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7895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试题(总分:7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山东威海)1我国的汉字是迄今世界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青春常在,经久不衰。下列关于秦亡以前文字的演变,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大篆金文隶书小篆 B甲骨文金文隶书大篆小篆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大篆 D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答案】D(2014山东威海)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二次巡视荣成成山头。民国二十年,著名科学家宋健出生在荣成崖头宋家村。这两个时间也可表述为( )

2、A公元前3世纪末、1931年 B公元前3世纪初、1931年C公元前3世纪末、1932年 D公元前3世纪初、1932年【答案】A(2014山东威海)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汉文帝两次派出使西域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A B C D【答案】D(2014山东威海)4今威海市境内,有一处情系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佛教寺院。

3、该寺院是( )A玉虚观 B环翠楼 C赤山法华院 D东华宫【答案】C(2014山东威海)5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答案】C(2014山东威海)6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A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C诵读苏轼、李清照的词作品 D研读八股文【答案】D(2014山东威海)7在学习“明清时期的

4、对外关系”这一主题时,某同学制作了下列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答案】C(2014山东威海)8“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谣。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答案】B(2014山东威海)91971年11月8 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以此说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5、)A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C(2014山东威海)10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海峡两岸进行了积极探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中期,祖国大陆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B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C1993年,汪辜会谈在上海举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D1996年初,江泽民提出了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答案】C(201

6、4山东威海)11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人物与或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伯利克里加快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B恺撒建立罗马共和国C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D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答案】B(2014山东威海)12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的共同点是( )都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改革的背景都是内忧外患 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 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A B C D【答案】B(2014山东威海)13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商人、旅行家和探险家。下列事情中,马可波罗不可能经历的是( )A参加

7、希波战争 B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C在中国生活了17年 D曾在元朝朝廷中任职【答案】A(2014山东威海)14“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和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四个月后,就在这个刚刚改名为革命广场的地方,这位君主身首异处。”“这位君主”是( )A查理一世 B查理二世 C路易十六 D罗伯斯庇尔【答案】C(2014山东威海)15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翦彩的英国女王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品是( ) A B C D【答案】A(2014山东威海)16提出自然界是在“物

8、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科学家是( )A伏尔泰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答案】C(2014山东威海)17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其中的“两个大国”是指( )A英国、法国 B美国、苏联 C美国、日本 D中国、日本【答案】C(2014山东威海)18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讲:“昨天,1941年12月7日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彻底的胜利。”材料中“昨天”发生的事件是指( )A珍珠港事件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慕尼黑阴谋【答案】A(20

9、14山东威海)19下列组织按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欧洲联盟 联合国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世界贸易组织A B C D【答案】C(2014山东威海)20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 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答案】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1分,第22题9分,第23题9分,第24题11分,共40分。(2014山东威海)21我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我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思想对以后哪个朝代最先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材料二 自14世纪上半叶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精神时代的到来。持续近300年的文艺复兴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11、,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将欧洲从中世纪(指封建社会)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世界通史教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新的精神时代”的思潮是什么?说出文艺复兴在“将欧洲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一位。(4分)材料三 陈独秀等知识精英,以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为舞台,针对当时中国的现状,高举两面大旗,进行启蒙宣传,反对一切旧文化,由此掀起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被称之为的“新文化运动”。人教网历史(3)根据材料是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面大旗”是指什么?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12、不包括材料中涉及到的 人物)。(2分)(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所起作用的认识。(1分)【答案】21(1)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己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1分)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秦朝。(1分)(2)人文主义。(1分)把人和人性从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解除了精神枷锁(意思对即可)。(2分)但丁、莎士比亚(答对1个即可),达芬奇。(1分)(3)民主、科学。(1分)胡适、鲁迅、李大钊等(答对两位即可)。(1分)(4)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作

13、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意思对即可)。(1分)(2014山东威海)22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次灾难性的战”的名称。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反抗列强侵略的史实。(3.5分)材料二 图l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14、的机器房 图2 汉阳铁厂(2)图1、图2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l、图2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2分)材料三 图1 马关条约签订的情景 图2 公车上书(3)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l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图2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该运动的结果如何?(3.5分)【答案】2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5分)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击英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黄海抗日等(答对两点即可)。(2分)(2)洋务运动。(1分)自强、求富。(1分)(3)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化了民族矛盾,维新派希望变法图强,引发了公车上书。(1.5分)戊戌变法。(1分)顽固派发动戊戌政

15、变,变法失败。(1分)(2014山东威海)23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法律文献?该文献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3分)材料二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2)根据材料二并

16、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美国的什么法律文献?材料中的“那时”是指哪年的元旦?该文献是美国哪一位总统颁布的?(3分)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生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我国的什么法律文献?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3分)【答案】23(1)英国,权利法案。(1分)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2分)(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1862年。(1分)林肯。(1分)(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

17、乡镇企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答对两个即可)(2分)(2014山东威海)24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的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苏俄,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在探索建设之乎者也的道路中“思路比较好”?材料中的“苏联模式”是指什么?(2.5分)材料二192919

18、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概况国 家量数目项年份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失业人数美国1932年50%75.7%约1700万德国1932年40.2%70%600余万日本1931年32.5%50%多近300万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2)据材料二,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德国、日本为摆脱这次经济危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5.5分)材料三 图1 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 图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3)某市博物馆打算举办“中国梦改革历程回眸”图片展,图1和图2是其中将要展出的两幅图片。如果你是这次图片展的解说人,请你

19、任选一幅图片,为它撰写一篇解说词。(3分)要求:用形象的语言概括说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题、来龙去脉和影响。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有感染力。 字数在100字左右。【答案】24(1)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5分)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分)(2)美国。(1分)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1.5分)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分别建立法西斯专政。(3分)(3)评分标准:第一层次:没有答题或脱离主题,不得分。第二层次:主题明确,有史无论或有论无史。(1分)第三层次:主题明确,史实基本准确,论述较充分;思路较清晰。(2分)第四层次: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