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02096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 结 题 报 告 2009杭州市教育规划课题 A序号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 (结题报告)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教研组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组织,为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教研组活动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由于受到时空限制,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在固定时间、地点才能进行,且只能有少数教师发言,点到即止,大多数教师的观点难以充分表达;过分注重发挥个别优秀教师的示范功能,而忽视了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作用,不利于集体智慧的形成;在教研点评,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出于对资深教师的敬重,不提、少提或婉转地

2、提反面意见,更多的是无关紧要的“外交辞令”,使教研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改进传统的教研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组的效能,是我们课题组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网络技术的运用,为改革教研组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此我们开始介入“网络背景下的学习型教研组建设”领域的研究,建立以实验小学中心,下属四所教学点为辐射区的学习型网络教研组体系,并开展“团队合作推进式网络化学习型教研组工作”的研究,课题着重从校园网的设立、教师培训、视频案例式学习、网络集体备课、互助捆绑教研组活动等五大领域进行研究,并获得初步成效。通过校园网使得教研组工作进一步得以继续扩展、生成、提升,变得更有成效,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更为自由、宽松和便捷,

3、彰显出“人到网、网到人、人网人”的便捷式教研活动形式,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教研组。形成了特色的校园文化。一、研究背景:现实引发的思考(一) 农村传统教研组活动的现状传统的教研组活动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呼唤对教研组活动的创新。1999年我镇经过学校资源整合,形成4个校区,有教师140多人。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九个教研组。最小的英语教研组有十位教师,最多的语文组有六十六位。这么多人要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以往教研组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只是上课、评课,没有一定的主题研究,许多教师就课评课,在加上教师的理论学识、研究意识相对较

4、弱,许多教师觉得获益不多,大家参加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突出的问题:问题一:管理粗放,缺乏精细。学校对教研组活动的建设比较“粗放”,只要求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但具体到每个组计划不够精细,每次活动有方案,但不够具体;有措施,但不能全部落实。问题二: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实效。大多数教师认为教研组活动形式不外乎听课、评课,开一节学科组的公开课或示范课等。教师参加这些活动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因此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教研开课人人推诿,开课的教师总是固定的几个人。问题三:教研氛围不浓,缺乏主动。每次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活动时虽然有评课,但仅仅停留在表面。大多数公开课,一般都是学科组长和

5、上课教师的事情,在教研组活动中,也总是几名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在作中心发言,其他教师仅仅是旁观者,即使被点名发言,也是讲几句恭维的好话。问题四: 教研目标不明,缺乏主题引领教研组为了完成学校的教研任务,布置教师开课,但是开课想达成的目的不清,因此花哨、热闹成了教研课好坏的标准。教师评课也因没有主题,只能讲个人的认识。传统的教研活动就即使有主题,往往也是行政领导布置的,组内成员往往因为不能领会主题的意思,造成活动效果不佳不到为就是由领导布置教师完成或应付的过程,而不是共同主题引领的行动。这对于一个团队共同的建设还是很不够。而且当前学校教研组活动普遍存在方式陈旧、浮于表面的、内容形式化的弊端,对教师

6、没有产生根本的作用,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农村小学受传统教研方式的制约,教研工作难以有效的进行,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二) 现行的教师研训形式陈旧低效1从教师培训机构层面来看目前国内教育系统通过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以理论学习为主的短期离岗培训,虽然产生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无法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支持。主要表现有:推进课堂实践的新课程改革效果不明显;一次性的培训,过分倚重培训后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运用能力;单纯的政策性手段敦促,难以调动教师积极性;稍显松散的考评和监控机制,只能保证教师参训到

7、场,走走形式而已。2从学校层面来看近年来学校校本研修被大力推广,它是实践反思取向的专业发展策略,主要解决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改进的平衡问题。但目前也遭遇了许多困难,如:学校校本培训研究不足,大多数学校本身没有能力组织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提升的研修;教师个体研究能力不足、时间有限,许多研修活动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教师缺少教学方法方法指导,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有限;缺少可激励和维持教师研修努力的交流平台与制度保障局限于零星的个体行为,有点无面,造成目前的校本研修效果不理想。3从教师个体层面来看教育改革形势日新月异,教师努力追求学历的提升,80%师已取得了大专以上的学历。但由于经费的问题,大部教师很少外出学习,

8、得不到专家的指导,主要以教师个人自学为主,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教研组团队作用得不到发挥,不利于教师共同成长。因此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三)现代化网络平台的创建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学习载体。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走出去”学习培训的机会少,实现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作用,“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成长的需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通信的自我生成的教师学习团体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中的教师学习团体虽然是一种自发生成的学习组织,但成功的学习团体能

9、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能够在教师成长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学习型教研组能与网络有效结合,它将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一线教师就能跨越时空距离,能实现与同行、能手、精英、专家在线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的愿望。能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学校教学的研究,改变学校孤军奋战、教师凭个体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状态,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教师们深刻体验网络学习型教研组活动的魅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插上翅膀,实现“人人、天天、点点”都可教研的梦想,开创教研“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局面,从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可持续发展。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广阔的平台和通道,足不出户地走进优

10、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课堂和学术讲座,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进行网络教研活动,实现零距离的对话,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我们学校自2006年开始进行集体备课,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自2007年开始进行以年级组赛课、视频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一个课例、一个视频案例、一次年级组赛课,都只能使一位或者几位上课教师得到快速的成长,而大部分的听课教师只能得到一些收获。此外,由于受到时间、课务等多方面原因,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而开放的网络平台则为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四)学校已有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底蕴。本课题是在学

11、校已有的、获得杭州市专项课题三等奖农村小学以课例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县一等奖课题如何提高校园网应用实效性的研究、农村小学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组活动的构建 基础上提出的。我们立足于农村小学的课堂进行了四年集体备课,两年课例研究,一年的视频案例研究。近四年来,我校学习型教研组的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反思一边改进,我们这样一路走来,可见我们的教研组工作已经留下了一系列的成长足迹。我们在收获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为目前新课改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借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课题其实是农村小学以课例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后续研究,农村小学以课例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组建设

12、为本课题的研究积淀了丰厚底蕴:1、凝聚了我们教师的力量,已形成了一支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型团队;2、摸索出了一套进行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管理模式;3.对课例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经验。如何使我们的学习型教研组更加具有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创新型。如何更好地引领我们的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一直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农村小学以课例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组建设成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充分利用网络有效服务于我们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因此,基于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的研究对我校(我校是我县最大的农村实验小学,拥有3000多名学生,148位教职工,下属有四个完小。)学习型教研组建设有很大

13、的现实意义,对周边农村小学也有很强的辐射意义。二、 课题研究的设计(一)概念的界定1.网络:(Internet)源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的“阿帕网”,中文则专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许多规模不等的计算机组成的联结。在短短三十年里,网络由于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方式便捷的特点,很快从军事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政治和教育等诸多领域,而且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连接结构。2.学习型教研组:关于“学习型教研组”,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要有一个全体成员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发展目标,即意味着全体成员与学习型教研组有共同生存的利益。这样组织成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14、潜能,在构建与实践中感悟在工作状态下学习,在学习状态下工作的甘甜。用这一组织形式,使学习型教研组成员步入以学习求发展、自我生成之路,进而焕发集体与个体生命的活力。其次,必须在学习上下工夫,把提高全体成员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作为学习型教研组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学习不只是指学习的能力,还包括学习的动力、毅力和学习的速度、效率等等,快速学习、持续学习、有效学习是学习型教研组三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第三,必定要有新颖的学习方式和管理理念,就学习方式而言,以集体备课、课堂实践、教学反思和经验共享为主要学习方式;至于管理理念,重以人为本,为学习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学习型教研组”是指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

15、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达到知识经验共享,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的教学研究小组。“学习型教研组”是能够设法使各学习型教研组成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3.网络背景下的学习型教研组构建学校教研网络,学习型教研组将教案集锦、视频案例、教师论坛、教学随想等,发送到校园网上,供大家学习、交流,实现教研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原有学科教研组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内学科教研网,定期就共同面临的问题异型研讨,拓展教师之间互动的空间,使势单力薄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走出封闭的圈子,在多途径的互动中,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充分

16、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型教研组的创建,可以改变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观念,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共享,学会创新,使学习型教研组成为富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团队。提高了集体创造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双赢的目的。构建新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行为,进而增进学习型教研组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学习型教研组的学力。(二)理性思考:1个体发展可以带动整个群体的发展,才有可能形成“水涨船高”、“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态势,使整个群体发展不断地达到新的高度。反之,个体缺少学习行为的教师群体,是很难达成群体的共同专业发展要求。因为教师群体的共同发

17、展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发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是个体主动的发展,包括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主发展、自我反思等方面的个体自我更新。教师个体学习行为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把成功的课改经验、理论知识直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扩大专业知识含量,增强反思、思辨和质疑的能力。2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教育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充满智慧、情感和艺术意味的人际文化交流活动。技术的人性化、情感化可以为此提供更多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教师不能只讲技术而不讲艺术。只有教育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才能显示出教育技术的优势。只有教育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才能使教育技术能够更好的被接受和认可。3库伯的学习圈理论是基于人类共同的学习规

18、律而提炼总结出来的,是现代管理培训模式的理论依据 :第一,任何学习过程都应遵循“学习圈”,学习的起点或知识的获取首先是来自人们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直接经验即人们通过做某事获得某种感知,或借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对世界图景的第一次粗略地把持”。有了“经验”,学习的下一步逻辑过程便是对已获经验进行“反思”,即人们对经验过程中的“知识碎片”进行回忆、清理、整合、分享等等。最后一个阶段是“行动”阶段,可以说,它是对已获知识的应用和巩固阶段,是检验学习者是否真正“学以致用”,或是否达到学习的效果。如果从行动中发现有新的问题出现,则学习循环又有了新的起点,意味着新一轮的学习圈又开始运动。人们的知识就在这

19、种不断地学习循环中得以增长。 第二、学习圈理论强调重视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差异。库伯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不一致”。根据学习圈理论,可以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大致的分为四类:经验型学习者、反思型学习者、理论型学习者和应用型学习者。库伯认为,这四种类型的学习风格不存在优劣的价值判别,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正因为如此,在设计教育和培训项目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的存在。 第三、集体学习比个体学习的效率高。集体崇尚开放式学习氛围;反对把学习看作孤立和封闭的行为;倡导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重视学

20、习者的相互启发、分享知识。正因为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才有了他们对某种事物看法的不同观点,思想碰撞中“知识得以增长”。不同思想的“交换”使得每个学习者得到更多的思想。毋庸赘言,这种集体学习的学习模式更有利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三)研究的目标学校层面目标:引领、和谐、幸福通过以课网络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研究,寻找学校对教研组管理的缺陷及缺陷的根由,力争把每个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的教研组。1通过建构网络资源平台,包括建立学习型教研组网站,教案集锦、教师论坛、教学随想,促使教师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学会信息和资源共享,学会教学创新,使个各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

21、2通过教研活动的反思,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先进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3通过课题实施,营造浓郁的具有反思精神的学校教学研究氛围,提高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4通过对视频案例的洞察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为农村小学提供一些共性经验。教研组层面:团结、合作、探究1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组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学习型教研组对成员的管理过程。2在学习型教研组内形成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浓郁氛围,提高学习型教研组的学力。教师层面:反思、重建、提高1遵循学习型教研组的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型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视频录象活动(说课,磨课,听课、评课、研讨),培植反思

22、精神,积极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先进教学理念,以指导课堂教学行为。2通过充分动用网络资源,使教师感受学习型教研组的魅力,作为一分子,愿意和其他成员互助互惠,以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共享,学会创新,促使学校教研组成为富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团队(四)研究步骤: 1(2009、32009、6)由教科室总负责,各教研组长明确自己的任务,在我校网站上建设博客平台及组建各QQ教研群组。 2(2009、7-2009、11)培训教研组创新活动的引领人,并开展第一阶段的基于网络技术的教研组创新活动的课题研究,教师整理第一阶段的经验及要注意的问题。 3(2009、12)聘请杭州市教科所施光明

23、所长、金卫国主任、省教科院王健敏院长进行课题研究指导。4(2010、2-2010、7)在第一阶段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对教育博客和QQ群聊进行改进,并开展第二阶段的利用网络技术来促进学习型教研组活动,并在县教科室的指导下,进行现场交流,教师整理第二阶段的经验及反思。各教研组进行专题研讨总结,课题组完成实验报告。52010年8月聘请杭州市教科所沈美华老师进行课题指导修改定稿。(五)研究的内容1在学校网站上建立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九个教研组网上研讨平台,研究尝试运用学校FTP、论坛、博客、QQ群聊等网络技术为教研组活动提供交流载体,教研组在博客上有序地开展教研

24、组活动有主题的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示范课展示,个人反思等;通过博客论坛来对某些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探讨;有主题地对理论学习进行沟通交流;让教师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一个学习型的教研组团队。2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3教研组网络集体备课以及网络点评、磨课制度的实施研究4学校网络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三、网络背景下学习型教研组构建策略的研究(一)基础设施的准备网络建立学校网站,设立学校论坛、教师博客,教研组建设、教育资源等栏目利用FTP上传下载教学资源,形成校内信息传输平台。1学校论坛: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把学校论坛中分为:教师随笔、书香校园、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班级管理、制度方案

25、讨论区、开心乐园、亲子教育、精彩博客等九个版块,使各个主题版块都能体现学校的工作。各个版块设立专门的管理员(各教研组长担任),管理员定期对这几个版块操作情况评定等级。如:课堂教学:我们把学校课程分为九个教研大组,每个教研组又分为几个互助团队,各个互助团队挑选一名骨干教师作为团队负责人。每个教研组每月根据团队在合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抛出一个学习主题,每个教师就可以选定某个环节、某个细节,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得到同伴的互助,专家的指点。2教师博客:博客注重于教师个人生活和教育经历的积累,养成即时记录教学心得,教学反思的习惯,类似于个人档案,但更具有共享性和交互性,比如说我校的个人博客一般分为这

26、样几类:读书随笔、爱生日记、书香班级、每月教学盘点、经典积累、我的生活、教师成长档案等基本的模块,像学校要求完成的“读书随笔、爱生日记、书香班级、每月教学盘点”就可以直接上教师的博客进行检查。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纸张,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学校的特色文化。3教育资源:(二)意识领域的准备他训为了使学校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教育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1 中老年教师计算机操作培训 为使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我们通过“青带老”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使他们掌握以下几

27、点基本的操作技能(1)学会基本的WORD操作(2)学会上传教学资料收发电子邮件;(3)学会在论坛上跟贴和回贴;(4)学会在学校FTP上上传和下载有关资料。学期结束时,经学校考核成绩合格的在绩效工资的考核中分别给予师徒一定的奖励。(5)学会学校专用网站及各类专题教育网站学习:进入学校网站,熟悉学校网站树型结构。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栏目,学会进国内教育专题网站,查阅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甚至网络课程,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说,我们向全体教师推荐以下专题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 “五月端阳”这一课时,上课教师通过网络找到了菖蒲等植物的图片、屈原的有关资料、赛龙舟的视频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

28、在搜索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利用关键词搜索可以得到成千上万个网页,如教师在上“物质的构成”这一课时,利用百度搜索http:/ 搜索“物质的构成”得到的结果是“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5,400篇,利用google的高级搜索功能得到的结果是“约有7,660项符合物质的构成的查询结果”。面对浩瀚的资源 ,教师根据所需找到自己满意的资料,再把资料上发在学校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各个相对应的栏目,以便组内的其他人员共享.大大提高了各个教研组的工作效率.所以,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个体的努力,更需要的是组内教师们的合作与交流。2、青年教师网络博客培训为搭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课题组要求青年教师:(1

29、)把运用网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个习惯,学会经营自己的博客。(2)经营充实学校的网站资源,不断更新教师成长、教研组建设等栏目内容。(3)探究网络博客教研活动的新形式,邀请网络博客佳宾,进行面对面的专家引领,提高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三)观摩经典视频案例自训聚焦网络课堂是学习型教研组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课堂,视频案例可以提供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再现教学过程,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视频案例提供了向专家学习的机会,专家、名师的视频案例对广大教师是一种示范,教师可以从中获得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对自己课堂的关注。我们在网络学习型教研组活动中,十分重视对视频案例的发掘,目前已收集了上百个课例

30、,同时还鼓励教师制作自己的视频案例。在视频案例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观看、反思,体验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学习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教师深入地进行理性思考,扩展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但在实践中,由于网络容量的限制,只能在校园网上分期分批提供少量的案例用于教研活动。以下是我校网站上的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教师自主网络学习内容链接1.课堂聚焦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说课 一次磨课 二次磨课展示开课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第一轮:说课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

31、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教学内容。2、教材的作用与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更感困难一些。例如,已知老师年龄比学生大17岁,用a表示儿子岁数,那么a+17既表示老师岁数总是比学生岁数大17的年龄关系,又表示父亲的岁数。这是学生初学时的一个难点。首先,他们要理解师生年龄之间的关系,把用语言叙述的这一关系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次,他们往往不习惯将a+17视为一个量,常有学生认为这是一

32、个式子,不是结果。而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个量恰恰是学习列方程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基础,突破难点,教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作出了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安排。即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例1),然后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即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例2和例3),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例4)。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3、说教学目标因此,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本课的目标是:(1) 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会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知道字母与、等符号一样都可以来表示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一个实际问题

33、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2)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涵数思想。4、说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并会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为了有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我着重抓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通过两个例题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可以用语言表示成:老师的年龄=学生的年龄+17岁,也可以用“a”表示学生的年龄,“a+17”表示老师的年龄;然后通过辨析知道这个X表示的是一定范围的数。用一个

34、式子表示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可以用语言叙述: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在地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6,也可以用“x”表示在地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用“6x”表示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两种表示方法进行比较,学生从中会体验到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简明,清楚方便的优势。5、说教学难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在难点上我是这样进行突破的:如通过提问学生1000岁的时候,我几岁,学生惊讶而后大笑,让学生感悟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的,所以a的取值也有范围的。(二)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

35、结合的教学方法。(三)说学生学法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比较复杂和难于接受的。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感悟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第

36、二层次: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知道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第三层次:综合训练、深化理解,体验学习知识后的成功。第四层次:总结,1、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提问学生:今年几岁了?师:先不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学生猜老师的年龄师:给你点提示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猜对出示:这条信息是我比李叶飞大17岁设计意图:我将教材中“小红与爸爸的年龄关系”用“学生与老师的年龄关系”取代,从猜老师的写数入手,。这样加工教材,使教学素材更贴近教学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理解抽象的含有字母的式子。2、自主探究,领悟新知。(1)提出问题,感悟新知:利用老师比李叶飞大17岁的数量关系A、让学生计算学生1岁,2岁。3岁时,老师的

37、年龄。B、引导:老师的年龄还能求吗?C、提示:如果你们的年龄为a岁,那么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D、感悟生生命是有限的,a在取值范围也要按实际情况而定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以小学中的算术为基础,学生感觉比较亲切,也降低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与知识间的衔接。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2)发现规律。A、阅读小资料,得出数量关系月球上举起的质量=地球举起质量6B、根据关系式填写表格,观察表格,得出规律。C、当地球上举起的质量是千克时,月球上举起的质量是6千克D、注意的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质量也是有限的,因此a、x表示的数也是

38、有限的。设计意图:从找规律入手,结合学生的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强调表示的规范性,让学生既能从实验中得到数学规律,又要掌握数学表示的严密性。3、应用新知,体验成功。(1)数学书p47页第四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可以表示加减乘除思中运算中的数量关系(2)再续游戏:你能用一句话结束这首儿歌吗?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n只青蛙_张嘴,_只眼睛_条腿。小结:这里的字母n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青蛙只数。它不仅表示了数,而且表示了青蛙的只数n与它的嘴的数目n,眼睛的数目2n,以及腿的数目4n之间的数量关系。意图:继续从儿

39、歌入手,加深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再次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以风趣的儿歌作为学生的素材,学生在素材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中切身体验数学中的奥妙。(3)计算标准体重师:成年男子与女子的标准体重通常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身高用厘米数,体重要用千克数,出示: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05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10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男子或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教师告诉学生自己的身高,让学生选择一个式子,算出教师的标准体重,再告诉学生教师的实际体重,与计算结果比较,评价教师的实际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与标准体重相差2千克之内都属于正常范围)师:回去以后可以根据这两个式子测算一下你爸爸、妈妈的标准体重各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两组练习,综合运用,加深印象与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与格式,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后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归纳总结。让学生说说学生体会。小结:从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一些不确定的数量,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教研组组员综合点评:1、内容较多,需要精简内容。可上其中一至二个例题。2、练习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3、例题可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