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3559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最新)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确定的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下,山东省*市改革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机制,. 农机管理服务社区化建设经验作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确定的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下,山东省*市改革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1257个村庄规划建设了个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6月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

2、*市农机部门结合当前基层农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和充实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间环节,推动了农机服务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社区有了“农机站”从下半年开始,*市先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乡镇(街道)农机管理站职能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设立政府公共服务机构,通过打造“两公里服务圈”,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优化了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农村社区的建设给新形势下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服务平台。*市农机局以全市建设农村社区为契机,立足部门职能特点,梳理农机服务项目,及时调整

3、思路,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把农机服务进社区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农机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来抓,把基层农机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农村社区化服务中去。努力做到社区建设在哪里,农机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及时解决社区(来源:文秘114http:/*)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受到快捷周到的服务。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既充实和丰富了农村社区化服务内容,又创新了农机管理服务形式,弥补了乡镇(街道)农机管理职能弱化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为农机化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农服务“零距离”*农村社区建设,在医疗卫生、社区环卫、文教体育、计划生育、社会

4、保障、治安保卫等方面已具备了较高的服务水准。农机服务作为社区主导服务的延伸,同样改变了农村农机服务的“边缘化”状况,农民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实惠。为充分利用农村社区这一平台,为农民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自去年以来,*市农机部门结合本市实际,在加强调研、搞好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在全市208个农村社区中,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机械分布及机械需求状况,选择了42处社区作为农机服务主打服务区,建立了固定的农机服务窗口。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农机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及有关农机化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5、等农业机械的挂牌登记、年度检验的服务预约和有关事项的咨询;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报名,农机职业技能资格证审核发放;三夏、三秋农机跨区作业协调调度;村级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指导和农机大户的发展培育,除在中心社区设立农机综合窗口外,在其它社区设立农机服务流动窗口,由社区人员代办,或乡镇农机站人员下乡轮流驻社的形式,在每个月设有固定的日期或电话预约,专门办理本社区的农机业务。在交通条件便利、农机保有量大、农机作业集中的社区,选择维修质量好、信誉高的农机修配厂点提供农机配件、油料供应,承担农机维修业务,提升农机维修服务水平。国家政策性新技术推广项目,也在社区得到良好的应用,今年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新技

6、术推广项目,大都是在社区“服务圈”内完成的。农机管理“上水平”为进一步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联系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他们借助农村社区农机服务窗口,以本社区为主要服务区域,以社区农民为主,动员周边村的农机大户和农民以土地、机械、现金等形式入股,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社,主要在本社区开展耕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灌溉等农田作业服务。并根据农时需要,同时开展好跨区作业服务,提高农机使用率,增加机手收入。另一方面,利用社区信息、技术、物流、人员集中的优势,逐步将组织健全、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组织向社区转移,更好地整合原有的农机服务资源,提升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全是依托农村社区成立的

7、农村专业合作社就有14家,占合作社总数的35%。农机专业合作社纳入农村社区服务后,整合了社区内机械、技术和信息资源,更加便捷地组织协调农机户、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耕、种、耙、播、收、浇灌等相关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机难、没活干”的矛盾,提高了农机使用率,增加了机手收入,满足了农民生产之需。目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一家一户的机械作业逐步被“联合体”、代耕代种“订单式”作业所代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活化了农机经营方式,有效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作业效益好、辐射带动广的农机服务组织逐步成长,农机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机服务增收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0个,资产总额2689万元,具有一定资产规模的合作社社员达到249人,服务农户1387人。,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7.8亿元,农机服务收入已成为*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机管理服务进社区不但充实了农机服务内容,促进了社区建设,也为农机服务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信息渠道,提高了农机经营效益,实现了基层农机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全面发展。推进了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了全市农机服务社区建设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