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4152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24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九大专题汇编大全.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 九大专题汇编大全 目录 一、 文言文阅读专题 二、 名著阅读专题 三、 古诗词赏析专题 四、 综合性学习专题 五、 古诗文默写专题 六、 写作专题 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八、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九、 基础知识专题 2018 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总-文言文阅读专题 衡阳 阅读强项令,完成下列小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洛阳令。时湖阳公主 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 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菙杀之。宣叩头曰: “ 愿 乞一言而死。 ” 帝曰:

2、 “ 欲何言? ” 宣曰: “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 人,将何以理天下手?臣不须菙,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 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 地,终不肯俯。主曰: “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 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 天子不与白衣同。 ” 因敕:“ 强 项令出! ”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 “ 卧虎” 。歌之曰: “ 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遺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 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 董宣康洁,死乃 知之。 ” 以宣尝为二千

3、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后特征 为洛阳令(2)大言数 主之失 (3)使宣叩头谢 主(4)臧亡匿 死 10. 下列句子中 “ 以” 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 以刀画地B. 宣悉以班诸吏 C. 葬以大夫礼D. 以宣尝为二千石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将何以理天下平? (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12. 文章两段分别表现了“ 强项令 ” 怎样的性格品质?这两段在写 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 9. (1)特别征召( 2)列举(罪状或过去)(3)认错( 4) 通“ 藏“ ,隐藏。

4、10. D 11. (1)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 体, (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 12. 第一段体现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品质;第二段表现 了他的廉洁品质。第一段是详写,第二段是略写,或者第一段以正面 描写为主或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 【解析】 9.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 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 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 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 臧” 通“ 藏” ,“ 隐藏” ;“ 特征” 是古今异义词, “

5、特别征召 ” 的意思。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 以 中有足乐者 ” 中的“ 以” 是“ 连词,因为 ” ;A 项中“ 以” 是“ 介词,用 ” ;B 项中的 “ 以” 是“ 介词,把 ” ;C 项中的“ 以”“用,按照 ” ;D 项中的“ 以” 是“ 连词,因为 ” 。故选 D。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 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 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 “ 何、以、理、平 ” 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 句式倒装; (2)句中的 “ 唯、覆、妻子 ” 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

6、到“ 信、达、雅 ” 。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 结合,以直译为主 ” 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运用 “ 增、删、调、换、留 ” 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 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章的写作手法的理解。在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并概括人物形象。 (1)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 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 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 把人物放到一 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 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文章第 1 段表现 了

7、“ 强项令” 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品质,第2 段则表现了他志行廉洁 的品质。 (2)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正面描写,就是对描写的 对象进行的直接叙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 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本题作答可以从描写的 角度或描写的详略来分作答。 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 官吏无法抓 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 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

8、呵斥家奴下车, 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 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 希望乞求说一句 话再死。 ” 光武帝说: “ 想说什么话? ” 董宣说: “ 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 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 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 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 满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 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 董宣不答应, 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终究不肯就范。公主说: “ 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光武帝笑

9、着说: “ 做皇帝 和做百姓不一样。 ” 于是下令放了董宣(注:“ 强项令” 即为“ 董宣” ) , 赏赐了他三十万钱。 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 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 卧虎” 。人 们歌颂他说: “ 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 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 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 董宣廉洁, 到他死我才知道。 ” 因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 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邵阳市 古诗文阅读 【甲】 亲贤

10、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 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 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 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 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 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

11、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 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乙】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 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广才:增长才干。淫慢:放纵懈怠。险躁:轻薄浮躁。意: 意志。 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后值 倾覆: (_ ) (2)遂许先帝以驱驰 : (_ ) (3)静以 修身: (_ ) (4)悲守穷庐 : (_ ) 10. 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12、难之间。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 用“/ ”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 (1)咨臣以当世之事(2)险躁则不能治性 12. 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 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 B. 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 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 C. 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 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 贵。 D. 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 体

13、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 13. 乙文中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 理解,简要赏析 “ 驰” 和“ 去” 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14. 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 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 点谈启示) 【答案】 9. (1). 遇到,正好碰到 (2). 比喻奔走效力 (3). 用来(4). 穷困之人居住的房屋 10. (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 (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难之间 (我) 受到委任。(译对 “ 受任 ”“于” 两个核心词给 1 分;译对 “ 奉命”“ 危难” 两个核心

14、词给 1 分) (2)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坚定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11. (1)咨臣/以当世之事(2)险躁/则不能治性 12. C 13. “驰” 与“ 去”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复返的 状态,告诫儿子珍惜光阴,坚定意志。 (能写出 “ 驰” 与“ 去” 所形容的 状态及表达效果,意思接近即可) 14. 忠心耿耿,知恩图报, 心系家园,以天下为己任, 教子修身明志, 重视德行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有些孩子不知感恩,诸葛亮知恩图 报的品质是一种美德,令人敬佩。 诸葛亮爱家爱子、重视孩子德行的情怀令人感动,等。 【解析】选自三国志作者:诸葛亮年代:三国时期 选自艺文类聚作

15、者:诸葛亮年代:三国时期 9.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 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 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 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 以” 是“ 用来” ;“ 驱驰” 是古今 异义词, “ 奔走效劳 ” 的意思。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 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 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 “ 于、败军、际、奉命 ” 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 无以、广、成” 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 “

16、 信、达、 雅” 。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 结合,以直译为主 ” 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运用 “ 增、删、调、换、留 ” 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 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1.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 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 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 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 破句” 的现象。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 词之后要停顿;有些

17、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 主语和谓语之间, 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 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 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根据句 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诫子书内容是劝勉 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据此,C 项,“ 表明作 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C。 13. 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理解文章 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

18、答。 采用答题格式是: 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 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两个动词在描写和表达上的效果进行赏析。 14. 试题分析:(1)概述诸葛亮的精神品质。作答时可结合两篇文章 内容进行概括, 还可以根据平时对诸葛亮的了解进行概括。他的品质 主要有: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知恩图报、心系国家、以 天下为己任、冷静沉着、军纪严明、博览群书、教子修身明志、重视 德行等。 (2)根据了解诸葛亮的品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着 修养、读书、忠诚、爱国等方面来谈启示。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 求即可。 参考译文: 【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

19、原因;亲近 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 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 没有一次不对桓、 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 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 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 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 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 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 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 的时候接受任务, 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 年了。 先帝知道

20、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 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 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 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 深入到人烟稀少的 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 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 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 回到旧日的国都。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 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 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 那就是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乙】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 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21、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 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 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 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 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 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岳阳 (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 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王后。书未发, ,威后问使者曰: “ 岁亦 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 “ 臣奉使使威后, 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 “ 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 ? 齐策 ) 1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七里之郭 (_) (2)委而去 之(_) (3)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_)

23、(4)天下顺 之(_) (5)齐王使 使者问赵威后( _) (6)使者未说 (_) 19. 用“/ ”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 (每句标一处 )。 (1)天时不如地利( 2)岁亦无恙耶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苟无民,何有君? 21.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都阐释了 _的治国理想, 但语言风格不同, 【甲】文大量使用 _、_句,语言气势磅礴;【乙】 文则大量运用 _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 【答案】18. (1). 外城;(2). 离开(3). 限制;(4). 归 顺,顺从;(5). 派,派遣;

24、(6). 说,通“ 悦” ,偷快 19. 天时 /不如地利(2)岁/亦无恙耶? 20. 能施行 “ 仁政” 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 “ 仁政” 的君主, 帮助他的人就少。(2)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 21. (1). 以民为本(2). 排比(3). 对偶(4). 问(答“ 反 问” 亦可) 【解析】 18.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 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 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 如“ 郭” :外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 关键。 19.

25、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 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 在句中充当的成分, 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 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 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天时 /不如地利;(2)岁/亦无恙耶?此题 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 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 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 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 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6、注意“ 得 道”“寡”“苟” 等字词的翻译。 21. 试题分析:比较阅读。文言文要点的提取和写法的把握。要想捕 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 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 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甲 乙两文阐释的治国理想可概括为“ 以民为本 ”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 ” 为对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 为排比。 “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 耶?”“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

27、者耶?” 都运用问句。 (一)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 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 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 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 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 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 ,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

28、去,不能靠划定的边 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 仁政” 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 仁政” 的君主,支 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连内外亲属也会背 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 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 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二)译文: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书信 ,赵威后问 使者: “ 今年收成还可以吧 ?百姓安乐吗 ?你们大王无恙吧 ?” 使者有点 不高兴 ,说:“ 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 ,您不先问我们大王

29、状况却打听 年成、百姓的状况 ,这有点先卑后尊吧 ?” 赵威后回答说: “ 话不能这样 说.如果没有年成 ,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 ?如果没有百姓 ,大王又怎能南 面称尊 ?岂有舍本问末的道理 ?” 怀化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乃入见。问:“ 何以战? ” 公曰: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 小惠未徧,民弗 从也。 ”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30、,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 曰:“ 可矣。 ”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 而望之,曰: ” 可矣。 ”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 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 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 曰:“ 彼 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 不可。 ” 既济而未成列, 又以告。公曰: “ 未可。” 既陈 而后击之,宋

31、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国人皆咎公。 公曰:“ 君子不重伤 ,不禽 二毛 。古之为军也, 不以阻隘 也。寡人虽亡国之余 ? ,不鼓不成列。 ” 【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既:尽,全部。 济:这里指渡过泓水。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陈:同“ 阵” , 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门官:国军的卫士。重 (ch ng) 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禽:同“ 擒” 二毛:头发花 白的人。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 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牺牲 玉帛( _) (2)肉食者鄙 (_) (3)门官歼 焉(_) (4)公伤股 (_) 13. 请

32、用“/ ”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5. 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 【甲】文中曹刿 “ 请见” 的原因是 “_ ”,他认为 “ 可以一 战” 的理由是 “_ ”。 (2) 【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 ”。 16. 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2. (1). (1)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 (2). (2)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 (3)被杀死(4). (4)大腿

33、 13. 宋公及楚人 /战于泓 14. (1)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 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 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 了。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 令进攻他们。 15. (1).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3). (2)及其未既济(既济而未成列) 16. 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 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 君子道 德” 之义作战,妇人之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解析】甲:选自左传作者:左丘明年代:春

34、秋 乙:选自左传作者:左丘明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 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 又何必参与呢? ” 曹刿说: “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 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 您凭借什么作战? ” 鲁庄公说: “ 衣食 (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 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 “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 顺从您的。 ” 鲁庄公说: “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 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 “ 小小信用,

35、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 “ 大大小小 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 “ 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 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 现在不行。 ”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 之后。曹刿说: “ 可以击鼓进军了。 ” 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 马追逐齐军。曹刿说: “ 还不行。 ”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 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 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 这才说:“ 可 以追击了。 ” 于

36、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 作战,靠的 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 气就开始低落了, 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 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 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 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 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后来我看到他们 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 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 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乙: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 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 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 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宋襄公说:“ 不行。

37、 ”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 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 不行。” 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采 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 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 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 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死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 古时 候指挥战斗, 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 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 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12.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 所在句子的意思, 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 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

38、的常用义, 还要结合上 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区分 “ 牺牲” 一词的古今义,在这里指的是 “ 古 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 ;“ 股” 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 “ 大腿” 的意思。 13.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 断句题” 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 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 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 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这句话应该在主 语后面停顿,即: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 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

39、能确定的赋 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 留”“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 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4.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 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 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鼓”“衰”“竭”“既” 是此题中的关 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 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

40、示的信息梳理 内容,找出答案。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的意思是 “ 当权的人目光短 浅,不能深谋远虑 ” ,这是曹刿请见的原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 ” 的意思是 “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 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认为这样做到了取信于民,可以凭 借这一点来打一仗。 “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 ” 的意思是 “ 对 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由 此可知,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及其未既济 ” 。 16. 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 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

41、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 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鲁庄 公在战前做到了取信于民, 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 造成士气的彼 消我长,并能够审时度势, 所以能够取得胜利。 泓之战中宋公恪守 “ 君 子” 和古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长沙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 题至第 15 题。 戚继光 ,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家贫,好读书,通经史 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 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 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 多薮泽 ,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 火器、兵械精求

42、而更置之。“ 戚家军 ” 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 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 均为名将。 (继 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 , 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 。 在南方战功特盛, 北则专主守。所著纪 效新书 、 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选自明史 列传第一百 戚继光传,有删改 ) 【注释】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卫指挥佥 事:官职名。卫所:明代在京城和各地设置卫所,数府合设一卫, 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剽悍:矫捷勇猛。薮泽:湖泽。审步伐 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大猷: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 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43、。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通 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乃因地形制 阵法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C.赏罚信 愿陛下亲之而信 之出师表 D.名更出 大猷上不敢出 一言以复连东阳马生序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 A.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B.实是欲界之 仙都答谢中书书 C.欠之 ,目似瞑,意暇甚狼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 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

44、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15. “戚家军 ” 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 形象特点。 (5 分) 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 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 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 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 都司,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 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 所以不加罪。 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 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 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

45、, 因此被撤官, (被 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 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 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 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 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 短兵器轮番使用, 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 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 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 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 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 戚家军 ” 驰名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

46、忙赶到宁海, 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 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 死。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 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 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福建接连 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 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 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倭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 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 十个营寨

47、,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文言文阅读答案戚继光, 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阅读答案。兴化人才知道(喜 讯) ,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 (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 撤回(原来的驻地)。戚继光率军到了福清,遇到倭寇在东营澳登陆, 攻击他们并斩首 200 级。刘显也多次打败倭寇。 福建原先的倭寇几乎 被消灭了。于是戚继光率军回福州,在平远台把功绩刻在石头上。 开始的时候,兴化城告急,当时皇帝已经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 官,戚继光为副总兵。等到兴化城被攻陷,刘显的军队比较少,坚守 在城下不敢攻击。俞大猷也不敢攻城,需要大军集合围困它。嘉靖四 十二年四月, 戚继光率领浙兵到了。 于是

48、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率领中 军,刘显率领左军,俞大猷率领右军,一起在平海攻击倭寇。戚继光 率先进攻,其他两人跟着进攻,斩首二千二百,救回被掳掠的百姓三 千人。谭纶上奏功劳,戚继光为首功,刘显和俞大猷为次等功。皇帝 因为祭祀祖先,大肆封赏。 戚继光开始由于进攻横屿的功劳,加封为 都督佥事,到了这个时候, 晋封为都督同知,世世代代享受千户的待 遇,于是取代俞大猷为总兵官。 戚继光交替经历了南方和北方, 名声都很大在南方立下赫赫战功, 在北方在专注防守。他所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带兵的 人都遵守使用它。 娄底市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 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 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 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隐曜” 一作“ 隐 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