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gzz省cccc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cccc县工业与信息化局xxxx大学二一一年七月132 / 13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目 录1、总则11.1 规划背景11.2 规划范围及年限31.2.1 规划范围31.2.2 规划年限4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41.3.1 指导思想41.3.2 指导原则41.4 规划依据51.5 规划编制思路62、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分析82.1 ggzz省产业发展82.2 qqqq州产业发展92.3 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分析112.4 周边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状况143、县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园区现状分析193.1 县域经济发展特征193.1.1 整体呈增长性,增速较快1
2、93.1.2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203.1.3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支出增长缓慢213.1.4 第一产业平稳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223.2 县域工业发展特征及阶段233.2.1 县域工业发展特征233.2.2 县域工业发展阶段243.3 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264、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414.1 优势(Strengths)414.1.1 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初步形成414.1.2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434.2 劣势(Weakness)474.2.1 发展水平相对低下474.2.2 基础设施仍然薄弱504.2.3 用地条件限制,开发成本高504.2.4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素质有
3、待提高504.3 机遇(Opportunities)514.4 挑战(Threats)525、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战略535.1 发展目标535.1.1 近期目标(20112015年)545.1.2 中长期目标(20162030年)545.1.3 cccc县八大产业发展目标555.2 园区发展定位585.2.1 基本原则585.2.2 工业园区的定位595.3 发展方向及路径615.3.1 产业选择615.3.2 发展重点695.3.3 发展路径695.4 发展思路715.4.1 突出支柱,循环发展725.4.2 轻重驱动,优化布局725.4.3 三区联动,协调提升736、工业园区空间布局736.
4、1 总体要求736.2 布局原则和布局方式746.2.1 布局原则746.2.2 布局方式756.3 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786.4 功能布局807、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研究877.1工业园区开发模式条件分析877.1.1 土地利用条件877.1.2 资金条件877.1.3 产业聚集条件887.2 工业园区开发模式选择887.2.1 园区土地开发模式选择887.2.2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选择897.2.3 园区产业开发模式928、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968.1 国内外工业园区运营模式借鉴968.1.1 国外工业园区运营模式案例分析968.1.2 国内工业园区运营模式案例分析1038.1.
5、3 国内外经验借鉴1108.2 cccc县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的设计1128.2.1 政府主导型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模式成立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和工业区建设与发展公司1128.2.2 市场主导型工业区建设与发展模式引入投资人,成立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总公司1138.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型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模式政府公司共管型模式1159、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1179.1 建立有效的开发体制与机制,保障开发顺利进行1179.2 创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189.3 多元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209.4 突出特色,形成产业集聚能力1209.5 注重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1219.6 发
6、挥自身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1229.7 优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239.8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124附图124附表(cccc县工业园区“十二五”期间建议投资项目表).1331、总则1.1 规划背景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10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主要途径,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意见提出要建设建立资源深加工基地,
7、加强有色金属等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推进冶电联营,形成一批深加工产业基地。同时要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意见还提出要支持产业园区适当扩区调位,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可申请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ggzz省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基调,要以抓好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吸引投资,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融通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投资。为实现ggzz工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工业强省”战略实施,ggzz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努力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100个。另外201
8、0年10月26日召开ggzz省工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强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事关ggzz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此次会议还确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着力点,围绕原材料发展精细加工业。qqqq州八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qqqq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来引领工业发展,按照建立“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突出“抓园区、抓投资、抓市场”三个抓手,千方百计扩大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确保“工业强州”的战略重点得到强势推进。在2006年规划的qqqq州循环工业园区中,cc
9、cc县的大榕、新兴位于其核心区域,使cccc县在qqqq州区位发展条件发生了改变。qqqq州工业发展会议提出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要集中力量培育支撑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的载体。要切实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招商引资网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以创新的精神破解阻碍工业发展的难题,大力营造“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良好环境。cccc县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未来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充分利用qqqq州工业发展及工业园建设的机遇,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2 规划范围及年限
10、1.2.1 规划范围cccc工业园位于ggzz省qqqq州cccc县县城以北,南临过境主干道G60号高速公路,西至思旸镇区、北至大有乡中心区,总用地面积30.23平方公里(图1-1)。园区范围为东抵龙江与异溪两盒的交叉河口,西接思旸镇瓦窑村,南临思旸镇大榕村老屋-杉木沟一线,北至大有乡农坪-碑边一线。其中,cccc工业园的大榕片区位于黔东循环经济区的一部分。图1-1 cccc工业园区位1.2.2 规划年限本规划的年限为2011-2030年。其中,2011-2015为近期规划,2016-2030为中远期规划。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3.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cccc区域发展
11、环境、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突出特色,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定位,确定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以及开发方式及措施。充分发挥园区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园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1.3.2 指导原则(1)内外协调、发挥优势cccc发展要从内外协调中找出自身的优势,要考虑区域发展的环境,东部产业转移,要考虑内部产业结构的提升以及区域发展的阶段,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结合,提高区域竞争力。(2)科学布局、综合开发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通过良好的规划与布局,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12、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规划要统一,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突出重点,滚动开发,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并保证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从企业的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要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保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4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3)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13、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07年8月修订)(6)中共ggzz省委关于ggzz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10月)(7)中共ggzz省委ggzz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8)关于公布ggzz省重点耗能产品(水耗)限额通知(2006年1月)(9)qqqq苗族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10)关于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发展规划的批复(2008年4月)(11)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12)cccc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13)cccc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4)cccc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4、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 第2号)2008年10月1日实施(16)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HJT409-2007)(17)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274-2009)(18)相关法律法规1.5 规划编制思路以ggzz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战略为指引,明确cccc县在qqqq州循环工业园区规划中的地位,在对cccc县发展区域背景、县域经济、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园区的功能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园区的开放运营管理模式及cccc县工业园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图1-2)。图1-2 cccc县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技术路线图2、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
15、分析2.1 ggzz省产业发展“十五”及“十一五”期间,ggzz经济平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ggzz省国民生产总值为4593.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12.8%。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7%、39.2%和47.1%。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发展较缓,其产值从2001年的274.1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30.33亿元,在国民
16、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25.27%下降到2007年的13.72%;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产值从2001年的419.7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800.06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38.68%上升到2010年的39.18%,第三产业产值从2001年的390.9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163.58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36.04%上升到2010年的47.10%(表2-1,图2-1)。表2-1 2000-2010年ggzz省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年份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1084.90274.17419.74390.9
17、920021185.04280.83474.68429.5320031356.11298.37579.31478.4320041591.90334.11714.66543.1320051942.00368.94826.63783.4920062282.00393.17980.76908.0520072741.90446.381148.271147.2520083199.12547.851408.711242.5620093893.51554.021474.331865.1620104593.97630.331800.062163.58图2-1 ggzz省2000年-2010年三大产业值图(单位
18、亿元)2.2 qqqq州产业发展qqqq州2010年生产总值312.57亿元,第一产业为76.7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4.6%,比2009年增长6.9%;第二产业为94.1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0.1%,比2009年增长21.1%;第三产业为141.7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5.3%,比2009年增长13.8%。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3%、41.9%和46.9%。(1)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二、三产业增长迅猛。2010年qqqq州全年生产总值3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第一产业为76.74亿元,比2009年增长6.9%;第二产业为94.11亿元
19、比2009年增长21.1%;第三产业为141.72亿元,比2009年增长13.8%。从以上数据可知,qqqq州第一产业发展较缓,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第二产业。(2)第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高。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3%、41.9%和46.9%,第二、第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高。(3)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推动全州工业发展。工业增加值完成6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1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9.3%,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4.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全
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炭采选、非金属矿物制造、木材加工六大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16亿元,占86.4%。与上年相比,在21个行业中14增7减。其中,木材加工业增长6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3.7%,黑色金属冶炼业增长44.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1.0%,饮料制造业增长3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3.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7.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65.5%,有色金属冶炼业下降22.5%,金属制品业下降11.1%,电力行业下降4.8%,医药制造业下降10.5%,纺织业下降9.7%。2.3 东部沿海地区
21、的产业转移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才能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如下:(1)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正在快速提升。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近年来中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生产增加值增长速度加快,表现
22、的趋势是快于东部地区,这说明产业的梯度转移以及升级正在加速进行。(2)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明显上升,发达地区那些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盈利能力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据调查,当前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制鞋等产业转移最为迫切,电子信息、家电等也在开始寻求新出路。如深圳的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外迁较多,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佛山市计划将近一半产值的陶瓷企业转移,由陶瓷生产基地向研发、物流、会展、总部基地转变。此外,依托资源进行开发的产业如竹木加工、家具制造、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旅游开发、药材种植及加工等行业
23、也都需要向外转移。未来一段时期,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转移的产业主要以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等为主。(3)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希望借助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时机,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各地区都在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有的城市拥有比邻珠三角、环渤海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有的城市拥有资源优势,有的城市拥有某些产业集聚优势,中西部地区还拥有中西部大开发
24、的特殊优惠政策优势。一些中部地区开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因此,中西部区域间争夺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白热化。(4)企业抱
25、团转移趋势明显。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5)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最吸引东部企业转移。由于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具有整合优势、网络效应、相互学习、创新激励、知识溢出等内在机制,因而有
26、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具有稳定、持续、不寻常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如合肥、铜陵都分别建立了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工业园,九牧王、利郎等众多国内知名服装厂家纷纷签约入住,将其研发和生产基地迁移至此,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服装加工和产出能力。再比如,中国中西部鞋都璧山目前已有来自东部、南方和中西部(含本土企业)1300多家相关制鞋产业入住,年产皮鞋6000多万双,产值达到45.7亿元。2.4 周边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状况cccc县周边地区产业园区较多,这些产业园区面临的发展背景有相似之处,管理的主体不同,相互之间具有竞争,但在某些产业环节方面也有互补关系。这
27、些产业园区分别是凯里经济开发区、镇远黔东工业园、三穗县工业园、玉屏县工业园和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图2-2)。图2-2 cccc工业园及周边工业园区位图(1)凯里经济开发区凯里经济开发区西倚ggzz省百强小城镇之一的鸭塘镇政府行政生活居住区,北托凯(里)麻(江)高速公路。园区距市中心约2公里,距凯里火车站4公里。凯麻高速公路、320国道(三级公路)、凯(里)丹(寨)省道(三级公路)穿越园区东西南北,与园区道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从园区沿凯麻高速公路到省城贵阳和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仅需100分钟左右,到西南出海大通道广西北海港不到8小时。园区现拟划“一区三园”。“一区”,即凯里经济开发区,控制范围
28、79.71平方公里,包括凯里经济开发区和扩建开发片区。“三园”:“第一园”即凯里炉山循环经济区和碧波投资创业区,控制范围45平方公里。第二园台江革一工业经济区,控制范围30平方公里。第三园丹寨金钟工业聚集区,控制范围14.13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以外资、独资、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制药、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电冶加工、新材料加工。园区电力充足,专设220kv变电站和110kv变电站各一座。水源丰富,供水设施齐全,可满足园区生产生活用水。通讯便利,园区邮通讯实现了电缆传输数字化、交换数字程控化,可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有线通讯、移动电话、互联网通信等各种服务。(2)镇远黔东工业园镇远黔东工业园位于gg
29、zz省东部,湘黔两省五县(镇远、cccc、三穗、玉屏、新晃)交汇处,为ggzz省的东大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距历史文化名城镇远30公里、优秀旅游城市州府凯里100公里、省会贵阳260公里、湖南省怀化市130公里,境内有沪昆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沪昆快铁通过,有高速出口2个,有羊坪、青溪2个火车站,客货运输便利。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镇远县工业园区2005年列为ggzz省循环经济示范区,2007年列为qqqq州“四圈一区”产业布局发展中“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的核心区,是省、州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目前,落户园区的企业有30家,规模企业16家。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近20亿元,增加
30、值近4亿元,税收近2亿元。形成了电力、冶金、酿酒、建材四大主导产业。黔东火电、青酒集团、润达、邦泰、东立水泥等企业已成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3)三穗县工业园区三穗县工业园区位于G60号高速公路、沪昆客运专线和三黎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上,总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共涉及2个乡镇9个行政村。工业园区划分为4个产业区,分别布局食品、医药、电子、服装、加工贸易、建材、制造、轻工、生物化工、新型材料、文化产业园以及冶金、电解、矿业等产业,现正在争取列入省级重点产业区进行规划建设。该县充分区位、交通和资源等比较优越,为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促进各类企业、各类生产要素在园区优化整合,实现聚集发展提供了保障。该工业园
31、的建设目标是力争3-5年内,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产业特点鲜明的工业发展区域,努力将三穗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州重要产业示范区。(4)玉屏县工业园区玉屏县工业园区围绕“一区四院”进行,一个区是大龙循环工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9.4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全国区域性的锰、钡材料循环工业基地、qqqq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qqqq物流中心、重点发展锰及锰系列产品、钡及钡系列产品、铁合金精炼产品、锰合金新材料、煤焦化一体化、现代物流、建材加工等产业。四个院分别是:双桥承接产业转移园,占地800亩,重点发展制鞋、服装、玩具、家具、电子等科技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科特林循环经济建材产业园,
32、占地500-600亩,重点发展水泥、预制构件、耐磨材料、耐火涂料、石灰石综合利用和生产配套等;卓岭有色金属产业园,占地1000亩,重点发展铝棒加工、铝型材加工和铝工业材加工等;三家桥产业升级园重点发展耐磨不锈钢、医疗器械、冶炼升级等。但目前这些产业工业园还处于初级阶段,多属于未开工或者刚启动阶段。(5)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交通优势明显,东距湖南省长沙市600公里、怀化市110公里,西距省会贵阳360公里,南邻桂林500公里,北邻重庆,距铜仁大兴机场60公里。湘黔铁路(株六复线)、玉铜高等级公路、320国道、201省道穿境而过。特别是大龙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与广州铁路局的口子站,是
33、湘黔渝三省(市)五地(州)十七县(市)的物资集散地,铜仁大兴机场缩短了开发区与外界的距离,使开发区逐步形成以铁路、航空、国道主干线(上瑞高速公路)、地方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园区内电力资源充足,有火电厂2座,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4.5万千瓦。110千伏变电站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目前,60万千瓦火电技改扩大容项目和220千伏变电站正在进行。区内水资源丰富,舞阳河年均流量128立方米/秒;日供水能力达10000吨的自来水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已建成开通移动电话、网络、国际国内物挂、信函、包件业务等。仓储企业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3万余平方米,拥有五条铁路专用线。 园区重点鼓励投资城市基础设施
34、建设,高能耗冶金及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及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拟用5年时间建成年产10万吨电解铝、10万吨电解锰及锰盐、10万吨钡盐、10万吨电石及钙化工产品、10万吨电解锌、15万吨硫酸、10万吨其他冶金产品、60万吨水泥和产值10亿元的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基地。3、县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园区现状分析3.1 县域经济发展特征3.1.1 整体呈增长性,增速较快以GDP总量而论,cccc县GDP总量在2005-2010年间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63739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54300元,年均增长19.34%,尤其以2010年增长率最快,达到25.42%。2005年ggzz省
35、GDP总量为1942亿元,到2010年其GDP总量达到4594亿元,年均增长18.79%(表3-1,图3-1)。相同时期比较,cccc县的发展速度稍稍快于ggzz省。表3-1 cccc县与ggzz省GDP总量对比年份ccccggzzGDP(万元)增速(%)GDP(亿元)增速(%)200563739194220067352215.35228217.5120079064823.29274220.16200810377914.49319916.67200912303118.55389421.73201015430025.42459417.98年均增速(%)19.3418.79图3-1 cccc县与g
36、gzz省GDP总量增速对比3.1.2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2006-2010年,cccc县的固定资产投资由3121万元增长到5741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年增幅达到46.1%,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由2006年的17.1%提高到了2010年的37.2%。2006年-2010年,ggzz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由1197.68亿元增长到3186.28亿元,固定投资金额年增幅为27.1%,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由2006年的52.8%增长到2010年的69.4%。相同时期比较,cccc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远远高于ggzz省(表3-2,图3-2)。表3-2 cccc县与ggzz省社会固定资产
37、投资对比年份ccccggzz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增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速(%)2006125971197.682007126170.161488.8024.3120081526420.981864.6525.2520092710877.592450.9931.45201057414111.803186.2830.00年均增速(%)46.1127.71图3-2 cccc县和ggzz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图3.1.3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支出增长缓慢2000年-2009年,cccc县地方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587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3460万元,年均增长21.5%;同期
38、地方财政支出从2000年的5584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63760万元,年均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1)地方所属企业收入和各项税收收入;(2)各项税收收入;(3)中央财政的调剂收入,补贴拨款收入及其它收入。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项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价格补贴支出等。cccc县目前地方财政支出远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为国家贫困县,国家有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扶持。3.1.4 第一产业平稳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稳步发展。cccc县的第一产业,产值从2000年的17357万元,增加到2
39、010年的37725万元,年均增长7.3%。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快速成长。cccc县的第二产业增长迅速,产值从2000年的535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8114万元,年均增长22.1%,远高于同期全国的第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是近年来cccc县发展的一个亮点。其产值从2000年的7895万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58718万元,年均增长到20%,增长迅猛但略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图3-3)。图3-3 cccc县三大产业生产值(单位:万元)3.2 县域工业发展特征及阶段3.2.1 县域工业发展特征(1)工业产值逐年增加2007-2009年cccc县全县工业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
40、2007年为79377.5万元,2009年增加到131645.7万元。全县工业产值中,规模工业产值在80%以上。工业园工业产值在全县工业产值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从2007年的30.6%增加到2009年为52.1%(表3-3)。(2)工业结构单一原材料工业占工业比重的70%以上,目前cccc工业园区以原材料加工为主,园区的12户规模以上企业中,现有高能耗加工企业9户,其中生产硅锰合金5户:cccc县金源冶金集团(该企业同时生产中碳锰铁)、cccc金孟锰业有限公司、cccc县天榕锰业有限公司、cccc县华泉铁合金厂、cccc县巨华铁合金有限公司。其他还有1户钢绳厂、1户木材加工厂、2户粮油加工厂
41、3)产业链延伸不够目前,由于cccc县企业多为原材料加工型企业,特别是高能耗企业占多数,主要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再加工、精加工,以及下游产业链没有延伸。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也没有展开。表3-3 cccc县工业产值一览表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产值(万元)比例(%)产值(万元)比例(%)产值(万元)比例(%)规模工业园区外46342.669.45079152.652113.747.9园区内20471.930.645811.647.45671052.1小计66814.510096802.610096802.6100规模以下工业小计1256315.82158218.3228
42、2217.3全县合计小计79377.5100118184.6100131645.71003.2.2 县域工业发展阶段对于工业阶段的划分,目前国外比较通行的是钱纳里的工业阶段划分法,而国内比较出名的则是根据GNP在三次产业中占的比重来划分。(1)钱纳里的工业划分法cccc县2010人均GDP约合880美元,按照钱纳里工业进程阶段划分来看,人均GDP560-1120美元属于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的工业化中期开始,属于工业快速增长期(表3-4)。表3-4 钱纳里的工业进程划分收入水平(美元/人)时期阶段1402801第一阶段初级产品生产2805602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56011203工业化中期11202
43、1004工业化成熟期210033605工业化发达期336050406第三阶段发达经济(2)国内的工业划分法按国内学者的工业划分,cccc县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37725万元,占三类产业的26.1%;第二产业产值48114万元,占三类产业的33.3%;第三产业产值58718万元,占三类产业的40.6%。可以认为cccc县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加速阶段的转换期。(图3-4)图3-4 国内工业阶段划分综合钱纳里的工业发展阶段划分和国内的工业阶段划分,目前cccc县正处于工业快速上升时期。这对cccc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需要根据工业快速发展时期的特征,提出针对性的策略。3.3 工业园区发展现
44、状分析(1)园区外部交通情况良好园区的对外交通有国家主干道G60号高速路、G320国道从规划区南部经过, 规划区内部交通有省道S203(县城至思旸镇段),现状道路宽度最宽约为12米,最窄约8米;思旸镇内部道路多为6米宽的道路。(2)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目前,园区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征地工作还未完成。长冲园区道路已开始修建,水、电等基础设施正加紧进行,其他园区进行土地整理,思旸园区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3)“一园三区”初显根据cccc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目前cccc县已初步形成“一园三区”结构,一区就是cccc工业园,三区包括以长冲为中心的片区、以思旸为中心的片区和以大榕为中心的片区
45、图3-5、图3-6、图3-7)。图3-5 长冲片区图3-6 思旸片区图3-7 大榕片区(4)企业现状简介目前,cccc的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企业数量不多,而且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由于工业园区的规划,许多企业需要进行搬迁,同时由于国家对于重工业发展要求的提高,其中有些企业需要进行设备升级。其中,企业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电冶企业:金源冶金集团、金孟锰业有限公司、cccc县秦箭铁合金有限公司、cccc县华泉铁合金厂、cccc县顺发铁合金有限公司、ggzz省cccc县东风锰业有限责任公司、cccc县天榕锰业有限公司、ggzz省cccc县东正锰业有限责任公司、ggzz省cccc县天源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cccc县金源冶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厂址设在cccc县思旸镇马院村原气象站,距县城约15公里。该企业位于园区外,需搬进园区。主要产品为硅锰合金(6517)、中低碳锰铁,硅锰合金年生产能力38000吨,中低碳锰铁年生产能力13000吨。厂区占地面积17218.3,总投资19000万元,注册资金2000万元,现有职工213人。该企业是2002年开始生产,属于收购当地企业就地进行生产的。年设计生产能力硅锰合金10万吨、铬铁6万吨、中碳锰铁0.5万吨,年可创产值150000万元、销售收入130000万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