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方小调.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6030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地方小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地方小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地方小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地方小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地方小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地方小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地方小调.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徽地方小调 凤阳花鼓 ? 凤阳花鼓,又称 双条鼓,流行于明 清时期,最初表现 形式为姑嫂二人, 一人击鼓,一人击 锣,口唱小调,鼓 锣间敲。 由来 ?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是安徽省一个普 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其中之一 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 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简介 ?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主要分 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主 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 姐赶集、秧歌调等。历史上凤阳 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 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 讨饭的象征。根据清代的记载,

2、早期花 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歌舞形式 ? 演唱形式:童声、民间、娱乐、流行 、伴奏 。 ? 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 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 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还发展 出新的舞蹈形式,名声越来越大。凤阳花鼓已在 多部影视片中出现,并在全国表演和比赛中获奖 ,走出国门也获得赞誉。 地位和现状 ? 地位: 2006 年5月20 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现状: 21 世纪以后,凤阳县高度重视对凤阳花鼓这 一充满浓郁民间传统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进行保护与 传承,于去年 9月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敲凤阳花鼓

3、 ,唱经济大戏”的第一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 。 ? 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 的丰富艺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 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 黄梅戏 ?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中 国五大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 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 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 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 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其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 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 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 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 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 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 皖剧”。 简介 ? 黄梅戏原

4、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十八 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 一种民间小戏。 ? 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 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 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 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 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 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 完整的本戏。 剧目及演员 ? 剧目: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 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 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 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玉堂春现代戏春暖 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 、女驸马、玉堂春和牛郎织女

5、相继 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 演员:严凤英、王少舫、张辉、黄新德、吴琼、马 兰、韩再芬是著名的黄梅戏演员。 余秋雨及其夫人马兰 ?马兰第六届“金鹰奖”最佳 女主角奖(主演黄梅戏电视连 续剧严凤英) ?马兰第四届全国戏曲梅花奖 (主演莎士比亚戏无事生非 ) 唱腔伴奏 ? 唱腔: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 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 ”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 ”、“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 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 ”等。 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

6、唱腔的表 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 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 ,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 ? 伴奏: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 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角色行当 ?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 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 行。 语 言 ?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 淮方言。其特点为 - 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 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 、三、

7、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 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 地位及荣誉 ? 地位: 2006 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 荣誉: 1990 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全国第 三届“乌金奖”特等奖。 ? 1991 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第十届大众电 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 1993 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半把剪刀全国第九届戏 曲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 1996 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中国戏曲音乐孔三 传优秀作曲奖 ? 2001 年,黄梅戏生死擂荣获第21届“金鸡奖”“最佳 戏曲片奖” 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

8、,是安徽省地方戏主 要剧种之一。庐剧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 ,很受当地群众喜爱。清末以来,主要流行 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江淮地 区。庐剧发源于大别山区的霍山,它在大别 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 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 的唱腔发展而成。 简介 ?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名小倒戏、到集戏、捣七戏、稻 季戏等,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 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 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 定名为庐剧。 剧目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 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

9、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 分,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 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 、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 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等。 唱腔 ?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和唱腔不同而形成了上、中、 下三路。 ? 上路以六安为中心的六安、霍山、肥西、舒城一 带,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山区特色, 称为“山腔”; ? 下路以芜湖为中心的芜湖、南陵、繁昌、马鞍山 、当涂、泾县一带,音乐清丽婉转,细腻平和, 显出水乡风味,称为“水腔”; ? 中路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定远、肥东、巢湖、 无为、和县、含山、庐江一带,音乐兼有上路、 下路的特色,明快朴实,自然清新。 起源与

10、发展 ?庐剧起源,无史料可考,据老艺人相传,在商报曾以盲艺人考证庐 剧源自霍山为题,报道了“西路庐剧”的领军人物之一、年近八旬 的盲艺人李儒瑶, 20年前凭一部明朝涂氏宗谱和自己的现场演唱 ,征服了业界专家,“庐剧的发源地在大别山区的霍山县”从此一锤 定音。 ?庐剧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历史上的记录来看,距 今已有 130 多年历史。 1985 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刻的石碑。禁 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 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130 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 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 年 前后(

11、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俗称“倒七戏”代替过大清的“ 国歌”呢! 价值 ? 文化:庐剧虽只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 活习惯、行为范式、言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 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从庐剧的产生来看,它是在 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鼓灯歌舞基础上,吸收 了锣鼓书 (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其剧 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的特点。 ? 历史:庐剧的剧目更多表现的是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 反压迫斗争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剧有幸生存在中国革 命摇篮之一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这就成为刚刚迈入 新社会的戏剧工作者最好的创作素材。几十

12、年来产生了直 接讴歌革命战争的程红梅、妈妈、尼姑投军 、霜天红叶、鸳鸯鞋,以及间接表现革命战争的 野菊花等。 现状 ?庐剧造就了丁玉兰、孙帮栋、王本银、鲍志远、张丽霞、王鹏飞、武 克英、汪宏云、陈其英、李道周等一批著名演员。然而,令人遗憾 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后备人才匮乏,庐剧演员出现了断层。与黄梅 戏相比,庐剧正好缺少像马兰等人这样承上启下的整整一代演员,错 过了第二次大发展的良机,使原本与黄梅戏之间不大的差距拉大了。 ?在庐剧舞台上,虽然也出现一些像妈妈、程红梅、好人王 科长、鱼水浪漫曲、陷巢州、鸳鸯泪、点状元这 样的优秀剧目,但也只是在平静的大海上激起几朵浪花,不久便又重 归寂静。究其原因,是与政府的扶持力度成正比例关系的。因此必须 呼吁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庐剧的力度 ?庐剧在今天仍然有市场、有观众,演出庐剧还往往会产生轰动效应, 说明庐剧的根扎在民间,我们要珍惜这种观众缘,注重发展和维护好 基本观众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