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214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 特征码 cOHXdUaCIruSwCVNmFUJ * 一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 情感的把握。 二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 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第 2 页 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 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2、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 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 3 页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 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

3、光普照,四 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 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 、 “孤月” 、 “落日” 、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 交融的意境。(20XX 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第 4 页 答:(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 略去)“片云” “孤月”

4、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 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 “秋风”意境雄壮、开阔 (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 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 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 情景交融 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 第 5 页 感爱憎

5、。 2. 对比烘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 物鲜明突出. 3.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 结合. 4. 用典 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 使用叠词 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 细节 真实准确传神 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修辞手法主要有: 第 6 页 1.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 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

6、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 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 强联想,创造气氛 5. 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反问 加强语气 7.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双关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要特别注意以下高考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1)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 声寂衬 以 第 7 页 乐景衬哀情) (2)各种修辞手法(比喻为更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夸 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 抒情酣畅) (3)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 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

7、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 静) (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 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 以反衬感伤的之情)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 或由下而上)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 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 8 页 答题示例: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

8、修辞手法?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步骤一)写开门见“山” , “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 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 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步骤二)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 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 早行 第 9 页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 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 寂寞(步骤三)。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 第 10 页 故。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 理解。(20XX 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 答: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 写出了曲终 时的景色。(步骤二)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