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纲) .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983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纲)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纲)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纲)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纲) .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党课讲授提纲) 特征码 jVsvsRJKBQkEXRvqAukh 最近这些天, “和谐社会”成为高层和社会舆论的焦点和 热点。所以,我也跟着“热一回” 。我想首先给大家读一篇,让 大家感受一下“和谐与不和谐” 。然后再讲课。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将生活中的不和谐改变过来 自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 “和谐社会”成了一种热门词语,在各 种场合都频繁地露脸。 怎样才算是一个和谐社会,至今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模式; 第 2 页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一个至今广泛争鸣却难以给出一个 标准答案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却能清楚触摸到什么叫不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将生活中的不和谐改变

2、过来。 这几天网上一直在热炒着一个新闻“盲女为保低保被 迫上街扫雪” 。 沈阳市身患一级残盲的孙凤梅,丈夫常年在外,年仅 3 岁 的女儿需要年迈母亲来照顾,一家人靠政府低保金维系生活。 若干天前,孙凤梅的母亲去外地探亲,接送女儿的重担自然落 到了孙凤梅的身上。清晨,孙凤梅带着女儿摸索着走出了家门, 在大街上与社区主任不期而遇。但令孙凤梅没有想到的是,这 次相遇居然给孙凤梅带来了诸多的“意外” 。近几天沈阳大雪, 社区主任竟要求孙凤梅必须参加扫雪,理由是能送孩子上幼儿 园就能参加劳动。并说扫雪是为社区做贡献,如果反对,就取 消其低保户资格。于是人们就在寒风和飘雪中看到一级残盲孙 凤梅在 3 岁女

3、儿牵引下在雪道上铲雪。 短短几天,网上对此新闻的跟贴就达几千条,责骂声一片。 而一个相关链接中,南京的一个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户, 全家只能靠政府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生活。因为儿子严重营 养不良,缺钙,儿子经常无缘无故地跌倒在地上,身上到处是 第 3 页 伤痕。他到菜场买条鱼想给儿子增加一点营养却招人责问“你 这吃低保的人,还买鱼吃啊?”面对记者采访,这位低保户泪 语潸潸地问:“这条鱼是给我儿子吃的,我只是尝尝汤的滋味。 低保户的孩子难道吃一条鱼也有罪?” 看了上述这样的新闻,我们的心都是酸酸的。作为一个普 通老百姓,虽然我们都不能高屋建瓴地大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但是,我们却清楚,当一个社

4、会中弱势群体地位较低,缺少话 语权,而公共权力却不能保护他们的利益时,这决不会是和谐 社会。 当贫富不均、社会结构分化、地区差别等社会矛盾突出时, 人们尽可能会去寻找一个合理的机制来解决,以求社会发展的 相对和谐。 近年来, “仇富”话题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当许多富豪很 委屈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时,我们同样看到奢侈品狂潮在中国 蔓延。也许我们可以指责社会心态的不正常,但谁也无法否认, 数十万元一桌的酒席,近千万元一辆车,价值 1.3 亿元的别 墅这一切的张扬是“仇富”的火种。 贫富差距导致的社 会地位分化、导致社会结构分层、导致社会权利分配的不公, 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也许永远难以消灭,但如果社

5、会能从道 第 4 页 德层面上来认知财富,也许社会就会多了更多平和。 据媒体报道,听说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上报到国务 院,国内不少大款纷纷把名下的财产转到自己未成年子女的名 下,更有人直接用襁褓中婴儿的名义购置物业,以便在将来节 省一大笔遗产税金,由此催生出了一大批“娃娃业主” 。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富翁对待遗产税的态度。美国总 统布什 20XX 年上台后,宣布 10 年之内废除遗产税。在美国, 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遗产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最高可达 55%。布什给富翁们送了这么贵重的一个大礼,他们理应感恩戴 德。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富翁们并不领情。20XX 年 2 月,美国 120 位最

6、有钱的富翁,主动上书国会请愿,要求国家继续征收 遗产税。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在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 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 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 这些富翁们的举动也许不能使得社会达到和谐,但他们至 少在抑制过度的贫富分化,也许和谐只能是人们心中一个永远 相对的概念,但人类社会追求和谐的心却永远不会,也不能老 去。 第 5 页 和谐的社会需要更多的仁者。 看到那个逼三轮车夫给狗下 跪磕头的“城里人”终于被依法拘留的消息(车夫轧死小狗被 逼磕头 狗主人遭拘留罚款 ,黑龙江日报报道),我并没有感到 轻松和解气,相反,一丝悲哀涌上心头。我并不能依据新

7、闻所 给定的零星信息,就能判断大庆这对“狗主人夫妇”就一定是 富人,只不过,身为城里人,在面对相对弱势得多的农村打工 者时,这对夫妇充满着浅薄而又可怜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 相对于他们更高级的优越感的压迫下,越发地显现出病态来。 因此,当能够体现出自己强势的时候,做出什么样的无耻和缺 德的举动来都不令人奇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对夫妇 既可嫌更可怜。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事件中逼人下跪的中年男子,是大 庆市某单位的退休干部。而车夫之所以不得不扑通一跪,不仅 仅是害怕对他来说属于“天价”的索赔,更是屈服于“到交警 队说话”的威胁:因为“大庆市不允许人力三轮”从事营运, 一去非砸了饭碗不可!

8、在灯红酒绿的城市,总有这样一批处于边缘状态的弱势群 体。且不说进城奔命的民工,就说破衣褴褛的乞丐吧,我们在 对待他们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当然,这很复杂,相 当数量的伪乞丐在赚取我们的金钱的时候,更欺骗了我们的感 第 6 页 情,因此我们麻木甚至愤怒。于是不少城市在尊重民意的旗帜 下,开始禁乞。或是或非暂不去说他,我只是想说,尽己所能 地资助一点吧,哪怕十个人中有八个假乞丐,只要我们资助了 两个真乞丐,就是一种安慰。更何况,不惜以放弃尊严来讨要 一点生活,这本身就值得怜悯。如果真有什么更好的谋生技能 和办法的话,谁不想活得滋润而有尊严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让人落泪的新闻。一个妇女,因为下

9、岗家贫, 生活困顿。上高三的孩子想吃鸡补身子,于是母亲到市场偷鸡 被捉。在向别人哭诉这一原委的时候,尊严随着泪水一起倾泻! 在好心人要给她买一只鸡的时候,她含泪埋头,奔出人群!在 叙述这样新闻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心里一阵酸楚。事情的结果 我已不想叙述。这类事情出现的本身,就在拷问着你我的的神 经。 还是让我引用一个著名的外国故事来对照一下:一个母亲因为 贫穷偷了食物给她的孩子们吃,结果被起诉了。法官的判决是 这样的,他说:“这个女人因盗窃有罪,判罚 XX 元。而我们的 第 7 页 社会里还有这样一个母亲需要靠偷窃来养活儿女,在场的每一 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有罪,每人判罚一美元。 ”法官说完,

10、摘下自己的帽子并第一个站了起来,掏出一美元放在桌子上。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惊了,人们排起了长队,缴出了让每一个 人终身难忘的一笔罚金。 我们在进行类似的道德判断的时候,并不是一定要交一笔象征 性的罚金,但必须是怀着悲天悯人之心来平等地善待弱势者, 只有常怀爱人之心,我们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的仁者,而只有 更多的仁者,才会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人民日报 时代潮) 下面,我简要把收集到的资料和学习的体会分四个问题介绍给 大家: 第一、 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怎样提出的? 第 8 页 第二、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 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先讲第一个

11、问题: 第 9 页 一、 “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怎样提出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 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 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 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见读本 p60 页) ;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 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 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读本 p71 页) “和谐社会”的理念,直接于党的

12、十六大。十六大报告在第二 部分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提出,要 “努力形成全体人 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读本 p205 页) ; 在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第 10 页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 殷实。 ”(读本 p208 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 ,贯 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 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

13、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和谐社会”的 概念。 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提高到我党的执政能 力之一,实际上是把我们党长期持有的关于全面、关于协调、 关于稳定、关于社会进步、关于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等等的 思想,集中了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和目标。应该说,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发展和升华,是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 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 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第 11 页 二、 为什么

14、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 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锦涛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把构建和谐社会 的意义说的相当清楚。当然,有些专家学者从政治的角度还提 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社 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 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 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中国文化自古 “贵和” 。

15、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是 19 世纪初 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 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 第 12 页 社会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 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的执政目的。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 的,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体现了广 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 ,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未来”利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

16、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 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现在,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 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 任何一项大的改革举动都可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社会集群效应。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巩固改革成果,推动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我们应当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第 13 页 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进程。 上述这些理论我都认同但不详细来谈。我这里想重点从我国当 前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来说明,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

17、谐社会”这样一个命题。我感到以下四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1)社会转型。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 提升,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日益提高。20XX 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 美元,正在向 3000 美元的新目标 跨越,这标志着我国已由世界低收入国家跨入中低收入国家行 列。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期,是一个 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既有可能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 期,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处于这一发 展时期的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了新的重要时期。但是 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异常严峻和 艰巨。从国内市

18、场经济发展进程看,我们已进入一个十分重要 第 14 页 的关口,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这一关键 时期,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面临着重大 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0 美元, 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社 会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往往;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 的黄金时期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 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引发 社会动荡和倒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拉美现象” 。 (走出困境 的是亚洲四小龙) 。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正确 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

19、,适时进行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就会快速 发展,反之,就可能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社会矛盾突出,两极 分化加剧甚至造成社会震荡。现在,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 矛盾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 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把握好 这一社会发展规律,高度重视收入差距问题,建立公平的社会 发展环境,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平稳过渡,成为是我们党我们 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 考验。 (2)差距过大。很少有哪一个国家不存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第 15 页 和贫富差距,但我国的上述差距是如此之大,且还在扩大之中, 这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

20、原因之一,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的根本性障碍。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一般来说,低于 0.2 表明收入分配过度平均; 0.20.3 之间,为相对平均;0.3 0.4 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 之间为绝对不平均区间,表明 收入分配趋于两极分化;超过 0.5 则属极度不平等,极易出现 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为了防止社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和动荡, 各国通常都把基尼系数 0.4,是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从 我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来看,1985 年为 0.255,1990 年为 0.331,2000 年突破“警戒线”达到 0.409,20XX 年上升为 0.433,现在约 0.44。

21、这是综合水平,我们再看看一些单项: 目前严重的存在着与此同时四大差距,即:城乡差距、工农差 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 1城乡差距:高楼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生态环境 恶化、面貌变化不快的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农村依然是中 第 16 页 国大地上最落后的社区。中国的城市像欧州,农村像非洲。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世纪 80 年代 1.8:1;90 年代 2.5:1;20XX 年 3.24:1。如果再考虑到城乡之间在住房、医疗、 失业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以及教育、文化事业等公共产品分配上 的差异,实际差距估计在 6:1。有专家测评:我国农村和城市 社会发展相差 10 年左右。宁夏 20XX 年

2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 3.3:1。 工农差距:正在转向技术密集型、规模扩张的工业与规模分散 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农业依然是国民 经济中最弱质的产业。最大的不协调就是国家 GDP 中农业增加 值不到 15%,而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力的 50%以上。中国的劳 动生产率只相当于法国的 5%、印度的 75%。 3地区差距:经济加速发展、社会日趋文明的东部沿海地区与 第 17 页 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部地区依 然是中国发展水平最低的板块。 2000 年与 1990 年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均 GDP 与中部、西部的 差距扩大了 4.96 倍和 5.16 倍,东部地

23、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扩大了 5.39 倍和 6.07 倍,东部 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扩大了 3.58 倍和 3.94 倍。最新的数据表明:西部 12 个省区,面积占全国的 71.3%,人口占 28.6%,但 GDP 占不到全国的 18%,而发达的广 东、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五省市 GDP 占全国的 45%。 若以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来标记,东部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 期阶段的后期;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西部落后地 区则刚刚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 这里我想强调一个观点:我们不能把区域差距扩大简单地看成 第 18 页 是市场起作用的结果,从一定

24、意义上说恰恰是市场不能充分起 作用的结果。这对我们西部地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城镇居民 收入之比由 1.94:1 扩大 2.26:1z1 。 阶层差距:迅速崛起的富裕阶层、收入持续增长的城市居民与 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农民依然是整个社 会中最弱势的群体。 4城镇、农村乡内部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急剧扩大。1990 年 全国城镇居民 10%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比是 3.5:1, 到 20XX 年已骤升至 7.89:1;10%高收入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 例由 17.6%上升至 24.7%,10%低收入户占总收入的比例由 5.7% 下降至 2.9%;农村居民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收

25、入水平,已接 近 10 倍的差距。20XX 年我国总计 8.69 亿元储蓄存款中 50%为 不足 10%的人群所拥有,社会财富已日趋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行业之间:1980 年改革初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明显, 最高行业人均收入与最低行业之比为 1.8:1,1990 年为 1.72:1,20XX 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为 4.6:1。 第 19 页 应当承认,在任何社会中,收入差距的产生和存在是客观必然 的,也是不可能消除的。但关键是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如 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挫伤人 们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收入差距本身作为一种社会

26、形态,其忽大或忽小都具有一定的 社会背景和产生的历史原因;同时,又具有一定社会功能,或 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或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失序。合理且适度 的收入差距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不言 而喻的。然而如果收入差距过大或失当,就会对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第 20 页 (3)复杂心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由于种种社会矛盾凸现了 出来,从而使人们的社会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当前共性的表现 是:(四不)不安全感、不稳定感、不确定感和对贪官、庸官 的不满。 不安全感并不只是非典、禽流感、流脑等危害安全的事件带来 的,它几乎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食品安全问题、房 屋拆迁问题、医

27、疗卫生问题等等,都影响到人们的安全感受。 不稳定感主要是针对就业状况而言。能不能找到工作?找一个 什么样的工作?能否在工作中施展才华?这些问题牵动着每一 个家庭最敏感的神经。目前,除了公务员,其他职业者或多或 少缺乏对现状和前景的稳定感。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 旦失业,再找工作就很困难,连大学生群体都忧心忡忡,何况 那些没有多少技能、缺乏年龄优势的群体?没有合适的工作, 对一个家庭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第 21 页 不确定感主要是指大家过去所熟悉的社会规则,在现代社会并 不适用了,人们由此觉得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比方说大学生分配、退伍军人的安置,都要自谋职业。诸如还 有企业破产

28、、土地征用、干部提拔等制度的不断变化,令人无 法把握,不确定感油然而生。 至于民众反贪官、庸官的心理更不用分析,因为许多行政不作 为和腐败现象早都令民众所憎恶。 产生这些复杂心态的根源是社会转型期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 变化的结果。我国的改革尽管避免了“推倒重来”的混乱,但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推进的时间、深度和广度都不 尽相同,从而造成了目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民 众的心态也必然显示出不平衡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近年,社会 变迁速度加快,结构重组释放出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固有的城 乡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带来利益分化特别是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第 22 页 致使一些弱势群体难以承受,从而

29、引发不同程度的社会震荡。 (4)战略升级。我国正迎来一次战略升级。今年的“两会”关 注的热点将是中国的战略升级。 这一战略升级的内涵,是从以往的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单兵突进, 转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圭臬的 新的发展战略。这一新的发展战略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和可持续发展,并在主张“以人为本”的同时,致力于构建一 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已经成 为新的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那么,为什么现在我国要实现战略升级呢?理由有两点: 第 23 页 首先,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不断提升的经济总量已经和

30、 正在对世界既有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国政府必须 在这一全新的平台上,对下一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20XX 年,我国 GDP 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 4%,贸易额占全球贸易 的 5.24%,分列全球第六和第三。这是存量,如果按增量算, 20XX 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高达 18.2%,贸易增 长对全球的贡献率超过 16%。中国目前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 一大消费国。中国的逐渐强势,冲击了旧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并由此引发出“输出通缩、威胁世界能源安全”等等狐疑乃至 敌对情绪,以及政治上的所谓“中国威胁论” 。这些必然要求我 国站在全球视野中审视自己、审视世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31、 其次,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的同时, 也使社会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现,我国的发展战略必须从单纯 的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 社会。 第 24 页 1997-20XX 年,我国 GDP 年均增长 9.4%,经济成就巨大。但社 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并随之产生了收入差距过大、环境资 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科教卫生事业落后、价值体系不健全、 道德失范等诸多问题。 20XX 年,我国以全球 4%的 GDP,消耗了 8.1% 的石油、27%的钢材、40%的水泥。消耗了全球原材料增量的 71%左 右。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我国 GDP 增长了 10 多倍,

32、而矿产 资源的消耗增长了 40 多倍。20XX 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 平均水平高 2.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印度 的 1.65 倍。 第 25 页 社会事业滞后引发的公共安全威胁、教育落后产生的诸多问题 等等,都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对改革发展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由此,必须通过对旧有的发展战略的扬弃,探索一条适合现阶 段中国发展,解决发展中瓶颈制约的新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 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便建之于这样的现实思考之中。 总而言之,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世纪发展历史的必然,现 实的选择。 三、什么是和谐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在 2 月 19 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

33、主要领导 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 第 26 页 涛总书记给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 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六个 方面、六句话)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 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 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 到切实维护

34、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 等友爱、融洽相处; 第 27 页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 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 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 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第 28 页 四、怎样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35、要通过发展社 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 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 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我的理解,关键是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当前,要特别 重视和防止“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 、 “经济指标硬、社会 第 29 页 指标软”的倾向,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没有 这个协调发展,不仅经济增长最终难以持续,社会难以和谐, 政权也难以巩固。因此可以说,经济与

36、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政 治问题。这也是中央强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 核心问题。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 求的政府与社会关系,表现在责、权、利三个方面。具体表现 为合理分担的责任关系,相互尊重的权利关系,合理整合的资 源配置关系。特别是要用法律手段代替行政手段,用市场行为 代替政府行为,使政府从“经济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 变。同时要加快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把一些该有社会组织解决的职责交给社会,让政府由所作为、 有所不为。 三是重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37、,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 第 30 页 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下,必须坚 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 平,同时还要重视第三次分配问题(捐赠、慈善、志愿等) 。但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必须更加注 重公平。特别是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收入分配 差距面前,群众要的是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坏境、 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 (专家的不同看法) 。 四是处理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问题。一个国家的 综合国力,既包括有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 实力” ,也包括有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十六届四中全会称之为文化安全问题) 。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 展阶段来讲,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又有着深 厚历史传承和民族特点的公民道德观和文化价值体系显得更为 迫切。从长远的角度,文化的影响力、公民的精神世界和道德 素质,就是国家“软实力”和未来的竞争力所在。 (日潮韩流、 年轻人崇拜的洋节日等等都是对我国文化的渗透) 。应当说,我 国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如何与现代商业文明整合出 具有活力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则需要政府、相关组织和个人 花更多的心血。这就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