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与学科素养评价科学2023.01说明:全卷共6页,共有26小题。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书写要求:1.字体规范、美观2.书面整洁、清晰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小慧吃火锅时,虽然没往锅里继续放盐,但汤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A.盐和水分一起蒸发B.盐蒸发了,水未蒸发C.水蒸发了,盐未蒸发【答案】C【解析】【详解】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与水。吃火锅时,不要往锅里放盐,但是汤底越吃越咸,这是因为汤里的水分不断蒸发,使
2、得盐的浓度变高导致的。2 .下面是小慧在科学课中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答案】A【解析】【详解】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保持酒精灯直立,避免酒精酒出来。不能直接向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否则可能会造成火灾。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若酒精灯被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浇水。A选项正确。3 .往0。C的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要低,因而最低温度的下限也就下降了,因吸热而降低的温度就更多。往0。C的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使碎冰
3、的温度下降。4 .下列物质变化中,物质本身组成成分没有改变的是()。面包发咨【答案】A【解析】【详解】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湿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面包发霉,干木头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5 .为了研究水温对白糖溶解快慢的影响,下面实验设计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
4、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题中的实验设计,不变的条件是搅拌,水量、烧杯大小、白糖的质量等,改变的条件是温度,A符合题意。6 .天上有下不完的雨,是因为()。A.天上的水很多B.水通过三态变化在不断循环C.天上的雨会下完的【答案】B【解析】7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详解】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选项C的操作符合要求;选项
5、A温度计液泡触碰容器壁,操作不正确;选项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操作不正确。8 .一个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将玻璃杯口朝下罩住乒乓球后,继续往下移动,直到玻璃杯完全进入水中。这时,乒乓球应该在杯中的()。A.A位置【答案】BB.B位置C.C位置【解析】【详解】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水槽里装有水,水面上有一个乒乓球,用一个玻璃杯罩着乒乓球往下压,直到杯子完全进入水中,这时,乒乓球在玻璃杯中B位置,因为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空气容易被压缩,因此被压缩到B处。9 .下面这些物体都利用了空气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A.空气有固定形状B.空气可被压缩C.空气不可流动【答案】B【解析】【详解】空气
6、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三个物体都利用了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空间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10 .以下物品中,质量最大的是()。A.未充气的气球B.充入5筒空气的气球C.充入10筒空气的气球【答案】C【解析】【详解】空气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重量,可以通过天平称量实验来证明。分析以上三种物品中,质量最大的是充入10筒空气的气球。11.冬天快到了,小王家打算安装暖气片,你建议安装在图中()点的高度。【答案】A【解析】【详解】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了风。暖气片会使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根据热空气上升的
7、原理,把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下方,可以使整个房间更暖和。建议安装在图中A点的高度比较合适。12.用矿泉水瓶、橡皮泥、吸管和水进行组装后,用橡皮泥堵住瓶口,下列装置中水最容易从另一根吸管流出的是()。吹气V吹气北次气Irr-水Lk水A._JJB.十水C.【答案】A【解析】【详解】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用矿泉水瓶、橡皮泥、吸管和水进行组装后,用橡皮泥堵住瓶口,一条管在水面上,一条管没入水中,给露出水面的管吹气,进入瓶中的空气占据空间,把水从没入水中的管中挤出,就会流出来。13 .将封闭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剩余的空气()。A.质量会增加B.会充满瓶内各处空间C.不会充满瓶子【答案】B【解析】【详解
8、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将空气抽走一半,空气的体积不会改变,因为空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仍然会充满瓶子;但是空气的质量会减少一半。并且微粒的个数会变少。故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14 .下列是生活现象与空气特征的相应描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能通过空气进行快速传播,这与空气会流动有关B.往鼓起的篮球里继续充气,篮球能弹得更高,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C.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里面没有任何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A、新冠病毒能通过空气进行快速
9、传播,这与空气会流动有关,说法正确;B、往鼓起的篮球里继续充气,篮球能弹得更高,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说法正确;C、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里面有空气,C说法错误。15 .某一天晚上天气预报说:“明天早上将有大雾,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这说明天气与()密切相关。A.交通B.农业生产C.军事【答案】A【解析】【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某一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早晨将有大雾,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这说明天气与交通密切相关。16 .-15。C正确的读法是()。A.十五摄氏度B.负十五摄氏度C.零下十五摄氏
10、度【答案】C【解析】【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15C正确的读法是零下十五摄氏度。17 .如图所示为一天的气温折线图,最高气温出现在()。【答案】C【解析】【详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读表可得,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其气温是31。18 .台风来临之际,当出现以下台风预警,中小学生将要停课的是()。A.白色预警信号B.蓝色预警信号C.黄色预警信号【答案】C【解析】【详解】台风是发生
11、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台风能引起强风暴雨和巨浪大潮。台风来临前,气象台会根据台风的发展和前进路线,适时发布相应的台风预警信号。当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时,有些地区要停课停产。19 .降水的形式不包括()。A.风B.雨C.雪【答案】A【解析】【详解】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统称为降水,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雨、雪、冰雹等,风不是降水的形式。20 .小新在广场往空中抛起一片小纸片,发现纸片向西南方向吹去,可以判断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答案】B【解析】【详解】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
12、向西北,就是西北风。发现纸片向西南方向吹去,可以判断风向是东北风。二、连线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21题连线题6分,每线1分;22题作图题6分,每个气球3分,共12分。)21.请把下列云的图片、云的名称以及其预示的最有可能发生的天气符号用线连接起来。【答案】【解析】【详解】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纤细、羽毛状的
13、云通常出现在晴天。22 .用注射器抽进一些空气,如图所示,用“”表示微粒。将这些空气全部注入不同形状的气球后,请在两种不同的气球中画出空气微粒的情况。【答案】【解析】【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被压缩,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进入不同形状的气球中,都会占据气球内部的空间。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 .下面是实验小组探究水结冰过程的变化的实验记录,依据记录回答问题。水的初始温度10烧杯中碎冰的温度-16水开始结冰时的温
14、度0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1)水的初始温度比烧杯中碎冰的温度(选填:高”或低”)O(2)烧杯中碎冰的温度是(选填“零上”或“零下”)16摄氏度。(3)当环境温度(选填“高于”或“低于”)0,试管内水的温度下降到(选填“0”或“一16”)时,试管内的水开始结冰。(4)小组成员在记录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化时,记录单被墨水污染了,请你帮忙补充完整;水结冰后体积(选填“变大”或“变小”)To(5)试管内的水变成冰时,试管内的水温度(选填“降低”或“升高”)了,说明水向周围(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答案】.高.零下.低于.0.变大.降低.放出【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
15、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水的初始温度是10C,比烧杯中碎冰的温度-16C要高;(2) 16摄氏度。烧杯中碎冰的温度是零下16摄氏度。(3)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4)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质量不变,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5)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试管内的水变成冰时,试管内的水温度降
16、低了,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24 .实验小组听完乌鸦喝水”的故事后,进行了思考与讨论:乌鸦利用石头成功使瓶子里的水位升高,是因为石头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于是他们在大水槽中装了一些水,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杯底杯口漂浮物-纸巾一塑料杯水槽(1)以下实验步骤排序正确的是O把塑料杯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将塑料杯底部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将塑料杯竖直地从水中取出,观察纸巾是否变湿(2)在水面上撒漂浮物的目的是o(选填“美观”或“方便观察水位变化”)(3)未打孔的塑料杯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选填“杯底”或“杯
17、口”),塑料杯底的纸团(选填“会”或“不会”)变湿。(4)若在塑料杯底打一个小孔,再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塑料杯的(选填“杯底”或“杯口”),杯底的纸团会变湿。(5)若将杯底打孔后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再用打气筒通过小孔往塑料杯里打气,空气(选填“能”或“不能”)将水赶出杯子,说明空气(选填“能”或“不能”)占据空间。【答案】.方便观察水位变化.杯底不会杯口.能.能【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把敞口的瓶子倒过来浸到水里,然后慢慢倾斜,瓶子里的空气会跑出来,水进入到瓶子里。说明瓶子里的空间开始是被空气占据的;向气球内吹气,气球鼓起来了;杯子里的纸竖直扣入水中纸不湿,都说明空
18、气占有空间。【详解】(1)本题是探究杯底纸不湿奥秘的科学实验,实验步骤是将塑料杯底部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把塑料杯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将塑料杯竖直地从水中取出,观察纸巾是否变湿;(2)由于水位变化不明显,我们肉眼无法准确观测,所以在水面上撒漂浮物来方便观察水位变化;(3)未打孔的塑料杯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由于塑料杯中有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杯底,纸团也不会湿;(4)若在塑料杯底打一个小孔,再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有空气随着小孔流出,杯中的空气变少,水挤占了空气的空间,所以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塑料杯的杯口,杯底的纸团会变湿。(5)若将杯底
19、打孔后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再用打气筒通过小孔往塑料杯里打气,空气会挤占水的空间,将水赶出杯子。根据气象台数据汇报显示,2021年4月20日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广州成为本次强降雨中省内降雨量最大的县(市)和强降雨中心,其中新塘镇的降雨量达到227(选填“厘米”、“毫米”或“分米”)25 .根据降雨量等级表(图1),这次新塘镇的降雨等级为(选填“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O24小时降雨置等级标准单位,*26 .一天中的降雨量等级是根据()小时内的降雨量确定的。A.6B.12C.2427 .降雨量的多少用(选填“气温计”、“风向标”或“雨量器”)来测量,小智自制了一个雨量器(如图2),
20、请你提出修改的建议:o刻度起点应靠近杯底刻度起点应对准杯口容器形状改用圆筒形容器形状改用三角形【答案】25.大暴雨26.C28 .雨量器.【解析】【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25题详解】降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4.9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新塘镇的降雨量达到227毫米,所以这次
21、新塘镇的降雨等级为大暴雨;【26题详解】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27题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所以图中的雨量器首先应该选择用圆筒形,其次刻度起点应靠近杯底。四、综合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29 .2022年5月中旬,中国自主研发的浮空艇“极目一号”成功飞天。起飞后它稳定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上升至9032米处,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新纪录。为了对大气进行科学观测,浮空艇中搭载了专业
22、的气象观测仪器。(1)浮空器是一种依靠浮力留空的飞行器,是最早出现的飞行器之一、由此推测,浮空艇内的气体应当比空气更(选填“轻”或“重”),这一类气体可以是氢气、氯气、或(选填“热空气”、“冷空气”或“氧气”)等。浮空艇记录和研究了水汽传输过程:这个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地面的液态水蒸发,成为态,上升至高空后遇冷后最终变为态。(2)如果你是浮空艇的设计师,你认为浮空艇应当具备哪些性能,你的理由是?谈谈你的想法:浮空艇性能设计表序号应对的问题具备的性能1(例)高空的温度很低浮空艇要能够抵御低温23【答案】.轻.热空气.气.液.高空气流很多.浮空艇要能够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飞行的时间长.
23、浮空艇要有足够的动力【解析】【详解】(1)浮空器是一种依靠浮力留空的飞行器,是最早出现的飞行器之一、由此推测,浮空艇内的气体应当比空气更轻,这样才能够漂浮在空中;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地面的液态水蒸发,成为气态,上升至高空后遇冷后最终变为液态。(2)空艇又称飞艇,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与气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高空气流很多,浮空艇要能够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飞行的时间长,所以浮空艇要有足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