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3344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265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5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5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5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5页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精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各地名题汇编〗0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选择题2.doc(2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知识讲义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2015广东东莞高三期末19)英国人在建设本国民主政治制度时表现出一种原创精神,这体现在()A议会制B选举制C两党制D任期制【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议会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古希腊民主中已有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选举制在古希腊民主中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两党制是起源于英国,即辉格党和托利党,符合材料中的“原创精神”,故C项正确;任期制古已有之,并非英国人的“原创精神”,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广东佛山二模20)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

2、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B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故A项正确;“光荣革命”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大,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权利法案的颁布,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专权的局面,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3

3、4)1701年,英国上院提出一项动议,主张子爵每年起码要有4000镑的固定收入,男爵的年收入不低于3000镑。此“动议”旨在()A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B提升新贵族的地位C保护上院的行政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据“主张子爵每年起码要有4000镑的固定收入,男爵的年收入不低于”可看出很明显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故A项正确;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升为统治阶级,“1701年”前地位已提升,故B项错误;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但“固定收入”与行政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

4、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故D项错误。【答案】A4(2015江西新余二模33)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A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B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图片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英国漫画中法国被表现为“战争的诅咒”,英国则是“和平的祝福”,反衬了英国当时的富足与安定,注意画中“1793年”,“法国惨况”表现为绞架、人头等,不属于经济方面,故A项错误;英国通过政治势力间

5、的“妥协”,建立稳定的君主立宪制,而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革命的浪潮愈演愈烈,局势逐渐失控之后,英国漫画家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变化做了无情的嘲弄,呼吁英国国民要对革命的态度保持警醒,故B项正确;“法国惨况”是政治动荡,不是生活水平,故C项错误;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793年”已不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30)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6、。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C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D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英国确立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表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非有名无实,故B项错误;由此可见,政变已经实现限制王权的预期的目标,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仍然拥有最高行政权,“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君主立宪制还不够完善,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故D项正确。【答案】D6(2015江苏苏锡常镇二模16)19世纪末,中国一位官员在出使某国后感叹,“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

7、者,则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意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敝,人才学问相承以起”。该官员称赞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说明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保留君主制。美国实行共和制,不保留君主,故A项错误;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法国实行共和制,不保留君主,故C项错误;德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D项错误。【答案】B7(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模16)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议会

8、还修改了国王加冕誓词,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议会此举的目的是()A赋予国王立法权B确保议会行使国家主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完全摒弃旧有法规法律【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从“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可知立法权属于议会,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国王的限制,议会就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主权的机构,B项不是材料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从“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体现出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制定的宪法的限制,表明英国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王权的约束,“完全摒弃旧有法规法律”,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C8

9、(2015山东烟台二模17)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只是说了内阁制的一个方面,不全面,故A项错误;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要注意

10、题干中的几个重要信息:内阁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对外内阁要说同样的话、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一个人辞职,故C项正确;政党的竞选决定首相继任,但不能决定内阁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C9(2015湖北武汉高三五月模拟33)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写道“据他们(指英国民众)看,历史对他们来说已经结束。在外交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15年随着滑铁卢战役的结束而告终;在国内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32年随着改革法案的产生而完结;在帝国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59年随着印度兵变的被镇压而终止。他们有一切理由为历史的这种结束所赐予他们的永久幸福而庆贺。”当时的英国民众产生这种“永久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是()A外交:推

11、行“独立主义”,开始确立欧洲霸权B国内:议会改革,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C帝国:逮捕甘地,对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D思想: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巨大【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英国在近代实施的外交政策是“大陆均衡”政策,故A项错误;1832年的改革法案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参加选举的权利,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甘地是20世纪初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题干中1859年印度兵变无关,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并未引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爆发,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5山东临沂二模20)1649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

12、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下列对这份决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念B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C议会选举取消财产资格限制D反映了英国发展方向【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材料中“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说明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取消财产资格限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反映出英国政体由君主专制向议会政治转变,体现出了英国发展方向,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11(2015山东济

13、宁二模21)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型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 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A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B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C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浠后D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题干中并未表现出代议制民主虚设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少部分城镇没有人居住,这并不能代表人口正在大量减少,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英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对城镇选区的介绍,可知部分

14、城镇已经没有人居住,却依然被划定为选区,这说明选举改革迫在眉睫,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5吉林三模33)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工业家要求增加议会席位的内容,而不是关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A项错误

15、;材料没有涉及无产阶级的要求和运动,不能体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从“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可知原来议会中的议员不是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从“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可知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议会体现自身的利益和要求,故D项正确。【答案】D13(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19)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A英国

16、、法国原生型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D中国、日本次生型【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日本明治维新【解析】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故A项正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型,故B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照样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C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D项错误。【答案】A14(2015山东日照二模21)它“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也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

17、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这是一位西方宪政学家的结论。“它”是()A英国的内阁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C美国的参议院D19世纪未德国的帝国议会【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英国的内阁是行政机构,执政党利用在议会的多数席位又享用部分立法权,“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故A项正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只是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参议院只是立法机构,故C项错误;19世纪未德国的帝国议会权力很小,只是立法机构,故D项错误。【答案】A15(2015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查漏补缺A卷12)2006年,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原型的电影女王里面有一个镜头:私人秘书罗宾通知女王新首相布

18、莱尔正在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用词的纠正: “是准首相,罗宾。”运用历史知识对这个镜头解读正确的是() 布莱尔所在政党已经赢得议会大选 布莱尔的执政权力受到女王的制约 布莱尔担任首相需要女王形式任命 女王实际上仍掌控至高无上的大权ABCD【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女王说布莱尔是“准首相”说明布莱尔所在政党已经赢得议会大选,但还没有经过女王形式任命,故正确;女王是虚君,只是国家象征,首相不对女王负责,对议会负责,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16(2015湖北天门高三四月调研32)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迫使清政府签订

19、了辛丑条约,有关该条约在以下四国正式生效符合程序的是()A美国总统批准而无需国会同意B英国上议院和下议院共同批准C德意志帝国帝国议会最后批准D法国总统批准而无需国会同意【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美国总统拥有对外战争、媾和与签约的权力,但是总统的权利受到国会的制约,签订此条约后,需要国会批准才能生效,故A项错误;对外战争和签订条约由英国下议院批准,而不需要上议院和下议院共同批准,故B项错误;德意志对外战争和签订条约最后由皇帝批准,而不是帝国国会,故C项错误;法国总统权力很大,拥有任命高级文武官员,签署法令,军事权和外交权,

20、批准条约无需国会同意,故D项正确。【答案】D17(2015广东中山高考模拟19)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光荣革命 辛亥革命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1787年宪法ABCD【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辛亥革命【解析】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故正确;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故正确;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故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包括大州

21、与小州之间的妥协,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18(2015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三模32)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D俄国十月

22、革命、辛亥革命【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解析】根据“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人民经过三次起义将革命一次一次地推向高潮,最终推翻专制统治,获得自由,这种自由是平静过后才有的,根据“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英国的“光荣革命”,英国一直有限制王权,保障自由的传统,从13世纪的大宪章就

23、有了,所以英国通过光荣革命获得的自由是有传统的,故A项正确;北美的独立战争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故B项错误;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并不激烈,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没有实现自由,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不是“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

24、自由”,故D项错误。【答案】A19(2015湖北武昌高三五月调研32)杨宁一认为,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各国特点迥异:“重自由而轻平等”、“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使之相对均衡”。与此相对应的事件应该是()A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革命 法国革命B英国革命 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C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D英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个人自由给予保护和尊重,但国家权力中心议会实际上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忽视了平等;法国革命中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得到广泛赞同,平等

25、的价值得以突出,但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以革命的名义破坏了公民的自由;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把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写入法律文件,强调了平等的价值,同时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又避免了权力的过度集中,维护了公民的自由,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20(2015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5月模拟15)1782年秋,英国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材料中,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的解决方案,最能说明()A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B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

26、就要垮台C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小皮特内阁通过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可知内阁在获得国王的支持时可以解散议会,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小皮特内阁虽然再遭议会不信任,但并没有因此垮台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材料中体现出议会与内阁解决矛盾的方案,说明了内阁制下议会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制衡,英国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答案】C21(2015广东湛江高二第二学期期末9)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

27、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A英国是多党制而法国是两党制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比较异同型选择题(精选)【解析】英国实行两党制,故A项错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故B项正确;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而法国总理只对国民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英国议会和法国议会都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答案】B22(2015山东淄博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0)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英法两国的要求,而

28、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意味着()A英国工业革命很快传播到法国地区,创造了新的工业方式B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法国跟随其后建立民主政权C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开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例D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都推翻了本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解析】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无关,故A项错误;法国并不是跟随英国之后建立民主政权,故B项错误;从题干材料“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可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符合世界民主政治的潮流,故C项正确;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都推翻了本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没有

29、体现“整个世界的要求”,故D项错误。【答案】C23(2015浙江湖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0)人类历史上100件大事一书将英国的“光荣革命”名列其中,认为它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转折点”指的是()A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D议会与国王对等分享国家权力【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光荣革命只是议会开始掌握国家核心权力,国王权力开始被限制,并没有结束国王权力,故A项错误;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当中,新的国王是由议会授予权力的,表明传统的君权神授的最高专制权受到了限制,国家权力传统的中心从国王转移到了

30、议会,故C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虽然国王和议会并存,但是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而不是对等分享,故D项错误。【答案】C24(2015湖北宜昌一模33)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法案规定,每个议员所代表的选民人数不相同,但行使的权力则完全一样。同时还规定,凡在1年中曾接受教区赈款及其它救济金者,丧失选民资格。这表明此次改革()A体现权力下移B重视国民平等C漠视选民多寡D具有财产资格限制【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材料并未表明更多群体获得选举权,因此未体现权力下移,故A项错误;接受救济者丧失选民资格,可见经济地位不同的人选举权方面不平等,同时也即具有财产资格限制,故B项错误,D项正确:每个议员

31、所代表的选民人数不同,也即代表分配时忽略选民多寡,故C项错误。【答案】D25(2015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7)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英国首相拥有行政大权,故A项错误;“为官清廉”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英国首相由下议院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故C项正确;材

32、料中只是卡梅伦打的比喻,并不能说明英国首相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故D项错误。【答案】C26(2015辽宁大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议会投票产生结果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再宣布对华宣战,这表明英国只是虚位,议会才有实权,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英王有对外宣战的权力,故

33、B项错误;议会不用对英王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首相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27(2015福建宁德一模7)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报道称:“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这表明当时英国内阁()A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权B加强对议会工作的控制C权力的膨胀达到顶峰D对下院的控制大为削弱【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英国内阁实行行政权,但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也拥有立法权,垄断“全部的立法权”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从“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可知内阁加强对议会的控制,故B项正确;“达到顶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从“下院9/10的

34、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可知D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28(2015四川乐山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 掌握司法权ABCD【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的表述均符合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故?正确;但英国的司法权由法院掌握,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29(2015湖南张家界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A毫无作用B“君权神授”C掌控议会D“统而

35、不治”【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英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并非毫无作用,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家主权已经归议会,英国不再是王权专制和标榜“君权神授”,故B项错误;女王并未实权,不能掌控议会,故C项错误;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她什么都不做”,可以看出英国女王“统而不治”,故D项正确。【答案】D30(2015河南新郑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0)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考点】

3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材料强调了1688年“光荣革命”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故B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以非暴力的方式实现了制度的和平更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了议会的主权,故D项错误。【答案】C31(2015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1)以下哪一情景最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C国王宣布议会

37、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联系“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情况,可以做出判断,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概括为“虚君”和议会主权,因此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最全面,故A项正确;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不符合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故B项错误;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故C项错误;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故D项错误。【答案】A32(2015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一般都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下列有关

38、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又与国会互相制约。B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D德意志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知,美国总统对选民负责,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是虚君,主权在议会,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下

39、的德国皇帝拥有任命宰相的决定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33(2015浙江嘉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4)17世纪的某一天,荷兰执政发表宣言,声称他接受邀请去英国,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荷兰国会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与这一情节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B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C英国议会诞生D英法七年战争,荷兰支持英国【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从“17世纪”、“荷兰执政接受邀请去英国”等信息判断,1688年,应议会之邀,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史称光荣革命,故A项正确;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反映的是英荷矛盾紧张,

40、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议会诞生在13世纪,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与法国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34(2015浙江嘉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5)英国1701年通过的某法案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这一条款宣示了()A国王失去了所有权力B司法权独立于王权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D君权神授原则打破【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国王失去了权力,成为统而不治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任命法官的决定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说明司法权独立于王权,故B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

41、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君权神授原则打破应该是1689年权利法案,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35(2015新疆一模32)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比较异同型选择题(精选)【解析】美法建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只有

42、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18世纪英国早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独立战争并不是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故B项错误;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没有建立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三个国家都主张人权,故D项正确。【答案】D36(2015湖北天门高三期末32)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的产物,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每一种文化对以前的文化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A古希腊民主政治是代议制的源头B代议制的核心是民主与议会C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D美国首创资产阶级代议制【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只是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故A项错误;代议制的核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每一种文化对以前的文化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故C项正确;英国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故D 项错误。【答案】C37(2015江苏镇江高三期末17)“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