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046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特征码 afnddJLVFxVocdZKxAPe “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作为党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 会、党小组会和定期上党课的相关制度,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发 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 1847 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中对党内的权力机关、权力关系、组织原则和基层支部的活动 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支部、区部委员会以及中央委 员会至少每两周开会一次” “盟员至少每三个月同所属区部委员 会联系一次”等。这是关于党的会议制度的最早规定。 列宁在创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过程中,强调工人阶级政 党必须建成一个有着铁的纪

2、律、有着严密组织体系、有着严格 党内生活的先进部队。列宁明确主张,党是有组织的整体,党 员不但要承认党纲,更要“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 。这一思想 得到党内多数人的支持,并逐渐丰富发展为民主集中制组织原 则。 党的二大通过的我党第一部党章就对党小组、党支部、地 方全体党员会议和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 2 页 如各组每星期由组长召集会议一次。此后,会议制度成为历次 党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断发展完善。 1929 年古田会议决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 ,通过 党报、简报、小组会、支部会、党员大会、政治讨论会、参加 实际工作等方式,来解决“思想上建党”的问题。同时特别强 调,

3、 “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 ,这是我党 党课制度的最初文献和最早实践。之后,党中央先后于 1931 年、 1932 年、1940 年通过若干决议和指示,对党内教育的意义、内 容作出规定,明确“普通党员的训练,可以采用通行的巡回教 育与流动训练班的方式” 。 1939 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党的 建设伟大工程” ,为党内生活制度建设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延安 整风期间,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强调加强组织纪律性、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组织生活。通过延 安整风,全党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 “三会一课”制 度也得以丰富和发展。党的七大全面总结了延安整

4、风经验,对 如何通过正常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教育,来提高党的建设 整体水平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成为我们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 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 建设的战斗堡垒,是执政党建设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1956 年 党的八大对党的会议制度进行了创新,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第 3 页 使党内各种会议制度和党内生活有了最高机关的权威支撑。八 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 鼓励一切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上下级之间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1962 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 ,在反思党内民主生活基础 上明确提出:“应

5、该从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着手,使支部生活 健全和活跃起来,切实改变许多基层组织长期不开小组会、不 开支部大会、不上党课、党员不起作用等等组织涣散的现象。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逐步 走向正常。1980 年制定公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 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81 年 8 月,中组部下发关于进 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的通知 ,规定“县级以上党委 常委除了必须编入一个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外,同时要坚持每半 年开一次党委常委(党组)生活会,并要及时地向上级党委或 组织部门报告生活会情况,开一次报一次”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 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作出具体规定。从此, 民主生活会开始真正走向制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