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86974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三模拟(二)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24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25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

2、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26德国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福利制度。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B健全民主法制的需要 C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D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27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种子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B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制为1787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C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发达,约50%的

3、工业产品销往国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启动28.论语子张记载:“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朱熹论语集注中解释说:“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事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反对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立场 B治学作官相得益彰的思想认识C强调精而后广的为学处事态度 D格物致知和经世致用的认识论29钱穆说:“如今美国,大学最早全由教会创立,如哈弗,如耶鲁皆是。其建校全在美国开国前。美国总统主持全国行政,大学则不在管辖下。美国开国已两百年,逐渐有州

4、立大学之创建,但迄今仍无国立大学。”材料主要说明A.美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政教分离使美国无国立大学C.美国总统掌握部分行政大权D.美国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30.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A英国在世界贸易的中心地

5、位日渐丧失B农业文明成为工业文明的附庸C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D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呈现不均衡发展的趋势31黎元洪在1916年6月就任大总统时的宣言如下:“现在时局艰难,补救之方,以遵守法律为主。元洪谨本大总统救国救民之意,继任职务。嗣后一切设施,自应谨遵法律办理。惟元洪武人,法律知识较浅,尚望诸公同心协力,匡我不逮,无任感盼。”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法律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民国初期中国政局分裂动荡C.黎元洪是法律的积极拥护者D.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32“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

6、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我国土地政策与材料最相似的是 A.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B.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国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33邓小平复出后,即开展密集的外交出访活动,积极加强对邻国的友好来往,建立合作关系(如下图),并特别注重拓展与日本、美国的联系。这说明邓小平在外交上 A.注重划分社会意识形态B.摆脱泛意识形态的束缚C.废除与苏联的同盟关系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4太平广记记载:高宗时,经营丝绸的大商人邹凤炽“其家巨富,金宝不可胜计邸店园宅,遍满四海,

7、四方物尽为所收”,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唐朝的丝织技术日趋成熟B.唐高宗时期尚未出现纸币C.唐朝远距离商品交易发达D.唐朝商业城市已出现邸店35. 图7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研究的开山者阿诺德汤因比写道:“革命之后,土地乡坤在英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控制了从国家到地方的行政权力,作为社会政治权力基础的土地成了人们狂热追求的对象。对商人来说,只有首先成为

8、地主才能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英国工业化时期,具有巨大经济特质的土地是一个家族在政治上成功与否的物质基础。在英国民众的心目中,头衔和以地产为表现形式的财富具有共生关系。在地方社会,乡绅把持着官员的位置,作为当地领袖的地位无可挑战。土地本身所赋予的价值不仅仅包 含农业经济价值,而且还涵盖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土地家族大规模地购买地产并以之为介质控制选区的选票,最终达到操纵政治的目的。内战结束后,土地贵族和乡绅居于社会中上层,完全垄断了国家和地方政权。具有强大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政治影响力的土地仍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在城市地区,商人用财富购买土地,成为土地阶级的成员,继而确立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在工

9、商业界,银行家把财富转化为地产、取得贵族身份、融入土地阶级的进程比原来加快了;工业家也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地产业,获得乡绅或贵族的头衔,进入土地阶级。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圈地运动全面展开。准备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筹集圈地费用。小土地所有者也是土地的主要供应者。在建立大地产的过程中,地主们常常卖掉零散的外围地产,集中、强化主体地产,这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由于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从而造成一些自耕农销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许多自耕农抛售土地;旧的土地家族因为债务而出售土地;许多土地家族为扩大主体地产而卖掉外围地产,市场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断。一方面,绝大多数农业人口转向了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土地家

10、族、各类职业者、工商界人士疯狂地追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并且与权力密切关联的传统物质土地,以土地为工具,形成了以贵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摘编自汤普森19世纪英国土地社会和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时期英国出现的社会心态。(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化时期英国买方土地的主要来源,(8分)并简要分析促进土地流动的推动力量。(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在哪些方面对英国政治和经济产生影响。(6分)41(12分)阅读材

11、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野蛮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则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中西方文明波浪式发展示意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文化接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赞成、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史论结合,运用材料中和你所熟知的史实进行评析。)45(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

12、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

13、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7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8分)46(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摘引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主”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后来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材料二: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政党发起人所占席位国民党宋教仁392共和党黎元洪176统一党程德全24民主党汤化龙24材料三:1949年

14、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职务党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共产党1329126民主党派0327029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特点。(3分)47(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

15、,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更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协定。很有可能,“东北王”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也是毛泽东在考虑东北命运时的心腹之患。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

16、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了。”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材料二:“可以理解,中国军队是不能容忍敌对的部队靠近鸭绿江(中国和北朝鲜的边界)的,正如美国不会容忍在它与墨西哥边界的格兰德河上出现敌对的军队一样。”美斯蒂芬豪沃斯:美国海军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的原因何在?(6分)(2)毛泽东“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有何历史和现实依据?(9分)48(15分)【选修4

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再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本国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请回答:(1)结合材料归纳华盛顿的

18、主要功绩。(3分)(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8分)(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历史答案选择题CDDAC BDCBB CA40.(25分)(1)以土地为物质媒介获得贵族和乡坤头衔,融入土地阶级,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声誉进而掌握政权,成为当时一种社会心态。(5分)(2)因筹措圈地资金而需要出卖的土地;圈地后自耕农出售的土地;旧地主因为欠债而抛售的土地;土地家族为强化主体地产而卖掉外围土地不断涌向市场。(8分)

19、力量:以地产为工具加盟土地阶级、进而掌控政权的社会心态,促使土地家族、政府官员等职业群体、工商界人士等社会群体参与土地的购置,成为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流动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圈地运动(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也是推动力量。(6分)(3)以贵族、乡坤等为代表的土地阶级垄断了土地、进而掌控政权,使土地获得了超经济价值的社会属性,成为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的基础。(2分)以土地为工具,形成了以贵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2分)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2分)41 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2分)(1)观点:4分提炼出观点:2分;

20、赞成、反对、片面、错误等类似明确的观点字眼:2分。(2)史实:4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赞成:西方文明经历了克里特创造的米诺斯文明的兴起衰落;古希腊人在米诺斯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的迈锡尼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兴起衰落;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罗马人创造的罗马文明兴起;在罗马文明的基础上,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开创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经历过西方文明的阶段性毁灭和新生式的大起大落。商周文化、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民族汉族,主体文化儒家文化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和扩展性;中华文明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

21、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明,扩展着中华文明的容量。(2分)反对:史实侧重点在于中西方文明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不断在衰落和再次创造中走向辉煌的。西方历史上并不存在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当时看来都是欧洲人;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民族在今天看来都是中华民族,二者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商朝晚期的神权和巫鬼色彩文化走向了衰落;周人在商朝基础上创造出了敬天保民的人文色彩文化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衰落;汉族人在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清朝满族人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满汉文化相融合,把中华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片面:史实侧重点在西方文化也有主体民族欧洲人,西方文明也有容量的

22、扩展性;中华文明也有波浪性和衰落、兴起的周期。(3)论证:4分能够揭示本质和上升到理论、规律层面:2分赞成: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中华文明传承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反对:把大民族和小民族的概念相混淆;把历史上的民族和现代的民族相混淆。历史上的欧洲各民族原来都是欧洲人,但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中强化了小民族的概念,才出现了古代希腊人、日耳曼人的概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个小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所以就让人感觉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连续的、扩展容量的。行文:2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2分;结构、逻辑性较强1分;其余0分。45.(15分)【

2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5分)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分)(2)共同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重。(4分)结果不同:领导力量实力对比不同;民众对改革支持的态度不同;文化传统对变革的态度不同。(任答两点4分)46(1)特点:由倡导君主立宪到实现民主共和;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每点2分,共6分)(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民族资产阶级

24、希望通过议会限制袁世凯。(每点2分,共6分)(3)特点: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人民民主原则。(每点1分,共3分)47.(1)(6分) 原因:“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美国侵略朝鲜,其军队打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担心中国的主权完整受到破坏。(2)(9分)依据:1945年苏联以对日作战为名,迫使蒋介石签订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才收回主权;东北领导人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48(15分)功绩: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总统任期内促进美国各项事业发展。(3分)(2)过程: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分)措施: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2分),同时,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分)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2分)(3)认识: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