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3234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316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沧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

2、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项目名称: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沧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 沧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公章)项目负责人: 毛 娜 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称证书编号职责签字陈 猛环 评工程师B12180018编 写毛 娜环 评工程师

3、B12180110500编 写杨 彬环 评高级工程师B12180040400审 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建设单位沧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邓文忠联系人尹博轩通讯地址河北 省(自治区、直辖市) 沧州 市联系电话18733029587传真邮政编码061001建设地点沧州市黄河东路,自解放东路向东延伸至开发区干河段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公共设施管理业N78占地面积(平方米)67769.9绿化面积(平方米)47432总投资(万元)25652.4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5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3评价经费(万

4、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为了改善区域生活环境,沧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设沧州市黄河东路东延(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绿地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沧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沧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接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过现场勘查和资料收集,编制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2、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沧州市黄河东路,西起解放东路,东至开发区干河,沿途穿越芦家园、祝家院、东赵家坟三个村。项目起点坐标为东经1165353.43、北纬381722.90,终点坐标为东经1165539.

5、38、北纬381716.67,项目位于黄河东路(解放东路开发区干河)东西两侧各12.5m范围内,项目现状为村庄和农田。3、项目建设内容拟建工程内容包括:绿化、铺设甬道及亮化。工程控制线宽25m,黄河东路南侧和北侧各占地长2640m,绿化控制宽度12.5m(包括3.5m甬道)。甬道设在黄河东路两侧人行道外与绿地之间,与黄河东路内人行道接顺。甬道结构为一步级配砖石20cm,3cm砂,上铺6cm环保砖。甬道与绿地之间采用花岗岩立缘石。亮化主要采用 LED灯具,合理布置亮化光源位置和间距。4、原辅材料及运输条件(1)原辅材料: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材料单位用量1配砖石m33733.522中砂m35603环

6、保砖m18667.64花岗岩立缘石m5333.6(2)运输条件:项目沿线公路网发达,运输条件便利,所有原辅材料均可直接运进工地。项目均采用当地取材,运输距离较近,运输工具以汽车为主。5、绿化方案拟建工程对黄河东路两侧进行绿化设计,以大量乔、灌木进行配植:(1)竖向:树木高度在视线上分高、中、低三个层次,错落有致,有很强的立体感,打破以往后高前低的观点,高中低搭配依平面布局前后错落。(2)横向:采用里开外合式布局,组团式栽植,通过同一种苗木的片植组成林海,阔叶、针叶树的混交,乔、灌木的合理配植。(3)色相:用大量乔灌木的片植营造出不同的色相差异,考虑四季变换,以绿色调为主,主要以龙柏、雪松、蜀桧

7、、国槐、栾树等片植营造出大的绿色模块。黄红色调为辅,如银杏、紫叶李、等苗木,做到色相丰富、合理搭配,并做到四季景观不同。(4)花相:做到三季有花,并且花相不同。以成片成团的花灌木形成花的海洋,增加视觉的震憾力,加大绿地的花量,如成片的紫薇、樱花、木槿、紫荆、连翘等。(5)生态环保:树种选择参照美学观念外,重点挑选一些适宜本地的乡土树种,如水杉、国槐、雪松、栾树、白蜡等,挑选一些抗污染,能吸附粉尘、有害气体的树种。如百日红、银杏树等。(6)大乔木以水杉、国槐、雪松、栾树、白蜡、马褂马、法桐为主,营造出美好和谐的城市环境。主要乔木:水杉、雪松、黑松、白蜡、法桐、国槐等。主要亚乔木:樱花、紫薇、紫叶

8、李、木槿等。主要花灌木:紫荆、连翘、火棘、红瑞木等。主要常绿树:雪松、黑松。主要整形球类:金叶女贞球、紫叶小檗球、龙柏球、火棘球等。6、工程取弃土及临时占地项目共需填方14400m3,外购土方14400m3,直接在当地购买成品土方,不设专门取土场。项目不设专门弃土场,施工废弃土石方主要为少量生活垃圾和砖石,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项目临时占地约1500m2。设置在拟建项目南侧(现为农田)。临时占地主要用于筑路材料储存、施工挖方堆放等。7、工程土方量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挖土量为20001m3,表面废弃建筑垃圾2

9、0001m3,清表产生废弃土石方量为40002m3。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施工挖土全部回用于绿化工程;施工废弃土石方主要为少量生活垃圾和砖石,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土方平衡表挖方量m3表面废弃建筑m3填方量m3外购土方量m3废弃土石方m3绿化工程20001200011440014400400028、工程用水及用电(1)给水:绿化浇灌用水由当地供水管网提供。绿化用水高峰期用量按照1.5L/m2d计算,绿化面积47432m2,则项目运营期高峰期绿化用水量为71

10、.1m3/d。(2)排水:项目运营期无废水排放。(3)供电:项目电力供应与现有电力网络相接,工程所需用电可以保证。9、施工进度项目施工人员60人,均为本地居民,不设施工营地。施工工期为2014.4-2014.12,白天施工。具体如下:2014年4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做好开工前准备,确保工程按计划施工;2014年10月至2014年11月底完成绿化亮化工程;2014年12月竣工验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本区域地处渤海低平原区,属华北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总的趋势

11、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坡度约为1/10000,项目所在区域平均海拔高度9.0m。2、水文地质沧州市区域为由冲击平原向滨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因区域内地质成因的不同,地下水水质差异较大。沧州市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松散地层中,沉积厚度350450m,最厚达580m。第一含水组,本组底界深度为20-30m,沧州以西地区含水层以北东东向条带状分布的细砂和粉砂为主,厚度不大。沧州以东滨海平原地区含水层以粉砂、细砂为主,厚度一般为8-12m;第二含水组,底板埋深120-220m,沧州中部、西部含水层以细粉砂、细砂为主,呈北东向条带状、舌状分布,一般为20-40m。沧州东部由于受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影响,海积

12、层约占本组厚度的1/3-1/4。含水层以薄层细砂、粉砂为主;第三含水组,本组底界埋深250-420m,沧州中部、西部含水层以中砂、中细砂、细砂为主,呈北东东一北东向舌状、条带状分布,砂层厚度一般为20-40m。东部含水层以细砂、粉砂为主;第四含水组,其底界埋深380-450m,含水层岩性以细砂、细粉砂为主。3、气候气象沧州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性气团控制,寒冷干燥。春季受蒙古大陆变性气团影响,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和西来或西南来低压影响,有时炎热干旱,有时暴雨倾盆,易受涝灾。秋季多受高压控制,天高气爽,少雨易旱。沧州市年平均日照28

13、90.1小时,年平均气温12.5,最低气温-15.6,最高气温38.7。累年最高气温42.0,累年最低气温-20.6。累年平均无霜期196天。年降水量平均617.8mm,多集中于夏季。秋、冬季多刮偏北风,春、夏季多刮偏南风。最多风向为SW风,出现频率为12.44%,次多风向为SSW风,出现频率为11.11%,最少风向频率为NNE风,出现频率4.33%,年静风频率1.05%。年总平均风速为2.86m/s,春季风速较大,夏季风速最小,累年最大风速为21m/s。4、地表水沧州市中西部区域主要有南运河、黑龙港河和小流津排水渠。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为与天津以北的北运河相对应,南运河沧州段南起吴桥

14、第六屯,北至青县李又屯,流经吴桥、东光、南皮、泊头、沧州市区、沧县、青县,全长215公里,流经沧州的运河干涸多年。从引黄济津、引黄入淀开始,主要发挥输水渠道的作用。黑龙港河系原是海河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献县、河间、沧县、青县境内有黑龙港河本支、东支、中支、西支、滹沱河古道、小流津排水渠等都是黑龙港河的支流。黑龙港河本支上段,上起泊头市乔官屯,与南排河相通,下至青县四窝头村汇入北排河,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266平方公里。小流津排水渠位于沧州市西部,南起沧县纸房头周庄子村,北至青县邓庄子正北,经北排河流入渤海。5、植被沧州市原属华北植物区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境内的野生植物趋

15、于减少,现存主要植被为农作物和果树。拟建项目所在地主要植被为农作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与人口项目位于沧州市新华区和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区位于市区东半部,与运河区以南北大街为界。全区总面积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22万人。全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30个 社区居委会;一个乡(小赵庄乡),26个村委会。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坐落于沧州市区的东南部,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是沧州市重点发展的新型工业区。2、经济结构新华区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种养业,

16、初步形成了葡萄、石榴、苗圃、花卉等特色种植园区和生猪、蛋鸡、肉鸭、狐貉等特种养殖基地,种养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工业以化工石化、精铸、管材为龙头工业经济,辖区内坐落着中石化沧州分公司、十三化建公司、达力普专用管材等企业,新华区辖区内市场门类齐全,范围涉及综合副食品、鞋类、水产品、煤炭、木材、工业品、旧货等十几个品类,商品辐射沧州及周边地区,是较集中和闻名的商品集散地。建区以来,全区达到了水、路、电、热、讯、气、宽带、有线电视等“九通一平”高规格工业配套标准,已经形成了配套完善、功能齐备、环境优美,集工业企业、商贸、科研、教育、居住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区

17、。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沧州开发区内颇具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科技创业中心等功能园区相继诞生;日、韩、意、俄及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纷纷入驻;形成了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和轻工三大主导产业。由沧州开发区主办的沧州市科技创业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并成功引进了靖烨科技园等一大批科技项目,高科技产业对开发区经济的贡献率得到了有效提升。3、文物及保护区项目选址周围无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拟建项目距沧州市空气自动监测点(电视

18、转播站)约4400m,通过统计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发布系统中公布数据可知,2013年8月15日-8月21日,NO21小时平均值范围为5g/m3-9g/m3,CO1小时平均值范围为0.6-1.3mg/m3,PM1024小时平均值为30-103g/m3,SO21小时平均值范围为16g/m3-80g/m3。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踏勘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建设项目沿线的居住区等。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与项目相对

19、方位与项目红线最近距离(m)保护对象1芦家园村两侧相邻村民2祝家院村两侧相邻村民3东赵家坟村两侧相邻村民保护级别为: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环境噪声: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3、固体废物: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乱排乱放,确保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保证区域环境清洁。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环境要素标准值标准来源空气PM10:日平均1

20、50g/m3PM2.5:日平均75g/m3SO2: 日平均150g/m31小时平均500g/m3NO2:日平均80g/m31小时平均200g/m3CO:日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噪声昼间:55dB(A)夜间:4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施工期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

21、9-2001)中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来源颗粒物1.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夜间标准来源70dB(A)55dB(A)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穴种植施肥浇灌G3、N3、S3G1、N1、S1G2、N2、S2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1、施工扬尘项目施工过程(G1-G3)中平整场地、挖出土方、清除杂物、材料堆存等在空气干燥及大风时产生扬尘;车辆运输(G4)引起二次扬尘以及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

22、尾气排放。2、施工噪声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N1-N3)以及交通运输的交通噪声(N4)等。3、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少量生活污水(W1)。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穴(S1-S3)产生的施工废弃土石方,施工人员(S4)产生的生活垃圾等。5、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及植被影响。6、对公路交通运输影响施工期会造成施工区域内交通车辆增多,会产生短期的交通量增大,甚至发生堵车现象。运营期项目属绿化工程,运营期无设备及工作人员,无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排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

23、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粉尘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CONO2水污染物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泼洒抑尘固体废物施工固废废弃土石方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生活垃圾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该项目主要噪声源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设备满负荷运行时噪声值在8590dB(A)。其它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1)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考虑为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穴产生施工挖方,施工挖方的暂时堆放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

24、。施工完毕后,进行硬化和绿化,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属于环保绿化工程,目的是加强绿化,改善周期环境生态影响。随着主体设施竣工,黄河东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将比本绿化工程实施前得到明显的改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穴产生施工挖方,施工挖方暂时堆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易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施工过程会破坏原生地表土层结构,特别是在69月降雨集中季节,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是轻微的、短时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预防及治理措施如下: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

25、坏。按照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施工挖土回用于绿化工程,施工废弃土石方主要为少量生活垃圾和砖石,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做到综合利用。合理确定施工期,禁止大雨天气施工,可避免土壤和水蚀流失;避开大风季节,可避免土壤风蚀吹失。施工期备齐防止暴雨的挡护设备,如盖网、苫布或稻麦草帘等,在暴雨来临前覆盖施工作业破坏面,可极大地防止土壤流失。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外从事施工和破坏环境的活动。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做到文明施工。施工时临时占地应

26、保留表土层,待施工完毕后,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减少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雨季应急水保措施上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可以长期地防止水土流失,然而在施工期间来不及实施上述措施时,若遇到一次暴雨则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也相当大,因此施工单位应随时跟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的时间和特点,以便在雨季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并作好防护措施,例如用一定数量的现成防护物如草席覆盖等,此类措施用于防止土壤侵蚀的效果也较好。2、施工废气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是粉尘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施工过程中的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穴等过程会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会引起二次扬尘。具体表现为:干燥地表的开挖产生的粉尘,

27、一部分悬浮于空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到附近地面和建筑物表面;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穴的泥土堆砌过程中,在风力较大时,会产生粉尘扬起;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又会造成部分粉尘扬起和洒落;雨水冲刷夹带的泥土散布路面,晒干后因车辆的移动或刮风再次扬尘;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挖穴和回填过程中也会引起大量粉尘飞扬;原辅材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也必然引起洒落及飞扬;施工过程中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相应增加。该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尘污染,为保护好空气环境质量,降低施工区域和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尘污染,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 393-2007)、全省建筑施工

28、扬尘治理实施意见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5.2、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5条措施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9.12以及沧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沧州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施工扬尘防范措施。为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遇有4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停止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项目厂界设置3米高隔风屏障。(2)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要道路必须混凝土硬化,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清运,严禁随意丢弃。(4)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必须采用

29、围挡隔离、洒水降尘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严禁敞开式拆除和长时间堆放废弃物。(5)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6)施工期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7)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施工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收集清运。临时土方堆放地应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裸地要视情况洒水抑尘如晴朗天气时,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加大洒水频率。(8)水泥、黄沙、碎石等散体建筑材料要密闭存放或覆盖。运输车辆不得超载并加蓬盖;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

30、下 15 厘米,保证物料、垃建筑圾等不露出,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9)堆放场地安排1名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厂区进出口及时洒水抑尘。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及沉淀设施,尽量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保证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超过 10米,并及时清扫冲洗。(10)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11)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要严格控制,禁止使用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检测与维修;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采取适当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确

31、保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措施可行。3、施工噪声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所推荐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自卸卡车等施工机械。以上施工设备作业时最大声级见表。施工机械及运输作业噪声表序号名称测点与声源距离(m)最大声级dB(A)1推土机5862装载机5903挖掘机5844自卸卡车7.588通过工程类比调查可知,距声源5m处噪声强度多在85-90dB(A),距声源50m处噪声强度可降至65-70dB(A)。另外,运输车辆经过时也会产生流动噪声。施工期噪声的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并且具有局

32、部路段特性。一般情况下,白天噪声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夜间噪声则会影响人们的休息。为减小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规范施工行为。另外,建议建设单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适当的实施措施来减轻其噪声的影响:(1)施工前应首先在施工场地周围构筑围挡设施,构筑围挡采用厚2mm,高3m钢板结构。(2)施工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作业方法和工艺,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减小噪声影响,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敏感点较远的地方,将一些位置可以固定的主要噪声源施工机械场区中心内合理布设,将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以降低噪声

33、对外环境影响。(3)合理地安排机械作业的施工时间,严格控制高噪声作业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或夜间休息时间(12:0014:00、22:006:00)作业,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其环保意思的增强,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噪声。(5)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6)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现场附近区域后,要限速,并严禁鸣笛。4、施工废水拟建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废水产生,只有少量生活污水,为杂洗水,水量较小,集中收集,作为喷洒地面用水,抑制施工扬尘的产生,施工期

34、生活废水不外排。5、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方,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物以施工废弃土石方为主,大量土方的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还容易引起扬尘等环境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施工挖土全部回用于绿化工程,施工废弃土石方为清表土时产生,主要为少量生活垃圾和砖石,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必须密封、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撒漏;运载土方

35、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使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较低限度,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施工期的生活垃圾量很少,主要是工人用餐后的废弃饭盒、塑料袋等,如不及时清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传播疾病。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要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采用以上措施后,固体废物得到了妥善处理和综合利用,措施可行。6、对交通运输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会使周围道路交通压力暂时增大,但增加不大,不会发生严重的交通拥堵。施工部门应该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组织临时通行路线,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将交通影响将低至最小程度。施工期对周围

36、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工程的建成完工而消失。7、施工期环境管理项目施工期管理项目一览表项目管理项目生态控制1、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2、按照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施工挖土全部回用于绿化工程,做到综合利用。3、合理确定施工期,禁止大雨天气施工,可避免土壤和水蚀流失;避开大风季节,可避免土壤风蚀吹失。4、施工期备齐防止暴雨的挡护设备,如盖网、苫布或稻麦草帘等,在暴雨来临前覆盖施工作业破坏面,可极大地防止土壤流失。5、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外从事施工和破坏环境的活动。6、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队伍管理,

37、做到文明施工。7、施工时临时占地应保留表土层,待施工完毕后,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减少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扬尘控制1、遇有4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停止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项目厂界设置2米高隔风屏障。2、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要道路必须混凝土硬化,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清运,严禁随意丢弃。4、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必须采用围挡隔离、洒水降尘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严禁敞开式拆除和长时间堆放废弃物。5、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6、施工期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38、;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7、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施工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收集清运。临时土方堆放地应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裸地要视情况洒水抑尘如晴朗天气时,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加大洒水频率。8、水泥、黄沙、碎石等散体建筑材料要密闭存放或覆盖。运输车辆不得超载并加蓬盖;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厘米,保证物料、垃建筑圾等不露出,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9、堆放场地安排1名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厂区进出口及时洒水抑尘

39、。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及沉淀设施,尽量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保证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超过 10米,并及时清扫冲洗。10、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11、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要严格控制,禁止使用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检测与维修;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噪声控制1、施工前应首先在施工场地周围构筑围挡设施,构筑围挡采用厚2mm,高3m钢板结构。2、施工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作业方法和工艺,将一些位置可以固定的主要噪声源施工机械场区中心内合理布设,将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3、禁止在中午或夜间

40、休息时间(12:0014:00、22:006:00)作业。4、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5、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现场附近区域后,要限速,并严禁鸣笛。水污染防治少量生活废水作为喷洒地面用水,不外排。垃圾处理1、施工废弃土石方主要为少量生活垃圾和砖石,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必须密封、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撒漏;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2、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要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社会影响项目属绿化工程,运

41、营期无设备及工作人员,无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排放。项目在运营期间,将不再新增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与破坏,且工程对扰动区域及采取植被恢复与绿化措施,尽可能补偿因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方面的损失。项目建成后消除了因工程施工对区域景观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次项目实施后增加区域绿化面积,分别对水源涵养、景观方面进行相应植被种植,项目建成后,绿化面积的增加,可改变原有生态系统,增加区域物种数量,自然体系平均净生产力有所提高,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从总体上看能够加强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节性能,会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产生促进作用。2、政策可行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42、)(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项目属鼓励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第13条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于改善区域生活环境,优化市容市貌。拟建项目选址选线是合理的,符合市区规划发展。3、“三同时”验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见表。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及竣工“三同时”环保验收一览表工程调查主要内容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中

43、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设施与要求的落实情况与保护效果。调查建设单位环境管理状况,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监理要求执行情况,主要调查内容:对原辅材料、运输车辆采取遮盖措施,在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减少了施工期扬尘污染;施工期采取临时的隔音围护等措施情况,减轻施工噪声对临近居民影响。临时占地及车辆行驶路线固定,临时占地固定并及时恢复,绿化建设和保护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试运营期主要调查建设单位依据实际环境影响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实施效果,调查试运营期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内容:工程临时占地及时回填及平整;工程永久占地绿化工程(包括绿化方案、绿化面积等

44、)实施情况。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粉尘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CONO2禁止使用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检测与维修;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水污染物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泼洒抑尘不外排固体废物施工固废废弃土石方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标准生活垃圾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设置隔声屏障等措施,施工场界噪声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的要求。其它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施工期:(1)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植被破坏。(2)按照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施工挖土全部回用于绿化工程,施工废弃土石方主要为少量生活垃圾和砖石,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填埋场,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做到综合利用。(3)合理确定施工期,避开集中的降雨季节,可避免土壤和水蚀流失;避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