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24857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导入方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 例的教学导入方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渗透作用现象的观察、探究、分析渗透作用发生 的条件和原理, 推导渗透作用的概念;说出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特点;举例说明动 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笔者由生活中常见的青菜的失水和吸水现象进行初步简单探索过程,引出 “问题探讨”, 从“扩散”迁移到“渗透”, 初步探究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原 理。 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对比渗透装置的相同之处得出细胞膜的半透性;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得出原生质层的半透性结论。 通过尝试探究性试验的设计过程,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引导学生设 计植物

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使其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采用多 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观察、比较、实验、设问、推理、分析、讨论、合作探究 等,设置思维坡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 推未知,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渗透作用的相关flash动画、菜市场场景、 失水和吸水的青菜、红细胞在显微镜下吸水与失水的实拍、植物细胞的结构图、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flash动画, 渗透装置和对照组,烧杯和红墨水, 探究实验流程表。 3-4 人一组,每组分发两张探究试验流程表,要求课堂完成表1、表 2 的探 究流程,课后完成表3 的进

3、一步探究流程。 方案实施:课件展示菜市场场景图。 通过经常看到的现象设问,“中午的青菜为什么没有早上的青菜新鲜?” “为 什么卖菜的人会经常往青菜上洒水?”引导学生回答青菜失水变得不新鲜,吸水 保持新鲜。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怀疑 “青菜真的会失水和吸水么?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应 该怎么办?” 我是这样做的: 中午卖的不新鲜的菠菜, 选两颗相同的菠菜分别放在空玻璃 杯和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菠菜是否失水和吸水。图片展示: 空杯中的菠菜更加不新鲜了,水杯中的菠菜油绿挺拔变得新鲜了。 2 让学生总结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植物能够失水和吸水。” 引入新课:细胞是如何失水和吸水的呢?失水和

4、吸水的条件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 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投影出题)第一节物质 跨膜运输的实例(板书) 细胞是一个微观世界, 我们先来一个宏观的现象。请结合课本中的“问题探 讨” ,来看这样一个装置发生了什么现象? (展示渗透装置及多媒体课件展示渗透作用的相关flash动画) 实验探究一: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原理。 (1)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 提出问题:(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上升?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会上升么? 解释: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同时 播放渗透作用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微观上分子穿过半透膜的情况。

5、)纱 布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在问: 半透膜换成全透性的膜 漏斗内液面会上升么?) (3) 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 而是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么? 解释:漏斗内为蔗糖溶液,漏斗外为清水,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这一问题 实际上是在问:半透膜两侧浓度相同,漏斗内液面还会上升么? 首先我们先看问题( 2)和问题( 3) 。 学生回答:不会上升。 教师追问:你怎知道的答案?你看到了么? 学生回答:猜的。 教师追问:你猜的对不对啊?为了验证你的猜测该怎么做? “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验证问题( 2)和问题( 3)的答案,这个实验我们 怎么设计呢? 分组讨论、 总结并完

6、成探究流程表相关项内容,结合教材渗透现象示意图,讨论 该实验的设计方案。(把握学生讨论时间) 多媒体展示教师设计的方案一: 3 小组代表发言 , 方案一设计是否合理?怎样修正实验方案?教师点评:给学生适 当的鼓励。 多媒体展示教师设计的方案二: 继续提问:方案二的设计符合你们的要求么?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让学生提前感知科学实验的重要原则,为以后的课程做铺垫。) 教师提问:实验装置中三个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还是不会上升呢?又分别说明什 么呢? 分组讨论 : 针对问题 1,教师示范讨论: 1 号漏斗内液面上升这是之前我们看到的先现象, 若 2 号漏斗内液面不上升,则说明漏斗内液面的上升与半透膜有关

7、;若 2 号 漏斗内液面也上升,则说明漏斗内液面的上升与半透膜无关。 针对问题 2,小组代表回答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加以完善:若 1 号漏斗内 液面上升、 3 号漏斗内液面不上升,则说明漏斗内液面上升与半透膜两侧浓度差 玻璃纸 1 号2 号 纱布 蔗糖溶液 清水 3 号 蔗糖溶液 玻璃纸 1 号2 号 纱布 4 有关;若 1 号、3 号漏斗内液面均上升,则说明漏斗内液面上升与半透膜两侧 浓度差无关。 教师设问:到底哪一种结果会出现呢?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做实验。 按照实验设计的方案二进行试验, 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呢? (同时展示实验结果) 教师提问:从这个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

8、学生回答漏斗内液面上升需要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存在浓 度差。 设问: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分析漏斗内液面上升的原理: 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 出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并回答。 (扩散) , 扩散是分子从相对含量较高的区域向相对含量较低的区域运动,直到均匀分布的 现象。 flash动画展示微观上分子穿过半透膜的情况。 教师提问:半透膜两侧相同体积内水分子数量那一侧的高?水分子扩散的方向是 什么?相同体积内那一侧的蔗糖分子多?蔗糖分子扩散的方向是什么? 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半透膜下侧水分子相对数量多,水分 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所以向

9、漏斗内扩散;半透膜上侧的蔗糖分子多, 有向下 扩散的趋势,但由于半透膜的阻碍蔗糖分子不能扩散到膜的下侧。因此,漏斗内 液体体积增加、液面上升。 总结:在本实验中, 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量少的一侧通过半透膜扩 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作用。这个装置叫渗透装置。 3 号1号2号 蔗 糖 溶 玻璃纸纱布 方案二: 5 由以上几个问题归纳,要想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师生共同总结 : 要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要求各小组完成并展示探究实验流程表,给与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如果你感兴趣 的话还可以进一步探究, 如: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不再上升了?液面上升的高度 与什么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