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道基层党建年度工作总结汇报(最新分享)今年以来,*街道深入学习贯彻*思想,紧扣省、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力、资源整合力、服务群众力,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让居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发挥政治引领力,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让基层治理硬起来。一是做强街道。建立街道党建联盟、“大党工委”“城乡片区联盟”,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轴心”作用。组建综合创建专班,统筹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二是做优社区。对*个社区开展全覆盖人事调研和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强化社区班子建设,今年以来,对社区两委成员劝退*人、降职调整*人、提拔使用*人、交流充实*人。实施“一社区一品
2、牌”创建,推动基层党建与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全面融合,争取年底形成一批“切口小、示范强、能推广、见实效”的社区小品牌。三是做实小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个,共提升和规整雨水管水电气等各类管线*米,实现老旧小区好看又好住。组建物委会*个、业委会*个,试点推行智慧小区建设和单元管家管理,让小区管理更高效。(二)发挥资源整合力,汇聚“全领域”治理合力,让多方资源聚起来。一是共建一条心。按照1家牵头单位、1批成员单位、1名处级联系领导、1套“大党委”班子的“四个一”架构,在*个社区全覆盖建立“大党委”,目前,共有*家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聘请专兼职委员*名。今年以来,大党委通过每月联席会议收
3、集居民需求清单*项,开列单位资源清单*项,解决问题清单*项,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二二是治理一网新。注重多网融合,构建“一网统筹、一格全能”的全科网格体系。将党建、综治、创文、民生等网格整合为一张网,着力破解网格各自为政的问题,目前共设置城市网格*个。探索推行“一格四员”管理模式,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兼职网格员、1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共建单位联络员和1名社区民警。三是邻里一家亲。进一步完善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开展“余药共享”“邻里帮”“公益时间银行”“社区课堂”等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互帮互助,同时通过组建居民志愿服务队、普法宣讲队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将社区服务对象变为治理
4、力量。(三)发挥服务群众力,强化“全要素”治理支撑,让神经末梢活起来。一是让“新”人有家。加强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打造了“小而精”的“暖新驿站”,提供喝水休息、健康体检、法律援助等服务,开办“社区小课堂”,开展防诈骗、交通、急救等培训,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感受城市温度、在城市安“家二二是让居民有位。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探索推行“听民说事、请民议事、为民办事”工作法,通过开设“居民议事厅”“代表会”“业主大会”“线上问卷调查”等,*名居民群众直接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三是让服务有度。组建*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文明劝导及关心
5、关爱特殊群体的服务活动*场次。依托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专题活动。建立“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资源互置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企业入驻社区,为居民提供绘画、书法、舞蹈等培训,同时以社区资源置换健康体检、超市优惠、免费洗车等特色活动,让服务更具温度、广度和深度。二、存在问题(一)街道社区扩能减负工作不到位。街道实有编制*人,下辖*个社区,管理服务近*人口,在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服务优质化上仍面临巨大压力。(二)党建联盟作用发挥不到位。对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参与城市治理工作缺乏有效抓手和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作用发挥还有待加强。(三)辖区居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到位。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没
6、有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对小区管理、治理主动建议的意识不强。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树牢“统”的理念。加强与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之间机制性联系,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轴心”作用,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形成治理合力。(二)加强“联”的意识。继续完善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考核评价机制,探索社区党组织对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的有效监督手段,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真正形成共商共议、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三)激发“民”的力量。充分调动居民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集合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辖区居民等力量,在小区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将服务延伸至城市社区的“微末之处”,努力打造更高质量的城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