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505701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案(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第29课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阅历看,学生与法律常常很少发生关联,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不知法不懂法。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现在的孩子更愿意从身边人、身边事学习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从熟悉的人和事中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学到初步的法律知识。 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有机对接,难度梯度与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步。将遵纪守法教育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做到有机整合。 教学活动目标:知识目标:明确什么是“法律法规”;知晓一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能力目标:能辨析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2、初步做到知法守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法治观念,懂得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应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在11至12岁,这样的学生对法律知识感兴趣,并且能够较好地理解法律条文;参加者数量以35人左右为宜,便于学习讨论、充分交流。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教学PPT “笑脸”“哭脸”表情牌若干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法规。2、向学生介绍“法庭”的各成员工作,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做好模拟法庭开庭准备。教学活动步骤: 一、创设情境,初步“知法”。1、出示案例。 【南京市一学生在埃及古

3、神庙雕像上乱刻乱划;武汉市某小学一名学生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他在游览故宫时,忍不住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划,写下了“某某到此一游”。】2、讨论:对此行为,你怎么看?(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这种做法不对,不文明,但是可能只有少数同学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3、教师出示结果:这2名同学回来后就收到了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寄来的罚款通知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不文明,而是触犯了法律!【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一)项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4、交流

4、:故事讲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5、师小结,揭示课题。同学们,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会发现原来法律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原来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法律,遵守法规,就会触犯法律法规,导致违法犯罪。所以说,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板书课题:第二十九课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2、 模拟法庭,探究“学法”。 学生活动模拟法庭。第一法庭:校园偷盗一案1、播放动画:两个学生偷同学书包里的钱。思考:这两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2、今天,我们在这里呈现一个“模拟法庭”,请同学们一起来参与审理这个“案子”。(1)分组选派代表,组成法庭成员。教师分配角色,并简述角色职责。(2)

5、模拟法庭审判“校园偷盗一案”。3、学生交流:这场庭审过程是否清楚,判决是否合理? (因学生没有经验,故庭审过程中会有环节残缺、事实陈述不清、证据不足、判决不当等问题。)4、 教师相机指导:庭审时应问清事实经过;庭审时应出具相关人证物证;庭审时应允许“被告人”做相应自辩,或请人辩护;判决时应考虑被告人“年龄”。 第二法庭:校园教唆他人“擂肥”1、 经过刚才前一庭的审理,以及老师讲解的在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模拟审理“校园擂肥”一案。2、 学生交流这场审理的情况。(有了教师的指导,这场审理的时候证据充分,保障了嫌疑人的正当权利,判决合理。)3、 这样的案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不少。正是因为

6、有些同学不懂法,才会成为这法庭上的“被告”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触犯法律呢?自由交流。4、 教师相机出示PPT,并小结。3、 规范行为,自觉“守法”。 学生活动小小裁判官1、 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事情,请同学们做“小小裁判官”,用你们手上的“笑脸”“哭脸”来评判一下吧。 某同学拨打110报假警。 和他人一起玩耍时,能够制止他人的违法乱纪的行为。 路遇车祸,“的姐”闯红灯送伤者急救2、学生评判行为对错,对的出示“笑脸”,不对出示“哭脸”。 (这里根据小学生的判断,第三个会有争议。)3、学生陈述判断理由。4、教师引导:我们要在独处时也能够管住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做到慎交友,不参与,不放

7、任,在任何时候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四、熟记条文,明理“护法”。1、在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条文是和我们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呢?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2、生自由说,老师相机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中规定:凡年满六周 岁的儿 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3、学唱儿歌,牢记法律。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法前人平等,保护你我他。 懂

8、法又用法,歪风都能刹。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板书设计:第29课 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学法 知法 守法 护法 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法”无处不在。今后,我们要将它作为生活的准则规范,用“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做一个懂法的人;只有知法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小公民。我们要将“法”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做一个守法小公民,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挺起胸膛,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法在我心中!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这个时代!” 教学反思与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

9、量、男女比例等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本课程的“生活性”、“综合性”、“体验性”、“实践性”等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的案例出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知识为主线,教给学生知法守法的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同时利用“模拟法庭”这一有效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从心灵深处敬畏法律,从而树立“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 基于本课的法律知识比较深奥,故建议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教学,班级学生数量不能太多,男女比例适当均衡,便于落实教学各环节的可操作性。课前还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

10、法律条文和案例,并引导学生理解。 专家点评: 新时代要求依法治国。因此,对学生遵法守法的教育很有必要。聂老师的组织的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学活动,通过“知法”“学法”“守法”“护法”层层递进的组织实施,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从熟悉的人和事中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学到初步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特别是“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活化的学习平台。在活动中,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亲自参与审理“案件”,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不仅能明理知法,更能深刻体会到法律不是与自己距离很远,与自己亳不相干,而是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心灵深处认识到知法守法的重要,从而树立了“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