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505497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忆我的母亲听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回忆我的母亲听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回忆我的母亲听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回忆我的母亲听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回忆我的母亲听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回忆我的母亲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班级:八年级X班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深情的语言开启课堂:“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予我们无尽的爱与关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用笔墨抒发对母亲的感恩与敬爱之情。今天,我们将走进朱德总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一同感受他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怀念。”通过这样的导入,唤起学生内心对母亲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简要介绍作者朱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章创作于1944年4月5日,当时朱德正领导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繁忙的工作中,他

2、怀着崇敬与感激之情写下这篇回忆母亲的文章,以此来缅怀母亲的养育之恩,并表达自己将继承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让学生对作者的身份和创作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为理解文章的情感深度奠定基础。(三)初读感知(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质朴平实、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教师在黑板上列出重点字词,如“佃农(diGnn6ng)”“祖籍(ZUji)”“溺死(nisi)”“私塾(SiShln”“劳碌(lolu)等,进行正音讲解。教师范读课文,用沉稳、舒缓且充满情感的声音,为学生示范如何读出文章中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尤其是在一些抒情性较强的段落,如文章的

3、开头和结尾部分,通过语调的轻柔、语速的缓慢,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真挚与深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后,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情?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母亲勤劳的一生,包括母亲整日劳碌地操持家务、种田种菜、养蚕缭丝、生养子女、周济穷人等诸多事例,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清晰的框架性认识。(四)精读分析(20分钟)分析“母亲的形象”部分:学生默读相关段落,圈画出描写母亲形象的语句,如“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教师提问:这些描写体现了母

4、亲怎样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出母亲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品质,她在家庭中承担着繁重的劳动任务,却毫无怨言,默默地为家庭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组织小组讨论:母亲的这些品质对朱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母亲的勤劳善良成为朱德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力量,激励着他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奋斗,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使学生理解母亲形象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作者人生道路的深远影响。探究”情感表达与文章结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抒情议论的段落,如“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

5、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既有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又有对母亲优秀品质传承的决心,通过这些抒情议论,作者将对母亲的情感从具体的事例叙述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与情感的升华。让学生思考:文章是如何组织材料来表现母亲形象和作者情感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采用了以时间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线索的结构方式,先叙述母亲的身世和家庭情况,然后重点描述母亲勤劳的一生,最后通过抒情议论总结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与敬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情感表达自然流畅。(五)主题探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文章的主题。提问

6、这篇文章仅仅是对母亲的回忆吗?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与补充。文章不仅仅是作者对母亲的个人回忆,更是通过对母亲一生的叙述,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与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将继承母亲的遗志,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使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六)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其他名人回忆母亲的文章片段,如胡适的我的母亲等,让学生比较阅读,分析不同作者在描写母亲形象和表达情感方面有哪些异同,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母爱主题文学作品的理解。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难忘的故事或瞬间,鼓

7、励学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之情,将课文中的情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七)课堂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母亲的形象特点、作者的情感表达、文章的主题以及阅读分析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以其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和她对子女深远的影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朱德总司令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与怀念之情。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一些关于亲情主题的文学作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与回报。(八)布置作业(1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描述自己母亲的一个优秀品

8、质,并举例说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人物描写技巧的运用能力。推荐学生阅读朱德的其他作品,如朱德选集中的部分篇章,进一步了解朱德的思想和文学风格。三、教学特色与亮点人物形象与情感挖掘细腻:教师在精读分析环节,对母亲形象的剖析从具体语句出发,深入挖掘其勤劳等品质,又通过对抒情段落的解读,细腻地呈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与敬爱之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核心情感与人物魅力,如对母亲劳动场景描写的分析,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与不易。主题拓展多元深化理解:在主题探讨环节,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文章主题,不仅局限于母子情,还延伸到作者的社会理想与革命信念,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展示其他名人回忆母亲文章,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拓宽文学视野,深入理解母爱主题在不同作品中的表达与升华,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亲情内涵的思考深度。读写结合巧妙自然:布置的作业让学生描写自己母亲的品质,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四、教学建议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明确小组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等,让小组讨论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在学生朗读课文时,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如作者与母亲的对话想象)等,进一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