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89143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9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百家争鸣.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第 1 节百家争鸣 (小班、火箭班使用) 【预习培训】 依托世纪金榜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 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 点探究和讨论。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 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儒家思想的内涵及百家争鸣的背景,懂得社会存在觉得意识形态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激情投入, 认识百家争鸣的创下的光辉文化,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传统。 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 :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 要意义。 【预习案】 一、阅读以下资料(1、课本 2 、世纪金榜学习方略 3 、当代中 学生报),完成对基础的预习,阅读后解决下面的问题,标 明问题答案的参考来源。 1、早期儒学(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 2、道学(老庄学说)的特点、主要内容? 3、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历史影响? 4、墨家思想的特点、主要内容? 5、百家争

3、鸣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预习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2012 北京东城期末) “ 文王 (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 (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 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 ” 这反映了 () A孟子的 “ 仁政 ” 学说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 “ 兼爱 ” 思想D庄子的 “ 齐 物” 观点 22011 年 2 月 2 日晚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和孔子学院5 位学员表演相声四海之内 皆兄弟。该相声所蕴涵的思想同“ 仁”“礼” 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3右图是 201

4、3 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下列思想与这 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仁者爱人B人之性恶C人性本善 D以人为本 4有人阅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后,总结了以下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C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D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 与家不相乱 5下列关于 “ 百家争鸣 ” 的论述,正确的是() 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BC D 6(2012 苏州检测 )春秋战国至秦汉

5、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拥有 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 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 A儒、道、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 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 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 A教育的内涵要丰富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D人人都有做教 师的资格 8右边两幅图选自 蔡志忠漫画 ,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 9某同学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

6、思想家在思想上“ 矛盾 ” ,在政治上 “ 无为 ” 。 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韩非子D老子 10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 和 谐” 。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 和谐 ”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 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孔子主张 “ 仁者爱人 ” 墨子主张 “ 兼爱 ”“非攻 ” 老子主张 “ 天道自然 ” 孟子主张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 BC D 1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 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B道家

7、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12学完 “ 百家争鸣 ” 的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 对号入座 ” ,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 是()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她就制订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B乙C丙D丁 探究案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 劳而少功, 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 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

8、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它的力量无 比庞大。 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 分不开的。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 材料三从 2004 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学至今,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82 所孔子学院和 241 个孔子学堂。 世界知识画报2010 年第 2 期 (1)、韩素音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 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并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 拓展、反思与收获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法”、 “术” 、 “势” (所谓“法”,就是指法律、法令。

9、所谓“术”, 就是指统治的权术。所谓“势”,就是指权力,势力。 )这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 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 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握有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 术。 法家主张 意义(填写) 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耕战,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评价以上法家主张 拓展、反思与收获 学派代表人物历史时代主要思想(填写完整) 儒家 孔子春秋 “仁”和“礼”;提出“德政”;文化 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孟子战国 荀子战国 道家 老子周末-春秋道是核心和根本;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

10、庄子战国 法家 韩非子战国 主张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奖 励耕战 墨家墨子战国 (3) 、联系实际,讲讲百家争鸣中的各种思想对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 劳而少功, 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 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它的力量无 比庞大。 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 分不开的。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 材料三从 2004 年第一家孔

11、子学院在韩国开学至今,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82 所孔子学院和 241 个孔子学堂。 世界知识画报2010 年第 2 期 (1)、韩素音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中 的进步因素、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并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 进步因素: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 人际关系 );主张“以德治民” ;提出可以“损益”旧章法 (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公 )。 历史背景: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当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大变革,经济、政治、文化领 域中的旧势力旧制度趋于崩溃瓦解,众多新因素萌

12、生、发展。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儒家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为贵”等主张为化解各种矛 盾提供了思想依据;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国外研 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 主张意义(填写) 加强君主集权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厉行耕战,奖励耕战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评价法家的主张 1、 法家主张积极进取,反对墨守成规 ,是顺应 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同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为秦朝结束 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 理论基础。 3、 “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社会矛盾激 化。 诸子百家的共同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诸子百家关注社会现实,均提出不同的社会改革主张; 都具有改善民生的愿望。 2、诸子百家的共同点 联系实际,讲讲百家争鸣中的各种思想对我们今天还有哪些影响? 以德治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淡泊名利;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