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数字化项目(护农通)二期项目采购需求一、项目背景与目标XX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数字化项目(护农通)二期打造“一中心二场景N应用”,即1+2+N的XX区“防灾防治”体系建设。“一中心”即指挥中心,“二场景”为防灾地图、抗灾服务场景。“N应用”为两个场景下的应用子,如主体分布、重点易涝区监测预警、重点河道监测预警、预警精准发布等。1、提升XX区防灾避灾能力:构建了XX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数字地图,为主动防灾避灾提供依据,降低农作物受灾率。2、促进持续发展:密切关注农业自然灾害,综合研判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制定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并开展实地技术指导
2、推进减灾保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通过持续升级和改进项目,可以促进持续发展,适应用户的变化。从灾前、灾中、灾后优化救灾流程、从信息抓取-风险分析-响应全过程服务。二、项目总体技术要求1、系统整体要求(I)要求基于J2EE系统架构,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特点。(2)采用WEB三层结构,要求系统维护成本低,结构灵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3)要求系统具备B/S访问模式,支持多种主流浏览器。(4)系统具备跨平台特性,服务器端系统可部署于不同操作系统,如Unix系统,1.inux系统,Windows系统。(5)模块化设计理念,可开箱即用式的伸缩扩展业务模块。2、可拓展性要求(1)模块化开发,实现业务功能
3、数据项目等配置化。(2)应用的数据属性,包括数据类型、读写类型、初值设置、计算项应能通过管理后台的设置而变化。(3)应用的操作功能、操作流程应能通过管理后台的配置参数进行控制。(4)可以对应用各种业务配置参数进行配置。3、安全要求(1)为保障应用数据的安全性,在应用开发时采用前后端分离,应用与数据分离的模式,通过接口的形式进行传输。(2)要求提供服务器自动备份功能,备份时间以每天O点为准。(3)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涉及服务器的日常管理,要求采用专人专机的形式进行,在日常运维过程中,做好日常巡检日志,服务器及应用的账号密码采用复杂密码的格式,并根据相关要求定期更换。三、建设内容及要求A.业务应用
4、层3.1 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以防灾地图为基石,农业相关防灾区域监测、预警响应、抗灾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以大屏和PC为载体实时展示分析防灾相关信息,同时结合移动设备在线展示监测区域的灾情,以便现场指挥。1 .1.1防灾监测防灾监测利旧XX区域已安装的40个监控,根据后台计算的受灾结果和监控画面进行比对。(1)易涝区风险等级数据通过视频看到易涝区点位情况,综合得出易涝区风险等级。(2)易涝区阈值设置对种(养)殖附近的低洼地、易涝、河道等区域的水位进行监测,以红、黄、蓝三色进行标注设置警戒水位等级。(3)易涝趋势图根据实际情况受灾面积进行趋势统计,通过感知设备(本项目新建40套)监测点位的数据
5、收集比对形成防灾监测分析趋势图,份年可以进行筛选。3 .1.2预警响应以防灾监测点水位超越预警线等现象由相关人员协同责任部门核实确认后及时处理再由应用自动发送信息至相关科室人员。(1)预警通知以防灾监测分析数据,预警情况达到黄色预警等级,发起应急预警机制。(2)响应推送监测区域出现应急预警或紧急事件时,由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人员通过审核并确认后由应用功能推送消息通知农业主体。3.1.3数据看板数据看板主要展示抗灾服务帮扶内容展示。(1)帮滞销展示建立以帮扶服务为统计口径的数据分析体系。(2)帮收储展示建立以农产品收储服务为统计口径的数据分析体系。(3)帮咨询展示建立以在线咨询求助服务为统计口径的
6、数据分析体系。3.2防灾地图3.2.1主体分布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全区农业种养殖主体分布地图。3.2.2易涝区分布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全区种养殖基地附近河道水位、低洼地易涝区分布地图,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3.2.3渔船分布对接XX省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立渔船分布地图。3.2.4服务点分布建立全区抗灾服务分布地图,描绘服务点位图。3.3抗灾服务协同XX区水利局、气象局、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XX分局等机构部门,对全区种(养)殖灾前抢收、灾中救援、灾后重建,实现抗灾服务一键通。3.3.1帮扶服务为农户解决灾后修整用工短缺情况,由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力量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3.3.2收储
7、服务本次建设增加了收储的具体点位,收储点的信息等更为详细的功能。3.3.3共享冷库共享冷库可以协调收储点集中收集灾情抢收的农产品,减少农户损失。3.3.4在线求助农户遇到紧急事件时,可在线求救,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形式描述求救需求。3.4移动端农业主体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灾害上报、共享收储等操作。3.4.1灾害救援一键上报农业主体可以一键申报,请求灾害救援。3.4.2线上帮扶申请受灾农户可以在移动端申请帮扶服务、帮扶时间、填写帮扶内容。3.4.3线上收储预约农户灾前抢收的农作物可以在移动端申请收储服务。3.4.4共享冷库农户可以在移动端查看可共享的冷库信息,并且预约冷库服务。3.4.5保险信
8、息查看农户可以线上查看自己的保险信息。3.5物联网管理平台物联网管理集成项目建设的各类物联网设备进行统一集中化管理,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物联网设备的工作状态,集中采集物联网数据并集中存储。3.5.1硬件设备状态监测物联网管理实现对各类物联网设备统一管理,实时读取设备运行状态,。3.5.2硬件设备数据采集物联网管理能够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经行统一处理并进行分析。3.5.3硬件设备远程监控与控制物联网管理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球机摄像头可以控制转动。3.6数据接口3.6.1渔船分布数据对接对接XX省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获取XX区渔船的实时定位数据,包含渔船
9、编号、渔船定位、渔船基本信息等字段。3.6.2X食链对接对接XX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应用(X食链),获取农户基本信息,包含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农产品农药残留信息、农产品合格证信息。数据主要运用到灾后帮扶中去。B.数据资源层3.7数据采集3.7.1帮扶服务数据以人工采集的方式进行收集XX区内200家农业主体机构提供帮扶服务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其他规模主体、农资经营企业、龙头企业等。帮扶信息包含:滞销农产品需要信息、种植作物受灾需要帮扶信息、灾后重建需要帮扶信息。3.7.2收储服务数据用人工采集的方式为XX区内的200家农业主体机构提供收储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其他规模主体、农
10、资经营企业、龙头企业等。收集不同作物需要收储服务的信息:收储点的温度信息、收储点的干燥信息等不同的收储需求。3.7.3农业主体在线服务数据用人工采集的方式为XX区内的200家农业主体机构提供在线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其他规模主体、农资经营企业、龙头企业等、对接不同的主体、对其账号、根据主体的产业进行分类、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不同种植作物对应不同的抢收方式,不同的作物对应不同的存储方式等。3.7.4全区农业主体数据用人工采集的方式为XX区农业农村局的原有200多家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治理,以主体画像,主体定位具象表现出200家农业主体信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其他规模主体、农资经营
11、企业、龙头企业的预计上市时间、主要销售渠道、基地面积、流转(入)面积、流转(出)面积、负责人、联系方式、作业人数等详细信息。各个主体都在地图上展示详细的定位地址,以及基础信息,地图一共有两层,一个是XX全区的,一层是XX各个街道的数据,区级数据相对笼统,街道数据相对精细化。3.7.5服务点分布数据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采集30家服务点位,包含服务点位的服务规模,框定服务点的可覆盖范围、负责人等数据。3.7.6帮扶机构数据以人工采集的方式采集XX区内45所帮扶机构的相关信息例如:农资店、帮扶主体、区县帮扶点等。收集帮扶机构可以提供的帮助:可以帮忙灾前抢收,可以帮忙灾后救援,可以提供什么救灾物资等等。
12、3.7.7收储点数据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采集20家收储点位,收储点的信息包含:收储点位、收储量、收储负责人,可收储作物信息。3.7.8共享冷库数据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收集到25家冷库为系统的共享冷库服务作为基础的数据支撑。3.7.9易涝区点位高程数据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采集40处视频点位高程数据,用作系统计算,通过降雨量和降雨时间结合本地高程数据进行计算。3.8数据治理3.8.1处理流程数据处理通过对接入存储的数据按照数据标准的约定,对数据进行提取、清洗、关联、比对、标识、分发等规范化流程处理,过滤掉业务不关心的数据,提高数据关联度和业务紧密度,进而提升数据价值密度,实现数据增值。3.8.2处理动作
13、3.8.2.1数据提取数据提取是从源数据库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数据字段,将其作为“新的数据源”统一纳入到比对、分析和关联环节中。根据数据量的处理方式,分为全量提取、增量提取。数据提取包括结构化数据提取。1)结构化数据提取结构化数据提取是指按照数据标准,从策略和配置中心获取提取结构化策略和规则,对原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键信息提取。例如:可对证件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地址信息等内容进行提取。提取后的信息可应用于对象标注、业务分析、业务管理、业务预测等方面。2)文本信息提取文本信息提取:根据文档的主题、内容或属性,按照一定的准则对文本分类,并进行内容提取。支持关键词的提取,为后续线索比对做准备。通过
14、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进行命名实体识别,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分析词义和文本的相似度等。3.8.2.2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清洗管理,用来统一管理并调度对数据源的各类数据加工操作,以提升加工执行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充分分析具有潜在数据加工需求的业务节点,抽取形成通用的数据加工流程,提供数据库到数据库转换流程、XM1.到数据库转换流程、数据库到XM1.转换流程、EXCel到数据库转换流程、平面数据到数据库转换流程、数据库到平面数据转换流程和数据库到HbaSe转换流程的管理,同时系统也提供了转换处理节点,包括拆分转换、合并转换、类型转换等,可以在上述的转换流程中,根据业务任意增加转换处理节点。主要分成以下几
15、个步骤:数据源接收、任务管理、数据解析、数据检查、结果保存、原始文件归档和结果反馈。3.8.2.3数据关联根据本项目所属行业大数据的特点,监管数据采集的内容多、地域范围广、行业领域多,由于信息化程度和业务细微差异等各种历史原因,数据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很难一下子全部转化为标准的数据,且格式不同;数据在流转(清洗、转换、加工、整合等)过程中为了满足业务需求,格式进行了统一或标准化的转换等问题。为了保证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动态性、可配置、可维护的需求,大数据中心设计了关联映射模块功能,以完成各数据表或数据项的灵活、动态配置功能。各业务环节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依据关联映射规则实现数据转换、比对
16、流转、复制、分析、校核等业务处理。主要关联映射功能包括:目标结构分析、事实表比对映射、代码比对映射等。3.8.2.4数据比对数据比对包括结构化比对、关键词比对等,满足线索发现、触网报警等业务需要。3.8.2.5数据标识标识是对数据、数据集进行某一特性、特征的识别和认定。对数据进行标识化可以增加数据维度,拓展数据的属性。提供建立与数据之上的抽象。标识流程主要是围绕标识建立一套包括标识的定义、执行、流程管理以及可视化等功能的系统。数据标识依托基础库和业务知识库,对数据进行语言、区域、位置、业务等3.8.2.6数据分发数据分发模块负责提供分发的统一配置、管理、执行、监控。在数据处理模块完成数据的提
17、取、清洗、关联、比对、标识之后,根据不同的数据使用场景,按照分发策略将处理过程产生的关联、关系、标签等信息,以及数据本身信息,按照数据定义的要求,进行同步或异步的相关处理,并将结果数据对应分发到原始库、资源库、主题库、知识库、业务库等。数据分发具体包含以下:处理规则数据清洗规则数据清洗规则包括:空格清洗针对源数据可能带有空格的字段采用trim()函数进行去空格处理。特殊符号及乱码清洗针对名字、地址、企业名称以及其他数据中存在”、。、“”、“,”、“*”、“无”等无效字符,采用regexp_replace(trim(xm),?|?|.|。I,)删除或替换。无效值处理无效值,即数据超出了数据定义时
18、的取值范围。源数据在录入的时候没有做取值范围的限定导致出现不合理的数据,如年龄字段出现200岁、车牌号字段出现“粤Y12359309位字符等,可以通过各个校验规则如取值范围校验,手机号/车牌号等规则校验、数值校验、长度校验、精度校验等方式进行排查,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当作缺省值处理。1.1 8.3X食链数据治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系统作为数据支撑。对于X食链里的数据进行过滤。3.8.4自然灾害保险金融管理数据治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系统作为数据支撑。对XX市数字乡村“大脑+应用”集成系统里的数据进行过滤。3.9 日志改造登录日志:对所有用户登录信息进行记录,包括登录用户名称、登录ip、登录地点
19、登录状态、操作信息、登录时间等,能够对登录信息进行查询,按照省大数据局数字化改革应用日志规范建设要求统一归集至IRSoC.数据资源层3.10 硬件设备采购技术需求表防台摄像头10个1.1传感器类型:1/2.8英寸CMOS;1.2像素:200万;1.3最大分辨率:1920X1080;1.4最低照度:0.0021.ux(彩色模式);0.00021.ux(黑白模式);1.5通用行为分析:绊线入侵;区域入侵;快速移动;物品遗留;物品搬移;徘徊检测;人员聚集;停车检测;人脸检测;人数统计;热度图:支持;视频压缩标准:H.265;H.264H;町PEG;宽动态:120dB;透雾功能:支持;内置MIC:支
20、持;报警事件:无SD卡;SD卡空间不足;SD卡出错;网络断开;IP冲突;非法访问;动态检测;视频遮挡;区域入侵;绊线入侵;物品遗留;物品搬移;场景变更;徘徊检测;人员聚集;快速移动;停车检测;音频异常侦测;人数统计;外部报警;接入标准:ONVIF;GB/T28181;CGI;最大MiCroSD卡:128GB;RS-485接:1个。二可埋式土壤监测设备40个2.1土壤每隔IOcm配置一个土壤温湿测点,观测相对应范围内的土壤温湿度,不少于4层,OTOCn1、IO-20cm、20-30cm、30-40cm。2.2总体要求:集成一体化,核心部件包括管式一体设计的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发送
21、器,充电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不会受土壤中盐离子的影响,化肥、农药、灌溉等农业活动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数据精准。2.3传感器的电极没有直接与土壤接触,避免电力对土壤及土壤中的植物的干扰。监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值、化肥浓度、农药残留供电方式:直流供电924VDC平均功耗:12V50OmW温度测量范围:-20Cr60C湿度测量范围:(TlO0%温度精度:0.5C湿度精度:5%温度分辨率:0.1湿度分辨率:0.1%输出信号:RS485(Modbus协议)测量层数:3层(可定制,最高10层)工作温度:-20C60C三智能无线气象站4个3.1包含数据采集主机、防水电控箱、立杆支架组件、五合一百叶箱
22、传感器、PM2.5/10百叶箱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1.ED屏含三年流量,DC12-24V供电;3.24G全网通CATl网络;一路RS485接口,可接入16个节点;一路RS232接口,可连接1.ED屏或触控屏;支持检测电池电压;支持ModbUSRTU协议、MQTT协议;支持FoTA远程升级固件;支持TF卡存储历史数据(选配8g内存卡)四、安装、测试及系统集成要求1、该项目涉及到系统的应用集成,应用系统要求按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进行数据采集。需要高标准进行整体规划,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2、负责本项目范围内应用软件的现场安装部署、集成、测试和调试,保证系
23、统功能、性能要求的实现,提供售后服务。同时负责对应用于该项目的原有软硬件设备的系统集成。在安装、配置和测试、调试过程中,中标人应对最终用户技术人员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给予满意的答复。3、要求有完整的安装和配置程序,具有详细的系统安装配置说明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和系统维护说明书。系统实际安装与操作必须与说明书描述一致。4、要求具有完整的系统测试计划,包括根据用户需求编写的,遍及系统95%以上功能、性能的测试用例,合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方法。要求保留完整的测试报告。5、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牵涉到与第三方产品集成工作,中标单位应与系统集成商及其他供应商通力合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6、中标人负责解决系
24、统集成中全部技术问题,对采购人项目建设中碰到的其他技术问题,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咨询和帮助并协助解决。五、验收要求中标人在验收之前应提供本项目验收方案并由采购人审核并确认。1、验收步骤:采购人(包括邀请的专家)、中标人双方共同参与整个项目验收。2、验收方法:采购方(包括邀请的专家)、中标人双方共同组成验收小组。由中标人提供测试结果,采购人提供使用报告,经采购人确认后,根据功能、性能要求逐项验收。3、验收标准: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经采购人和中标人双方共同确认的需求规格说明书等。4、系统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一方面要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保障用户能够正确的理解和使用系统,另一方面
25、要根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用户需求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系统。试运行时间为3个月。5、系统验收,系统达到了全部设计要求,中标人在提交全部相关文档、报告等交付物的前提下,可以向采购人提出系统验收的申请。6、为了更好的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切实提高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本项目要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2级要求。在项目建设完成终验之前,采购人有权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系统进行安全和性能测评(相关评测费用不计入本项目)。六、交付要求中标人应在合同签订日起6个月内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内容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为3个月(软件开发实施部署完成并经测试通过后,系统进入试运行),试运行期结束后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并按照招标
26、文件所约定的内容进行交付;按照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分阶段交付应用系统的文档,所交付的文档与文件应该是电子版式及纸质形式。交付的文档包括(但不限于):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项目测试方案、项目测试报告、用户操作手册、管理与维护手册、安装手册、总结报告及采购人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七、培训要求1、投标人负责对招标人相关人员的使用、维护等培训。应派遣优秀的培训人员,采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安排培训课程。2、培训人员均应具备授课经验,应负责教会招标人相关人员掌握培训课程的内容,提供如何使用技术资料的指导,并解答其在培训过程中提出的有关问题。3、投标人应随其投标文件提出一份初步培训
27、计划,来保证招标人系统使用人员在合同规定时间节点前操作水平达到熟练。正式的培训计划将经双方协商后确定。4、培训的费用应包含在合同价格中,这些费用包括培训人员的工资、教材和手册,以及招标人相关人员所需的培训用品等。5、参加培训的人员、时间、地点由双方另行商定。6、投标人根据需求调查、分析、设计、开发的实际情况,不仅要编写出各种层次的使用说明书,还应有一般用户强化训练的培训教材。八、运行维护要求本项目由中标人提供一年免费运行维护期,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算起。运维期内,中标人应免费为用户制定升级方案,免费为用户作项目介绍,解答用户关心的项目方面的问题。为已过保修期的用户提供定制的服务咨询及支持。对于
28、用户的重要问题,设置重要大问题专家组,以帮助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工作过程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九、售后服务要求1、供应商应承诺在本项目通过终验并正式投入运行后提供一年(质保期)免费软件维护服务。2、供应商需承诺提供本地化售后服务,软件工程师应能处理常规故障,在免费维护期内,供应商应提供本系统免费更新、定期巡检、故障排除等服务。如系统发生故隙,在接用户故障电话或传真通知后,10分钟内以响应,在1小时内派遣技术人员到现场服务。对于常规性问题供应商承诺在2小时内解决,重大故障在4小时内解决问题。3、在维护期内,应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版本升级和维护。4、软件维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程序框架内错误,需要修改程
29、序;(2)程序和数据库的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3)新设部门的内部开设及流程配置;(4)撤并机构的数据合并。5、软件维护方式分为:(1)季度巡检服务;(2)常规响应服务(提供热线电话支持和远程维护服务);(3)应急响应服务。十、项目组织及实施要求1、供应商应向采购人提供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置情况。中标人中标后需要在5个工作日内成立工作团队,并指定一名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协调和调度工作。系统的需求调研采用迭代开发的模式。在项目的需求调研阶段必须有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至少2人参加。在项目设计开发阶段至少需要4名有类似项目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进行开发。除上述人员外,项目团队还须配备专职的技
30、术负责人,并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配置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测试、集成、培训、质量保证、运维等人员。2、参与此项目的技术人员具有承担过相同类型项目的经验,能够与用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掌握相关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具备相关产品集成、应用和开发的能力。3、中标人在项目合同签订后,需组织相关实施人员在该项目招标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调研,编制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经采购人、中标人确认后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4、要求中标人在各阶段及时提供相应的项目管理文档、开发类文档及实施类文档,以便采购人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5、对上述安排投标人应列出详细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进度计划、项目
31、验收计划、项目组织结构(人员姓名、经验、学历和在本项目中的职责分工等)。H一、安全要求1、系统安全性(1)本系统建设应当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做好系统上线前的安全检测,对等保测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配合整改。(2)业务应用及操作系统无高风险及以上级别漏洞;不能使用不安全的传输协议;敏感数据支持加密存储传输机制,支持防暴力破解。(3)必须在设计上保护用户身份的安全,实现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控制,保证客户端与服务器以及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关键数据的存储安全。(4)对于关键业务操作必须提供安全审计功能。(5)提供数据完整性保证及行为的不可抵赖性保隙。(6)系统关键应用应有日志记录功
32、能,可以对操作过程进行追踪和回逆。(7)对重要操作应提供登录验证以外的安全措施。2、网络和数据安全要求中标人需承诺无条件履行以下条款规定,若中标人无故违反,采购人有权终止合同,造成采购人损失的,采购人有权追究中标人赔偿责任。(1)中标人应加强安全意识及措施,从管理、技术、制度等方面保障采购人的网络和数据安全。(2)中标人在未经采购人书面许可的前提下,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采购人的任何资料信息,不得将相关保密信息通过存储介质、网络等途径,传播至采购人不可控制区域。(3)中标人不得利用采购人网络或相关业务系统平台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4)中标人的网络操作行为均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隙措施,负责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设立信息安全责任人和信息安全审查员,并接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5)中标人应建立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负责项目实施范围所涉及的各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管理和维护。采购人组织相关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检查评估,对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提出整改要求,中标人应按要求及时完成整改。(6)中标人需配合接受政府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如实提供安全防护相关的信息、资料及数据文件,积极配合调查网络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