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0253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瑞英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 北票市第三小学 林瑞英 2010 年 6 月 4 日 2 小学品社学科教学的几点感悟 记得刚刚担任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时,我感到无处不在的综合 性教学带来的困惑时时困扰着我。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我总结经验教训,学 人所长、补己之短,找到了解决困惑的几条途径,现就我所经历的写下来,与 各位同行共勉。首先谈谈我最初的几点困惑: 1、教学观念难以转变 品德与社会学科,把“地理、历史、生活、科学”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 变了以往把思想品德课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这样就要求我们有机地融合品 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而不能简 单地将

2、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 讲授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在 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被忽视了。没有 情感的地理知识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不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源。 2、课程资源开发困难重重 新教材采用以图为主的编排方式,使我感到手足无措,只能上成“看图说 话”,不会用教材教,更谈不上自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材的适当拓 展还真的变成了一片空白。 3、知识储备的缺乏 新教材在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基本上是沿着学生生

3、活范 围不断扩大的思路而展开,不同于以往依据“德目”构建内容的方式,这种 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和编排方式,使教师和学生感到知识储备欠缺,难度增大。 3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听课交流,我感受颇深。我深深地认识到综合型课 程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空间为课堂,以学生学会生活,建构生活为主 题活动。 1、立体呈现,多维建构 品德课程中有许多以地理知识教学为主的课文。但地理知识的教学不是以 纯粹的知识出现,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的通道,让孩子建构 知识。尤其是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加大了知识的含量,容易远离学 生的生活世界,如果单纯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将难以掌握。我曾听过开罗 全文的教学过

4、程。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转变了教学观念,以帮助同学了解埃及 为线索讲授知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也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但实 质上是“换汤不换药”。由于学生的地理知识有限,大部分学生对遥远的埃及 感到非常陌生,他们根本讨论不出什么合理的方案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 一股脑地把知识全部告诉学生。当讲到“暑假去埃及是否需要雨伞”这一问题 时,教师讲解了埃及的地理位置,同时扩展到关于经度、纬度的具体知识,讲 解了埃及沙漠气候的特点,同时又深入讲解到地球上其他九种气候的名称、地 区分布、形成原因、气候特点、植被和动物等。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痕迹在 课堂上比比皆是。也就是说,教师没有把握住品德课程标准

5、的精髓。虽然采用 了一些花哨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但其精神内涵没有改变,教师仍然力求把 知识讲得多、全、细,做到面面俱到,规范完整,生怕有一点知识上的疏漏, 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把地理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 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 因此,在课堂上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的通道,让孩 子建构知识。在讲授黄河、长江这一内容时,其中要让学生了解黄河、长 4 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我先让学生在地图上点出黄河、长江流经的省、市、 自治区,之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来汇报,比如有学生就介绍长江流经的湖南是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云南西双版纳他曾经去旅游过,那儿很美丽,甚至有 学生

6、说安徽有黄梅戏,还现场哼唱几句,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如果让学生在书 上按着图示找出黄河、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学生也很容易找到,而且 无一遗漏。但是这种脱离生活建构的知识,学生离开了课堂,能够记住的也许 很少。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有效活动。既有看图的,也有唱歌的,还有 听伟人介绍的。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是积极愉快的,是思考感悟的,知识的获 得是多渠道,多维度的。尽管学生通过同学汇报后建构的知识只是他们所了解 到的一点点地,微不足道的东西。但这样学生就不光了解了黄河、长江流经的 省、市、自治区这些单纯的地理知识,同时还了解了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在 他们的脑海里一定留下的是比较深刻的立体的印象

7、。 2、生命叙事,移情感悟 改变传统的历史课的宏大叙事手法,在教学中采用生命叙事,借助于同样 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通道。引领学生努力去寻找“历 史人”的心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故事,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他们的艰苦与 辛劳,他们的追求与希望等等,从而产生移情体验。避免淹没历史中的人和生 命,使历史变成了一种只需要记忆的年代、事件和人物。 让儿童的生命在与“历 史人”融合、对话、感悟中就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曾听过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这节课,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活字印刷” 的先进之处。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份礼物铅活字,学生都不认识。有的竟 然说是图章,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请他们用

8、“我” “文” 、 “爱” 、 “祖” 、 “化” 、 “国” 这六个铅字进行排列、组合,印刷出不同的字和词,不一定每个字都要用。同 5 学们积极动手印出小组想到的各种词语和句子。有的小组印出了“我爱祖国文 化”的句子,同学们感叹的说“活字印刷真方便”通过孩子的亲身实践,深深 体会到了活字印刷的方便,感受到了毕昇发明的伟大,对祖国的自豪感油然而 生。如果本课不是采用这种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法,仅仅是教师理性的告诉学生 一句话: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方便、快捷、节省成本。相信,绝不可能有学生 内心发出感叹,也绝不可能有这样的感慨:我爱祖国文化。这种使知识的学习 融入更多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方能真正走进学生

9、的心灵。 3、关注社会,多元整合 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环境保护的内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教与学中 均存在较大困难。我觉得对教材进行拓展,加强师生的有目的的资料搜集,关 注当今社会的信息,联系现实生活,再经过教师有创意的多元整合,可以收到 较好效果。 我曾经听过地球的烦恼这节课,为了让学生认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 的美丽家园,是给予我们美好生活慷慨解囊 的母亲。激发学生探究地球“烦恼” 产生的原因,增强关注地球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教师采用了搜集资料、影像 故事等手段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触动 学生心灵,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地球环境问题

10、的资料,这本身就是一种 体验教育。在整个搜集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在搜集中,学生逐渐 建构起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无私奉献给我们人类所需,心里对地球 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感激之心,真正体会地球被称为母亲的真正含义。然后通 6 过交流对地球母亲病态的感受和了解,触动学生的心灵,以产生对本次活动中 所要探究的问题。 在延伸活动中,教师通过和学生们一起观看音乐片脆弱的地球,来进 一步了解了地球环境面临的各种问题。孩子们又一次体验着那种危及人类生存 的危机感。 这时的体验可以说深深触动了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得我们每一个人 心潮起伏、热血沸腾!以解决本次活

11、动伊始所要探究的问题,愿意为改变地球 环境现状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然达成本次活动的思想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多方搜集资料,积极关注社会的、当前的生活,让孩子觉得 课堂上说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主动参与、兴致盎然。 总之,在“品社”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实施中,除了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有效 教学外,在整体上我们要有新的认识。首先,从课程观看德育课程是综合课程, 不同于以往思想品德的分科课程,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其综合性,但在具体每 一课时中可以有单一侧重点;其次,要树立资源整合意识,根据教学实际创造 性地开发使用好教材。最后,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个合 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 余。 教学的探究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事业,永远没有最高的境界。但追寻德育课 程综合化教学,却是我们一线教师矢志不渝、痴心不改的追求。 北票市第三小学 林瑞英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