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0736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 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 特征码 trDVXvhyMQSwGxLXkWXZ 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 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明确行动方向,才能激发奋斗力量。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新要求,着眼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立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 决定提出 了到 2020 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 6 个方面 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指标: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 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认同、创 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

2、保障,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 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引导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 价值理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 2 页 链接:20XX 年以来,中宣部等六部门评选表彰了三届全国 道德模范。在三届评选活动中,全国累计有 2.87 亿人次参与评 选投票,广大群众共推荐候选人 11.28 万名,其中 90%以上是 普通工人、农民、社区居民、学生和军人。 第二,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 涌现。要全

3、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 文化创作生产活力,在增加文化产品数量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文 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链接:20XX 年,小说类新书数量就有 4300 多部,首次发 表和出版的长篇小说 2000 余部,长篇小说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 3000 余部,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电影 526 部,票房 101.72 亿元;电视连续剧 405 部,约 15000 集;动画片年产量 22 万分钟,动漫产业总产值 470.84 亿元;舞台剧 4000 台,仅 舞剧每年就达 30 多部,小型舞蹈作品更如井喷,演

4、出市场总收 入达 108 亿元。 第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按照公益 第 3 页 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 业,让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基层和贫困地区、边远地区、 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倾斜,满足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 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需 求,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链接:20XX 年至 20XX 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 1062.37 亿元,年均增长 19.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 时期。20XX 年,全国文化事业费 323.06

5、 亿元,其中农村投入 116.41 亿元,仅占 36.0%;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 24.11 元,其 中西部地区 23.8 元,而中部地区仅有 15.64 元,相当于全国平 均水平的 64.9%。 20XX 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2884 个,文化馆(含群众 艺术馆)3264 个,乡镇(街道)文化站 40118 个,基本实现了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数字资源量达到 108TB,基本实现“村村通” 。 第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 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 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 极作用,加快建设

6、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 第 4 页 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国家许可范围 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我国文化 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 到 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链接:20XX 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 1.1 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785,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北京、广 东、江苏、山东 4 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 第五,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 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

7、中华 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要以文化管理体制 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 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 制性障碍。要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 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 化成果,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链接:目前,中国已同 145 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 定和 800 多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 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我国已经在 9 个国家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 第 5 页 与 20 多个国家签署了设立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截至 20XX

8、年 10 月,我国已在 91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322 所孔子学院,在 34 个国家设立了 369 个孔子课堂。 20XX 年核心文化产业进出口总额 143.9 亿美元,出口电影 票房收入 35 亿元人民币。从 20XX 年到 20XX 年,文化产品和服 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 2.8 倍和 8.7 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 从 20XX 年的 91 下降到 20XX 年的 31。 第六,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 才保障更加有力。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方针,着力加大对年轻人、高层次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

9、、文 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 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链接:根据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XX2020 年) ,到 2020 年,我国文化从业人员总量从现在的 195.6 万人增加 到 280 万人,增长 43%左右。文化人才总量占全社会总人口比 例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的比例预计达到 2% 左右。各类人才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 第 6 页 升,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到 2020 年,具有大学以上学 历的达到 60%,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达到 60%左 右。 (资料: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