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3239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330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doc(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证书编号:国环评证 甲 字第 1703 号 项目编号:HKYBGS(2013)032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编制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O一四年一月II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文本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HKYBGS-(2013)032建设性质:新 建委托单位: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编制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法人代表:迟晓德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703号项目负责人:孙白妮 高级工程师 A17030081000技术审核人:金 辉 高级工程师 主要编制人员姓 名技术职称专业岗位证书编

2、号签 字杨佳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环境评价A170300070600孟祥芬助理工程师环境评价A17030059VI目 录1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2.1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2 -1.2.2导则规范- 4 -1.2.3相关技术文件- 4 -1.3编制目的及评价原则- 4 -1.4环境质量功能分区- 5 -1.4.1空气环境- 5 -1.4.2水环境- 6 -1.4.3声环境- 8 -1.4.4固体废物- 8 -1.5评价重点- 8 -1.5.1评价内容- 8 -1.5.2评价重点- 9 -1.6评价等级- 9 -1.6.1大气环境- 9 -1.6.2地

3、表水环境- 10 -1.6.3地下水环境- 10 -1.6.4声环境- 11 -1.7评价时段- 11 -1.8评价范围- 12 -1.8.1空气环境- 12 -1.8.2水环境- 12 -1.8.3声环境- 12 -1.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12 -2工程概况- 14 -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4 -2.2建设内容- 14 -2.3公用工程- 16 -2.3.1给排水系统- 16 -2.3.2供暖系统- 18 -2.3.3通风系统- 18 -2.3.4供电系统- 18 -2.3.5消防系统- 19 -2.3.6交通系统- 19 -2.4总平面布置- 19 -2.4.1平面布局合理性

4、分析- 20 -2.4.2内部设置用房的合理布局分析- 21 -2.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21 -2.6服务方式及时间- 21 -2.7项目实施进度- 22 -3.工程分析- 23 -3.1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 23 -3.2 工程分析- 23 -3.2.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23 -3.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27 -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状况- 35 -4.1自然环境- 35 -4.1.1地理位置- 35 -4.1.2地质、地貌- 35 -4.1.3气候条件- 36 -4.1.4水文条件- 37 -4.1.5自然资源- 38 -4.2社会环境- 39 -4.2.1行政区划- 39 -

5、4.2.2经济概况- 39 -4.2.3风景名胜- 40 -4.2.4基础设施- 41 -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2 -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2 -5.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42 -5.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3 -5.1.3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论- 46 -5.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6 -5.2.1 声环境概况调查- 46 -5.2.2 声环境现状监测- 46 -5.2.3 声环境现状评价- 47 -5.2.4 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47 -5.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8 -5.3.1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48 -5.3.2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6、- 49 -5.3.3 地表水现状评价结论- 50 -5.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1 -5.4.1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 51 -5.4.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2 -5.4.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53 -5.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3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4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4 -6.1.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4 -6.1.2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54 -6.1.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5 -6.1.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56 -6.1.5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9 -6.1.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0

7、 -6.1.7施工期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 61 -6.1.8施工期景观影响分析- 61 -6.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62 -6.2.1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62 -6.2.2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3 -6.2.3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5 -6.2.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68 -6.2.5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68 -6.2.6外环境影响分析- 73 -7.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74 -7.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74 -7.1.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74 -7.1.2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4 -7.1.3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75 -7.1.4施工固体废物污

8、染防治措施- 75 -7.1.5 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76 -7.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76 -7.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76 -7.2.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7 -7.2.3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78 -7.2.4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81 -7.2.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82 -8.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分析- 86 -8.1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86 -8.2清洁生产分析- 86 -8.2.1建筑材料节能- 86 -8.2.2电气节能- 86 -8.2.3给排水节能- 87 -8.3清洁生产建议- 87 -9.总量控制- 89 -9.1总量控制的意义- 89 -9.2总量

9、控制原则- 89 -9.3总量控制因子- 89 -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0 -10.1经济效益分析- 90 -10.2环保投资分析- 90 -10.3社会效益分析- 90 -11.环境风险分析- 92 -11.1风险源项识别- 92 -11.2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分析- 92 -11.3项目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分析- 92 -11.3.1项目医疗废水排放情况- 92 -11.3.2项目医疗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 93 -11.3.3医疗废水事故排放引起的风险影响- 93 -11.4医疗固废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94 -11.4.1医疗固废未经处理产生的危害影响- 94

10、-11.4.2医疗固废的防范措施- 94 -11.5环境风险管理- 97 -11.5.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97 -11.5.2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98 -12.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04 -12.1环境管理- 104 -12.1.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目的- 104 -12.1.2环境管理机构设置- 104 -12.1.3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104 -12.1.4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105 -12.1.5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 106 -12.2环境监测计划- 106 -12.3环境管理人员和污水站分析仪器设备- 107 -12.3.1环境管理体系和人员配备- 107 -12.3.2

11、污水站分析仪器配备- 107 -12.4环境管理制度- 108 -12.5规范化排污口- 108 -12.6环保设施验收建议- 108 -13.公众参与- 110 -13.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110 -13.2公众参与方式- 110 -13.3第一次信息公示- 111 -13.4 第二次公众参与调查- 112 -13.4.1 第二次信息公示- 112 -13.4.2问卷调查- 113 -13.5 公众参与意见采纳的说明- 120 -13.6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120 -14.规划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分析- 121 -14.1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21 -14.2选址合理性分析- 12

12、1 -14.2.1选址规划可行性分析- 121 -14.2.2项目所在地环境承载力分析- 122 -14.2.3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分析- 122 -14.2.4资源、能源供给可靠性分析- 123 -14.2.5污水处理站、医疗危废暂存点选址可行性分析- 123 -14.2.6公众参与认同性分析- 124 -14.3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124 -15.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 125 -15.1项目概况- 125 -15.2产业政策相符性- 125 -15.3项目选址可行性- 125 -15.4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25 -15.5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27 -15.6污染防治措施- 129 -1

13、5.7总量结论- 131 -15.8公众参与结论- 131 -15.9总结论- 131 -15.10建议- 132 -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论1.1项目由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2011年,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631.8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县培育活动,积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指导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

14、力度;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宣传和普及康复知识。在874个市辖区和1823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18.6万个,配备31.4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同时实施了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等项目,积极推动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城乡医疗救助。卫生部等部门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前,从全国省市情况来看,在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规模、技术能力、运行机制和作用发挥等方面,我省存在差距。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资金投入相对欠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

15、展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残疾人事业由于基础较薄弱,在总体上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二是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仍然比较薄弱,部分县(市)残联几乎没有事业经费,许多工作难以开展。三是还有大量残疾人急需康复服务,其中多数为贫困残疾人,由于康复经费投入始终处在较低水平,使残疾人得不到切实的康复服务。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推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基础设施等各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逐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促进我省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05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纲要规定的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1

16、)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健全保证机制,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2)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帮助1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3)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组织供应500万件各类辅助器具,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残疾人218.9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74%,占全国残疾人总量的2.58%,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28.7万人,占13.11%;听力残疾35.8万人,占16.35%;言语残疾3.0万人,占1.37%;肢体残疾91.7万人,占41.90%;智力残疾16.0万人,占7.31%;精

17、神残疾13.70万人,占6.26%;多重残疾30.0万人,占13.70%。根据统计:2010年,共有148502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为残疾人见面费用装配普及型假肢614例,供应辅助器具0.06万件,装配矫形器166例。由于受场地限制,部分服务无法正常展开,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服务体系完善,业务人员经过多层次培训,具备开展综合服务场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所以,解决场地限制的问题是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有关环保法规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受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的委托,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所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

18、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技术人员本着“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态度,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在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及对现状进行监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1.2编制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09月0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09月0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06月0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03月0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19、法2005年04月0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04月0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01月0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修改版本(13) 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规定(1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5)

20、 国家环保部环办200325号文件文件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16) 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17)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号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8) 黑环发2001117号文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强公众参与的通知(19)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3197号关于发布的通知(2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3206号关于发布的公告(2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函2003283号关于印发(23)黑

21、龙江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24)哈尔滨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1.2.2导则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8)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22、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1.2.3相关技术文件(1)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松北区十二五发展纲要(2011年2015年)(3)松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4)黑龙江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黑残联发201173号1.3编制目的及评价原则本评价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将污染物削减于源头,以总量控制、清洁生产为原则,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排污特征和评价区域的环境状况,以及项目建设施工和建成运行所涉及的环境要素与环境问题,在对周围环境的调查监测、现状评价和模拟调查基础上,预测该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对评价区的环境可能造

23、成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结合公众参与意见,对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标准,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和防治方案,从环保角度评价本工程建设是否可行。1.4环境质量功能分区根据根据环境保护部 201211号文件和黑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DB23/485-1998),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确定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类区;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黑龙江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补充标准(DB23/485-2003),确定最终受纳水体松花江朱顺屯段为类,大顶子山段为类水体;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确定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为

24、类。根据哈政发201112号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使用区域的通知附件1及松北区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本项目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1.4.1空气环境(1)质量标准本工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NH3和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标准。(2)排放标准本期工程环境空气污染物H2S、NH3、颗粒物、CO、HC和NOx,采用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标准限值以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食

25、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试行)中的要求。环境空气评价标准详见表1-4-1。表1-4-1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一览表(相关部分)标准名称标准类别项目标准值(g/Nm3)小时平均日平均全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SO250015060NO22008040TSP/300200PM10/1507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相应标准无组织排放源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CO周界外浓度最高点/NOx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HC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试行)有组织排放源油烟最高允

26、许排放浓度:2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7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排气筒NH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 mg/m3/H2S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03 mg/m3臭气浓度(无纲量)10CL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1mg/m3CH41%续表1-4-1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污染物名称最高容许浓度(mg/m3)硫化氢H2S0.01(一次检出值)氨氮NH3-N0.20(一次检出值)(3)评价因子本项目所在区域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拟建工程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为TSP、PM10、SO2、NO2;环境空气预测因子:H2S、NH3-N;1.4.2水环

27、境1.4.2.1 地面水环境(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黑龙江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补充标准(DB23/485-2003),确定本项目区域的地表水体为松花江(东顺屯-大顶子山)段,地表水体执行类和类水体要求。(2)排放标准本工程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2预处理要求。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见表1-4-2。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不单独排放,分别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与医疗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松浦区污水处理站,尾水最终进松花江。 表1-4-2 地表水评价标准(部分标准) 单位:mg/L评价标准指

28、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类类预处理标准pH6969CODCr2030250BOD546100NH3-N1.01.5/SS/60粪大肠菌群数/(MPN/L)10000200005000肠道致病菌/不得检出肠道病毒/不得检出石油类/20(3)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pH、CODCr、NH3-N、TP、BOD5;影响预测因子:COD、BOD5、SS、NH3-N、粪大肠菌群;1.4.2.2地下水环境(1)环境质量标准拟建工程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评价标准见表1-4-3。表1-4

29、-3 地下水评价标准 单位:mg/L序号监测项目单位类标准限值标准来源1pH无量纲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2硬度mg/L4503氟化物mg/L1.04氰化物mg/L0.055挥发酚mg/L0.0026硫酸盐mg/L2507硝酸盐mg/L20(2)评价因子拟建工程地下水现状评价因子为pH、总硬度、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硫酸盐和硝酸盐共7项。1.4.3声环境本工程环境噪声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标准限值详见表1-4-4。 表1-4-4 噪声评价标准

30、单位:dB(A)项目功能区标准名称与级别标准值昼间夜间环境噪声混合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6050厂界噪声工业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标准60501.4.4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应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一号2008.8)HW01医疗废物和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有关规定。1.5评价重点1.5.1评价内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为:(1)对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2)针对本项目特点

31、及排污特征,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本着“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使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3)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预测项目的施工期及运营期后对评价区环境质量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与范围。(4)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广泛征求项目所在区及相关人士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5)对项目建设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1.5.2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特点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确定本次评价的内容为: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及风险评价等,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评价其

32、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及总量控制方案,对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并开展公众参与的调查工作。评价重点:废水、废气和医疗废物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1.6评价等级1.6.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有关规定,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评价工作级别的依据见表1-6-1。表1-6-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本项目采用集中供热,由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提供。华电

33、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现有2台20万千瓦机纯凝汽式机组和2台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采用静电除尘器进行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和SNCR法脱硝。(=99.5%,=80%,氮=60%)。本建设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H2S和NH3,其排放参数见表1.6-2,结果见表1.6-3。表1.6-2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参数污染物排气筒源强(排放速率)(g/s)风机量污染物产生浓度(g/m3)污染物产生量(kg/h)H(m)(m)H2S0.50.23.1610-52000m3/h0.140.00011NH30.50.20.8510-33.550.00003表1.6-3

34、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大气污染物本工程大气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m3)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距离H2S0.01100.187mNH30.282000.1487m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污水处理站废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的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H2S和NH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均小于10%,因此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1.6.2地表水环境本工程所排废水是医疗污水。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进入化粪池后排入市政管网,同其他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

35、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后排入松浦污水处理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中的工作等级划分原则,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159.19m3/d 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简单地表水水域规模:中等地表水水质要求:类由此确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6.3地下水环境本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即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HJ/T610-2011)附录B中典型的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但本次评价仍然依照导则规定的地下水环

36、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进行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工作等级划分具体见表1-6-4。根据下表中划分依据,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表1-6-4 地下水评价工作级别建设项目类别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地下水敏感程度分级污水排放等级污水复杂程度类中不易不敏感159.19t/d、小简单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调查资料收集,该建筑场地勘察深度内所揭露地层均为第四纪地层,其表层堆填有较厚的杂填土,其下部为性质和状态不同的粉质粘土、粘土,土层水平方向分布较规律、稳定,垂直方向性质有一定差异。项目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可归纳划分为一个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渗透系数为0.05m

37、/d,即在10-7cm/s-10-4cm/s之间,且分布连续、稳定。则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级。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不属于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源保护区、也不属于补给径流区,场地内无分散居民饮用水源等其它环境敏感区。则项目场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和医疗废水经处理后由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为非持久型污染物,即污染物类型数=1。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小,污水水质简单。综上所述,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6.4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第5.2条规定的噪声

38、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本工程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在3dB5dB之间,因此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二级。1.7评价时段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及评价均按施工期影响、营运期影响进行评价。1.8评价范围1.8.1空气环境评价范围:直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内。1.8.2水环境地表水:本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为松花江朱顺屯段至大顶子山段。地下水:地下水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表12,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范围20km2,本项目评价范围为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3km范围内。1.8.3声环境根据环境影

39、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及外环境现状,本次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200m。1.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本评价区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经现场踏查该工程厂址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规划界址以东、规划143路以西、规划151路以南、规划154路以北围合区域,松浦村北侧,哈尔滨绕城高速南侧。该厂址位于松北区边缘,处于城区下风向。周围没有军事设施、旅游景点、保护性建筑和文化遗产,地下无矿产资源。根据本项目的污染特点,制定如下的控制和保护目标。表1-9-1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序号敏感目标名称方位与工程

40、厂界距离规模控制目标环境空气(施工期和运营期)1段家屯WN960m75户,26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南家屯WSS658m40户,140人3张世英屯E380m55户,200人4松浦村S720m320户,1120人5三角线屯SES260m30户,70人6武警黑龙江省总队老干部活动中心S240m人员80人地表水环境(运营期)1松花江S5.2k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地下水环境(施工期和运营期)1项目厂区所在地地下水流向3km范围内/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2工程概况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

41、建设单位: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项目性质:新建工程总投资:7920万元建设地点:厂址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规划界址以东、规划143路以西、规划151路以南、规划154路以北围合区域,用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2.2建设内容省残疾人服务园区占地80000,包括康复中心、体训中心、创业园区等,其中本项目康复中心大楼占地18620.1,总建筑面积为22188,设240张床位,地上建筑面积17959.5,地下建筑面积3763.2,地上8层,地下1层,建筑为框架结构,塔楼加裙楼。总建筑高度31.0m,为综合医院,功能测评和能力评估、康复及训练、综合医疗、康复工程等,项目组成一览表见表2-2-1,经济技术指标一

42、览表见2-2-2。表2-2-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本工程备注主体工程康复大楼(无感染科门诊及病房)-1F水疗室一间,117.00;送风机房33.54;排风机房一间,38.66;洗衣房一间,252.74;配电间59.66;预备设备用房61.32;污水处理站101.3,医疗垃圾暂存间16.5;戊类库房地下车库车位35个;柴油发电机房61.32;前室四间,共28.84;污梯2个;电梯间、走廊,151.00;超市58.5;浴池234.90;风机房35.04;病情资料室91.98;卫生间;3763.21F体检科室、门诊部、输液区、检验科、放射科室(CT、X光、核磁等)、功能检查(胃镜、肠镜、脑电、心

43、电、彩超等)、药局、药库、收费、挂号、营养餐厅、员工餐厅、厨房、消防控制室、安保监控中心、出入院手续、门卫、配电间、相关附属用房等3763.2 2F辅助器具展示、手术区(布置3间万级手术室)、血库用房、备品室、无障碍工具科、步态分析室、压力测试室、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假肢矫形科、肢体辅助器具科、辅助器具中心库房、肢体辅助器具设计车间、设备间、相关附属用房等3528.33F视力辅助器具科、听力辅助器具科、心理治疗、语言治疗、药剂科室、医疗设备、作业疗法、理疗室、相关附属用房等17784F康复部:运动疗法训练室、文体疗法训练室、视功能训练、传统康复治疗室、社会职业康复科室、培训教室、康复评定室、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社区康复指导、相关附属用房等17785F8F病区厨房,保洁间,合用前室,四人间,护士办,主任办,护士长,娱乐教师,医生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