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03424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班化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大丰市第三小学课题组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课堂教育的一次革命,也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领域里的一场“攻坚战”。小班化的出现是优质教育和生源萎缩的现实之间一个最佳结合点,小班改变的不仅仅是班额大小,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是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它以小班为客观条件,以教育观念的改革性变更为核心,以真正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宗旨。二三十名学生组成一个班集体,它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小班,更是教育内涵深重、更加适合每一个学生差异发展的教育组织。这必然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一、课题研究的

2、基本内容、重点、要突破的难点、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研究内容:(1)小班环境下教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小班化教学”的目的意义,树立与“小班化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学科教学思想,自觉地投身到发展的研究中来。(2)教师的教育观与小班教育相适应的研究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固然是小班化教育的一个特征,但绝不是本质特征。它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而校园文化、社会教育等也要进行配套改革。(3)教师发展的实施途径与策略的研究。通过调查学校教师的现状、梳理分析、理性思考,确立切实可行的途径与策略,不

3、断探索、创造、更新实施途径与策略,使研究过程趋于科学优化。(4)教师发展与学校制度建设之间关系的研究。从关心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健全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不断提高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5)教师发展与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更新教师的技能、态度和教学方法,促进对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不断地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培育出一批专家型教师,使每位教师得到最优化地发展。(二)课题研究的重难点(1)探索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途径,使研究的过程成为学习和提高的过程。(2)研究小班化教学特色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1.顺应新课程改革,探索、

4、制定适合小班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的模式,建构小班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的机制,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2.通过研究,掌握实施小班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3.通过研究, 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综合素养,建构省、市、县、校“塔状型”的名师队伍。4.通过研究,在提升小班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二、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理论意义、实际意义和创新之处):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小学学段的入学人口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生源危机。因此,不少学校不得不以缩减班额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变化,自然形成了

5、小班化教学的状况。在班额缩小这一背景之下,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的环境、师生发展等诸因素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洞悉这些变化,尤其注重教师的发展,会有力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小班化教学将成为未来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针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也将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国外多集中于研究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成就之间的关系等宏观研究上,国内则多以小学为研究对象,内容主要是理论分析与教学实验的总结与体会,缺少对小班化环

6、境下的教师发展的专题研究。目前,对小学小班化条件下的教师发展研究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而通过对小班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会有所加强。对学生全面负责人,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学生实践的时间多、合作的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最容易看到的变化是环境,小班化实验最有价值的变化在教师。我们发现了教师行为的诸多变化: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式时,总是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

7、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有更多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对学生的接触时间多了;与学生的互动行为增多了、对学生个别辅导的机会增多了;很多教师进行了分层次备课;更加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展现自己的才能;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与交流;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使用得很多,并能够很快接受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小班化环境下,教师们更注重常规、过程、细节。让已有的工作更精细,开创的工作有特色。教师们主动积极地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沙龙、课堂教学比赛、优秀论文评比等,通过培训促进小班化教师在专业成长上更加规范和进步。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上海率先推行小班化教育试点至今,全国各地已

8、有许多学校推行了小班化教学,就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发展这一课题许多学校都做了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丹阳市司徒中心小学在实施小班化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得出经验:小班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小班化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教师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较高的科研能力和文化素养和全面育人的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发展差异要有更深的了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获得参与教学、发表自己见解、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必须改变只抓尖子生,放弃大多数学生的做法,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

9、个学生;要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使教师成为师生交流中的一方,或成为小组交流中的一员,或成为某个学生的帮助者:要有对教学的顺序和内容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能力:要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有适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小组学习的能力。他们的做法是: ()、以“小班化教育”为载体,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1、狠抓理论学习,促进观念的转变。2、在系列化的培训中形成创新意识。(二)、在优质教育的平台上锤炼教师队伍重视环境资源的优化组合,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夯实基础。学校在环境建设上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学校的硬环境。2

10、、改善管理体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让广大教师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情景,使他们置身于一个崭新的教育创新的环境中。学校营造出浓浓的教研氛围,领导全员参与实验。校长亲自挂帅。从校长室到教科室,教导处等,学校主要领导都深入到课题组,明确提出“科研兴校”、“校长要做科研型校长”、“教师要做科研型教师”的要求。3、优化教师自身的资源,在优质教育中锤炼自己。具体的做法是: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对全体教师实行系列化的培训。 4、优化管理资源,为教师自发创新创最佳途径。我们在评价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即改变以往单以教师对教材熟悉、理解的程度和传授知识的多少,更注重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体现创新意识,创

11、新精神;是否着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是否切实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上下功夫;是否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提升、学生潜能的开发等。在实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小班化教育的实验班教师还是大班教学的教师,都依据新的评价制度进行综合评价。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思路、课题实施过程设计、主要措施和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一) 计划管理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必须有周密地计划,采用科学方法,遵循程序,课题组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水平,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 分析承担实验的条件,优化实验环境。2 缜密地拟定实验方案。3 拟定阶段实验任务。(

12、二) 组织管理为加强实验的领导、组织管理、基本体现了“一个明确、二项投资、三个挂勾、四项要求、五个结合。”一个明确:即明确实验的指导思想,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采取边实验,边培训,边提高的方针,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二项投资:即教学设备(软、硬件)的投资,培训教师的投资。三个挂勾:教师参加实验的态度、表现、成果与评职、奖金挂勾。四项要求: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要求认真对待每一节实验课;要求积极钻研实验理论,撰写文章,要求认真收集实验资料。五个结合:即实验工作与学校日常工作结合;实验教师和指导教师密切结合;实验工作与教育改革的密切结合;实验工作与提高教师素质密切

13、结合;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第二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以资料文献搜集和调查、反思等行动研究为主,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提升对课题的认识,最终完成对该课题的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依据,打印成稿,汇编成册,变成论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把课题研究与家常课相结合。组内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确定子课题下自己的迷你小课题,教学中紧密结合课题来认真设计好每堂家常课。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4、2 把课题研究与各类研究课相结合。把课题研究与实验课、优质课、示范课相结合,在案例分析中研究教学策略、探索教学方法,利用对比研究法把名家名师的教学成果转化为自身教育教学经验。3 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主要借助每周四下午的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坚持“大统一、小自由”的原则,深入钻研业务,在会“教”上下功夫,追求不同风格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打消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顾虑。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自己教研水平,改变了过去课题研究为教学骨干垄断的局面。4 抓通识培训,提高认识。利用寒暑假期再次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及适应教学形势的

15、能力,乃至自身文学素养及专业阅读素养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第三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课题组从关注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如何切实提高教师群体文化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素养和非功用性素养。我们研究的是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养。我们认为在本课题研究的范围内我们所指的教师文化素养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素养、教育素养和阅读素养。(一)理论学习,为提升教师道德素养领航。教师的道德素养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谐,这

16、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这说明教师良好的思想情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作用极大,这种巨大的作用与教师道德是分不开的。教师的道德素养更是影响着学生阅读价值的取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重视实践,为提升教师教育素养准备。教师的教育素养决定了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的专业水平。我们认为在教师教育素养中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的有三个方面:教育理论素养、语文教育能力素养及语文教学研究素养。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是指小学教师对教育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够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设想。(三)制度保障,为提升教师阅读素养护航。乌

17、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在阅读中形成的审美个性和积淀的人文修养,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行为。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选题有价值并可行“教师发展”是当前课改中谈论颇多的话题。教师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教师专业发展,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选的研究题目与我们的小班化工作有直接联系,有时间、有条件去完成实证部分的研究。2、环境支持我

18、们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我校具备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拥有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 课题组成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和雄厚的理论基础,课题组成员由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他们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和新课程教育科研培训。专家型、研究型的校长亲自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证。课题组成员知识储备丰富,都已达到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课题组成员大多是中青年教师,长期从事小班化教学实践中,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的精神。为课题提供了人力保障。我校的小班班班有电脑,通过上网我们可以查阅大量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19、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信息上的保证。六、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或其他):1、学生层面:借助课题的研究改革我们小班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小班的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使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意识、竞争意识有所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层面:借助课题的研究更新小班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学校层面:通过课题的研究、实验的开展,带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学校办学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七、预期研究成果。1、课堂教学典型案例实录。2、教师优秀案例分析。3、教师优秀论文。4、课题研究报告。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