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086173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014学年高三中段测试文科综合(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街市B瓦肆C夜市D草市 13 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

2、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14图8反映了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的三角贸易 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图815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

3、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A英国政治文明的多样性B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C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D英国政治文明的复杂性16有学者把18世纪西方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出现的重大变革称为“二元革命”。下列现象属于“二元革命”的是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B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D殖民扩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社会变化18下框材料选自民国22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见图9)。其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

4、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图919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样式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 “

5、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二月革命的爆发 D十月革命的胜利21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表2:重庆史事史事解读A1897年,重庆第一家近代化报刊渝报诞生,宣传兴民权、改科举,鼓吹救亡图强。渝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B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夺取清廷在渝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C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

6、地办公。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D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属于“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22图10是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其中年均增长率最高值出现的原因是 图10 A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B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就巨大C改革开放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热情D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23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

7、要说明A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C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D全球化与单一民族经济难以共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160分。38(28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常常面临道路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文明客观上要求一个统一的政权和一个巩固的国家集权。中国集权的产生是由于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农耕文明的特点造成的。2009年09月光明网从经济地理角度解释为什么东方农耕民族选择集权道路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

8、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选自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世界现代史论文集材料三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1) 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选择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由,分析这个选择对苏联的影响。(6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做出了哪些选择?结果如何?(8分)(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在民族发展道路上曾经做过哪些选择?1978年以来,中国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

9、路?(6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4分) 39(24分)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

10、商人阶层的兴起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作为流通于市场的唯一货币形式。法币政策的实施,使国民政府加速了金融控制,增加了统治力量。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必修二(1) 根据材料一

11、,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2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 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6分)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罗斯福新政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2分)(3)基于材料三中所说的教训,二战后各国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有何意义?(4分)2014学年高三中段测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3)近代前期: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1点2分,两点即可,共4分) 1978年以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2分)(4)认识:道路的选择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道路的选择要

12、符合国情。(1点2分,写出2点即可,共4分,言之有理皆可得分)39(24分) (1)来源:美洲(或美洲、日本;或海外)。(2分)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西方国家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而中国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6分,答对三点给6分)(2)原因:巨额的战争赔款;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所需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6分,答对三点给6分) 南京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实施法币政策。(2分) 罗斯福新政: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2分)(3)行动:建立了资本主义经济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分)意义: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