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04395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梨树县林海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吕平联系人乔景斌通讯地址吉林省梨树县联系电话13904348760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改造 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9/其他道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33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996.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8环保投资比例(%)0.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提出背景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吉林省

2、统筹推进四化同步的重要时期,科学和有效实施全省城镇化,对于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城乡协调发展,确保吉林省城镇化建设在未来“十三五”期间健康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林海镇经济发展迅猛,不但有X057县道由镇内经过,而且镇内道路网已有明显改善,到2013年底,在林海镇用地范围内,现以形成一横一纵的道路布局,随着林海镇镇内的机动车辆和排水量逐渐增多,区域内道路经过几次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林海镇镇内现有主要道路2条,分别为:中央大路和林海大街,道路总长3400m,总面积约48000,目前,林海大街(东环路至西环路),道路长度为2200m,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多

3、年来无人管理,现路面破损严重,出现塌陷、翻浆的路段达到40多处,使得途经林海大街的机动车辆难以通行。同时,林海大街道路两侧现有排水明渠始建于2003年,现已淤堵严重,使得雨水和污水无处排放。每年雨季到来,雨水量大时还会倒灌至居民家中,极大的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上诸多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林海镇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道路基础设施条件是林海镇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林海镇人民政府本着为全面改善林海镇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林海镇整体形象,促进林海镇经济发展的根本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我省城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快林海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林海

4、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林海镇总体规划(2010-2030)对林海镇林海大街进行建设。特提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受梨树县林海镇人民政府委托,吉林灵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评价单位通过现场勘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报告表的编制过程中

5、,得到了梨树县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深表谢意。2、主要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3.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

6、1年本);(2)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关于修改(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1999年3月17日);(5)国家环保总局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9)国发200

7、03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保纲要的通知;(10)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及HJ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12)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3)吉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1号);3、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吉林省梨树县

8、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改造建设地点及周围情况:本项目位于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内,林海大街镇区段东环路至西环路,总长度2200m。沿线两侧主要为居民区及临街商铺,道路两侧环境敏感点距离项目两侧为1015m。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道路走向详见附图2,管线走向详见附图3。 表1 本项目环境敏感点序号道路名称敏感点名称距离(m)受影响人/户数1林海大街两侧居民1015180户4、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 本项目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对林海大街的道路、排水工程进行建设。改造林海大街道路总长度2200m,改造道路总铺装面积为33000。其中:改造机动车道总铺

9、装面积为19800,改造人行步道总铺装面积为13200,改造排水管网总长度为3348m。工程内容详见表2,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详见表3:表2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道路改造工程1.1改造道路长度m22001.2改造道路总铺装面积330001.2.1改造机动车道铺装面积19800宽度为9m1.2.2改造人行步道铺装面积13200两侧各宽度为3m2排水管网工程2.1d800m18392.2d600m1509表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道路设计1.1林海大街1.1.1道路等级主干路1.1.2设计车速公里/小时501.1.3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151.1.

10、4停车视距m601.1.5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2建设内容2.1道路改造工程2.1.1改造道路长度m22002.1.2改造道路总铺装面积330002.1.1.1改造机动车道铺装面积198002.1.1.2改造人行步道铺装面积132002.2排水管网工程2.2.1d800m18392.2.2d600m15093总投资万元1996.30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996.30万元,全部投资由自筹资金解决。6、主要原材料消耗1)材料料场分布情况道路主体工程的建设需要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彩色砖、均可在当地企业购买。施工时使用沥青混凝土是建设单位购买的熟沥青。管网工程的建设需要使用的管材可

11、在当地企业购买。2)主要原材料消耗主要原材料消耗详见表4。表4 主要原材料消耗表材料名称水泥混凝土彩色砖(m3)水泥(t)沥青混凝土(m3)管网(m)数量1056237699033487、土石方用量 表5 土石方工程量 单位:m/工程名称挖方回填方弃方利用方借方临时性占地永久性占地道路工程2008813360-6728330008、建设用地(1)永久占地项目建设永久占地共计33000m2,所占用土地为市政道路用地,不新征用地,目前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现破损严重。(2)临时占地本项目不涉及取土场及弃土场,临时施工场地、拌合场均利用本项目道路永久占地范围内,不单独设施工场地及拌合场。9、施工人数本项

12、目施工高峰期人数约为50人。10、工期安排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具体实施进度如下:(1)2015年10月,前期工作;(2)2015年11月,工程招标;(3)2015年12月,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工作,落实项目建设资金;(4)2016年5月2016年9月,工程施工;(5)2016年9月,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目前,林海大街(东环路至西环路),道路长度为2200m,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多年来无人管理,现路面破损严重,出现塌陷、翻浆的路段达到40多处,使得途经林海大街的机动车辆难以通行。同时,林海大街道路两侧现有排水明渠始建于2003年,现已淤堵严重,使得雨水

13、和污水无处排放。每年雨季到来,雨水量大时还会倒灌至居民家中,极大的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4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512453,北纬42494346。东与公主岭市隔东辽河相望,南与辽宁省的西丰县、开原县和吉林省的梨树接壤,西与辽宁省的昌图毗邻,北与公主岭市桑树台镇,双辽市新立乡、柳条乡、太平乡以东辽河为界。区域面积4209km2。梨树县林海镇位于梨树县城北部,北靠昭苏太河,西接四(平)乾(安)公路,东临京哈铁路与102国道,辖霍家店村和东平安村,

14、幅员14.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2000人。本项目位于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质地貌梨树县地处大黑山余脉的北部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最高点大砂子山海拔532m,西北最低点团子山海拔110.3 m,相对高差421.7 m,南部5个乡镇为半山区,中部为波状台地,北部为平原。全区地貌特征成阶梯地形,阶地沿河不连续,两岸不对称,前缘与高漫滩相接陡坎为明显,高出河漫滩35 m;后缘与台地相接,个别地段不甚明显。阶地的宽度510km,较平坦,海拔高度125160 m。招苏太河的右岸构成丘陵状台地,左岸形成低平原,即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河谷成对称的“U”字形。县区位于招苏

15、太河左岸3km处,地形东南高,西北低,较平坦。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纪冲积层和白垩系地层。第四系冲击层上层为亚粘土层,呈黄色、黄褐色,厚度为410 m,局部出现泥质亚粘土细砂,呈透晶体出现,亚粘土层随地形增加而变厚;下层为粗砂层,一少部分含砾石及粘性土,一般厚度23 m,分布不均,在县区的西部粗砂层砾石含量逐渐增加,分布比较普遍,厚度也有所增大,一般在3 m左右,少部分可达45 m。白垩系地层县区遇见主要为泥岩,很少有砂岩,出现的深度仍随地形升高而增深,一般在814 m,县区白垩系地层颗粒细,多为泥岩,少有粉细砂岩。梨树县地势平坦,一般为亚粘土层,黄色黄褐色,湿、可塑,质地均匀较密实,天然孔隙0.

16、7420.327,压缩系数0.0320.044,液限29.339.1,塑限18.222.0,属中等压缩性土,地耐力为1520t/m2。(3)气候、气象梨树县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和光照比较充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漫长。平均风速: 2.6m/s 最大风速: 30m/s年平均气温: 6.7 最高气温: 36.4最低气温: -34.5 冰冻时间: 6个月土壤冻结深度: 1.48m 年平均降雨量:625.1mm年最大降水量: 917mm 年最小降水量:476mm年平均蒸发量: 1763.3mm 无霜期: 145天左右年平均日照: 2678

17、.3h 地下结冻深度:1.11.5m(4)水文状况地表水主要为招苏台河,最低水位4.66 m,平均为2.8 m,年径流量最高为0.94亿方,最低为0.4924亿方,平均0.6371亿方,流速1.84m/s,含砂量为29.4%,洪水持续时间为1h,洪水淹没最大范围240m。地下水类型为河漫滩和阶地。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山前冲击和洪积高平原的地下径流和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流向基本与山形坡度一致,与东南向北流,水位年幅度变化为3 m,最高水位出现在78月份,最低水位为12月至翌年的2月份。河漫滩沿河床两侧呈带状分布,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沙砾石,厚度216 m,埋深5 m左右;潜水具有自由水面

18、,埋深35 m。阶地沿招苏台河左岸呈带状分布,上部为潜水含水层,岩性为黄土状土,局部地段夹薄层粉细砂,厚度315 m,潜水具有自由面,埋深多在13 m;下部为承压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厚度215 m,埋深515 m。社会环境概况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东辽河平原上,南面与四平市和辽宁省西丰县接壤,东面和北面与公主岭市隔东辽河相望,西面与辽宁省昌图县为邻。全县4209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分布了21个乡镇,313个自然村,总人口8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97万人。梨树县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粮食、蔬菜和其他多种经济作物,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梨树是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整

19、个经济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2012年末,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61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实现79亿元、81亿元和101亿元。县域经济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连续晋级升位。梨树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和畜产品加工基地,粮食产量居全国产粮大县前10名。生猪、蔬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靠前的位次和知名度。梨树城市供水供电充足,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林海镇(原名林海乡,1994年11月变为建制镇),位于梨树县城西北,镇政府驻地三门李家屯,距县城约50公里。东与榆树台镇的团结接壤;南毗四棵树、胜利两乡;西与辽宁省昌图县相邻;北连刘家馆子镇、沈洋镇。东西纵距30公里,南北横距20公里,幅员面积302.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20、12,927公顷,总人口33,320人,辖双山、靠山李、王局子、兴开城、老坦、夏甸子、顺山、长丰、头道杠、揣洼子、下姚、大门丁、李家围子、绿海、五家子1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全镇96个自然屯,124个社。林海镇地形复杂,境内有起伏的沙丘、广阔的平原,地势南高北低,资源比较丰富。林海镇林地面积9,463.7公顷,大面积是人工林,木材蓄积量108,119立方米,国有林4,466公顷,集体所有林3,969.7公顷,四旁植树1,02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1.3%,林木品种有:杨、柳、榆、松、槐树。镇内生物品种较多。植物有:杨、柳、榆、松、槐、果树等。兽类有:狼、狐狸、黄鼠狼、獾子等;蛙类有:青蛙、蟾蜍

21、、哈什蚂;鱼类有:鲫鱼、鲤鱼、粘鱼、泥鳅鱼等;鸟类有:啄木鸟、山雀、鹌鹑、铁雀、猫头鹰等。全镇主要河流有2条,新开河流径为3.5公里,是林海镇与刘家馆子镇的一条界河;镇东南昭苏太河支流从胜利乡边界流入,流径10公里左右,人称南沟子。镇内比较有名的沙丘两座。一是绿海村境内的岳季山。二是镇水库占地的王麻山。有75家驻镇企事业单位,总人口46000人,优势产业有卷心菜,已远销到日本,韩国,生猪和笤帚的销售在我国多个大城市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工业上,镇内有化工、机械、粮油、鞋革、印刷等工厂,第二化工厂生产的糠鲫出口到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有该镇“吉兴泉”纯净水也远销到中国多个城市,全镇个体商业网点3

22、00余个,遍布各街巷,有高中一所,初中二所,小学十四所,县级、镇级医院各一个,有电影院、文化室、图书馆等文化娱乐场所。另外,完备的通讯设施,充足的水利,电力资源为本镇的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镇内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稳定。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1、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本次环评在评价区域内共设2个监测点,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位置详见表6和附图1。表6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序号监测点位监测点位描述1#本项目西南侧2km了解上风向(城区)环境空气质量2#本项目东北侧2km了解下风向(城

23、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根据评价区内大气质量现状及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监测项目选择PM10、SO2、NO2共3项。监测单位及时间采用梨树县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6月25日27日进行监测,监测3天的监测数据。监测分析方法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 表7 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序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标准来源1PM10重量法HJ618-20112SO2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20113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评价方法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评价,计算公式为:式中:Pi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 C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m3; Coi污染物

24、i的评价标准,mg/m3。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及评价环境空气监测及评价结果详见表8。表8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测点项 目NO2SO2PM101#日均浓度范围0.0070.0100.0100.0120.0150.036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日均值0.0080.0110.029标准指数0.0690.0760.192#日均浓度范围0.0070.0100.0100.0120.0170.039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日均值0.0080.0110.0315标准指数0.0690.0740.21由表8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SO2、NO2和PM10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5、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3、声环境(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点布设与监测时间根据厂区平面布置和周围环境概况,在管道沿线共布设3个监测点,各监测点位详见附图2。监测时间为2015年2月,分昼、夜两次监测。监测方法及仪器监测方法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监测仪器采用噪声统计分析仪。监测结果统计拟建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详见表9。 表9 环境噪声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dB(A)点位昼间标准值夜间标准值1#西环路与林海大街交汇处50.95540.2452#中央大路与林海大街交汇处53.242.93#东环路与林海大街交汇处

26、49.543.5(2)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标准及方法环境噪声评价标准采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评价方法采用直接比较的方法评价区域声环境现状。评价结果由评价结果可知,本项目厂界噪声均满足4a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周围环境特征及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位于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内,林海大街镇区段,总长度2200m。沿线两侧主要为居民区及临街商铺,道路两侧环境敏感点距离项目两侧为1015m。附近地表水体为招苏太河。具体保护目标为项目两侧居民区及招苏太河。2、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级别其污染控

27、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按各种环境要素可分为:(1)控制施工期因挖方、填方等工程行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及道路两侧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降至最低。(2)加强对施工期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的管理,避免项目所在区域附近地表水体的影响。(3)控制施工期机械噪声,将其对管线两侧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降至最低。(4)合理处置施工期固废物,及时运往垃圾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5)控制道路沿线两侧及评价范围内施工期及营运期噪声值。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级(类)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环境空气二级污染物PM10SO2NO2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mg/m3)0.150.150.08地表水类污染物CODB

28、OD5氨氮SSpH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限值(mg/l)40102.05069声环境1类区时间昼间夜间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dB(A)55454a类区标准值dB(A)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级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噪声区域时间昼间夜间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准1类区标准值dB(A)55454a类区标准值dB(A)7055废水一级A监测项目pH动植物油SS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浓度限值(mg/L)69110监测项目BOD5COD氨氮浓度限值(mg/L)1050

29、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施工期噪声采用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标准进行评价。 昼、夜间噪声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十二五”期间,我国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SO2、NO2、COD和NH3-N,鉴于本项目为管道建设项目,项目营运过程中无锅炉烟气和废水排放,因此,无需实施总量控制。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程建设方案一、交通量预测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对年平均日交通量换算为设计小时交通量。Nh=NdaK。式中:Nh-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 Nda-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K设计小时交通量与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30、,取12% 主要方向交通量与断面交通量的比值0.6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年限主干路取15年。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林海大街:Nh=198312%0.6=143辆/小时本项目中道路的吸引交通量取现状交通量的50%,再在此基础上诱增交通15%,因此,道路建成后的单向交通量按下式计算:林海大街:Nh=14350%(1+15%)=82辆/小时根据交通增长率法,即假定交通量以一定增长率等比增长,公式:Nn=N(1+r)n-1。式中:N n-设计年限第n年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辆/小时);N起算年份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辆/小时);r交通量增长率;n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林海大街车辆以2015年225辆/小时为基数

31、,从2016年通车时算起,预测设计年限内交通量详见表10。表10 林海大街正常增长交通量表序号年份单位交通量序号年份单位交通量12016辆/小时26292024辆/小时45022017辆/小时283102025辆/小时47732018辆/小时306112026辆/小时50642019辆/小时331122027辆/小时53652020辆/小时357132028辆/小时56962021辆/小时378142029辆/小时60372022辆/小时401152030辆/小时63982023辆/小时425二、工程建设方案本项目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对林海大街的道路、排水工程

32、进行建设。改造道路总长度2200m,改造机动车道总铺装面积为19800,改造人行步道总铺装面积为13200,改造排水管网总长度为3348m,其中:d800排水管网长度为1839m,d600排水管网长度为1509m。1.道路工程1.1路基工程本项目为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林海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仅对林海大街病害进行处理,处理面积为320,同时将沥青混凝土面层清除从新铺装,铺装面积为19800。1.2路面工程(1)主干路林海大街机动车道结构林海大街改造道路路面结构如下:改造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改造Pc-3乳化沥青粘层油0.5L/;现有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现有钉子石0.

33、3m100;现有乳化沥青透层油1.0L/;现有15cm水泥稳定碎石(6%:94%);现有15cm水泥稳定碎石(6%:94%);现有30cm山皮石垫层;结构总厚度为72cm。(2)改造人行步道路面结构为:8cm水泥混凝土彩色砖(50MPa);3cm水泥砂浆卧底;15cm水泥稳定石屑(6%水泥);总厚度26cm。1.3道路绿化林海大街机动车道路两侧现有各1.5m宽绿化带,现有绿化面积为6600,本项目不需新增。1.4道路照明工程林海大街现有6m高双侧双臂路灯126套,本项目不需新增。2.排水管网2.1排水现状镇区地势南高北低,现状无排水管线,大多数道路靠明沟或自然地面坡度排水,排水能力较低,部分低

34、洼地段雨季易积水。林海大街排水明渠,现已淤堵严重,无法使用。2.2排水规划根据林海镇总体规划(2010-2030),镇区排水采用雨污合流体制,排水管网采用暗管。污水处理厂位于镇区西北部,占地面积0.97公顷,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000m。污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放至河流。到2030年,污水处理率达100%。2.3排水体制论证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是将污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统一收集并排放。在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中除考虑污水的收集外,雨季要考虑一定雨水截流倍数,使排水管道及截流干线截面增大。在污水处理上,雨季雨污水混入,致

35、使污水处理厂水质变化较大,不利于污水处理,同时部分污水仍排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合流制污水管线一般常用于旧镇内的原有管线。分流制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别收集在独立的管渠中排放。分流制可克服合流制的一些缺点。分流制具有以下优点:(1)管内水量较稳定,水力条件好;(2)截流干线规格较小,投资较省;(3)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流量和水质比较稳定,易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及管理;(4)雨、污分流不会出现污水溢流对江河造成污染的现象。依据林海镇总体规划(2010-2030),本项目排水体制采用雨水和污水合流的排水体制,即分流制。2.4管材选择项目实施后将从多种排水管材中选择,重力流比较常用的有钢筋混凝土管、双壁波纹(H

36、DPE)管。优缺点比较详见下表:表11 排水管材优缺点比较项目钢筋混凝土管HDPE排水管优点1、耐久性好2、价格低廉3、利用了钢筋的强度和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及其刚度,有较长的使用寿命1、强度高2、耐腐蚀性能好3、摩阻系数小4、施工安装方便缺点1、笨重,给施工增加一定难度2、摩阻损失较大1、抗老化性能较差,在日光(主要是紫外光)的照射下会迅速老化;2、对温度的反应也十分敏感,温度增高时,其强度降低。但管材埋地,不会发生以上所述的情况表12 管材主要技术特性比较序号项 目HDPE管网钢筋混凝土圆管1粗糙系数0.009-0.0110.013-0.0142同管径过流量约是钢筋混凝土管1.4倍,即在同流量

37、和同坡度下管径可缩小1号左右过流量比PE管小3接口形式承插式热熔焊接,100%无渗漏,为环保型管材一般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借口,易渗漏4管网基础一般采用素土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带形基础5管材重量重量轻,运输方便重量大,运输难度大。6施工无需大型起重设备,施工简单,速度快需大型起重设备,施工麻烦,速度较慢。7适应条件管材结构为线形结构,既有刚度友有柔性,抗冲击能力强,焊接后整条管线形成整体,适合任何地区安装,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差的地方,优势更为突出。为刚性管材,不适合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差的地区。表13 管材主要经济造价比较项 目HDPE管网钢筋混凝土圆管综合造价管网直径为d800,

38、综合造价为2800元/m管网直径为d600,综合造价为2000元/m管网直径为d800,综合造价为2400元/m管网直径为d600,综合造价为1700元/m经管材、基础、运费等方面比较,综合造价同等管径情况下价格,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节省资金,本项目污水、雨水管材统一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管材接口采用橡胶柔性接口;基础形式为素混凝土条形基础。2.5排水附属设施1、检查井(1)检查井位置管道方向转折处;管道坡度改变处;管道断面(尺寸、形状、材质)及基础接口变更处;管道交汇处;直线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处(2)检查井直径检查井采用1500m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检查井,直线管道上检查井间距按50m一

39、座设计,本项目共配套建设检查井88座。(3)直线管道上检查井间距排水检查井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中对检查井最大间距的规定设计。 表14 排水管网工程量一览序号道路名称道路长度(m)管网长度检查井(座)备注d800d6001林海大街22001839150988合计220018391509885.施工方法(1)管线沟槽土方开挖沟槽土方开挖采用1m3反铲履带式挖掘机挖土,土方堆积在沟槽一侧,弃土堆积距离沟槽边缘应保证大于2m。为了减少堆土区对沟槽的侧压力,多余土方可作为平整道路。(2)沟槽回填及道路恢复管线铺设完毕,试验合格后,即可回填沟槽土方。采用机械回填

40、方式,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有坑应先填,由于绝大多数的翻建管道均位于街路范围内,需要在管道完工后立即恢复路面,沟槽内回填时采用回填混合砂回填,再水平分层整片回填碾压(或夯实)。管道两侧回填土压实度应达到90%以上,管顶0.5m以内不宜用机械碾压,管顶0.5m以上回填土压实度应达到85%。管线回填完后,剩余部分弃土必须外运处理。按梨树县城市建设管理局要求残土随挖随运,残土不落地,装载机将土装上自卸汽车,全部用于道路回填。管线施工过程见流程图图2。下管入沟道路切割 回填土方管道组焊管沟开挖路面恢复试压生产图2 管线施工流程示意图环境污染因素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1、同时本项目的实施还将对沿线自然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是施工期间建筑材料运输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二是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1、施工准备期本项目永久性占地为33000m2,所占用地为原有道路用地。临时占地主要为挖土临时占地,利用建设道路两侧各延伸1m作为挖方临时占地,临时占地位于永久占地范围内,计6696m2。2、施工期污染工序本项目是道路工程改造项目,其工程特点是施工量大,占地面积大,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表现在:(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道路施工时,取土、挖、填方的施工等工程行为改变了原地面的坡度和坡长,增加了土地的裸露面积,且由于工程防护措施、植物防护措

42、施以及其它水土保持措施等均在该工序之后,从而增加了人为的水土流失量,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废气筑路材料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将产生大量的粉尘,使环境空气质量局部恶化。当路基层或底基层采用如水泥等无机材料稳定时,灰与土在运输和拌和过程中,均会产生粉尘,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车道路面施工时将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使用沥青混凝土是熟沥青。在沥青和砂石材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也将有少量烟雾散发在施工现场,从而影响环境空气的质量。(3)噪声运输筑路材料的交通噪声及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等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等会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4)生活污水施工期工作人员50人,生活废水产生量按每人15L/d计,年产生污水为90t/a,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为COD:250mg/L、BOD5:180mg/L、SS:200mg/L。排入邻近公共厕所。施工期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