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04282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2602.doc.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 目 名 称 :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建设单位(盖章):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额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

2、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建设单位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庄可生联系人庄可生通讯地址东莞市黄江镇北岸二路3号联系电话13509835470传真-邮政编码523761建设地点东莞市黄江镇北岸二路3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3、迁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116_塑料制品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1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预计投产日期2015.10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况及任务来源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后位于东莞市黄江镇北岸二路3号(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所在厂址中心坐标:北纬22536.35;东经1135948.95。经营范围:加工、产销、研发:塑胶制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项目于2008年8月19日委托六安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写了东莞市黄江智业塑胶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4、报告表,并于2008年8月27日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建设,报告表编号:2008年2327号。项目于2015年申请将“东莞市黄江智业塑胶厂”变更名为“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5月25日取得东莞市环境保护局黄江分局的同意,同意使用原有的环保审批文件,批复文号:东黄环建2015S20-183号。现由于生产经营需要,项目申请迁扩建,扩建具体内容如下:将生产经营场所由“东莞市黄江镇黄江村江滨二街13号一楼”搬迁至“东莞市黄江镇北岸二路3号”(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增资96万元,项目迁扩建后总投资100万元,增加产品产量、原辅材料用量和生产设备一批(详见表1、表3和表4);项目

5、迁扩建后员工人数为40人,新增35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受建设方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在现场勘察、资料分析和环境监测的基础上,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贯彻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东莞市智业塑胶有限公司(迁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具体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迁扩建前总投资4万元,占地面积120m2,建筑面积120m2。项目主要从事日用塑胶制品的加工生产。项目加工生产日用塑胶制品22吨/年。项目迁扩建后总投资100万元,

6、占地面积1000m2,建筑面积3000m2。项目主要从事日用塑胶制品的加工生产。项目加工生产日用塑胶制品200吨/年。表 1 项目迁扩建前后概况对比表序号工程内容迁扩建前迁扩建后变化情况1占地面积(m2)1201000+8802建筑面积(m2)1203000+28803总投资(万元)4100+964产品方案日用塑胶制品(吨/年)22200+178三、项目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项目组成主要为主体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具体工程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表2 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设计能力主体工程生产车间租用1栋3层生产大楼占地面积1000m2建筑面积3000m

7、2辅助工程员工宿舍租用1栋4层宿舍楼公用工程给水系统市政供水管网提供自来水用水量2260t/a排水系统三级化粪池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供电系统市政供电系统供给年用电量50万kWh环保工程废气处理搅拌、破碎工序加强车间机械通风措施/注塑、吹塑成型工序通过设置集气装置收集后高空排放1.2107m3/a废水处理依托于租用厂区的隔油隔渣池和三级化粪池1944t/a噪声控制合理布局、隔声、吸声、减震等措施,以及墙体隔声、专用机房/固废处理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分类堆放,分类收集四、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表3 项目迁扩建前后原辅材料及消耗量对比表序号原辅料名称消

8、耗量变化情况迁扩建前迁扩建后1ABS、PP、GP塑胶粒22吨/年200吨/年+178吨/年2色粉0.1吨/年1吨/年+0.9吨/年3包装材料3.5吨/年35吨/年+31.5吨/年注:项目原环评未写明色粉及包装材料的年用量,现环评补充说明。表4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理化性质1色母色母又名色种,色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它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或染料均匀地载附于树之中而得到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他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四、主要设备表5 项目迁扩建前后主要生产设备对比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数量变化情况备注迁扩建前

9、迁扩建后1注塑机8台30台+22台电能2碎料机3台9台+6台电能3拌料机2台4台+2台电能4吹塑机010台+10台电能5超声波机010台+10台电能6包装线02条+2条/7空压机1台2台+1台电能五、能耗水耗情况表6 项目能耗水耗情况变化表序号名称迁扩建前迁扩建后变化情况用途来源1水300吨/年2260吨/年+1960吨/年办公、生活、生产市政供水2电1.2万度/年50万度/年+48.8万度/年办公、生活、生产市政供电六、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项目年用水量2260t/a,其中生活用水量为2160t/a,冷却循环补充水量100t/a。项目供水均为自来水,由市政统一供给。排水: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10、东莞市黄江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根据东莞市黄江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网总体布置图,规划该项目可接入污水管网,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然后引至东莞市黄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放。(2)供电项目用电量50万度/年,市政供电。七、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表7 员工人数及工作制度对比序号/员工人数工作制度食宿情况1迁扩建前5人全年工作300天,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均在厂内就餐,不在厂内住宿2变化量+35人均在厂内住宿,不在厂内就餐3迁扩建后4

11、0人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属于迁扩建项目,迁扩建后,原有污染将随着迁扩建的完成而消失。一、迁扩建前生产工艺流程 塑胶粒色粉搅拌次品、边角料成品注塑成型检验包装粉尘破碎有机废气图1 迁扩建前生产工艺流程图二、迁扩建前污染物污染情况表8 项目迁扩建前的污染情况及防治措施一览表类型排放源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采取的措施大气污染物搅拌、破碎工序塑胶粉尘无组织排放1.0mg/m3加强车间机械通风措施注塑工序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4.0mg/m3员工厨房油烟2mg/m31.26kg/a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空排放水污染物生活污水243t/aCODcr200mg/L0.0486t/a项目厨房含

12、油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其他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到市政管网BOD5120mg/L0.0292t/aSS120mg/L0.0292t/aNH3-N20mg/L0.0049t/a动植物油16mg/L0.0039t/a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固体废物员工生活生活垃圾0.75t/a由环卫部门清理运走生产过程废塑胶边角料、废包装材料1t/a交专业公司回收噪声生产车间各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隔声、减震、吸声等措施处理后,项目厂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2类标准注:现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情况,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重新进行计算核实。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周边环境状况:

13、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周边工厂产生的废水、噪声、废气和固体废物等,但这些污染通过采取措施治理后,对周围环境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地理位置及四至情况:项目位于东莞市大朗镇水口水常二路8号。根据现场勘查,项目迁建后租用一栋3层生产车间和一栋4层宿舍楼。项目北面隔23m北岸二街为诚家五金厂,西面为商铺、出租房,南面为广鑫塑胶制品厂,东面为壬辰玻璃制品厂。项目平面四置图如下: 注塑、吹塑成型废气排放口图2 建设项目平面四置图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黄江镇东邻樟木头,东南与国营樟木头林场相连,南与塘

14、厦接壤,西南与光明农场交界,西边的蚬壳海与大朗隔岸相望,北与常平相接。镇境全长13公里,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573亩,耕地中水田面积占21817亩、旱地面积占2756亩。镇境属山地,一般标高为12米,最高处的雷公山标高为296.3米。黄江镇属于东莞南部丘陵山区,地势西南山地高,东北低,是以低丘、台地为主的半山区。“黄江河”南源北流,流经西北部大朗镇、常平镇,注入东莞西北边的东江支流。二、气候、气象本区的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为22,全年温暖,唯有冬季因有寒潮入侵,偶有严寒;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90mm,由于受季候风和台风等的影响,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4-9月份降

15、雨量约占全年平均降雨量80%以上,冬春季雨量较少。日照时数1862小时,年蒸发量为1276mm,全年风向以北风为多,风频为17%,次之为东南风、东风,风频为13.9%,平均风速为1.9m/s,静风频率为33%。夏秋间常有台风侵扰,但影响不大。三、水文黄江的主要河流是南源北流的黄江河,全长17.86公里。它发源于南面的长龙注入黄牛埔水库泻下黄江河,另一支流发源于西南梅塘,西边支流发源于黄京坑,三道支流在中游的黄牛埔汇合,继往北流合路支流注入蚬壳海。东南的鸡啼岗支流和田美支流均发源于宝山北面,东北面的刁朗支流向西汇合社贝支流经板湖、玉堂围、镇中心区,然后注入蚬壳海。四、植被与生物多样性本区植被主要

16、为亚热带、热带的树种。区内天然植被已破坏贻尽,现主要分布的多为近年绿化的树种,也有一些残存的次生林,次生植被类型主要为马尾松和桉树林,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低山。近年开展的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和镇区的绿化等将会使其植被的分布更趋于多样性。而主要的人工植被包括各种类型的果园、绿化植物和各种农作物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荔枝、龙眼、橙柑桔等等。本镇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山上或丛林中。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黄江镇概况】黄江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经济带腹地,东连樟木头镇,西接大朗镇,北靠常平镇,南临深圳市光明新区。截至2013年,面积约98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户籍人口

17、2.64万人,常住人口23.41万人。2013年,黄江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57亿元(第一产业902万元,第二产业59.85亿元,第三产业58.63亿元),比上年增长9.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4亿元,增长18.47%;总用电量17.1亿千瓦时,增长4.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5亿元,增长7.87%;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10.67%;外贸出口总额45亿美元,增长0.83%;各项税收总额18.18亿元,增长19.57%;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4.74亿元,增长146.95%。获评全市镇街领导班子工作良好镇街,村级体制改革获评“单打冠军”。【黄江镇经济发展】重大

18、项目2013年,黄江镇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督导、协调和跟踪服务。广东太阳神总部建设项目、东吴彩印项目和恩智浦半导体广东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等3个市重大工业项目均稳步推进,基本完成全年任务。招商引资2013年,黄江镇“揽月工程”开展招商,引进投资6.5亿元的东莞市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力促顺络电子等重大项目入驻黄江。引导企业增资扩产,恩智浦完成增资9000万美元,仁道商贸增资2460万美元,大伟成记增资734万美元。企业发展 2013年,黄江镇制定黄江镇规范涉企协议收费工作方案,每年为企业减负10%。开展“企业总部大走访”和“访企业、送服务、促增长”等活动,建立镇领导对口联络规模以上企业制度,深入走访

19、企业,重点帮扶各项指标下滑严重的企业排忧解难。全年召开项目协调会十多次,保障工业项目顺利进展,促成泰合复合、精成科技、永安五金、欧科空调及海陆通等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转型升级2013年,黄江镇推动5家来料企业转型;协助39家企业获得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奖励117万元。推动26家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推动外资企业实现内销5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协助太阳神、欧科空调等14家企业获得内销增长奖励233万元,推动2家民营企业获得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4万元。推荐10家中小企业纳入“323”高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数据库、1家企业纳入第三批“686”东莞市上市梯度培育民营企业。推动企业获得

20、境内外注册商标40个。促进企业新增专利714项,比上年增长81.7%。【黄江镇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2013年底,黄江镇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之一。2013年下半年率先完成农村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一肩挑”和“交叉任职”两个100%。政务服务中心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群众满意率高达96.7%。北岸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开放,并列入市第三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点。组级经济统筹步伐加快,小组撤销表决工作完成71个,完成95%。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完成交易19宗,实现成交金额1.

21、24亿元,溢价率达53.2%。村组两级经济组织全年总收入比上年增加3.4%,股东分红总额增加7.4%,纯收入增加5.4%。商事登记改革商事登记改革后,2013年黄江镇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507户,比上年增长30%;市场主体达1.32万户,增长7.2%;注册商标总数达1607件,增长21.3%;办理首期零出资企业101户,推行滚动式年检验照改革,80%的外资企业推广实施无纸化年检,简化企业办理登记年检事务,商改制度红利逐步凸显。再生资源市场改革2013年,黄江镇停止收取再生资源责任经营费,为废品回收企业减负1230万元。放开再生资源市场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构建统一开放的再生资源市场。改革后新增注

22、册登记再生资源经营主体149个,比改革前增加2倍多,激发再生资源市场活力。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主要编制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执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

23、年6月1日起施行);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2月修订)。地方政策、法律、法规1、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2、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0年修正,2010年7月23日实施);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

24、006-2020年);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粤环函【2005】111号;5、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东府【2009】5号;6、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本);7、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8、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9、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0号;10、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238号);11、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314号)。12

25、、东莞市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实施意见(东环2014190号);13、项目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所列:表9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 目内 容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寒溪水属类水域,根据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粤环201313号)、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东环2013140号)及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监测数据,寒溪水近期的水质控制目标为类。即寒溪水近期执行

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项目属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名胜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属于东莞市黄江污水处理厂的集污范围8 是否属煤气管道范围否9是否属水源保护区否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位于黄江镇,属于丘陵片区,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2013年丘陵片区的空气监测结果,项目所在

27、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如下表:表10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表(单位:mg/m3)监测因子年均浓度值SO2NO2PM10PM2.5监测结果(mg/m3)0.018 0.042 0.063 0.041 评价标准(年平均值)(mg/m3)0.060.040.070.035污染指数(无量纲)0.31.050.91.17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中评价因子SO2、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评价因子NO2、PM2.5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外排生活污水经东莞市黄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

28、标后排入寒溪水。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11月提供的寒溪水的水质监测结果如下表:表11 寒溪水水质监测表河流水质控制目标水质类别达标状况主要超标项目/超标倍数寒溪水V类劣V不达标总磷/2.19项目纳污水体寒溪水水质控制目标为V类,水质现状为劣V类,监测结果表明,总磷超标2.19倍,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质标准,项目所在地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较差。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单位与2015年9月1日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期为1天,昼夜各1次,气象条件是晴天。监测结果如下表(单位:dB(A):表12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测点昼间夜间东面1#56.

29、547.6南面2#58.646.8西面3#54.342.2北面4#56.345.7从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各监测点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说明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好项目所在地附近周围评价区域环境质量。1、环境空气质量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控制废气排放对附近周围环境的影响。2、水环境质量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控制废水排放对附近水环境的影响。3、声环境质量符

30、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控制各种噪声声源,要求项目边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4、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勘查,建设项目附近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13 建设项目场址附近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环境功能大气环境声环境商铺、出租房西面邻近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生态环境非生态控制区1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表14 地表水水质标准一览表(

31、摘录) 单位:mg/L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标准来源DO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标准CODCr40BOD510NH3-N2.0TP0.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 /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0.15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424小时平均0.08小时平均0.20PM10年平均0.0724小时平均0.15PM2.5年平均0.03524小时平均0.075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

32、8) 2类标准;表16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污染物排放标准1. 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情况下,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表17 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节选)(mg/L)污染物指标(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pH6969SS40020BOD530020CODCr50060NH3-N8

33、动植物油10032.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排放限值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表18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项目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排放高度(m)二级非甲烷总烃158.41204.0颗粒物152.91201.0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标准;表1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2类标准6050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5. 一般

34、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 第36号)。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148号),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设总量控制指标。同时,根据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意见)(粤环201218号)中对VOCs总量控制要求。项目总量控制指标见下表:表20 项目总量控制指标项目要素年排放总量单位水生活污水废水量1944吨/年CODcr0.3888吨/年氨氮0.0389吨/年注:最终以当地环保主管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为准。17建设

35、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示):(1) 项目迁扩建后生产工艺流程:塑胶粒色粉搅拌次品、边角料成品注塑成型检验包装粉尘吹塑成型破碎有机废气图3 项目产品工艺流程图(2) 项目迁扩建后生产工艺流程说明:项目将外购的塑胶粒和色粉经搅拌后注塑成型,检验包装即为成品。项目次品、边角料经碎料机破碎后和原料塑胶粒搅拌均匀回用。注:冷却采用新鲜水冷却,冷却水循环使用不排放;阴影部分为扩建的工序,其主要用于项目产品的包装;项目所用塑胶粒均为塑胶新料,项目不从事废旧塑料的回收及加工生产。主要污染工序:一、空气污染源(1)工艺废气搅拌、破碎工序:项目塑胶边角料、次品在搅拌、破碎过程中会外溢产生少量的粉尘,根

36、据同类项目类比分析,其主要污染物粉尘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小于1.0mg/m3,未超过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注塑、吹塑成型工序:项目塑胶粒在注塑、吹塑成型过程会产生有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根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公式塑料加工废气排放系数,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系数为0.35kg/t树酯原料。项目塑胶粒年用量为200吨,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07t/a,该工序年工作2400小时,则产生速率约为0.029kg/h。(2)厨房油烟项目迁扩建后厂内不设厨房,故项目迁建后无厨房油烟废气的产生及排放

37、。二、水污染源(1)生产冷却用水项目在注塑成型工序中会用到少量设备冷却水,冷却方式为间接冷却,冷却用水为普通的自来水,其中无需添加矿物油、乳化液等冷却剂。该冷却用水仅在设备内循环使用,不外排,同时由于循环过程中少量的水因受热等因素损失,需定期补充冷却水,补充水量约为100吨/年。(2)生活污水项目迁扩建后设有员工总数为40人,均在厂内住宿。项目所排放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主要为卫生间污水)。按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人均用水0.18m3/d,每天用水约7.2m3,一年300天计算,生活用水约为2160m3/a。排污系数按0.9计算,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944m3/a,该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

38、CODCr(250mg/L)、BOD5(150mg/L)、SS(150mg/L)、NH3-N(25mg/L)。三、噪声污染源项目主要噪声为:普通加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噪声值约为7085dB(A);机械通风所用通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级为7075dB(A);空压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级为8095dB(A)。 四、固体废物污染源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一般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1)一般固体废物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塑胶边角料、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3吨/年,交给专业公司回收处理。(2)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主要成份是废纸、布类、皮革、瓜果皮核、饮料包装瓶、塑料等。员工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如下:0.

39、5公斤/人日40人20公斤/天,即6吨/年,交给环卫部门处理。2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搅拌、破碎工序粉尘无组织排放1.0mg/m3无组织排放1.0mg/m3注塑、吹塑成型工序非甲烷总烃5.83mg/m30.07t/a5.83mg/m30.07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1944吨/年CODCr250mg/L0.486t/a200mg/L0.3888t/aBOD5150mg/L0.2916t/a120mg/L0.2333t/aSS150mg/L0.2916t/a120mg/L0.2333t/aN

40、H3-N25mg/L0.0486t/a20mg/L0.0389t/a冷却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蒸发量补充水量为100吨/年固体废物员工生活生活垃圾6t/a交环卫部门处理一般固体废物废塑胶边角料、废包装材料3t/a交专业公司回收处理噪声生产工序普通加工机械,通风机,空压机 7095dB(A)昼间(6:0022:00)60dB(A);夜间(22:00次日6:00)50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所在地厂房为租用,故不存在建设期。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量少,而且不存在对土壤、植被等造成危害的污染物,因此项目正常营运对生态基本没有影响。随着企业的建成,会从项目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外输入大量

41、能量和物质(例如电、原料等),同时会向生态系统排放一定量的废物(例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使整个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及其它生物共同为中心的复合生态系统转变。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项目迁扩建后所在地厂房为租用,已建成,故不存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问题。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工艺废气搅拌、破碎工序:项目塑胶边角料、次品在搅拌、破碎过程中会外溢产生少量的粉尘,根据同类项目类比分析,其主要污染物粉尘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小于1.0mg/m3,未超过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项目应切实

42、注意加强车间机械通风措施,给工人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确保车间空气质量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注塑、吹塑成型工序:项目塑胶粒在注塑、吹塑成型过程会产生有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07t/a,产生速率约为0.029kg/h。项目拟在注塑吹塑成型工序上方设置集气装置对其进行收集后高空排放(排气筒高度不低于15米,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米以上),设计总风量为5000m/h,则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5.83mg/m3,未超过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限值(非甲烷总烃120mg/m3)。企业应安排员工做好安全防护,配带好口罩,确保劳动安全卫生,同时加强车间机械通风措施,使生产车间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这样对车间内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不会构成危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厨房油烟项目迁扩建后厂内不设厨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