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99668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资料-S学习重点(一)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爆发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2主要战役平壤战役:1894年9月,左宝贵中炮牺牲,平壤陷落,清军退入国境。黄海大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将士奋勇作战,在弹药将尽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最终壮烈殉国。此役北洋舰队虽损失较大,但也重创日舰,双方互有胜负。然而,战后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本趁机掌握了黄海制海权。辽东半岛战役:旅顺

2、守将徐邦道孤军迎敌,最终战败。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杀害了大量中国平民,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性。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二)马关条约1签订时间与地点:1895年,在日本马关签订。2主要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这些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三)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

4、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2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把长城以北和新疆划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和云南划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把长江流域划为势力范围;日本把福建划为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被列强彻底瓜分的严重危机。3.“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二、学习难点(一)

5、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1 .从领土方面: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更让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可欺,刺激了它们进一步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使中国面临着被肢解的危险。2 .从赔款方面: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陷入绝境,为了偿还债务,清政府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这些外债往往附带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列强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在经济上对列强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严重侵犯。3 .从通商口岸方面:新增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使外国侵略势力能够更便捷地深入中国内陆地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倾销商品,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受到更严重的冲击,民族经济发

6、展空间被极大压缩。4 .从设厂方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援弓I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纷纷在中国设厂。这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二)理解“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1.实质:“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与各国竞争,在中国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它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优势,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分得一杯羹,与其他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野心。2影响对美国

7、而言,“门户开放”政策使美国在华利益得到保障,为美国进一步扩大对华经济侵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美国能够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逐步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对其他列强来说,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因争夺在华利益而发生直接冲突,使列强能够继续共同宰割中国。对中国来说,“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受到更严重的损害,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B.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C.为了称霸世界D.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

8、的扩张2.甲午中日战争中,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A.邓世昌B.左宝贵C.丁汝昌D.徐邦道3 .邓世昌率领将士同日军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是在()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4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其中把福建划为势力范围的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6.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7 .甲

9、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8 .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战争爆发于1894年8 .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C.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D.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9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实力强大B.北洋舰队装备落后C.李鸿章的妥协退让政策D.清军将领指挥不力10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充分说明()A.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B.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斗争C.英法德三国利益完全一致D.中国人民坚决反抗外国侵略(二)

10、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材料二:“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1)材料一中的“公”指的是谁?他牺牲在哪次战役中?(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战役中的场景?在这次战役中,还有哪些爱国将领表现英勇?(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4)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三)简答题1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表现有哪些?四、答案(一)选择题1 .B2.B3.B4.D5.C6.C7.A8.C9.C10.B(二)材料分析题(1

11、) “公”指邓世昌。他牺牲在黄海大战中。(2)描述的是黄海大战的场景。在这次战役中,还有林永升等爱国将领表现英勇。(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政治制度落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贻误战机;清军装备落后,军事技术和训练水平较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增强,军事准备充分等。(4)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影响: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三)简答题1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12、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主要表现: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如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把长城以北和新疆划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和云南划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把长江流域划为势力范围;日本把福建划为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