4.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 的是() A. 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C. 增加观赏性 D. 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5.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 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 ABCD 黄铜 不锈钢 棉花 羊毛 塑料 合成纤维 玻璃钢 钢筋混凝土 A. AB. BC. CD. D 6.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恰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

3、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 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 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 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 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清久远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B 家中绿植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缺少氮肥 第 2 页,共 21 页 C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D 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醋酸和盐酸中均含有H + A. AB. BC. CD. D 8.近期,草地贪夜蛾虫害严重威胁我国玉米产区,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已知甲维盐的

4、化学式为C56H81NO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维盐由56 个碳原子、 81 个氢原子、 1个氮原子和15 个氧原子构成 B. 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0 C. 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微观粒子按特定方式聚集而成 B. 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C. 常见金属的提炼难易程度和应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 D. 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剧烈 10.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

5、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 11.“宏观 -微观 -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 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光照 12.小东同学

6、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 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 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第 3 页,共 21 页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 13.工业盐酸中通常含少量FeC13而呈黄色, 小亮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 HCl 的含量进行 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50g,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 NaOH 溶液,反应过程 中,当加入的NaOH 溶液质量至以

7、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进行了 测定,部分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和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加入 NaOH 溶液的 质量 /g 255075100 所得溶液的质量/g75100125m (1)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 (2)求该工业盐酸中HCl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m=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8.0 分) 14.碳酸钡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下是某工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 料来生产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你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说明:操作B 为洗涤, 干燥) (1) 生产流程中为节约成本,生成的气体B 直接应用于流程中, 其气体

8、 B 是 _。 (2)操作 A 的名称为 _。 (3)流程中溶液A 中含有的溶质有_(写化学式)。 (4)写出反应室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即可)_。 (5)写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27.0 分) 15.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 周年,联合国将2019 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完成下题: 第 4 页,共 21 页 ( 1)请根据上表写出关于氩元素的一条信息:_。 (2)镁与铝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_;由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 图所示)可知;溴元素与上表中的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第 11

9、号元素钠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 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4)电池是高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其正极材料为LiCoO2,其中 Co 元素的 化合价为 _。 从化学视角看人体,人体就是一张元素周期表。 (1)“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_。 A只要患甲状腺肿大,就必须补充适量的碘 B适当晒太阳和增加维生素D 的摄入,做到科学补钙 C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体中所含元素全部来自大自然 D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要比吃馒头见效快 (2)请根据生活常识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胃酸的成份是盐酸而不是硫酸的原因 _。 16.化学与杜会生

10、活 (1)从铁、生石灰、烧碱、小苏打、硫酸铜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化学式填 空)。 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_,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_。 (2)生活中常用二氧化碳灭火而不用氮气灭火的原因是_。 化学与传统文化 (3)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 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 (4)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 (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 第 5 页,共 21 页 17.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 所示。 (1)P点的含义是 _。 (2)当温度

11、 _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t2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 和溶液的是 _,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 (4)图 2 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 作为_。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 A与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与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 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D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 量:硝酸钾氯化钾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5.0 分) 1

12、8.小英同学从资料中得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实验回顾】 1756 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素夫将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 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 1774 年,拉瓦锡将45.0 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 41.5 份质量的汞和 3.5 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 了_,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 【实验重现】 小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铁粉、活性炭粉、食盐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 用铁片折成的连续的Z 形架表面, 然后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通过如图所示装 置对“化学反应中,反应

13、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做到 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1)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_,_。 (2)此实验用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_。 (3)实验室里现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以及下列仪器: 第 6 页,共 21 页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B_。 利用上述药品, 仅器:制取少量纯净氧气, 其简易制取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否组装一套制氧气的装置,以控制反 应的发生和停止。_(填“能”或“否”),并说明理由_。 【总结与反思】 1663 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称量时打开了 盖

14、,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 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 第 7 页,共 21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解: 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选项错误 ; B、自行车胎爆裂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选项错误 ; C、炭包吸附异味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选项错误 ; D、 鲜奶制成酸奶,生成乳酸,属于化学 变化;故 选项正确; 故选: D。 有新物 质生成的 变化叫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叫物理 变化,甘蔗 榨汁、自行车胎爆裂、炭包吸附异味都属于物理 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 新物质生

15、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 本考点考 查了物理 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区 别,基 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 现在选择题和填空 题 中。 2.【答案】 A 【解析】 解: A、稀 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 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正 确。 B、用pH 试纸测 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 为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 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 比色卡 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pH 试

16、纸伸入待 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 图中 所示操作 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 瓶口没有 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 错误。 D、向 试管中装 块状固体 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 试管 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 错误。 第 8 页,共 21 页 故选: A。 A、根据浓硫酸的稀 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 pH 试纸测 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 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药品的方法 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 块状或颗粒状固体 药品的方法(

17、“ 一横、二放、三慢竖” ) 进 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 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 项、常 见化学实验基本操 作的注意事 项是解答此 类试题 的关键。 3.【答案】 D 【解析】 解: A、美 团、网 购等包装用品分 类回收,综合利用,正确但不符合 题意,故选 项错误 ; B、用LED 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 调,温控适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项错误 ; C、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正确但不符合 题意,故选项错误; D、 过期食品因 为含碳,一律焚烧处理错误,因 为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 尘, 错 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美团、网 购等包装用

18、品分 类回收,综合利用;用LED 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调,温控适度;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工厂排 放的 废气经过处 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 视,关于“ 三废” 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 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 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4.【答案】 B 【解析】 第 9 页,共 21 页 解: A、 设置一些水 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 积,使溶于水的 氧气量增加,而不是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 B、 设置一些水 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 积,使溶于水的氧 气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C

19、、 设置一些水 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 积,而不是增加观 赏性,故选项错误。 D、 设置一些水 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 积,而不是便于太 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故选项错误 。 故选: B。 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季气温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度的两个 影响因素(温度、 压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C 【解析】 解:汽 车备胎中的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黄 铜、不 锈钢是金属材料,故 A 错误; B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故B 错误; C塑料、合成 纤维

20、是有机合成当否,故 C正确; D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故 D 错误。 故选: C。 A根据黄铜、不锈钢是金属材料 进行分析; B根据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进 行分析; C根据塑料、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 进行分析; D根据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 进行分析。 第 10 页,共 21 页 本题是一道考 查物质分类的试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注意知 识的积累,掌握 相应的知识进行解题。 6.【答案】A 【解析】 解: A 发生火灾 时要根据可燃物的种 类选择 合适的 灭火方法,故 A 错误 ; B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达到防火灾、 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就 能使之 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21、故B 正确; C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 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故B 正确; D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遇到明火之后可能会引 进火灾,故 D 正确。 故选: A。 A根据可燃物的种 类选择 合适的 灭火方法; B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 进行分析; C根据防止发生危险来分析; D根据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 进行分析。 化学与我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 发生的原理,学会 预防和防 护的措施, 对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 7.【答案】 C 【解析】 解: A、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清久 远,是由分子在不断运 动,才能闻

22、到味, 两种分子性 质不同,味道不同,故 A 解释正确; B、氮肥促进叶色浓绿;家中 绿植枝叶生 长不茂盛,叶色淡黄,缺少氮肥,故 B 解释正确; C、用洗洁精洗去餐 盘上的油 渍是利用洗 洁精的乳化原理,故 C解释错误 ; D、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是因为醋酸和盐酸中均含有 H +,用酸将水垢反 应掉,故D 解释正确。 第 11 页,共 21 页 故选: 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 质量和体 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 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 两小 运间,同同不不” ,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

23、质(可以 简记为 : “ 两小运 间,同同不不” )及 利用分子的基本性 质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 8.【答案】 A 【解析】 解: A、甲 维盐是由甲 维盐分子构成的,1 个甲维盐分子是由 56个碳原子、81 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和 15 个氧原子构成的,故 选项说 法错误。 B、甲 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 质量比为( 14 1):(16 15) =7: 120,故 选项说 法 正确。 C、甲 维盐中碳、氢、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56):(1 51):(14 1): ( 16 15) =672: 51: 14: 240, 则甲维盐中碳元素的 质量分数最大,

24、故选项说 法正 确。 D、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 护手段,故选项说 法正确。 故选: A。 A、根据甲维盐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 质量比=各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 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 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作物保护的手段,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 义与有关计算 进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 B 【解析】 第 12 页,共 21 页 解: A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 许许多多的微 观粒子按特定方式聚集而成,正 确; B物

25、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错误; C 对比金属活 动性强弱关系与人 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 发现人类使用较 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 结合学习中对金属铁、 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金 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 难, 这也影响了人 类对金属的使用, 正确; D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 应物的颗粒越小,反应物的接触面 积越大,反 应越剧烈,正确。 故选: B。 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金属冶炼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影响化学反 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活 动性顺序应用、人类利用金属的 历史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26、10.【答案】 C 【解析】 解: A、金 刚石、石墨、 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 质的种类不同,故A 说法正确; B、金 刚石、石墨、 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 烧, 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 B 说 法正确;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 质,化学性质不相同,同种分子性 质相同,不同分 子性质不同,故 C 说法错误; D、金 刚石、石墨、 C60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 转化,故D 说法正确。 故选: C。 第 13 页,共 21 页 A、金 刚石、石墨、 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 质的种类不同; B、金 刚 石、石墨、 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 烧, 产物都是二氧化碳;C

27、、相同元素组 成的不同物 质,化学性质不相同,同种分子性 质相同,不同分子性 质不同; D、 金刚石、石墨、 C60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 转化。 本题主要考 查学生对题干中有用信息的提取能力。 11.【答案】 D 【解析】 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 烷 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 应,故 选项说 法正确。 B、二氧化碳、水均是由两种元素 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 氧化物,故选项说 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 烷分 子和氧分子,四种物 质均由分子构成,故 选项说 法

28、正确。 D、从表示方法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O2+2H2OCH4+2O2,化学 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应为最简整数比,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 D。 根据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 烷分子 和氧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 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 化是正确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 解: 铁的金属活 动性比银强,比锌弱,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 应;向盛有硝酸锌 和硝酸 银混合液的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 铁粉, 铁能与

29、 AgNO 3溶液反 应生成硝 第 14 页,共 21 页 酸亚铁溶液和 银,反 应停止后 过滤,向 滤渣中加入稀 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 滤渣中含有能与稀 盐酸反应的金属,该金属应为铁 , 说明铁是过量的。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 亚铁、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故选项说 法错误。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 亚铁、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故选项说法错误。 C、 滤渣中一定含有 银和铁,一定没有锌,故 选项说 法正确。 D、铁能与AgNO 3溶液反 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AgNO3Fe ( NO3) 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 56份质量的铁可置 换出

30、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 C。 铁的金属活 动性比银强,比锌弱,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 应;向盛有硝酸锌和硝 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 铁粉,铁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 铁溶液和 银,反 应停止后 过滤,向 滤渣中加入稀 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滤渣 中含有能与稀 盐酸反应的金属,该金属应为铁 , 说明铁是过量的,据此进行 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 质、确定能发生的反 应是正确解 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148.93 【解析】 解: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 根据图可知,

31、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为 80g,设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 为 x NaOH+HCl=NaCl+H 2O 40 36.5 80g 20% 50gx = x=29.2% 根据图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质量为 6g 第 15 页,共 21 页 设生成的 氢氧化铁的质量为 y 3NaOH+FeCl3=3NaCl+Fe( OH) 3 120 107 6g 20% y = y=1.07g m=50g+100g-1.07g=148.93g 故答案 为: ( 1)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 ( 2) 29.2%。 ( 3) 148.93。 根据与 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

32、的化学方程式求算 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根据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求算氢氧化铁的质量, 进而求算 m的数值。 根据化学方程式 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 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4.【答案】 二氧化碳过滤BaCl2和 HCl Na2CO3+BaCl2=BaCO3 +2NaCl或者 NaOH+HCl=NaCl+H2O 或者 2NaOH+CO2=Na2CO3+H2O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 +Cl2 【解析】 解: ( 1)生 产流程中 为节约 成本,生成的气体 B 直接 应用于流程中,气体 B 是含二 氧化

33、硅 杂质的碳酸 钡和盐酸反应得到的气体,而二氧化硅和 盐酸不反 应,所 以气体 B 是碳酸 钡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 2)操作A 分离得到固体和液体,所以 为过滤 。 ( 3)流程中溶液A 是二氧化硅 杂质的碳酸钡和过量的盐酸反应得到的溶液, 所以含有的溶 质有生成的 氯化钡以及剩余的 盐酸, 对应的化学式 为 BaCl2和 HCl。 ( 4)写出反应室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即可) 第 16 页,共 21 页 Na2CO3+BaCl2BaCO 3+2NaCl 或者 NaOH+HCl=NaCl+H2O或者 2NaOH+CO2=Na2CO3+H2O。 ( 5)根据 图可知电解氯化

34、钠溶液生成 氢氧化钠以及氢气和氯气(根据 质量守 恒定律推得), 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2NaOH+H2+Cl 2 。 故答案 为: ( 1)二氧化碳。 ( 2) 过滤。 ( 3) BaCl2和 HCl。 ( 4) Na2CO3+BaCl2BaCO 3+2NaCl 或者 NaOH+HCl=NaCl+H2O 或者 2NaOH+CO2=Na2CO3+H2O。 ( 5) 2NaCl+2H2O2NaOH+H2+Cl 2 。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 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 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 问 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读图,从中获得解答 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 题

35、目时先看解答的 问题是 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 这样提高了 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 问题实际 上与复 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 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 查基本知 识。 15.【答案】 氩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质子数不同氯失去Na2S +3 A 每天摄 入一定量的氯化钠 【解析】 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 氩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氩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 39.95;核 电荷数是 18等; ( 2) 镁元素原子核内有 12个质子, 铝元素原子核内有 13个质子数,由此可知, 元素的种 类不同,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 电子数

36、, x=35-2-8-18=7,根据最外层电子相等化学性 质相似可知,溴元素与上表中的 第 17 页,共 21 页 氟元素、氯元素化学性 质相似; ( 3) 钠原子最外 层有 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形成带 1 个单 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硫元素是第 16号元素,硫原子最外 层有 6个电子,在化学 反应中易得 2个电子,形成带 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钠元素和硫元素形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 Na2 S; (4)在LiCoO2中,Li 显+1价,O 显-2价,设 Co的化合价为 x,( +1)+x+(-2) 2=0, x=+3; ( 1) A无论缺碘还是碘过量都会患甲状腺 肿大

37、,当患甲状腺肿大时要先 搞清楚是缺碘 还是碘过量,然后再对症治疗,故A 错误; B适当晒太阳和增加 维生素 D 的摄入,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做到科学 补钙, 故 B 正确; C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体中所含元素全部来自大自然,故C正确; D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馒头中的淀粉 转化为葡萄糖之后才能被人 体吸收,所以低血糖病症 发作时,喝葡萄糖水要比吃 馒头见 效快,故 D 正确; ( 2)胃酸的成份是盐酸而不是硫酸的原因是: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氯化钠。 故答案 为: ( 1) 氩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 2) 质子数不同氯; ( 3)失去 Na2S; ( 4) +3; ( 1) A; ( 2)每

38、天 摄入一定量的 氯化钠。 (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分析; ( 2)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 类,原子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 质进行分析; ( 3)根据钠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进行分析; ( 4)根据已知化学式中一些元素的化合价,求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第 18 页,共 21 页 ( 1) A根据缺碘还是碘过量进行分析; B根据晒太阳能促 进维生素 D 的吸收 进行分析; C根据一切来自于自然 进行分析; D根据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进行分析; ( 2)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 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 查了化学用 语、化学与生活相关的知 识,熟 练掌握相 应知识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

39、 16.【答案】CuSO4NaHCO3NaHCO3Fe+CuSO4=FeSO4+Cu CH4+2O2 点燃 CO2+2H2O 【解析】 解:(1)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 盐是硫酸 铜,其化学式为: CuSO4;焙制糕点所 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碳酸 氢钠,其化学式为: NaHCO3。 ( 2)生活中 带用二氧化碳 灭火而不用氮气 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气的大,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 3) 铁与硫酸 铜溶液反 应生成硫酸 亚铁溶液和 铜,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Fe+CuSO4FeSO 4+Cu。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 烷,甲 烷在点燃条件下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 应的

40、化学方程式 为 CH4+2O2CO2+2H2O。 故答案 为: ( 1) CuSO4; NaHCO3; (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 3) Fe+CuSO 4FeSO4+Cu; ( 4) CH4+2O2CO2+2H2O。 ( 1)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 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 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 骤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第 19 页,共 21 页 ( 2)生活中 带用二氧化碳 灭火而不用氮气 灭火, 进行分析解答。 ( 3) 铁与硫酸 铜溶液反 应生成硫酸 亚铁溶液和 铜, 进行分析解答。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 烷,甲 烷在点燃条件下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进 行分析解答

41、。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方法、常见盐的用途与化学式的 书写 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17.【答案】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同 小于 t1 氯化钾28.6% 降低 温度C 【解析】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 义是: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 相同。 (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小于 t1时, 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 钾的溶 解度。 (3) 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分 别是 63.9g、 40.0g,分 别将 30g硝酸钾 和氯化钾加入到 50g水中,由溶解度的含 义可知,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 饱和 溶液的是 氯化钾,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2、为:28.6% 。 (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图 2是有关硝酸 钾溶液的 实验 操作及 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 质量不变,操作为降低温度。 ( 5) A由于溶液的质量不变, 与 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故 A 正确; B 与 都是该温度下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 B 正确; C由于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等温度、等 质量的硝酸 钾和氯化钾饱 和溶液, 恒温蒸 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 质量无法判断,故 C错误; 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的幅度大于 氯化钾,所以等温度、等质量 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 质量:硝酸钾氯 化钾,故D 正

43、确。 故答为:(1)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同;( 2)小于t1;(3) 氯化钾, 28.6%;(4)降低温度;(5) C。 第 20 页,共 21 页 ( 1)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 义分析回答; ( 2)根据硝酸钾个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变化的趋势分析; ( 3)根据在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的含 义分析; ( 4)根据不 饱和溶液与 饱和溶液的 转化方法分析判断; ( 5)根据溶解度的含义、溶 质质量分数的 计算公式分析判断有关的 说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 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所表示的意 义,及根据固 体的溶解度曲 线来解决相关的 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18.【答案】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片上的物质变红或有红色物质生成天 平平衡或质量不变加快反应的速率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锥形 瓶CDHIA 2H2O22H2O+O2 否 二氧化锰是粉末状,无法实现固液分离有 空气进入 【解析】 解:【实验回顾】拉瓦 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等,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 经典实验;故答案 为: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等;(合理即可) 【实验重现】解:( 1) 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铁片上 的物质变红 或有红色物质生成;天平平衡或质量不变;故答案 为: 铁片上的物 质变红 或有红色物质生成:天平平衡或

45、质量不变; ( 2)此 实验用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 应的速率或增大反 应物的 浓度等;故答案为:加快反 应的速率或增大反 应物的浓度等; ( 3) 锥形瓶是常用的反 应容器; 利用上述药品,仅器:制取少量纯净氧气, 其简易制取装置 应选择的仪器有: CDHIA ;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锰做催化 剂的 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不能 组装一套制氧气的装置,以控制反 应 的发生和停止,因为二氧化 锰是粉末状,无法实现固液分离;故答案为: 锥 形瓶; CDHIA ; 2H2O22H2O+O2;否;二氧化锰是粉末状,无法实现固 液分离; 第 21 页,共 21 页 【 总结与反思】 导

46、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我 认为质 量增大的原因 是:有空气进入;故答案 为:有空气 进入;(合理即可)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实验回顾】拉瓦 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或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 【 实验重现】(1) 证明化学反 应发生且体 现质量守恒定律的 现象有: 铁片上的 物质变红 或有红色物质生成;天平平衡或质量不变;(2)此 实验用氧气替代空 气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 应的速率或增大反 应物的浓度等;( 3) 锥形瓶是常 用的反 应容器; 利用上述 药品, 仅器:制取少量纯净氧气,其简易制取装置 应选择 的仪器有: CDHIA ;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锰做催化 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 氧气,要注意配平;不能组装一套制氧气的装置,以控制反 应的发生和停止, 因为二氧化 锰是粉末状,无法实现固液分离; 【 总结与反思】 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我 认为质 量增大的原因 是:有空气进入。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 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 过程的探究,实验 结论和实验规 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 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 结 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