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01783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PDF 页数:355 大小:7.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分章节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含章末测试题,半期测试题,全书综合测试题).pdf(3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章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A 级抓基础 1有甲、乙、丙三个小球, 将它们两两靠近, 它们都相互吸引, 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答案: D 2(多选)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P 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 C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 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相等 答案: A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

2、会带正电 2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 叫作电荷的湮灭 解析: 在 D 选项中,电荷并没有消失或者湮灭,只是正负电荷 数目相等,表现为中性 答案: B 4(多选)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 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这说明()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 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 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 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解析: 绝缘小球上电荷量减少是由于电子通过潮湿空气导电转移 到外界,只是小球上电荷量减少,但是这些电子并没消失,故A、B 错,C 对就小球和整个外

3、界组成的系统而言,其电荷的总量仍保持 不变,故 D 正确 答案: CD 5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2.410 19 C B6.410 19 C C1.610 18 C D4.010 17 C 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只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元 电荷电荷量为 e1.610 19 C选项 A 中电荷量是元电荷电荷量的3 2 倍, B 中电荷量为 4 倍, C 中电荷量为 10 倍 D 中电荷量为 250 倍 也 就是说 B、C、D 选项中的电荷量数值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只 有选项 A 是不可能的 答案: A 3 B 级提能力 6(多选)为了测定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

4、性分子(极性分子 就是该分子是不显电中性的, 它通过电场会发生偏转, 非极性分子不 偏转), 可做如下实验: 在酸式滴定管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活塞, 让水慢慢如线状流下,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水流,发现水流 向靠近玻璃棒的方向偏转,这证明() A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正电 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负电 解析:根据偏转,可判断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向玻璃棒偏 转,可以判断出其带负电 答案: BD 7(多选)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

5、10 19 C D电荷量 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解析: 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数值为e1.60 10 19 C,故 A 项错误, C 项正确;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 荷的整数倍,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不是连续变化的,B 项正确;元 电荷 e 的值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得的,D 正确 答案: BCD 8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 d夸克的 两类夸克组成 u 夸克带电量为 2 3e,d 夸克带电量为 1 3e,质子的带 4 电量为 e,中子不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是由一个 u 夸克和一个 d 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一个 u 夸 克和

6、两个 d 夸克组成 B质子是由两个 u 夸克和一个 d 夸克组成, 中子是由一个 u 夸 克和两个 d 夸克组成 C质子是由一个 u 夸克和一个 d 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 u 夸 克和两个 d 夸克组成 D质子是由两个 u 夸克和一个 d 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 u 夸 克和两个 d 夸克组成 解析: 根据质子所带电荷量为e,22 3e 1 3ee,所以质子是由 两个 u 夸克和一个 d夸克组成; 中子不显电性, 2 3e2 1 3 e0,所以 中子是由一个 u 夸克和两个 d 夸克组成,故选项B 正确 答案: B 9如图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方式是() 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 C接触起电

7、D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 解析:导电平板靠近带电绝缘板并接地时,导体与大地连通, 异 种电荷互相吸引,绝缘板带正电,则会吸引大地的电子到导电平板上, 从而使导电平板带上负电荷,故选项B 正确 答案: B 10(多选)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 两端各贴有一 5 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 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 时() AA 端金箔张开,B 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枕形导体后,A 端金箔仍张开, B 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 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 C 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解析:根据静电感应, 带正电的导体 C 放在枕形导体附近, 在 A 端出现了负电, B 端出现了正电,两端

8、金箔上带异种电荷而张开,选 项 A 错误用手触枕形导体后,B 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 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 这样 B 端不再有电荷, 金箔闭合,选项 B 正确用手触枕形导体时,只有A 端带负电,将手和C 移走后,不 再有静电感应现象, A 端所带负电荷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B 端均 带有负电荷,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D 正确 答案: BCD 第一章静电场 2 库仑定律 A 级抓基础 1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B根据 Fkq 1q2 r 2,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 6 无穷大 C若点电荷 q1的电荷量

9、大于 q2的电荷量,则 q1对 q2的静电力 大于 q2对 q1的静电力 D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是平方反比定律 答案: D 2要使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增大到原来的4 倍,下 列方法可行的是 () A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 倍,电荷间的距离不 变 B保持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使两个电荷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 的 2 倍 C 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加倍, 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同时使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 1 2 D保持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将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 来的 1 4 解析:根据库仑定律 Fkq1q 2 r2 可知,当 r 不变时, q1

10、、q2均变为 原来的 2 倍, F 变为原来的 4 倍,A 正确;同理可求得B、C、D 中 F 的变化均不满足条件,故B、C、D 错误 答案: A 3真空中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 B,带电荷量分别为QA2 10 8 C 和 Q B410 8 C, 相互作用力为 F.若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 原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将变为() A.9F 8 BFC. 8F 9 D.2F 3 7 解析: 未接触前,根据库仑定律,得:FkQ A2QA r2 2kQ 2 A r2 , 接触后两球带电量平分,再由库仑定律,得: Fk 3 2QA 3 2QA r 29 4k Q2 A r 2. 则 F 9 8F,故 A 正

11、确, B、C、D 错误 答案: A 4.如图, 电荷量为 q1和 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 点和 Q 点 已 知放在 P、Q 连线上某点 R 处的点电荷 q受力为零,且 PR2RQ.则 () Aq12q2Bq14q2 Cq12q2Dq14q2 解析: 由于 R 处的点电荷 q受力平衡,根据库仑定律得k q1q (PR)2 k q2q (RQ) 2.因为 PR2RQ, 解得: q14q2. 答案: B 5如图所示,把一带电量为510 8 C 的小球 A 用绝缘细绳 悬起,若将带电量为 410 6 C 的小球 B 靠近 A,当两个带电小球 在同一高度相距30 cm时,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取 g

12、10 m/s 2, k9.0109 Nm2/C2,且 A、B 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 (1)A、B 两球间的库仑力的大小; (2)A 球的质量 8 解析: (1)根据库仑定律,有: Fkq AqB r 20.02 N. (2)对 A 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根据物体平衡得: F库mgtan . 代入数据: m210 3 kg. B 级提能力 6半径为 R、相距较近的两个较大金属球放在绝缘桌面上,若 两球都带等量同号电荷Q 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1,两球带等量 异号电荷 Q 与Q 时,静电力为 F2,则() AF1F2BF1TADTBEaEbEd C四点电场强度方向可能不相同 13 D以上答

13、案都不对 答案: B 4如图所示,棒AB 上均匀分布着负电荷,它的中点正上方有 一 P 点,则 P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为 () A垂直于 AB 向上B垂直于 AB 向下 C平行于 AB 向左D平行于 AB 向右 解析: 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kQ r 2,再将棒的电荷 看成若干个点电荷,由对称性与矢量的叠加,可得出,P 点的电场强 度的方向垂直于AB 向下,故 B 正确,A、C、D 错误 答案: B 5 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 小球质量为 1.010 2 kg, 所带电荷量为 2.010 8 C现加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 平衡时绝 缘绳与铅垂线成30角 (如图所示 )求这个匀

14、强电场的电场强度(g取 10 N/kg) 解析: 小球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右图所 示小球在重力mg、电场力 F 及绳的拉力 T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14 则有 Fmgtan 30,而 FqE,所以,电场强度 E mgtan 30 q 1.010 2103 3 210 8N/C2.89106 N/C. B 级提能力 6A、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 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其速度 v 与 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 解析:从图象可以直接看出, 粒子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图线 的斜率逐渐增

15、大,说明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变大,电场强度逐渐变大, 从 A 到 B 电场线逐渐变密综合分析知,负电荷是顺着电场线运动 的,由电场线疏处到达密处,正确选项是A. 答案: A 7(多选)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 B 点,轨迹如图中 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CA 点的速度小于 B 点的速度 15 D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 解析:由于带电粒子运动的方向与电场线不平行,故初速度不为 零,粒子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故粒子带负电,A 错, D 正确,因 A 点的电场线比 B 点密,故加速度逐渐减小, B 正确带 电粒子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

16、电场力对它做负功,动能减小,速 度减小, C 错误 答案: BD 8.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质量为m 的 带正电小球A 悬挂在绝缘细线上,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 成 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 带的电荷量应为 () A.mg E B.3mg E C.2mg E D.mg 2E 解析: 由题意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的电场力最小可知,E 的方向与细线 垂直,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 1 2mgqE,q mg 2E ,故 D 正确 答案: D 9如图,真空中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 三点构成 等边三角形,边长L2.0 m,若将电荷量均

17、为q2.010 6 C 的 16 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 已知静电力常量 k9.0109 N m2/C 2, 求: (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根据库仑定律、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结合平行四边形定 则求解 (1)根据库仑定律, A、B 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kq 2 L 2. 代入数据得 F9.010 3 N (2)A、 B点电荷在 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均为 E1k q L 2. A、B 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2E1 cos 30. 由式并代入数据得E7.8103 N/C. 电场强度 E 的方向沿 y

18、轴正向 第一章静电场 4 电势能和电势 A 级抓基础 17 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B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减小 C电场强度大的位置电势一定高,电场强度小的位置电势一定 低 D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答案: A 2关于等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由于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说电场 力不做功 B在同一个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两个不等电势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D若相邻两等势面的电势差相等,则等势面的疏密程度能反映 电场强度的大小 答案: D 3 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 a 点移到 b点,电场力

19、做了负功, 则() 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 点大 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 a Cb点的电势一定比a 点高 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 答案: C 4在两个等量负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设这两个点电荷连线 中点为 a, 该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一点b, 这两点的电势分别为 a、 b, q在 a、b两点的电势能为Epa、Ep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8 Aa 点电场强度为零, aEpb Ba 点电场强度不为零, aEpb Ca 点电场强度不为零, ab,EpaEpb Da 点电场强度为零, aE2,E1E3,所以选项A、B 错误;同一等势面上 的电势是相等的,选项C 错误,选项 D 正确 答案:

20、D 11.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 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 在纸面内飞行, 最后离开电场, 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 则粒子在电场 中()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带负电的粒子以速度v 进入电场后,静电力的方向与v 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带负电的粒子做曲线运动,选项A、B 错 误带负电的粒子先由低电势面运动到高电势面,然后由高电势面运 22 动到低电势面,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选项 D 错 误 答

21、案: C 12为了使带负电的点电荷q 在一匀强电场中沿直线由A 点匀 速运动到 B 点,必须对该电荷施加一个恒力F.如图所示,若 AB0.4 m,37,q3.010 7 C,F1.510 4 N,A 点电势 A 100 V(不计电荷所受到的重力 ) (1)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场线, 用虚线画出通过A、B 两点的等势 线,并标明它们的电势; (2)求 q在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改变量是多少? 解析: (1)电荷 q由 A 点匀速运动到 B 点,说明电荷 q受到的静 电力与力 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电场线方向与力F 方向相同, 等势线垂直于该点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2)电荷由

22、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为 WEq AB cos F ABcos 1.510 40.40.8 J 4.810 5 J.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电势能将增加4.810 5 J根据 Wq( A B)得,B 点电势为 BA W q 60 V. 23 第一章静电场 5 电势差 A 级抓基础 1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UW q 的意义是 () A它是由两点的位置决定的,与移动的电荷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B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成正比,与被移动的电荷量成反比 C电势差的大小等于移动单位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D电场中两点间没有电荷移动,则电势差为零 答案: A 2(多选 )下面关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说法

23、中,正确的是 () 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量决 定 B电场力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这两点间的电 势差和电荷量决定 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 D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 势差均为零 答案: BD 3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 点移到 b点的过程中,静电力 做功为零,则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B作用于该点电荷的静电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 24 Ca、b两点的电势差为零 D点电荷一定沿直线从a 点移到 b点 解析: 由公式 WabqUab可知,若 Wab0,则一定是Uab0, 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24、4如图所示, MN 是电场中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负电荷 由 M 移到 N 时, 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 点和 N 点之间一定有电势差 BM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N 点的电场强度 C电场线的方向从M 指向 N DM 点的电势大于 N 点的电势 解析:负电荷从 M 移到 N 时,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则负电荷 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是从N 到 M,则电场线的方向为由M 指向 N. 判断知选项 A、C、D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B 级提能力 5(多选)如图, A、B 为两等量异号点电荷,A 带正电, B 带负 电,在 A、B 连线上有 a、b、c 三点,其中 b为

25、连线的中点, abbc, 则() Aa 点与 c 点的电场强度不相同 Ba 点与 c 点的电势相同 Ca、b间电势差与 b、c间电势差相等 D点电荷 q沿 A、B 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 解析: A、B 为两等量异号电荷产生的电场关于AB 连线的中 25 垂线对称则可知a 点与 c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A 错误电场线 方向从 A 到 B.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 a 点电势高于 c点的电势故 B 错误,由于 AB 产生的电场关于AB 连线的中垂线左右对称, 又 ab bc ,根据 UEd 可定性分析得出a、b间电势差与 b、c 间电势差 相等故 C 正确,A、 B 连线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

26、线, 点电荷 q沿 A、 B 连线的中垂线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故D 正确 答案: CD 6如图所示,三个等势面上有a、b、c、d四点,若将一正电荷 由 c 经 a 移到 d,静电力做正功 W1,若由 c经 b移到 d,静电力做正 功 W2则() AW1W2, 12 BW12 解析:由 WUq 可知,W1W2.由 Wcd qUcd q, Wcd0, q0, 可知 Ucd0,故 123,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7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相邻两等势面间 的电势差相等一个正电荷在等势面L3处的动能为 20 J,运动到等 势面 L1处时动能为零;现取L2为零电势参考平面,则当此电荷的电

27、 势能为 4 J 时,它的动能为 (不计重力及空气阻力 )() A16 J B10 J 26 C6 J D4 J 答案: C 8(多选)一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点经 B、C 运动 到 D 点,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处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 处的电场强度 B粒子在 A 处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 处的电势能 CC、D 间各点电场强度和电势都为零 DA、B 两点的电势差大于C、B 两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 AB 9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它与以正电荷Q 为圆心 的某圆交于 B、C 两点,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的有孔小球从杆 上 A 点无初速度下滑,已

28、知q? Q,ABh,小球滑到 B 点时的速度 大小为3gh.求: (1)小球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2)A、C 两点的电势差 解析: (1)因为杆是光滑的,所以小球从A 到 B 的过程中只有两 个力做功,由动能定理: W电WG 1 2 mv2,得 W电1 2m3ghmgh 1 2mgh. 27 (2)由于 B、 C 位于同一等势面上, 所以 A、 C 间的电势差等于A、 B 间电势差,即 UACUAB W电 q mgh 2q . 第一章静电场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A 级抓基础 1如图所示是一个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 2 cm,由此可以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

29、和数值是() A竖直向下, E100 V/m B水平向左, E100 V/m C水平向左, E200 V/m D水平向右, E200 V/m 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方向应与等势面垂直,且由较高的等势面 指向较低的等势面, 可知该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由电场强度与 电势差的关系得: EU d100 V/m. 答案: B 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0 V/m,A、B 两点相距 10 cm,A、B 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则 UBA的值为 () 28 A10 JB10 V C5 V D5 3 V 解析: A、B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 dl cos 60 0.11 2 m0.05 m. B

30、 点的电势低于 A 点电势,则 UBAEd1000.05 V5 V. 答案: C 3(多选)如图所示的同心圆是电场中的一组等势线,一个电子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直线由A 向 C 运动时的速度越来越小,B 为 线段 AC 的中点,则有 () A电子沿 AC 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 B电子沿 AC 运动时它具有的电势能越来越大 C电势 ABC D电势差 UABUBC 解析:由 A 到 C,电子的速度越来越小, 可知其动能越来越小, 电势能越来越大, 电场力对其做负功, 则电子应顺着电场线运动, 即 电场线方向由 A 到 C,由此可知这是 Q 形成的电场,因此越靠近 Q,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也就

31、越大,电子所受电场力也就越大,所 以 A 不对,B 对又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 C 对又 29 因为此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不是均匀降落,故 UAB UBC,所以 D 错,故 B、C 正确 答案: BC 4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B 是电场中的两点 一 个电荷量 q4.010 8 C 的点电荷在 A点所受电场力 F A2.010 4 N, 将该点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 电场力做功 W8.0107 J 求: (1)A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A及其方向; (2)A、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解析: 移动负电荷从A 到 B 静电力做正功,负电荷受到的静电 力的方向沿

32、电场的反方向, 所以电场方向斜向上 由公式 WqElcos 60,得 E W qlcos 60 210 6 110 621020.5V/m200 V/m. (2)A、B 间的电势差为 UElcos 60 200210 20.5 V2 V,因 A 点电势低,故 UAB2 V. B 级提能力 5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110 3 N/C, abdc4 cm, bcad3 cm,则下述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电势差为4 000 V Bac之间的电势差为50 V C将 q510 3 C 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 abcda移动一周,电 场力做功为零 30 D将 q510 3 C 的点电荷沿

33、 abc或 adc从 a 移动到 c,电 场做功都是 0.25 J 答案: C 6(多选)如图,在正点电荷Q 的电场中有 M、N、P、F 四点, M、 N、 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F 为 MN 的中点,M30.M、 N、P、F 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 M、N、P、F表示已知 MN, PF,点电荷 Q 在 M、N、P 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 ) A点电荷 Q 一定在 MP 的连线上 B连接 PF 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P 点搬运到 N 点,电场力做负功 D P大于 M 答案: AD 7.如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 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

34、面 3 的电势为 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 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的动能分别为26 eV 和 5 eV.当这一 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 eV 时,它的动能应为 () A8 eV B13 eV C20 eV D34 eV 31 答案: C 8.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 两点的电场强度 的大小分别为 EP和 EQ,电势分别为 P和 Q,则( ) AEPQ BEPEQ, PEQ, PQ DEPEP,PQ 在同一条 电场线上,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PQ. 答案: A 9如图所示是一组不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把1.010 6 C 的负电荷从 A 点沿水平线移到

35、B 点,静电力做了2.010 6 J 的 功,A、B 两点间的距离为2 cm,求: (1)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及方向 解析: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 UABW AB q 2.010 6 1.010 6V2 V. 设 A、B 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距离为d, 则 dABcos 60 20.5 cm1 cm. 32 所以 E|U AB| d |2| 110 2V/m200 V/m. 因为 UAB AB2 V0 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 z轴上 zh 处,则在 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 由点电荷 q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

36、已知静电平衡时导 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 zh 2处的场强大小为 (k 为静电力 常量)() Ak4q h2 Bk 4q 9h2 36 Ck32q 9h2 Dk40q 9h 2 解析: 点电荷 q 和感应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z0 的区域可等效成 关于 O 点对称的电偶极子形成的电场所以z 轴上 zh 2处的场强 E k q h 2 2k q 3 2h 2k 40q 9h 2,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第一章静电场 8 电容器的电容 A 级抓基础 1(多选)下列关于电容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只有带电的容器才称为电 容器 B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靠得很近的

37、导体,都能组成电容器, 而且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单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D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 存起来;电容器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解析: 电容器是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靠得很近的导体组成的能 够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装置, 与导体是否带电无关, 则 A 错, B 正确电 容器充电时 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反之,放电过程 37 是将它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D 正确由电容器的性 质知 C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C、D. 答案: BCD 2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容器

38、 A 的体积比 B 大,说明 A 的电容一定比 B 的大 B对于确定的电容器, 其带的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小于击穿 电压且不为零 )成正比 C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 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恒定不变 D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 大小与加在两板上的电压无关 解析: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的体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电 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均无关,其大小只由其自身决定 答案: A 3(多选)某电容器上标有“ 1.5 F9 V”字样,则该电容器 () A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510 6 C B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3510 5 C C所加电压不

39、应超过9 V D该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9 V 解析:电容器上标出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即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的 电压,击穿电压大于额定电压, 故 C 对,D 错;由 C Q U知,QCU, 当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9 V 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达到最大值, 即 Q1.510 69 C1.35105 C,A 错,B 对 答案: BC 38 4(多选)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是由电容器 作为传感器来测定压力变化的电路,当待测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 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 到 b的电流 B若 F 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到 a 的电流 C若 F

40、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 D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F 发生变化 解析: F 向上压膜片电极,使得电容器极板间的相对距离变小, 电容变大,电容器和电源相连电压不变,由CQ U知 Q 变大,电源对 电容器充电,外电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瞬时电流,电流表也就有示 数了,直到再次充满, B 对,A、C 错;只要压力 F 发生变化,极板 间距离就变化,电容也就变化,电流表就有示数,D 对 答案: BD 5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使它带电荷量从Q1310 5 C 增加到 Q23.610 5 C 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从 U110 V 增加到 U212 V, 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多大?如果使两极板电势差从U1

41、10 V 降为 U2 6 V,则每板需减少多少电荷量? 解析: 电荷量的增加量和电势差的增加量分别为 QQ2Q13.610 5 C310 5 C610 6 C,UU2 U112 V10 V2 V. 根据电容的定义知, 它等于每增加 1 V 电势差所需增加的电荷量, 即 39 C Q U 610 6 2 F310 6 F3 F . 要使两极板间电势差降为6 V,则每板应减少的电荷量为Q CU310 6(106) C1.2105 C. B 级提能力 6冬天当我们脱毛绒衫时,静电经常会跟你开个小玩笑,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将外衣脱下的过程中,内外衣间摩擦起电,内衣和外衣所 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

42、 B内外两件衣看作电容器的两极,且电荷量不变,脱下外衣过 程,两衣间电势差将变小 C在将外衣脱下的过程中,内外两衣间隔增大,衣物上电荷的 电势能将减小 D脱衣时如果人体带上了电,当手接近金属门把时,会造成对 人体轻微的电击 答案: D 7.如图所示, 先接通开关 S使电容器充电, 然后断开开关 S.当增 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电容 C、两极板间电势差 U、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 的变化情况是 () AQ 变小, C 不变,U 不变,E 变小 BQ 变小, C 变小, U 不变, E 不变 CQ 不变, C 变小,U 变大,E 不变 DQ 不变, C 变小,U 变小,E 变小

43、40 答案: C 8.(多选)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 与一 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 接地若极板B 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 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做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D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场强变大 答案: CD 9.如图,在电键 S闭合时,质量为 m 的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键 S断开,极板上的电荷量将减少,电压降低 B电键 S 断开,极板间距离减小,则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少 C

44、电键 S断开,极板间距离减小,则极板间电压降低 D电键 S断开,极板间距离减小,则带电液滴向下运动 答案: C 10.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跟一电源相接,当S 闭合时,平 行板电容器极板A、B 间的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 若将两板间距离增 大为原来的两倍,那么液滴的运动状态如何变化?若先将S 断开, 41 再将两板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液滴的运动状态又将如何变化? 解析: S闭合时, U 不变,d 增大,E 减小, 即 E U d U 2d E 2 . 合外力 Fmg1 2Eq 1 2mgma, 所以 ag 2,方向向下 液滴将向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1 2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S断开时,

45、电容器上带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当 d 2d时,由 E Q rS 可知, E 不变 因此,液滴受力情况不变,仍处于静止状态 第一章静电场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A 级抓基础 1关于带电粒子 (不计重力 )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B不可能做匀减速运动 42 C一定做曲线运动 D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 A 2下列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的关系中, 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如只受电场力作用,其加速度方向 一定与电场线方向相同 B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 C带电粒子只受电

46、场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轨迹一 定与电场线重合 D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可能与电场线重合 答案: D 3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偏转时(除电场力外不计其他力 的作用 )() A电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C电势能和动能都不变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答案: B 4(多选)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被 置于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设油滴是从两板中间 位置,并以初速度为零进入电场的,可以判定() A油滴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 B油滴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油滴打在极板上的运动时间只取决于电场强度和两板间距离 43 D油滴打在极板上的运

47、动时间不仅决定于电场强度和两板间距 离,还取决于油滴的比荷 解析: 粒子从静止开始,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 两个力都是恒力, 所以合力是恒力,粒子在恒力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选项 B、D 对 答案: BD 5.如图所示,电荷量为e、质量为 m 的电子从 A 点沿与电场垂 直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初速度为v0,当它通过电场B 点时,速度 与场强方向成 150角,不计电子的重力, 求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解析: 电子进入匀强电场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变速曲线运 动根据运动的分解可知,电子在垂直于场强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将 B 点的速度分解 (如图) v v0 cos 60 2v0. 电子从 A 运动到 B,由动能定理得 eUAB 1 2 mv21 2mv 2 0,UAB 3mv 2 0 2e . B 级提能力 6在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A、B 两板上加上如图所示的交变 电压,开始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