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98138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业权核查工作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报告核查承担单位二00九年八月19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报告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报告编写: 参加人员: 审 核: 总工程师: 目 录前言1一、实地核查目的和依据2(一)实地核查目的2(二)实地核查依据2二、区域概况4(一)矿产资源分布4(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状况4三、矿业权设置情况5(一)矿业权设置情况5(二)室内核查阶段发现的问题6四、实地核查工作部署与基本情况6(一)队伍人员6(二)仪器设备7(三)质量控制7(四)核查工作基本情况8五、实地核查方法与技术路线8(一)实地核查方法8(二)技术路线10六、矿业权分布情况14(一)测区矿业权基本情况14(二)测区矿业权空间分布

2、18七、问题分析与处理19(一)主要问题19(二)问题处理情况25八、结论与建议26(一)核查工作存在的问题26(二)进一步工作建议26(三)成果质量评述与结论27附件:1、采矿权实地核查表汇总本 2、采矿权实地核查对照表汇总本3、采矿权实地核查测量技术工作小结附图:单个采矿权开拓工程平面图图册(含单个采矿权基本情况说明)核查区概况市位于山东省东部,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之美誉。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8.37 亿元,人均GDP达到20752元。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59号),受国土资源局委托,承担了本市矿业权

3、实地核查工作。本次核查工作于2009年3月启动,核查范围为2008年6月30日前市本级设置并有效的露天矿业权29宗,在国土资源局的指导下,在各矿业权人的积极配合下,进展顺利,至2009年7月完成野外实地核查及图件编制工作,8月份进入核查问题分析及报告成果编制验收阶段。一、实地核查目的和依据(一)实地核查目的本次核查工作目的是:对辖区矿业权现状进行实地核查,核准矿业权的有效范围,摸清矿业权分布现状及活动特征,适时变更纠正核查中发现的问题,逐步更新采矿权登记数据库,维护矿业权人利益,提升矿业权管理水平,合理设置矿业权,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推进矿政信息公开和加强社会化服务。具体任务是: 1、实

4、地核查辖区范围内的矿业权基本数据,核准矿业权的有效范围及其他数据项。按委托合同要求本次任务主要对个露天采矿权、井下采矿权、详查阶段的探矿权进行实地核查。2、对实地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类,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实地核查无争议的露天采矿权,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设桩标界。3、建立实地核查数据库和矿业权空间数据库,逐步更新矿业权登记数据库。4总结矿业权分布活动特征,分析在矿业权设置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矿业权管理的措施建议。(二)实地核查依据1、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指南和技术要求(修订本)(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等 2008年10月);2、关于印发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规范化整理实施细

5、则的通知矿核办技发20093号;3、关于印发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技术要求补充说明的通知矿核办技发20092号;5、国土部关于印发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9 55号6、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7、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8、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95;9、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DB33/T552-200510、本次实地核查工作合同书二、区域概况(一)矿产资源分布辖区已发现矿产22种,其中甲类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的有5种,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地30

6、余处。优势特色矿产主要为萤石、地热、饰面用石材等。矿产资源的特点是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无能源矿产资源。其中,萤石矿主要分布于市域北部的等乡镇,已知的矿床和矿化点有184处;地热有、等5处;饰面用石材有花岗岩及辉绿岩2处,砖瓦用页岩、粘土主要分布于盆地及宣平盆地一带,普通建筑用石料广泛分布于盆地四周。本次矿权核查涉及的矿种为普通建筑用石料及砖瓦用页岩、粘土矿。(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状况1、矿产资源勘查状况域内共设置了5个勘查区,目前勘查区内设置有4处探矿权。其中,萤石矿普查2处,铅锌多金属矿普查1处,地热普查1处。2、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萤石、饰面用花岗岩、辉绿岩、建筑用凝灰

7、岩、地热、砖瓦粘土、页岩等。实现产值124.5万元;建筑用凝灰岩石料、砖瓦粘土、页岩及河砂年产矿石量107.52万吨,实现产值2977.75万元。三、矿业权设置情况(一)矿业权设置情况目前采矿权设置有32宗。其中,省级发证的3宗(均为地下开采的萤石矿),。探矿权。(二)室内核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四、实地核查工作部署与基本情况(一)队伍人员按照有关核查技术规范及国土主管部门核查任务要求组建核查队伍,其中核查人员包括熟悉基础测量、矿山地质测量和矿产地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本项目主要工作人员组成,同时成立了核查质量管理小组,对核查工作进行检查、复核、审查。(二)仪器设备本次核查控制点测量利

8、用GPS 一级、D级及E级控制点等基础测量资料,GPS控制测量野外数据采集使用。(三)质量控制在核查项目进行过程中,严格落实三级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在核查过程中执行三检(自检、互检、抽检)两审(审核、审查)的质量控制制度。即核查小组100%自检,核查小组之间100%互检,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个环节,不合格的应予修改或返工。同时,在核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及时告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矿业权人,及时收集反馈的意见或处理变更情况,不断更新完善核查对照表等各项资料,并补充修改工作总结报告相关内容。(四)核查工作基本情况实地核查工作始于2009年2月中旬,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如下:2009年2月下旬

9、2009年3月上旬,主要为收集资料、编制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方案、技术要求交流及测量仪器校验检测等准备工作;2009年3月中旬开始投入实地测量工作,由于中途(七月初增加核查8个矿业权)增加了核查矿业权数,至7月下旬才完成全部采矿权的实地测量,初步绘制了各矿业权开拓工程平面图,同时通过现场核准、资料查阅及调查访问,核实了各矿业权实际开采范围、开采标高、主采矿种及开采规模等,现场填写了采矿权实地核查记录表。野外实测期间项目组成员多次进行自检、互检及项目负责人抽检工作,并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了多次核查问题交流。2009年6月中旬7月底按各矿权核查进度情况,逐步进行室内汇总分析、编写各采矿权基本情况说

10、明、图件编制及数据库录入工作;并向国土主管部门汇报核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建议。2009年8月核查成果汇总,开展质量两审,提交报告及验收。五、实地核查方法与技术路线(一)实地核查方法实地核查是以实地测量访问核实为主,资料查询为辅的方法开展工作,主要围绕核查重点任务,以逐个采矿权实地核查为主线,遵循“政府主导、政事合作、政企协同”的原则,对采矿权现状进行实地核查,核准采矿权实际范围,摸清采矿权分布现状及特征,及时纠正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采矿权核查数据库,使采矿权管理更加完善、规范,全面提升采矿权的科学管理水平。根据相关要求,采矿权的实地核查工作包括核查准备、实地核查、问题处理及采矿权核查成果综

11、合分析等内容。1、核查前期准备在充分收集矿业权管理系统数据、有关矿山年报资料及现有的基础测量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进行采矿权室内核查整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编制实地核查工作方案。同时做好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2、实地核查内容和方法实地核查主要内容是通过实地核查和数据对照、整理,进行问题分析及报告,并通过验收形成最终成果。采矿权核查分为重点核查内容和一般核查内容。重点核查内容通过现场实测进行核实;一般核查内容通过现场查阅资料或询问发证机关、采矿权人进行核查。(二)技术路线单个采矿权实地核查包括准备工作、数据项核查、野外实测、数据整理、问题分析与报告、提交成果等6个环节,其工作流程见图1

12、。图1 实地核查流程图1、核查准备组织准备接受工作任务后,组建核查工作组,核查人员包括熟悉基础测量、矿山地质测量、矿产地质及计算机信息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并成立以大队总工程师为成立核查质量管理小组,对核查工作进行检查、复核、审查;准备相关仪器设备,并做好校验和调试工作;对工作组成员进行矿业权实地核查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培训。资料收集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矿业权人及测绘部门收集地质、测绘等相关资料、图件。图件主要包括:地理地形图、地质矿产图、矿山采剥工程综合平面图等;测绘资料主要包括:基础控制点网中各级控制点、水准点成果和坐标系转换参数等。制定核查工作方案通过室内对矿业权管理系统数据检查及有关矿山年

13、报等各类收集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本次核查工作的重点,编制实地核查工作方案,并提交委托方审查批准。通知采矿权人在国土资源局的协助下,根据收集的采矿权人联系方式,告知采矿权人实地核查的相关事宜,并要求其配合做好实地核查工作。2、数据项核查在对已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实地踏勘及问询矿业权人,通过询问采矿权人、现场查看资料等方式,对采矿权人及基本信息、采矿许可证号、矿山名称、项目类型、开采方式方法、经济类型、发证机关、有效期等进行实地调查,并以室内检查发现的问题作为核查的重点,同时将问询和调查的结果认真填写入采矿权实地核查记录表中。3、野外实测建立测量控制点在测区

14、范围内,利用国土局施测的GPSD、E一级点(35个),通过实地踏勘控制点保存完好,且经GPS RTK检验其精度优良,可以作为本次矿业权核查测量平面、高程起算依据。测区1954北京坐标系转1980坐标系四参数是根据国土局提供的矿业权核查周围的三个公共点坐标,使用中海达HDS2003进行转换求取,用南方CASS5.0软件检核。本次矿业权开拓工程平面测量,市国土资源局提供控制点基本上能满足本次核查测量需要,只有在少数矿业权核查地方需要加密一级GPS点(本次核查引测 8个点)。 GPS一级控制点的选埋于通视良好,基础坚实稳固,便于保存和加密图根控制点的地方,周围无地物遮挡。环视条件满足GPS测量规范的

15、要求。点位选埋在矿业权开拓工程附近,规格为:202035CM ,标志中心为不诱钢圆芯。GPS一级控制点的数据采集使用5台中海达公司生产的接收机同步观测,标称精度为10mm+510-6,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式。开拓工程平面测量本次核查29个采矿权都没有统一标准开拓工程分布图,对所有矿山进行全新测量。测量开拓工程平面图采用全解析法成图,采用内外一体化成图。碎部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和RTK采集测定,RTK测量时边长一般不超过5km。高程采用三角高程和 RTK拟合高程测定。全站仪设置测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每一个测站在观测结束时,都进行二次检核,避免碎部点采集过程中,仪器碰撞偏移。RTK测量时

16、,基站安置在空旷地上,要求在测区边引测3个以上控制点,求解四参数法,参数精度符合规范。成图软件统一采用南方cass5.0电子平板制图软件,高程注记至分米。测量对象为采剥场开采边界,有明显转折加测拐点,开采边界较长时中间加测点,居民地表示外围边线,阳台不表示,并标注层数,小的棚房不表示,矿区内有主要水系如水塘、较大水渠实测边线表示,矿区内的运输主要道路实测路两边线,表明道路性质如“水泥”“砾”等,测出矿料堆放场地边线。在测绘地物时,注意全站仪设置的常数。测站与测站间应测重合点,发现有错误数据,应查明原因及时补测和修改,超限数据应重测或返工复核通过各工序的检查,我们对测区的控制及开拓工程平面测量均

17、进行了100%的检查。GPS一级控制网精度良好,网形、观测、平差及资料提交均符合“规程”要求; 1:2000 、1:5000开拓工程平面图通过量边、巡视及全站仪实地采集碎部点,多种方法进行检查,精度可靠能满足用图单位的需要。4、数据整理按照技术要求的格式汇总基本数据,编制采矿权开拓工程平面图,填写实地核查对照表,编写单个矿业权基本情况说明及进行数据库建设。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实采矿权人的实际活动范围。5、问题分析与报告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规定,分析矿业权人活动范围,进行实地核查数据与登记数据项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类型和实际情况,可采取告知矿业权人、告知矿业权人并报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接报

18、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三种处理方式。通过与采矿权人和国土部门进行沟通、汇报及反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及汇总,并最终形成问题报告和处理建议,统一上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确认和相关变更。6、成果提交编制采矿权核查成果,包括相关图件、报告及附件等,并向委托单位提交实地核查成果进行验收。六、矿业权分布情况(一)测区矿业权基本情况本次矿业权实地核查采矿权有29家,均为小型露天开采矿山。其中,建筑用凝灰岩石料采矿权10家、砖瓦用粘土采矿权12家,砖瓦用页岩采矿权5家,辉绿岩石料采矿权1家,饰面用花岗岩采矿权1家。建筑用石料采矿权,年开采规模8.012.0万立方米,采矿权于20042008年间登记

19、,有效期至20092016年间,均以招拍挂出让形式取得采矿权;砖瓦用粘土、页岩采矿权,年开采规模0.33.0万吨,采矿权协议出让方式取得,采用每年出让,有效期短,大多数矿权在核查期间到期,有少数矿权已于2008年底到期。详见表3及有关附件。(二)测区矿业权空间分布本次实地核查的29宗采矿权,以砖瓦用粘土和建筑石料矿为主,其次为砖瓦用页岩矿,个别为饰面用花岗石矿。砖瓦用页岩、粘土矿主要分布于盆地及盆地一带,普通建筑用石料零散分布于盆地四周的丘陵地带,只有个别(上周饰面用花岗石矿)位于低山地带。采矿矿开采下限最低海拔高程为62m,开采上限最高海拔为970m,以100200m高程间分布最广(表4)。

20、据采矿权开采下限标高统计,高程在100m以下的矿山有10家,高程在100200m间有18家,大于500的有1家;按采矿权开采上限标高统计,高程在100m以下的矿山有4家,高程在100200m间有20家,200500m间有4家,大于500的有1家。按乡(镇、街道)分布情况统计,采矿权在13个乡(镇、街道)中有分布,以街道(6处采矿权,下同)、镇(5)分布最多,其次为(3)、(2)、(2)、(2)、(2)及(2)等乡镇,最少的为、仅各有1处(详见表5)。七、问题分析与处理(一)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实地调查访问,结合对单个采矿权开拓工程平面图与采矿权人的采矿活动范围的对比分析,采矿权实地核查存在的主要问

21、题有(详见表6):1、采矿权人活动范围分析(1)采矿权人活动范围符合采矿权许可范围的。包括以下二种情况:采石场采剥工程均在采矿许可边界范围内,或仅在建立矿山初期平基时有轻微越界的矿山。经分析符合此类标准的矿山有辉绿岩矿、东寺山采石场2处;异地购土,许可范围内无采矿工程活动,但有堆料、晾晒及办公场所等辅助性设施超出许可范围,且与当地居民做好协商的砖瓦用页岩、粘土矿山。经分析符合此类标准的矿山有建材有限公司、新型砖瓦厂、琉璃瓦厂、砖瓦厂、恩达砖瓦厂、红砖厂6处;(2)采矿权人活动范围与采矿权许可范围局部不一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采空区超出采矿权边界。对于此类问题,通过访问采矿权人和查阅矿山动态监测

22、年报及开采历史分析,是上一矿业权人遗留的采空区,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另外属过程性剥土或轻微越界,经国土资源部门指出后,现已纠正的矿山也并如此类。据表6统计有7处矿山存在此类问题,其中采石场6处(坦洪乡上周村花岗石矿、采石场、采石场、采石场、采石场及采石场),砖瓦用粘土1处(红砖厂)正在开拓的采剥面出界。对于此类问题,都是针对现场有采剥作业人员或设备的,对具体位置,超出边界距离等均进行了标示和测量。经核查统计分析,此类矿山有采石场、沙石料场长山采石场、红砖厂、新型墙体建材厂、砖瓦厂、新型砖瓦厂6处,其超出边界最大距离一般在3050m间,有个别最大超出距离可达130m(新型墙体建材厂),最小的超出最

23、大距离10余米(采石场),相对矿山面积而言,均属轻微越界。采矿权人开采标高范围与采矿证允许范围不一致的:指的是正在开采的工作面的标高超出允许范围的。有些矿山剥离或平基时历史过程性的标高超出范围,且经指出并已自纠的未列入。经核查分析,此类矿山仅有采石场(现开采最低标高为137.5m,而许可标高下限为150.0m)1处。采矿权人开采活动范围与采矿权许可范围完全不一致的:即指所有的采剥工程投影全部不在采矿权边界范围内的。经核查分析,此类矿山有采石场、砖瓦厂、新型墙体建材厂、第一砖瓦厂、砖瓦厂、新型红砖厂、砖瓦厂7处。2、采矿权其它数据项对比分析采矿权人有超采行为的:即生产规模与采矿权许可证上标定的数

24、值有较大出入的。经本次核查分析此类矿山有采石场、泉溪镇对沟坑采石场2处。通过与发证机关进一步核实,该类矿山实行许可有效期内开采总量控制,年限内的超采行为已对采矿人指出。部分采矿权采矿许可证到期,未更新。此类矿山均为砖瓦用页岩、粘土矿,经与发证机关进一步核实,砖瓦用页岩、粘土矿权,以一年期集中统一办证,到期后统一处理更新。其它一般数据项核对时发现的问题:是指因矿山承包人的变化而导致矿山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不一致及部分基本数据项(如发证机关、采矿方法等)漏填等情况。(二)问题处理情况根据相关技术要求,按照上述问题分类,核查人员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问题报告:告知采矿权人;告知采矿权人,报告

25、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直接报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具体处理情况如下(详见表6)。1、告知采矿权人针对上述问题中情形,核查人员及时告知采矿权人。情形矿业权人应与当地村居做好临时土地租用协议等,并上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查;情形可通过矿业权人上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本次核查验证后进行重新出让变更;情形本次核查验证后进行及时更新数据。2、告知采矿权人,报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针对上述问题中情形。情形属历史采矿问题,已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出,在尊重历史,结合现实的情况下,本次核查验证后进行统一变更处理;情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已要求矿业权人在许可年限内进行矿石开采总量控制,限期改正变更,同时要求矿业权人对矿区重新进行储

26、量核实。3、直接报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针对上述问题中的情形,核查单位直接报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沟通,并及时记录处理反馈意见。对此类问题采矿权的处理建议是重新进行矿区划界标定、储量核实及办理许可登记。日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已要求矿业权人限期进行改正,待本次核查验证后,统一进行变更处理。八、结论与建议(一)核查工作存在的问题1、本次采矿权核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核查之初,全国矿业权核查的试点工作也未取得最终成果,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到目前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使得核查工作进度缓慢,核查成果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当中。2、部分砖瓦用页岩、粘土矿山,由于前期并未开展地质矿产方面的相关工作,无法收集到与核查相

27、关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储量动态监测等资料,以致编写的单矿权基本情况说明较简单。3、由于核查方面的信息获取渠道少,与省级技术支撑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不足,又缺乏专业技术权威的指导,核查工作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进一步工作建议1、加强与市国土资源局相关部门、矿业权人进行沟通,进一步落实各采矿权问题的处理变更情况。2、协助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会同采矿权人,对核查无误的露天采矿权,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设桩标界。3、按有关规定要求对核查成果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矿权核查数据库等。4、协助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成果质量维护期内对本次核查工作的桩界标志进行不定期检查,以保证其完好性,准确性。(三)成果质

28、量评述与结论1、成果质量评述成果的完整性采矿权实地核查是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实地核查的,在核查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建议,并与矿业权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核查程序步骤符合技术要求。通过对29处采矿权进行了实地核查,完成了测量控制点43个,有效控制面积约为99平方公里;测绘并编制了29个采矿权开拓工程平面图,实地调查填写了29份采矿权实地核查记录表,室内整理了29份采矿权实地核查对照表,并对29处采矿权分别编写了基本情况说明;按有关要求建立了采矿权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等。成果资料齐全完整、图件各要素齐全,符合有关要求。质量评述本

29、次采矿权实地核查,根据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指南与技术要求、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规范化整理实施细则及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方案要求进行,建立了项目管理体制,落实了大队项目组小组三级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在核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抽检)两审(审核、审查)的质量控制制度。采矿权实地核查实施步骤各环节任务明确,方法和技术路线正确,野外实测及问题分析处理得当;野外控制测量和开拓工程图的实测,所使用测量仪器、方法、精度、坐标系转换、空间数据转换等技术成果符合有关要求。在大队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作业组成员顶烈日,披荆斩棘,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另外,在核查工作过程中,始终得到国土资源局的大力帮助及采矿权人的积极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2、结论通过本次采矿权实地核查,按合同要求完成了市本级设置的29个露天采矿权的控制测量、开拓工程平面图的测绘、拐点坐标标定,并按要求填(编)写了核查记录表、对照表及各采矿权基本情况说明。对采矿权实地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并出9类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通过与国资源主管部门及矿业权人的沟通,初步落实了变更方法。初步建立了采矿权实地核查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为更新采矿权登记数据库提供了准确数据。总结了采矿权分布活动特征,为采矿权设置和矿政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本次核查无误后,将按照法律规定对29处采矿权进行设桩标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