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03659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基层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2012-10-28 21:44:19铁力市基层司法所七字调解法创新人民调解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日逐分化,各类矛盾纠纷随之进入凸显期,并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种类复杂化的特点。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成为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委重视、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群众企盼的重要课题。为此,铁力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依靠伊春市司法局的指导和铁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内在运行规律和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融“情、理、法”于一身的优势,

2、创造性地运用“熟、理、情、德、防、活、了”七字调解法开展人民调解工作,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民调解工作方法体系。一是注重一个“熟”字,坚持以熟为前提,全面了解掌握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人民调解工作说到底是在做“人”的工作,因为人民群众有了“结”,才需我们去“解”。而“结”是因为纠纷双方各自持有不同看法和观点而产生的,因此,充分了解、掌握双方的纠纷所在和当地的乡俗民情、分管辖区群众的家庭构成、社会关系、社会背景等基本情况是调解员做好调解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为此,铁力市司法局借鉴公安系统对派出所民警的考核办法,在基层司法所开展了“一熟、二知、三访、四查四解”竞赛活动,真正使基层司法行

3、政工作者对纠纷双方和辖区情况了如指掌。“一熟”就是熟悉调解对象双方产生纠纷的原因和“症结”。“二知”就是知道辖区群众的家庭构成和社会关系,知道辖区每一名群众的家庭住址和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三访”就是做到农闲访农情、农忙访社区、节假日访重点调解对象。“四查四解”就是备耕时查土地承包纠纷,解决农民及时种的问题;耕种时查土地承包边界,解决挤占相邻土地问题;秋收时查债务纠纷,解决金融部门、嘴勤”,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争得为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服,赢得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主动权。在腿勤上,他们走村屯串百家,常年活跃在最基层,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在手勤上,每到一家一户,不但做好工作,还主动帮助群众

4、做活计,用实际行动感化群众,真心与他们交朋友。在嘴勤上,他们和群众一起唠家常里短,进而掌握群众想什么、有哪些怨气诉求、街坊邻居有哪些矛盾,得到了群众信任。由于他们做到了“三勤”,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服,村民愿意把心里话向他们诉说,在调处矛盾纠纷时取得了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年丰乡爱华村一农民占用村防火通道种“园田地”长达16年之久,既影响群众出行又增加了防火隐患。每当乡、村两级领导组织拆除时,这家女主人就撒泼放刁,赤身祼体横卧在推土机前,几次迫使拆除工作搁浅。时任乡司法所长的曹殿良同志接手这一任务后,凭借多年经验,他没有谈拆除事宜,先是与这家主人唠家常、下象棋,沟通感情。当看到他家正在

5、“翻地”时,就组织乡司法所的同志主动来帮忙,绝口不提拆除栅栏一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几天后,这家主人主动提及此事,曹殿良顺势而为,从政策、法律讲到邻里关系、伦理道德,终于使当事人主动拆除了栅栏。如今,铁力市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每到一个村屯,都被群众视为座上宾,处处能体现出浓浓的乡情和与群众深厚的感情。四是注重一个“德”字,坚持以德为先,着力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目前,铁力市基层司法所的主要负责同志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都超过了10年,最长的达到27年。多年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历,使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公开、公正、公道,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才能赢得群众和纠纷当事人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做好人民调

6、解工作。因此,铁力市司法局及各基层司法所非常注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实际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有事愿意找司法所,有问题愿意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商量,许多村、屯的农民还“戏”称他们为老百姓心中的“包青天”。例如,双丰镇春阳村由于村干部利用职权占用土地引起群众不满,村里的“屯大爷”和32户村民便强行耕种了27垧机动地又不交承包费,导致11户村民因土地不足而集体上访。镇司法所介入后,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为让大家看到调解工作的公平、公正,解除顾虑,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公信力,他们先是动员村干部交出了多种植

7、的土地,然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村干部交出来的土地和32户村民强行种植的机动地放在一起,重新制定承包方案,使这一事件得到公正的解决。司法所既没有偏袒村干部,也没有惧怕“屯大爷”,依理依法、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又如,在双丰镇一起土地纠纷案件中,其中一方当事人是调解员的亲属,另一方当事人认为调解员肯定会“拉偏车”,意欲走司法程序。针对这种情况,为打消对方当事人顾虑,在处理问题时,调解员先找到自己的亲属,劝说亲属做了很大让步,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由于铁力市基层司法所坚持以德为先,公平公正地处理矛盾纠纷,大大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五是注重一个“防”字,坚持预防为主,注

8、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铁力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调访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变被动调解为主动出击,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特别是他们寓法律宣传教育于人民调解之中,既当好人民调解员又当好普法宣传员,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效防止了简单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个体事件转化为群体上访,在维稳创安中发挥了“缓冲器”、“润滑剂”、“减压阀”的作用。比如,200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工农乡二屯村的一部分村民没有分到应得的土地,还有一部分村民是村委会的债权人,而村委会又无力偿还债务。这两部分人不但强行耕种了15公顷的集体机动地,而且串联了很多村民准备上访

9、。司法所根据日常排查,早已获知这一信息,一方面疏导群众情绪,做好稳定工作,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另一方面根据二屯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化解三角债的合理方案,超前预防并化解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群体上访事件。再如,在2008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双丰镇党委将矛盾最突出、工作最难做的四个村的换届选举工作交给司法所负责。其中,上级要求前进村和跃进村不但要两村合一,而且要选出新的村书记和村长。这两个村由于“屯大爷”对抗,已经两届没能选出村书记、村长,市里先后几次派工作组,组织换届工作,都因“屯大爷”聚众阻挠而没有成功。鉴于这两个村的“屯大爷”都要当村长,并且都有各自的家族势力做后盾,形成了各不相让、互相较劲、一触即

10、发的态势。如果处理不好,不但换届选举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而且可能引发较大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司法所的同志进村后,反复走访重点农户和重点选民,多次组织召开各个层面的征求意见会,全面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心理。同时,他们耐心讲解选举办法及相关法律,并精心设计了党委政府满意、农民群众认可的工作方案,圆满完成了两村合并及村委会选举工作。目前,这个村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双丰镇各行政村中的先进村、模范村。六是注重一个“活”字,坚持灵活多样,运用多种形式化解矛盾纠纷。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人民调解工作也同样必须区分不同人群、不同对象和不同案件,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地化解矛盾纠纷。铁力市各基层司法所充分利用“村头”、“地头”、“街头”、“炕头”等便民利民的方式,将情与法、理与法、情与理相结合,采取“背靠背”、“面对面”、“中间借力”等灵活有效的措施,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各界认可的良好效果。如,2007年5月,双丰镇战斗村村民因上下游用水引发纠纷,双方手持铁锹、斧头等工具激烈争执,且家族成员越聚越多,武力冲突一触即发。得知情况后,司法所的同志迅速赶到现场,依法依理依情进行调解,说清成破厉害,讲清事件后果,找出各自问题,最终避免了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